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乡镇网闻 > >通源 > >文件政策


通源乡2006年工作总结及明年工作思路
来源: 通源乡  作者: 通源乡人民政府   2007年02月13日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我乡加快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关键之年。一年来,我们按照全市山区工作会议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创强争优”目标,坚持“生态立山、开放兴山、特色建山、实干强山”的战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实现了全镇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06年工作简要总结

(一)抓资源,重特色,促进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今年来,我们紧紧抓住经济建设不放松,依托山区资源优势,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实现了经济的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000万元,同比增长15%,农民纯收入4608元,同比增长10%,乡财政收入达到29.68万元,同比增长60%,完成任务231%。一是扎实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优质示范基地2个,被市政府表彰1个;发展高效生态香榧基地近1000亩;开展1.8万亩生态公益林建设;成立精茶专业合作社和香榧专业合作社;完成外拓基地5300亩;实施农业标准化建设,打造绿色食品生产基地,2只茶叶产品获得国家级无公害产品。二是全力以赴抓好工业经济。今年来,我们加大了企业技改力度,实现技改313万元,完成市下达任务300%以上;新增规模以上企业一家,填补了空白;非农企业发展势头良好,三强塑胶有限公司产值突破1500万元;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完成20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200%。三是因地制宜抓好个私企业发展。2006年全乡新发展个私企业25家,完成年度任务250%。其中岗下、茶坊两个村投资400多万元建成2个名茶加工集聚区,厂房面积25002,入区企业20家。四是突出重点提升农民知识化程度。积极响应市委“万名山农就业培训工程”,重视对农民的培训,把农民的实用技术和职业技术培训结合起来,使农民充分掌握技术,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一年来共举办培训班15期,共培训771人次,其中职业技能培训135人次,实现转移92人。

(二)抓设施,重投入,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今年来,我们以新农村二十字方针为目标,坚持以重点工程为抓手,加大基础性投入,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一是推进小康示范村建设。响应“千村整治、百村示范”的号召,以小“五化”为目标,大力推进岗下及松明培小康示范村建设。进行自来水和户厕改造,实施亮化工程,拆旧建新,河道整治和村道硬化。二是积极实施高山移民。结合退宅还耕完成高山移民32户、99人,切实改善了生活条件。同时也完成了地质灾害户的拆迁安置工作。三是开展环境整治。投资60万元,对全乡5公里的通源江河道进行全面清理,使河道面貌焕然一新。另外,还重点对新东坑、董家坑的环境进行整治。全乡新增垃圾箱15只,垃圾得到长效管理,做到日产日清。在全市垃圾处理竞赛中名列前茅。四是实施农民饮水工程。积极实施农民饮水工程,改造自来水4个村,受益人口1500人、450余户,使村民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极大改善了农民的饮水条件。五是大力实施康庄工程。一年来,充分利用康庄工程的政策,掀起了兴修公路的高潮,通过全体干部的努力,投资1570万元完成全乡10条道路硬化任务,通村率、硬化率达到100%

(三)抓实事,重稳定,全力打造“和谐通源”。

今年来,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兴办群众普遍关心、利益直接、收益面广的实事工程,积极构筑平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一是通过了教育强乡镇复评,实施教育扶贫,贯彻贫困学生都能上学的宗旨,保证了入学率。二是精防工作全面普及,血防工作保持“三无”目标;在全市率先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任务,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全乡农民参保率达93%。三是人口与计生工作进步明显,计生率达到100%。四是全面完成创建农村放心店任务。五是加大了对社会事业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顺利撤并中学,完善小学设施建设。六是开展禽流感等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奋力抵御台风袭击,扎实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七是按照市委“创建平安嵊州”的要求,制定平安乡镇创建计划,努力消除各类社会矛盾,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建立预防、发现和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落实健全信访制度,设计载体,集中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一年来,全乡没有出现集体越级上访,个体上访人数明显下降。没有重特大案件发生,实现了无事故发生的目标,2006被嵊州市、绍兴市评为“信访三无乡镇”和“平安乡镇”。

二、2007年工作思路

2007年是我乡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时期,是新一届政府工作的开局之年,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攻坚阶段。07年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财政收入增长15%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长10%以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6‰以内。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目标,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以加快发展、科学发展为根本,以可能提供的支撑条件为依托,加快项目建设,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围绕产业调整,突出抓好经济发展。

1、以资源经济为支撑,加快工业经济发展。实施工业兴乡战略,走出一条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一是扶强扶大工业企业。鼓励三强塑胶有限公司外拓发展,在甘霖工业园区购置土地25亩,实现全年技改1000万元,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二是全面完成通源电站建设。投资200万元重建通源电站,把通源电站的开发建设成为通源资源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切入点。三是构筑发展平台,积极发展个私工业小区,为农民的增收致富开创门路。四是抓好开放型经济等工作。

2、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积极谋划特色农业。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力发展效益农业,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一是引导农民发展效益农业。抓好农业基地培育管理,发展高效生态基地200亩,同时立足我乡香榧、茶叶等优势产业,扶持14家精制茶厂,鼓励发展新的农业企业,并实现“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格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二是加快商贸旅游开发。整合通源的旅游资源,以青山、绿水、奇石等自然景观,突出香榧、毛竹等丰富物产,建设“农家乐”等休闲观光农业。三是加强农业设施建设,抓好土地整理项目,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四是继续深入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抓好农民就业技能培训和农民素质培训,引导、鼓励和帮助农民外出创业,增加农民收入。

(二)围绕示范带头,突出抓好新农村建设。

一是建设新农村示范村。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以“小五化”建设为目标,努力建成以生态经济为特点的松明培村和山水居住为特色的岗下村的新农村建设,再培育茶坊村,为全乡的新农村建设带好头、起好步。二是做好双“五千”结对村的基本建设工作和生态基地建设。三是实施四条连网公路建设。在06年实现村村通公路的基础上,完成连网公路建设,改变通源落后的交通设施。五是扩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

(三)围绕统筹城乡,突出抓好社会事业建设。

一是完成乡文化中心,加强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二是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新建幼儿园,迎接教育强乡镇复评。三是巩固提高广播电视“村村响、村村通”成果。四是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和公共卫生建设工程。五是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抓好全乡主要河道清障工作,保持河道清洁。六是实施饮用水工程,改善3个村、1500人口的饮水条件。七是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机制,继续抓好集中处理农村垃圾工作。八是深化计划生育服务机制,开展以稳定人口、优生优育、优质服务为主的计划生育工作。

(四)围绕构建和谐,突出抓好平安通源建设。

一是环境保护和建设,要创建生态乡、生态村,抓好绿化工作,提高森林覆盖率。二是公共安全建设。制订完善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分类预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各类专项整治,继续争取实现事故次数、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数“零增长”。三是社会稳定工作。完善治安防控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专项行动;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进一步做好归正人员帮教工作;全面开展“五五”普法教育;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层层落实责任,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从源头上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四是建设基层民主政治。继续做好岗下村、茶坊村“八郑规程”的试点工作,并于07年上半年在全乡全面推开,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规范操作程序,不断提升村级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水平。

 

 

 

 

OO七年一月

 


编辑 史华东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