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乡镇网闻 > >通源 > >新农村建设专栏


岗下茶香满山岗
来源: 今日嵊州  作者: 钱胜军   2006年11月30日  

报告单

    村名:通源乡岗下村
    特色:茶叶
    规模:全村223户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做茶叶,有茶园面积上千亩。
    效益:茶叶户均收入1万元以上。

页

岗下村的个私集聚点

    1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通源乡岗下村,只见村里的新农村建设正搞得热火朝天,在村口,记者看到路边有几家精制茶厂,茶厂里炒好的茶叶都堆成了小山。在村主任王生军的陪同下,记者沿着村里刚刚建设好的水泥路走了一圈,发现最近几年岗下村的许多村民都建起了新房。王生军介绍说,茶叶是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许多村民靠茶叶住上了新房子。
    岗下村有223户人家,525人,去年人均收入4100元,其中大部分是茶叶收入,其它就是毛竹等山林资源的收入。在村边,记者碰到了村民黄华正。前几年他一直在承包村里的一家初制茶厂,与村里的许多村民一样,也靠茶叶致了富:不仅培养子女“出了山”(儿子在市区成了家),也在村里的溪边建起了一幢漂亮的三层楼房。黄华正自己有10多亩茶园,2台初制茶机(他说还要再增加1台),今年他一共做了40担初制茶叶(自产的青叶不够还要到外面去采进来做),毛收入也有近2万元。这时,旁边有一位村民笑嘻嘻地指着他说,他呀,今年就是到村里的精制茶厂里打打工也有近万元的收入呢。黄华正在一旁知足地笑了。看得出,今年53岁的黄华正生活得很是安逸。
    岗下村地处西白山麓,自然条件并不优越,就连种茶叶的山地也因坡度太陡,可供开发的地方不是很多,但岗下人靠勤劳的双手,不断走向富裕。站在村中水泥路上,举头四望,便可看到村四周的山上,被东一块西一块地种上了茶树。王生军说,前些年,村里的山地上种的大都是番薯,村民们就家家户户靠做番薯面增加收入。如今,以前种番薯的山地上都种上了茶叶,成了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边说边走,记者又走进了村民樊凌忠的家里,只见樊凌忠正与妻子一起忙着做番薯面。就在他家做番薯面的天井里,还并排放着3台茶机,上半年做茶叶,下半年做番薯面是他家的特色。他家里有5、6亩茶园,自产10多担左右,今年还到外地去收了青叶来做初制茶,共做了300担茶叶,另外龙井茶还卖了8000多元钱,收入不错。2000年,他家花10多万元建起了三层楼房,房前的天井就是他们炒茶叶、做番薯面的地方,夫妻俩在家里忙忙碌碌,收入稳定,很是实惠与安心。
    如今,在岗下村,几乎家家都有炒茶机。据初步统计,全村现有名茶机150台,初制茶机则有100台左右。依托这家家户户做出来的初制茶,在岗下村地段先后办起了6家精制茶厂,其中大都是外地人开办的,大大方便了村民出售初制茶,而且收初茶的价格也要略高一些,增加了村民的收入。王生军说,村里准备把生产与生活区分开,在村口建2000平方米的个私集聚点,要把茶叶加工业做得更大,为村民致富服务。


编辑 史华东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