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专题频道>>聚焦2010·嵊州两会>>看成就 迎两会
在危机中寻找转机系列报道1:夯实新一轮增长的“基石”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记者 马渭员   2010年02月23日11:46:50  

全市173只工业性投资项目进展顺利

    编者按:尽管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形势依然严峻,但是,近一年来,全市上下迎难而上,负重奋进,在寻求工业经济的发展和突破上取得了令人欣喜的业绩。今日起本报推出“在危机中寻找转机”系列,报道工业经济领域内的创新亮点、攻坚举措和全新动向,敬请关注。

  浙江三鼎工具有限公司计划总投资1亿元的电动工具附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目前已经累计完成投入4000万元,项目建成后公司可以新增600万套工具的年产能力。正如三鼎公司总经理徐学明所言:“一年要做的事情不要太多,十年要做的事情不能太少。”上马电动工具附件自动化生产线项目,正是这家上市企业继续大力开拓欧美市场的战略之举。

  投资、消费、出口被比喻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而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基石”,正是投资。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中央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确定“三年建设计划”,出台扶持政策,加强要素保障,强化督查考评,173只工业性投资项目次第铺开,为整个经济的企稳回升提供了重要支撑。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投资增长实现全线“飘红”,其中工业性投资43.63亿元,同比增长8.9%。工业投资的“主力军”,也开始由领带服装产业转变为机械电机和电器厨具产业。

  包括三鼎公司生产线项目在内的173只工业性投资项目,涵盖我市三大主导产业。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到11月13日为止,49只续建项目计划总投资50.54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4.77亿元,今年实际完成投资11.8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80.4%;72只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34.49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2.92亿元,今年实际完成投资10.1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8.8%;52只承诺下半年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23.77亿元,已开工建设28只,今年实际完成投资1.64亿元。

  在出口难以全面复苏的背景下,我市不少工业企业正从以出口为导向,转向更多依靠项目投资等“内在驱动”,并以此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而今年资金、劳动力等各项成本处于低谷,更为企业推进项目投资提供了难得契机。在“三年建设计划”引领下,企业家投资信心倍增,投资意识强烈,开始从“要我投”转向“我要投”。

  在位于黄泽镇工业功能区的双鸟集团内,年产2.3万台高性能环链电动葫芦及700万米高强度起重圆环链项目正在加快建设,4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附属设施已经投入使用,二期1万平方米标准厂房也已开工。双鸟集团董事长张文忠告诉记者,起重葫芦、数控机床、船用锚链,拉动“双鸟”再次腾飞的“三驾马车”已经就位,“通过进一步延长产业链,争取通过3年时间的努力,双鸟集团能达到5亿元的年销售额。”

  正是从区域竞争力高度认识投资意义,在这一轮工业性投资中,政府起到了关键性的助推作用。今年以来,我市出台三大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开拓市场、做大做强。扎实开展“走进企业、破解难题”活动,全力破解年初从388家企业摸排出来的困难和问题。在资金保障方面,开展政企银互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并通过积极向上努力,争取相关项目列入新增中央投资计划。同时做好对173只项目的“一月一通报”、“季度一考评”工作,未动建项目抓督促,前期项目抓动建,动建项目抓进度,形成了合力推进项目建设的良好氛围。

  可以预见,近年来规模较大的这一波工业性投资热潮,不仅是全市上下齐心应对金融危机的有力见证,也必将对今后嵊州产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编辑: 何东铭
  相关文章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