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单
村名:谷来镇榆树村
特色:榧苗
规模:种植面积400亩,全村650人,从事榧苗生产的占75%。
效益:榧苗种植年收入300多万元,占全村总收入的80%。
初秋的榆树村,花红,果甘,榧苗壮。
村主任袁桂兴站在村里那条新建成的水泥路上,眯着眼,看着满坡的榧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眼里充满着喜悦。再过一个月,又一批新的榧苗就要开始繁殖了,小山村里又将注入新的活力。
榆树村榧苗种植起步于1996年。最初,因为政府的大力支持,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山区经济的扶持政策,10多户头脑灵活的村民率先动起手来,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榧苗在榆树村迅速扎根、生长、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村民们尝到了甜头:10年种田=1年榧苗。从此,榆树村家家户户开始种植榧苗,并走上了产业化发展之路。如今,榆树村共377户人家,75%以上的村民从事榧苗生产,近年来,400多亩榧苗年销售收入超过300万元,吸引了安徽、江西、福建和省内的20多个县市的榧农上门购苗。
袁桂兴是发展榧苗较早的一人。当我们走进袁桂兴家门口那块小小的“试验地”,只见一排排姿态各异的榧树苗茎粗叶密,密密麻麻的榧苗林似一个聚宝盆,有种了不满一年的小苗,也有经过嫁接后还在继续留种的大苗。“种菜种稻是无论如何也种不过它的呀!”面前一大片一大片的榧苗,让袁桂兴的目光充满了期盼。袁桂兴的话并非言过其实,粗粗算一下,如果能找到销路,以最低每株5元的价格算,全村200万株小苗其价值就达千万元,再加上经过嫁接,苗龄达三四年的几十万株大苗,加起来,这个数字就更为庞大。 村民全增兴在村里种植榧苗的规模属于中等,几年前,眼见村里人因为种植榧苗而脱离了贫困,便也跟着试种了1亩多地,治虫、除草、施肥,经过几番辛苦劳作,第一年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1万多元的收入,因为有了榧苗,日子不再紧巴巴的。村民胡东贤,去年下半年以来,他种的近200棵10年生香榧苗每苗卖到160元左右,3年生香榧苗每苗也卖到了15元以上,3亩香榧苗总收入达20万元。
“让资源变成口袋里的钱,还得找到合适的销路。”随着榧苗生产规模的壮大,榆树村人清醒地认识到,榧苗生产相对其它果木生长较慢,虽然价格优势突出,但由于销售信息、网络不畅,还未将榧苗的销售带动起来。
榧苗销售虽难,但并不表示前景不好。据介绍,榆树村的榧苗就是利用山区的独特优势,只施农家肥,日常不用农药,可谓做足了生态文章。如今,村两委会也正广拓门路,寻找销售渠道,想方设法帮助村民从土地上获得最大的效益。
山,因为有了满坡的榧苗而绿意盎然,因为注入了新的元素才生机勃发。如今,榆树村的村民们正用勤劳的双手,向满坡的“绿色银行”存取着致富的喜悦和创业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