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维护中
   嵊州新闻网>>政务频道>>资料中心


郭敏在全市工业经济大会上的讲话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08年02月22日10:27:43  

同志们:

春节以后即召开全市工业经济大会,这已经是第二年了。之所以这样安排,目的是要通过我们不断的动员和号召,不断加大支持和服务工业经济的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工业强市”的浓郁氛围,真正把工业经济这个嵊州发展的第一要务落到实处。一年之计在于春,全市上下务必把时间和精力迅速集中到工作上来,尤其是要集中到发展工业上来,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开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下面,我讲三个方面问题。

 

一、2007年工业经济回顾

 

一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可以说用力最多的在于工业经济,成效最明显的也在于工业经济。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6.57亿元,同比增长19.8%;工业增加值99.19亿元,同比增长17.1%;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46.40亿元,同比增长29.3%;工业投资47.47亿元,同比增长12.0%;合同利用外资3078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9018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2%和4.9%;自营出口8.41亿美元,同比增长42.8%。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自营出口、合同利用外资三项增速列绍兴市第一,工业性投资增速列绍兴市第二。工业经济在市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更加突出,三次产业比达到10.0:56.6:33.4,二产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2.1%,相当于一、三产业贡献率之和的1.6倍。

1.规模工业支撑作用显著增强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家,总数达到612家,增加了28.3%,规上工业占比达到50.6%,提高了5个百分点。天乐集团和巴贝集团全年纳税销售突破10亿元,昂利康和迪贝超5亿元,亿元以上企业实现产值同比增长38.0%,增速高于工业总产值18.2个百分点。

2.平台建设扎实推进经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和个私工业集聚区三级平台共实现规上工业产值199.80亿元,占全市的81.1%;工业性投资39.61亿元,占全市的83.4%。全市工业园区投资强度达到每亩110万元,同比增加28万元。拓展发展空间取得显著成效,一年来已上报农转用4445亩,其中工业用地3500亩,盘活存量土地3792亩,其中工业用地2673亩,为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3.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汽摩配件、电子电声、机械制造、电机制造等产业增幅分别为131.8%、78%、44.5%、42.4%。新增绍兴市级以上科技型企业117家,新列入省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5只,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80.6%新获中国驰名商标5只,国家免检产品9只。

4.对外开放取得新的进展。切实加大外源发展力度,招商引资任务圆满完成。先后组织赴宁波、温州、义务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周边地区招商获得突破性进展,共引进项目7只,总投资2.31亿元,同比增长85.9%。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加工贸易增幅达231.1%机电产品出口增幅达138.2%。

5.中心镇培育发展成效初显。实施“强镇兴市”战略,出台培育发展中心镇的政策意见,五大中心镇几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长在近年来首次超过全市平均水平。规模以上产值、工业性投资、自营出口增速分别比全市高11.9、13.3、8.5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比全市高2.3个百分点,其中工业的贡献率达到78.9%。

同志们,这些成绩是在宏观调控继续趋紧,要素制约更加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进一步加重的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其中凝聚着历届领导班子的辛勤耕耘,凝聚着全市工业企业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和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以下三点:

1.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确立了“工业强市”战略,形成了重中之重抓工业的共识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工业强市”战略以来,四套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将工业经济作为全市工作大局的重中之重来抓,确保工作精力和公共政策向工业经济倾斜。为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形成共识,我们完善了全市工业经济竞赛考核办法,把工业经济发展实绩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同时切实加强空间拓展、招商引资、工业投入等关键性、环节性工作的督查。为在全市企业家中形成共识,我们坚持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加强与企业家的沟通和交流,激励企业家切实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为嵊州工业发展作贡献。为在全社会形成共识,我们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载体,加强舆论宣传,不断造势鼓劲,把全市上下的注意力和兴奋点凝聚到工业经济上来,形成“工业强市”的浓郁氛围。

2.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开展了“百日攻坚”活动,经济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我们以“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深入开展了“破解难题、优化环境”百日攻坚活动,着力破解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和问题,解决企业和群众创业创新的后顾之忧。活动中共摸排梳理出各类矛盾和问题490项,其中事关工业经济发展的有391项今已有388项得到妥善解决,其余3项因政策原因一时难以解决的,也得到了企业的理解。连接开发区的双塔大桥顺利复工,搁置多年的三江工业功能区B区重新动建,272家企业的房产证和483家企业的土地证得到补办,开展机关效能动态评议使服务环境明显好转。一系列热点难点问题的妥善解决,使发展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企业的信心指数持续上升,发展潜力得到不断释放。

3.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我们突出了企业的主体作用,激发了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展经济,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为此,我们一方面在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关心和爱护企业家,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优化服务,激发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热情。另一方面切实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市财政专门切出5000万元资金,整合出台一系列政策意见,促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特别是确定了“两个一批”企业,即一批快速成长的骨干龙头企业,一批有上市意向的企业,出台了“一厂一策”实施办法和鼓励企业上市的实施细则,鼓励企业不断做大做强。一年来,22家“一厂一策”签约企业纳税销售总额增长55.8%,占规模以上的34.0%。企业上市工作打开新局面,首批16家企业列入上市培育重点。由此我们可以得到启示,只要我们牢牢把握经济规律,尊重和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我市的工业经济一定能焕发出巨大的创造活力。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我市工业经济总量不大,规模工业比重偏低,缺少大企业大集团的支撑,产业层次不高,产品区间狭窄、专业人才短缺等结构性和素质性矛盾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我市工业经济适应宏观调控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特别是拓展空间难、项目落地难、企业融资难等难题依然存在,在较低的基数上完成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也有一定难度。对此,我们要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以解决。

 

二、2008年工业经济工作

 

2008年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奥运年,做好今年的工业经济工作,对于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工业强市”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内外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区域竞争格局深入调整,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实施,为我市工业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国内宏观调控有紧无松,利益格局加速调整,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将面临国际贸易条件变化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约束的压力,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从紧”的压力,社会矛盾凸现的压力等等,困难可能比2007年更大。

从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目前正处于一个“蓄势发力、转型突破”的关键时期。一方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工业经济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使我们看到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的希望;另一方面我市工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还较低,在转型发展的过程面临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对我们经济运行的总体素质和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这样的形势和背景,我们既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也要有迎接多种困难和挑战的思想准备。今年我市工业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党的十七大和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按照“创业实干强基础,创新发展求突破”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突出工业经济的主导地位,抢抓机遇,难中求进,好中求快,努力开创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今年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工业总产值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0%;工业性投资增长10%;自营出口增长20%;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3.2 %

(一)牢牢抓住空间拓展这个难点问题,扎实推进发展平台建设

1.关于拓展发展空间在土地严控的宏观背景下,谁拥有发展空间,谁就拥有发展优势。只有妥善解决发展空间问题,发展平台建设才有基础和前提。一是要拓展空间增量。浙江省作为全国土地总体规划修编试点省份,我们必须抓住和用好这个机遇,搞好有关农保田规划调整的衔接工作,以缓解我市土地空间结构矛盾,推进新一轮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规划扩容。同时要科学开展土地整理,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提高土地供给水平。二是要盘活资源存量。现在一方面是需要用地的企业面临发展瓶颈,另一方面我们还有大量的存量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这种存量资源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可用未征的待置换用地和低丘缓坡地。理论上我市待置换用地有2.1万亩,低丘缓坡地有3.63万亩,其中适合工业发展的到底有多少,还需要进一步的摸排和规划。第二种是已批农转用但落实项目有障碍的用地。主要是青苗补偿分歧、信访问题、社会矛盾等导致企业无法顺利开工、项目无法落地。第三种是已出让但企业闲置未用的土地。据调查,全市企业闲置未用20亩以上并且占企业2/3以上面积的地块,有1305亩。国务院最近正式颁布了《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为我们清理闲置土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上述三种情况处理起来都有一定难度,有待于我们破难克坚,只要我们统一思想,下定决心,落实过硬的措施,难题总是可以克服的。三是要提升用地质量。集约利用土地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题中之义。目前我市开发区和工业功能区的平均投资强度是110万元/亩,与全绍兴市平均水平相差70万元/亩。如果现有的1.9万亩工业用地,能达到150万元/亩的投资强度,就相当于76亿的投入增量。我们对园区以及入区企业实行投资率、产出率和税收贡献率的考核,目的就是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以质量换增量,提高集约用地水平。

2.关于提升平台建设水平。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市已形成了经济开发区、工业功能区和个私工业集聚区三级发展平台,并初具规模,但要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除了发展空间的制约以外,还有如何提升建设水平的问题。下一步关键要在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加快集聚集约发展。开发区要着力提档升级,使之真正成为优质企业、大型企业的集聚区、示范区。工业功能区要着力做大做强,为“强镇兴市”提供强大的动力(据统计,我市六个工业功能区的规模以上产值,仅占全市的23.3%;在六个乡镇(街道)的工业总产值中,功能区仅占27.1%)。个私集聚区要着力扩面提质,为推进全民创业、孵化规模企业提供良好平台。二是要加强配套功能建设。开发区和功能区要加快基础设施硬件配套和商贸、商住、商务等三产功能的开发,使之从单纯的工业集聚区向多功能综合性产业区演变。个私集聚区也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改善配套基础设施,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三是要增强自我运作能力。要把园区作为一个经济实体来经营开发,充分挖掘各自的优势和价值,提高引资和融资水平,增强成本和效益观念,促进自我运转、良性循环。

(二)牢牢抓住工业投资这个关键问题,促进工业企业不断做大做强

1.关于工业投资从我市工业发展所处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主要依靠投入拉动为主,只有确保一定量的投入,才能确保加快发展的动能,也才能进一步研究投资结构和质量的问题。抓投入关键靠项目,要树立以项目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当前我市的工业项目建设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特别是新上项目和储备项目少,重大项目和优质项目更少。为此,要引导和激发我市广大企业切实加大技改投资力度,促进工业性投资持续有效增长。要对全市企业拟在明年或今后几年实施的技改项目开展一次全面摸排,完善储备项目库,优先实施一批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较强、产品附加值较高的技改项目。我们将专门列出十项重点工业项目,加大扶持和服务力度,目的就是要通过以重点带一般、以示范带面上,掀起工业项目建设的热潮。设备是制造业发展的关键,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设备投入比例,提高工艺装备水平,以此来提升我们的产品质量和产业层次。

2.关于外源发展我市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依靠的是内生性力量,要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必须做好借力发展的文章。前几年,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总体而言外来经济的占比还不高。据统计,目前我市真正的外来投资企业360家,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4.6亿元,占全市总量的21.5%。萧山区民营经济这么发达,但还是将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来抓,引进了三菱重工、雅马哈等9家世界500强企业。秀洲区原先的经济基础还不如我们,但现在外源经济占比已经达到一半以上,规上工业产值和财政总收入近五年来年均增长40%以上。萧山、秀洲的实践告诉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内外并举发展不动摇。根据近年来招商引资的经验和宏观环境的变化,我们要积极创新和调整招商模式,大力推进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和专业招商,增强招商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强化“市外即外”的理念,加大周边县市招商的力度,这对于我市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如长乐镇引进一百岁集团开发嵊州义乌工业园项目,占地90亩,将引进45家左右工艺品加工企业,投资3亿元人民币,投资强度达到了300多万元/亩,年产值可望达到10亿元。宁波、温州、台州、义乌等地我们都已经有了一定工作基础,要蹲点撒网,生根开花,引进一个,带动一片,力争今年在周边地区招商上打开新的局面。

3.关于培大育强目前我市规上企业产值只占工业总产值的50.6%,与绍兴县、诸暨市80—90%的发展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为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培大育强力度,推动公共政策和要素配置向重点企业倾斜。对已签订“一厂一策”互动协议的企业,要切实协调解决其发展进程中的困难和问题,鼓励、引导其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使其成为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中坚力量。企业上市,既是通过资本市场获得直接融资,迅速做大企业规模的最佳途径,又是推行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载体。绍兴县上市企业已有8家、诸暨市6家、上虞市7家、新昌县5家,而唯独我市一家也没有。为此,要抓住和利用好当前我市企业上市意愿强烈和创业板即将推出的历史性机遇,加大企业上市工作力度,力争今年实现我市上市企业零的突破。

(三)牢牢抓住产业结构这个根本问题,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产业结构问题是区域经济的根本问题,产业的生命力直接决定区域经济的竞争力。在信息咨询高度发达、经济要素自由流动的今天,一般工业生产和经济手段很容易被模仿和克隆,而形成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产业集群,其根基就很难被动摇。在我市块状经济的发展中,已形成领带、针织、电机、厨具、服装、电子电声、机械、生物医药、造纸、汽摩配等特色明显的十大产业,使我市发展集群经济有了良好的基础。如何顺应当前产业融合的大潮流,整合现有产业优势,集中力量推出我市的主导产业,打响区域产业品牌,是我们亟待研究的课题。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我们确定了重点培育的领带服装、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产业集群,以此来推动我市产业结构融合提升,以集群的优势来提升区域经济的竞争优势。

1.关于领带服装产业。这一产业可整合现有领带、针织、家纺、服装等几个产业,全市现有生产企业1500余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销售收入超过150亿元,已具有“国际性领带都市”、“中国丝针织生产基地”等品牌基础。整合这一产业,有利于打通原先几个产业之间市场、设备、技术、设计之间的相关环节,实现产业链的拓展延伸和资源共享,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原先产品区间狭窄、同质化竞争明显等问题。领带产业的今天来之不易,必须继续加以巩固和提升,下一步关键要做深终端市场和自主品牌的文章,使我市从一个领带加工基地向品牌文化重地转轨。与此同时,要充分利用现有产业的网络优势,实施真丝拓展计划,拓展延伸高档纺织面料、名牌服装及服饰用品等相关产业领域,形成一个真丝制品为特色、领带产业为中坚、系列化纺织品相配套的领带服装产业集群。

2.关于电器厨具产业。这一产业主要包含原厨具产业和电子电声产业,目前我市有生产企业500多家,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已有“中国厨具之都”、“中国电声零件之都”等品牌基础。厨具产品原先一直以国内销售为主,有一定的品牌营销基础。在当前国内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要积极开拓外销市场,可以通过OEM借船出海,再逐步转向品牌营销,这也是一种适应性的选择。电器产品我市原先一直以扬声器零配件为主,天乐集团成功开发液晶电视,去年全年销售收入达到12亿元,打破了这一传统格局。顺应这一思路,我们能不能应用新的信息技术,开发系列化的家电终端产品,这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研究的课题。

3.关于机械电机产业。这一产业主要包含原先的机械、电机、汽摩配等产业,目前我市有生产企业近500家,全行业销售收入90多亿元。这一产业发展前景广阔,增长潜力巨大,近年来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都呈现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机械电机门类众多,下一步关键是要加强和整合产业链,实现抱团作战、优势互补,形成专业化大协作的产业体系,同时要切实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提高成套机械设备和高技术电机的开发生产能力。当前我市引进高速冲床和自动嵌绕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势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势头,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机械电机产业的转型升级。

4.关于培育新兴产业。在重点培育三大产业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引进和培育新兴产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如我市的汽摩配件、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都是我市新崛起的产业,通过一家家企业的培育和引进,逐步落地生根的。现在一些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如巴贝公司目前正在开发厨卫一体化产品,这与房地产精装修的市场潮流相趋合。如果开发成功,不仅巴贝公司可以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还可能带动一批配套企业的发展。又如钢带、铜带、铝带“三带”的原材料工业,在我市已有一定的基础,这属于大进大出的产业,有利于我们做大经济总量。诸暨海亮集团通过铜加工业,几年时间营业总收入突破200亿元,成为全绍兴发展最快的企业。总之,现在的培育,就是将来的发展,只有不断探索新产品、新领域,嵊州的产业经济才有更好更快发展的明天。

(四)牢牢抓住自主创新这个动力问题,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关于科技创新。自主创新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核心战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以投资拉动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放松创新推动,相反只有我们从现在做起,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在长远的竞争发展中占据主动。科技创新是自主创新的关键环节,如何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着眼:一是从政府的角度而言,要充分体现政府在自主创新上的主导作用。重点是要加快共性技术平台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着力攻关对产业升级具有关键作用的共性技术项目,解决一家一户企业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二是从企业的角度而言,要充分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上的主体作用。重点是要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鼓励企业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从人的角度而言,要充分发挥人才队伍的主力军作用。受经济发展水平、区位条件和城市生活环境等客观条件的限制,我市对科技人才的吸引力与大城市、发达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为此我们更要硬件不足软件补,优化人才政策,营造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做到引得进、留得住、用得上。这里还要特别强调一下专业技工的问题。专业技工在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中,正表现出越来越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要致力于提高专业技工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加强专业技工的引进和培训力度,为我市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2.关于品牌建设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四流企业出卖劳动力。品牌建设不仅与企业核心竞争力密切相关,而且也是一个地方的实力和形象的象征。目前我市已有3只中国名牌,7只中国驰名商标,这说明名牌也并不是高不可攀,我市的一些龙头企业还是具有创立名牌的基础条件的。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品牌意识,积极开展品牌营销,参与行业标准制订,推动我市的经济从加工经济向品牌经济提升。

3.关于节能减排。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的理念。生态文明,落实到工业经济当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节能减排我市能耗和污染基数本身比较低,2006年,我市万元GDP能耗为0.59吨标准煤,仅为全国的一半不到,绍兴全市的58.4%。这与我市轻型化的产业结构有关。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型化产业占比的提高,资源环境的压力还会不断提高,所以要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确实相当艰巨。推进节能减排,必须标本兼治。治标之策是加强约束性管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措施,严把项目入区入园的生态标准,依法淘汰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企业;治本之路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引进和研发节能、节水、新材料技术,加强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推广清洁生产和节能产品,推动制造业从末端治理向全过程控制转变,从被动治理向主动创造转变。

 

三、切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我市工业经济主要依靠民营经济的力量。民营经济“一遇雨露就发芽,一有阳光就灿烂”,作为党委政府的责任就是要为他们把好发展方向,营造良好环境,促使他们健康快速协调发展。

(一)切实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在宏观调控有紧无松,要素制约继续加剧的形势下,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蓄势发力、转型突破”的关键时期,如何抢抓机遇、难中求进,好中求快,实现加快发展、赶超发展?确实对我们党委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能力来自于加强学习。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各级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科学理论,不断拓宽知识领域,培养自己的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专业素养。尤其是党政“一把手”和主管工业的领导,要学工业、懂工业、钻工业,真正成为抓工业的行家里手。能力来自于调查研究。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企业、深入一线,与企业家打交道,与一线工人交朋友,真正了解和掌握真情实况,为谋划思路、制订政策提供依据。要切实加强工业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研究,特别是要围绕影响发展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增强领导经济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能力体现在狠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履行抓落实的职责,既要挂帅又要出征,在抓落实上做好表率和示范。要进一步细化落实工业经济工作各项任务和责任,完善工业经济考核体系,特别要加大对发展性指标、关键性指标、约束性指标的考核力度,确保工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充分发动全市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创业创新。发展工业经济,党委政府是主导,工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才是真正的主体。作为党委政府要大力倡导创业创新的精神,着力营造有利于创业创新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和社会环境,调动好、引导好、保护好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全市工业企业和广大人民群众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汇聚成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强大合力。企业家是创业创新的先锋。要尊重和爱护企业家,确保他们经济上有实惠、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作为企业家也要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个有事业心、责任心的企业家。所谓有事业心,就是要富而思进,就是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不断创新进取,做大做强企业。企业以追求最大利润为目标,但对于个人来说,物质消费毕竟是有限的,而事业的价值是无限的。所谓有责任心,就是要致富思源,就是要遵章纳税、扶贫济困、爱护职工,切实承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广大企业员工是创业创新的中坚。“工业强市”的战略最终要靠企业员工的双手来实施,企业的目标最终要靠企业员工的智慧和劳动来实现,他们是创业创新的中坚力量。我们要充分尊重和切实维护企业员工权益,同时要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促使企业员工自我发展、自我实现。外来务工人员是我市创业创新大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他们别亲离乡,工作生活尤为不易,所以我们更要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权益,使他们把嵊州作为第二故乡,焕发爱企爱岗的热情。广大人民群众是创业创新的成功之基、动力之源。“工业强市”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责任和追求。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动员和引导全市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在市场经济中大显身手,在各自领域中创造价值、成就事业。要鼓励创业有成者积极进取、勇于开拓,成为创业创新的排头兵;鼓励广大大中专毕业生放长发展眼光,转变择业观念,成为自主创业的生力军;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在当地兴办二三产业以及回乡创业,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鼓励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征地拆迁农民以创业促就业,成为自立自强的社会人。总之,只有把最基层、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都发动起来,投入到创业创新的大潮之中,我们的“工业强市”才有最稳固的根基。

(三)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环境也是一种资源,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环境有软硬之分,在硬环境上可能有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很难一下子有根本性的改善,而软环境却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因素,取决于我们的工作作风和服务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虽然有始终,但作风建设却是永恒的课题。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根据全省开展“服务创业、再增感情”和“推动创新、再破难题”专项行动的统一部署,推动作风建设深入持久开展,以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改进机关服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围绕“工业强市”大局,切实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推动机关部门把工作重心从以管理为主转到以服务为主上来。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推进行政职能许可归并,重点解决办事效率不高、政策不透明、行政执法具有随意性等问题。要密切关注、及时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长效机制。要深化机关效能动态评议,尤其是要针对涉企部门和单位人浮于事、推诿塞责、吃拿卡要等现象,一定要敢于动真碰硬,敢抓敢管,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发展环境,为“工业强市”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同志们,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创业实干强基础,创新发展求突破,为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而努力奋斗!

编辑: 马丽萍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雪景·雪鸟
食品检测保安全
杏鲍菇漂洋过海
用镜头讴歌新农村
小笼包创收七千万元
安全生产警钟长鸣
保家卫国演练忙
农居环境有了大改观
精品专题
送温暖献爱心
党的十七大
行政村调整
工业强市
“种文化”
感动嵊州
浙江省十二次党代会
关注台风“罗莎”
抗击台风“韦帕”
创新创业 对话市长
央行年内六次加息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
关注党的十七大
稳定副食品价格
贝·布托遇袭身亡
日本首相福田访华
浙电网3月20日前修复主网
浙电网3月20日前修复主网
解读温家宝两赴湖南抗冰
解读温家宝两赴湖南抗冰
航母雄心考验国家意志
航母雄心考验国家意志
文化“元宵节”
文化“元宵节”
生活资讯
冬游香港 三大热地新主张
过节十大健康饮食规则
金银双色打造的完美妆容
女性贫血的几种营养食疗方法
【附图】深圳二手楼市已降至冰点
中国红 成就餐厨喜乐月
冬天围巾怎样围才好看
性格合不来就算有缘也白搭
【多图】春节购车选择更多
QWERTY全键盘摩托罗拉Q9h开盒
刘翔姚明基因被秘密采集
《左右》在柏林电影节勇擒银熊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