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剧之乡
水袖飞舞 锦霞映天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尹畅晨 2007年09月04日08:55:09 

 

    水袖飞舞,锦霞映天。一个夏日的傍晚,一辆名为“锦霞越剧艺术之旅”的快车经绍兴、上虞、诸暨、义乌、金华、新昌等站点后,驶入了终点站嵊州。著名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舒锦霞从“列车”上款款而下。
    脸上的笑容依旧,风采依旧。
    “作为演员,就要努力拓展舞台,用多种样式去传播、发扬我们博大精深的戏曲艺术。” 在与戏迷们作了面对面的交流后,舒锦霞这样描述此行的目的。
    从二十岁开始与越剧结缘,到后来摘取戏曲最高奖项梅花奖,再到如今的从“台上”走到“台下”,运用多种形式去“播种”文化,舒锦霞的每一个步子都迈得那么从容,迈得那么坚定。

    一部摘取“梅花”的大戏

    枯藤,老树,磨盘。一弯新月下,李三娘衣衫褴褛,伴着寒风,在磨房里磨着青春,如润玉般的唱词在口中缓缓流淌:“千磨万劫等夫君,磨不死三娘的心……”
    这是《风雪寒梅李三娘》的演出现场。舒锦霞在剧中扮演李三娘,韵味浓郁的唱腔,真切动人的表演,将一个在困境中坚韧不屈的妇女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热情的掌声像潮水一样涌了上来。
    一位“虾米”(舒锦霞的戏迷)观后禁不住给舒锦霞发了这样一条短信:“惊天泣地李三娘,出神入化舒锦霞。”
    2000年,舒锦霞凭着“李三娘”这一角色,获得了第十八届梅花奖。
    二十多年的跌爬滚打,终于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二十多年的从艺之路,如同一本厚重的书,翻开每一页,都充满了汗水和艰辛。
    1979年,以几分之差而与大学失之交臂的舒锦霞,遭受了生活的第一次打击。但,生活是公平的。“上帝对我关闭了跨入大学的一扇门,却又打开了另一扇艺术的门。”直至今日,忆起当时的心情,舒锦霞依旧觉得自己是幸运的。她说自己是一架等待的飞机,在静静的跑道上等待机会的来临。
    机会常常出现在苦心锤炼后。经过几年的起跑、加速后,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舒锦霞已经站在浙江越剧团的舞台上,并师承王文娟,在越剧的天空中展开了美丽的翅膀……
    一位演员的使命在于不断地创造。从步入舞台的第一天起,如何更好地表现角色,如何更好地把握人物的个性,这是舒锦霞经常思考的问题。
    2000年,舒锦霞受邀参加首届国际南戏研讨会展演,主演由南戏《白兔记》改编的《李三娘》中的李三娘一角。当她手捧剧本时,便马上被深深吸引了。她一边向编剧请教,一边悉心研读剧本,把握全剧的基调,深入分析李三娘的人物形象。那段时间,她把自己关在温州越剧团招待所的一个小房间里,白天捧着剧本琢磨李三娘,晚上醒来还是想着李三娘……
    舒锦霞认为,人物躺在剧本里,首先要让他活过来,然后走到舞台上,而演员要让人物活过来,关键就要抓住人物的灵魂,感动自己,走到人物中去,这样才能感动观众。因此,她根据剧情和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需要,在王派唱腔的基础上大胆出新,并融入其他流派唱腔。如剧情表现李三娘发现丈夫刘知远已经另娶,冤屈难诉,心冷如冰,这时,出现了一大段难度很高的反映李三娘十六年苦难人生、百感交集的无伴奏清唱——这大段清唱,舒锦霞由慢到快,声情并重,字字凝血,句句含泪……这一刻,台上,“李三娘”泪如雨下;台下,观众一片唏嘘。
    舞台上的灯灭了又亮,台下的掌声停了又起,蕴含着一位演员的生命力。一路走来,舒锦霞已成功塑造了《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借红灯》中的金凤、《李师师》中的李师师、《花魁女》中的花魁、现代戏《金凤与银燕》中的银燕、《巧凤》中的巧凤等一系列舞台艺术形象;她还主演或参演越剧电视连续剧《茶妹情》《秋瑾》《朱元璋巧访记》《光棍买新娘》《乾嘉巨案》等,同时,她还荣获’94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中国音乐电视戏曲类金奖、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

    一场捧着责任的义演

    赴青海的路,崎岖,漫长。白花花的阳光射下来,直逼十几个疲惫的身影。
    又是一场义演。中国梅花奖艺术团西部行的列车急疾在黄土高原上。上午刚刚在一个革命老区结束演出,“梅花”们又马不停蹄地踏上了新的旅途,终点站是西宁第一中学。
    一路颠簸,一路风尘。舒锦霞坐在车厢最后一排,严重的高原反应使她不断地恶心、呕吐,似乎人都要窒息了。
    迷迷糊糊震了半天,到了目的地已是两点多。“梅花”们这才想到,再过半个小时就要演出了。午饭已来不及吃了,他们忙着在车上整理、化妆。
    车门被打开了。只见一队又一队的学生,洋溢着一张张纯真的笑脸,将洁白的哈达和香袋挂到“梅花”们的胸前,同时,他们口中欢呼着,雀跃着,将演员们一一从车上“挟持”下去……
    忘了旅途的劳累,忘了西部之行的困顿,站在西宁的舞台上,波浪般的喝彩声一声盖过一声,舒锦霞的眼眶湿润了,“在这里,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得到了净化,觉得自己更有责任把越剧艺术奉献给大家。”
    事实上,几年来,舒锦霞从未放弃过怀在心头的那份责任。在“越剧百年万里行”,同样留下了舒锦霞忙碌的身影。“作为越剧艺人,不但肩负着传承和发展越剧艺术的历史重任,也是对百年越剧的一次献演。”为此,她一站一站地奔波于各个城市,一场一场地演出于各个舞台,用自己的行动,为越剧赢取了更多的掌声和观众的共鸣。
    如果说,舞台上的舒锦霞是在不断地以自己唯美的艺术打动着观众,那么,现实生活中的她便是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打动着人们。几年前的一个春日,原定去一个戏迷俱乐部参加戏迷见面会的舒锦霞,一大早却收到了父亲病故的噩耗,失去挚爱亲人的痛楚,将她团团包围。但为了不让戏迷们失望,她强忍着悲痛赶去给戏迷们点评,并进行现场演唱。正当大家为她那优美动听的越曲热烈鼓掌时,主持人沉重地透露了这个消息,顿时掌声戛然而止,戏迷们被这位越乡女儿献身越剧事业的情怀深深地打动了……
    “舞台是镜子,观众是镜子,戏曲更是镜子。”这是舒锦霞的散文《心语》中的话,虽置身于越剧事业中,不让自己有半点喘息的机会,但富有才情的她更喜欢在夜深人静时,持一管墨笔,在书稿上演绎着自己的另一种人生。“面对镜子,我的过去,我的未来,我的当一个好演员的梦想便历历在目。”她的“心语”像是一首哲理诗,诉说着一个演员对人生的种种感悟和理解。

舒锦霞(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一个舞台之外的舞台

    舞台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越剧的生命力却是无限的。面对越剧曾经遭遇的种种“不景气”,有的人困惑,有的人彷徨,有的人长吁短叹,有的人干脆改弦易辙……
    如何理性看待越剧的发展,越剧应该以怎样的姿态走入现代人的生活?
    舒锦霞陷入了长长的思考。“舞台有的时候很开阔,它是你全部艺术和生活激情迸发的天地;舞台有时候也很狭隘,尤其是在今天,舞台本身也感受到了一种沉重的压力。”作为越剧演员,一方面要面对整个戏曲的窘迫,一方面要面对浙江越剧团人才济济、几年也很难轮得着演一部好戏的局面。经过一次次的彻夜难眠和慎重考虑后,她开始“走穴”,开始步入歌厅唱歌。
    甜美的歌喉,亮丽的风采,在那里,同样热情的喝彩声让她找到了另一种自信。也许是“三句不离本行”,也许是对越剧的依恋,在一次次演唱结束后,她一时兴起,拿起话筒唱起了越剧。在声嘶力竭的“西北风”中,在枯燥单调的流行节拍里,清柔舒缓的“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犹如穿越时空的天籁之音,给喧杂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清流……
    犹如长长的隧道一下子有了光亮。那一刻,一直处于思考和探索中的舒锦霞心里有了大胆的想法:把流行歌曲与传统越剧嫁接在一起——她要让越剧以耳目一新的面貌来争取、影响更多的年轻观众。
    很快,她自筹资金,用MTV的形式演绎了经典段子《焚稿》,在现代时尚的艺术样式之中蕴涵着越剧的诗情画意和婉约风格,获得第七届中国音乐电视大赛金奖。随后,她又推出全新创作的江南越歌《断桥的传说》《沈园的故事》,让人领略到“如戏越歌”和“似歌越戏”的清幽委婉、柔美抒情,还在朦朦胧胧、隐隐约约中,展露出如烟江南的美丽画面,给人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获得音乐电视戏曲类金奖。除了舞台、音乐,舒锦霞还经常在许多电视剧中塑造一个个生动的角色,其中《茶妹情》获得了浙江省电视剧“牡丹奖”一等奖。
    游离于传统与现代之间,变换于舞台与荧屏之中,她在戏曲的天地里找到了另一对自由飞翔的翅膀。
    “一个演员,舞台的生命是有限的,她需要把自己最美丽的瞬间献给观众。”舒锦霞说。
    匆忙的脚步也从未间断过。为继续推广越剧,延伸越剧百年的美丽舞台,舒锦霞从台上走到台下,以与观众面对面的形式,开始将越剧的种子更主动更直接地播撒于戏迷的土壤之中。
    2007年春夏之交,一辆“锦霞越剧艺术之旅”的快车起程了。
    一路风尘,一路行走。与当地的越剧戏友们亲密接触,共同品味越调清韵,探讨越剧艺术,舒锦霞乐此不疲地忙碌着。同时,也引来了许多戏迷的一路追随。“每个人都不可能站在专业的舞台上,但都渴望有专业的评点。”面对热情的观众,舒锦霞感慨万分,“作为演员,不能一味地处于等待中,应该创造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用多种样式去传播先进文化。”
    延伸越剧舞台,这是舒锦霞多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拓展文化内涵,这是舒锦霞心头沉甸甸的责任。
为此,她创办了“杭州锦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传播弘扬越剧文化为己任;又在网易博客开博,与越剧爱好者相互交流。
    如今,成熟睿智的舒锦霞已是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在读研究生。“越剧需要传媒的推广,我希望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推广越剧中去,同时也为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从二十几年前未圆的那个大学梦开始,舒锦霞又以昂扬的身姿俯瞰自己走过的一程程崎岖路。
    接下去,舒锦霞还将忙碌。“让越剧走进校园,走进年轻人群中,努力让越剧走时尚化、精品化、大众化之路,以迎接越剧的下一个百年辉煌。”她说。
    越音袅袅,梅香阵阵。舒锦霞心中的那架飞机正在蓝天白云间展翼,翱翔……
    如果你爱好越剧,如果你是一位“虾米”,那么,不妨去“杭州锦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www.jxwh.com.cn)看一看,或者到网易博客“越乡霞影”(http://jxwh168.blog.163.com)与舒锦霞面对面交流,相信你也会有意外收获的!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