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生意盎然的心灵歌吟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邢增尧 2008年08月29日14:59:35 

  斯菊林的自选集《情满青山》出版了。全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大块。我这里要评说的是她收在作品集中的散文。

  就我所知,我国文坛专门从事散文创作的作家只是一小部分,大多是“水陆两栖”甚至“三栖”,不管是小说家兼写散文抑或是诗人、戏剧家兼写散文,因为不同文体的艺术表现手法各异,他们所写的散文也就各具异彩。一般说来,诗人写的散文大多文采飞扬热力四射,小说家写的散文则长于叙事状物,所以,斯菊林的小说艺术特长也在《情满青山》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鸟祭》就是这样一篇好文章,作者先交待“儿时,老家屋背后高坡上有一座孤零零的茅草房,里面住着一个叫正鼻头狗的老鳏夫”,他“是天上晓得完,地上全晓得的‘土博士’”,由他的口里道出“人去碰鸟窝里还不会飞的小鸟,鸟爹鸟娘回来后”,“就会将小鸟啄死,撕成碎块”的话题;然后写作者和她的小伙伴为了考证此话的真假,“忙乎了一个夏天”,“捉住小鸟把玩了一阵后再放回鸟窝,按原来的样子排好”,结果,“鲜鲜活活的一窝小精灵,果真被啄成了碎块!”当作者和她的小伙伴明白“正鼻头狗的话是真的,太罪过啦!”时,“三个小伙伴似乎一夜之间告别了童年”。至此,不禁使人想起“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深”之古训。有方家言,“微型小说的魅力是感叹!”此文不是小说,然作者让有意义、有分量的感叹成为作品的“核”,作品的开掘就有了深度。

  斯菊林的散文中,有好多篇章关联到作者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拷问。这与作者亲身经历过视生命为草芥的疯狂岁月休戚相关。这是一种深印作者心中且挥之难去的精神反思,无论是《大嫂》、《老夫老妻》,还是《祖孙三代》、《遥祭姑妈和她的孙子》,字里行间不啻给人以泪的浸染,更有血的警醒。

  读斯菊林的散文,觉着她无论是写个人的所见所闻还是所经所想,始终让人体味到一汪真情浸润其间。我以为,这既是作者一种天性的流露,也是作者一种本真的表达。比如《老友》:当作者走向手术室时,“八位老友一路相随”,当作者术后推出手术室时,“大厅里似乎经历了世纪等待的老友们如释重负地呼出一口长气,脸由阴转晴随即阳光灿烂……”《婆媳情深深》中:做婆婆的“买、汰、烧”“一手包干”,儿媳将换下的脏衣服塞进床下,“不忍让婆婆代劳,婆婆总是将‘暗藏特务’抓出来彻底消灭”。至于婆婆需要添置什么衣物,需要补充什么营养,做儿媳的“总能巧妙地‘主动出击’,给婆婆一个意外的惊喜,让她觉得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两篇短短的文章,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笔凝炼而不粗疏,文凿深邃又易于理解,是比较典型的情感散文,使读者在审美过程中欣然接受。

  斯菊林从1983年发表小说《秀秀》引起大家注目后,几十年矢志不移地守望着文学的园地,写小说、写散文、写故事,并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以为,如今既然已经呈现生意盎然的态势,只要努力,丰收自是指日可待。


  相关文章
编辑:李航程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