甘霖俗称“两头门”,是嵊新盆地最大的腹地,区域面积159.5平方公里,辖15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1个茶场,8.8万户籍人口。全镇建有党总支8个,党支部230个,党员4287人,其中农村党员3237人、机关党员155人。甘霖镇机关人员156名,其中行政编制80人、事业编制43人。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亿元,财政收入1.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28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6.8%、45.4%、12%,并跻身绍兴市经济实力30强第21位,比2004年前移11位。列浙江省最发达乡镇第118位,比2004年前移149位。是绍兴市生态镇、绍兴市卫生镇、绍兴市教育基本现代化镇、省科技示范镇、省体育强镇和省东海文化明珠镇。甬金高速设道口,两条省道(37、212)交汇于镇区。
工业经济发展迅速。全镇现有各类工业企业3529家,家庭个私集聚点27个,从业人员2万多人,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50家,形成了电声、丝织、冷配、建材、轻工、汽摩配件、生物等七大支柱产业。200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5.88亿元,技改投入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0.4%、30%。今年1-6月份,实现工业总产值38.86亿元、技改投入2.36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12.8%。
农业经济生机勃勃。全镇有耕地6.64万亩,其中水田6.04万亩。花卉面积2.03万亩,竹笋面积0.9万亩,果木面积1.57万亩。拥有“甘霖牌”黄花梨、“金丝蜜枣”、“科健”小玉西瓜、“蔡山”胡柚、殿前榨面等多个名、特、优农业产品,是国家果蔬专业委员会指定的中国无公害科技示范镇。已建成剡溪漂流、剡溪渔业园等集休闲、文化、美食、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农庄6个。
集镇建设欣欣向荣。根据市委市政府“一个中心、三大板块、一条绿色走廊”的总体布局,完成了甘霖镇总体规划及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修编。通过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集镇规模日趋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集镇面积已达2.5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教育、卫生、文化、电力、通信、商业等社会事业处于全市的领先地位。
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甘霖是工程院院士吴有生、中科院院士丁仲礼、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和傅全香的故乡。境内山川秀丽,独秀山相传为东晋书圣王羲之旧游处和读书之处。全镇有市级文保单位(点)25个,古戏台21个,东王、施家岙、马塘三村是百年越剧诞生地,境内的小黄山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被列为200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