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嵊州古代清官故事
来源: 作者:文/陈良钦 摄/求渭生 裘冬梅 2007年10月16日14:31:15 

 

    编者按: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忧国忧民、勤政爱民的清官廉吏,深受老百姓的拥戴。在嵊州,历史上也出现过一些清官,他们的业绩一直在嵊州民间传颂。现例举两位,以飨读者。

    吴三畏   未雨绸缪  筑城御寇

    吴三畏,字日寅,福建省莆田塘头村人,生卒年不详。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中举人,嘉靖三十一年(1552)以临海教谕调升嵊县县令,主事9年。嘉靖三十九年(1560)调升江西广信府同知。其儿子吴献台万历八年(1580)中进士,官终江西左布政使,因此其父吴三畏、祖父吴正谊并赠布政使官职,后人在故地立有三门大石坊——恩纶三锡坊。
    当时,东南沿海经常受到日本海盗倭寇的侵害,他们掠夺财物,奸淫妇女,虐杀无辜,百姓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嵊州城在东汉献帝建安年间(196~219)贺齐任剡长时就建有城墙,当时曾打开城门反击斯从族党的反叛。后屡建屡毁。至元代,嵊州城墙、城门尽圮,仅筑堤坝以御洪灾。嘉靖三十四年(1555),倭寇攻占了黄岩、天台,嵊城形势严峻。县令吴三畏见形势岌岌可危,动员地方士绅说:“倭奴作乱,嵊邑无城可守,这就等于放弃百姓,我等岂能坐受无城之困。”于是便率领吏役,查勘故城遗址,见城址上建有民房,即令房主限时拆迁,将拆迁人工、材料折价偿还。当时有人感到财力不足,筑城劳民,倭寇来犯,缓不济急,吴三畏解释道:“筑城劳民,不筑城则无民,一旦倭寇临城,将何以抵御。”他一方面请上司察勘在旧址上构筑新城的城基,估算工料;另一方面,组织民众筑城,确定以丁口(壮年)为计工单位,每50余丁筑城1丈。分派停当,即于9月动工,新城循着故址兴建,临溪跨山,逐日增高。吴三畏废寝忘食,不分昼夜赴工地督查。
    城墙刚建到一半,倭寇突然从天台蹿入城南黄泥桥,并于当夜派探子到五里浦一带窥视嵊城。吴三畏号召全县军民,同仇敌忾,誓死抗倭。改民工为民兵,以锄铲为武器,每人一手执器械,一手执油竹火把,吴三畏率领军民站在修筑一半的城墙上。当夜,嵊城火光冲天,喊声震地,倭寇见嵊城有备,只好绕道从嵊东浦口方向遁去。军民见此情景,深知筑城的重要,更加同心合力,日夜轮流筑城,终于在当年年底全部完工。城墙全长1300余丈,高2丈,宽丈余。


    次年,吴三畏又募银500两,构筑4座城门,并按地理位置命名:东门为“拱明”(明指明州,即宁波)、西门为“来白”(白,指西白山)、南门为“应台”(台,指台州)、北门为望越(越,指绍兴)。城门外还筑有“瓮城”。城门上有楼,各有颜额:东楼名“凝翠”、南楼名“可远”、西楼名“长清”、北楼名“回峰”,义取嵊城风貌。城之东北设有陡门,门上有亭,额曰“溪山襟带”(解放前县长罗毅在城东开“襟带门”,即取其义)。后又在城门上建造了三座亭,在北门左边的为“瞻宿亭”,又称“四山阁”;东门右边为“腾蛟亭”;西门左边为“起凤亭”。全城设24个戒备哨所,城头设有4所防御敌人偷袭的“敌台”。城内还有便于骑马巡行的余城6尺,余城内又有马路6尺。城外余城与马路均相称,有的地段还挖有壕沟。
    城墙完工后,倭寇又来了一次。吴三畏镇定自若,亲率军民荷枪握刀,日夜守卫。依仗牢固的城墙,倭寇终于未能得逞。
    吴三畏对遭受倭寇侵扰的三界百姓也关怀备至,曾3次率军民在清风岭击退倭寇。三界老百姓为避倭寇,纷纷逃往他乡,使三界大片土地荒芜。吴三畏亲临三界,招抚百姓返回家乡,重振家园,还拨出府银,赈济灾民。在吴三畏的安抚下,三界老百姓很快恢复了生产,重新过上了太平日子。吴三畏对县民总是教育在先,嘉靖三十三年(1554)曾在县城北门内桃源坊兴办慈湖书院,以纪念南宋哲学家杨简。
嘉靖三十九年(1560),吴三畏调升江西广信府同知。


    吴三畏在嵊期间为官清廉,勤政爱民,办事公正。他高瞻远瞩,在倭寇犯嵊城之前,未雨绸缪,建筑城墙,保一方平安,使嵊城百姓免遭倭寇蹂躏,令嵊城百姓对吴三畏称颂不已。为怀念吴三畏的功绩,民众在县城北门“望越门”内建造“吴公祠”作为纪念。三界百姓自费在城隍庙内,塑起一尊吴公神像,纪念这位功德无量的父母官。
    吴三畏公余喜临池,书法遒劲,饶有古风。关于他在嵊筑城御倭的事,清《一统志》就有《吴公筑城碑记》的记载。

    陈   著   刚正不阿 民众拥戴

     陈著(1214~1297),奉化跸驻乡三石村人(也有说鄞县人)。字谦之,一字子微,号本堂,晚年号嵩溪遗耄。仕宦世家,幼受家学,早有文名。南宋宝祐四年(1256)进士。初监饶州(今江西省波阳县)商税。景定元年(1260)任白鹭洲(今南京市西南)书院山长。旋监芜湖茶局。相国吴潜以其才可重用向朝廷推荐。当时外戚权贵贾似道当国,专横跋扈,朝政腐败不堪。贾似道授意陈著走其门道,陈著不愿同流合污,拒绝道:“宁不登朝,不为此态。”遂被放任江西省安福县令。景定四年(1263)授著作郎。贾似道推行“公田法”,贱价广收民田,陈著上疏指责贾似道祸国殃民,乞罢买公田。触怒了贾似道,贬黜陈著为嘉兴县令。
    咸淳四年(1268),陈著改任嵊县令。当时有一居住在嵊县的皇室外戚,他拉拢地方士绅,结派营私,霸持一邑之政,胡作非为,前几任县令都被他打发走,致17年没有县令。不少平民百姓被敲诈勒索,有的惨遭杀害,或充当苦役。有些豪强指使凶徒劫持行人,迫为家奴。他们还伪造契据,占人田产,夺人妻女。陈著到任后,政教并举,察民情,张纲纪,重法度,饬吏治,正民风。调查皇室外戚坑害民众的罪证,并张贴安民告示,发动受害民众前来控告。不久就把这个横行乡里17年的皇室外戚抓起来严惩。其他土豪劣绅见状纷纷跪求宽宥,愿意悔过自新。陈著鉴于民众生活困苦,多次奏请朝廷减免赋税劳役,赈济贫病孤寡。在任4年,由于治理有方,使豪强有所收敛,百姓得以安居,诸如盗窃、抢掠、凶杀等重大案件几乎绝迹,令县民称颂不已。
    咸淳八年(1272),陈著升任扬州通判。县民闻讯,纷纷上书挽留,但上命难违。陈著将公务移交给新任县令李兴宗后,返故乡奉化跸驻探亲。新县令李兴宗率地方绅商一路送行。行至城东东郭村,百姓们深感陈县令恩德,自发集中,蜂拥而至,自带干粮,设帐焚香,头顶香盘,夹道跪送。陈著见此情景,感动得热泪盈眶,随即下轿,俯身抚慰称谢。其中不少老年人,手攀轿杠,依依不舍。随着轿马的前行,人们随轿而行。每过一村,村民同样出来迎送,连在田间干活的人也赶来送行。送行的人越来越多,竟形成了一股漫长的人流,沿途数十里,连绵不绝。人们称道陈公的德政,有的低头叹惋,有的还掩面抽泣。陈著不时转身挥手说:“多谢众位父老,请留步免送了!”送行的队伍一直到县边境的城故岭上,陈著下轿,噙着泪致谢。陪送的李县令见状,深受感动,向陈著请教道:“民爱公如此深厚,公何以教我?”陈著谦逊地回答道:“义利明而取予当,教化先而狱赋后;识大体而用小心,爱细发而公巨室,惟此而已!”
    次年,陈著任临安签判。咸淳十年(127)转通判,升太学博士。是年,贾似道归台州(今临海)治母丧,诏以天子仪仗出殡,筑墓比拟皇陵。陈著率诸生上疏谏阻。德祐元年(1275)迁监察御史,授秘书监。十一月出知台州,未赴任。
宋亡后,陈著避居奉化雪窦山西坑村。元至元十八年(1281)出任广平书塾山长。至元二十九年(1292)聘修县志。元大德元年(1297)卒,年84岁。
    陈著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写有不少诗文,抒发他忧国忧民和歌颂祖国河山的心情。在他离嵊后,便常赋诗撰文,寄托思念嵊县父老之情。后来,人们将陈著的著作整理刻印,广为流传。计有《历代纪统》、《本堂先生文集》95卷、《陈著诗集》34卷、《陈著杂文》55卷,均收入《四库全书》。
    陈著高祖陈显,进士出身,官至户部尚书。政和二年(1112)上疏论蔡京,被贬知越州,后归隐鄞县密岩。祖父陈伸,为国子监祭酒。庆元初,斥道学为伪学论起,伸7次上章陈辩,被罢职,后又拜为吏部尚书。父德刚,嘉定十年(1217)进士,理宗时任工部尚书。
    嵊县人为纪念陈著,将陈著和嵊县父老惜别的城故岭改名为“陈公岭”,将岭旁的一座山命名为“陈公山”。传至今日,已有700多年了。
    陈著因“独持风裁,威令肃然”,“清正廉明,文义冠世”,深得民众拥戴。在古代官场能有如此刚正不阿,政绩卓然,离任时获得县民跪泣送行的官员,实在难能可贵。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