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书画摄影
金笑斌:打造唐诗之路上的诗意画廊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裘冬梅 2010年02月24日10:21:22 
    音乐,流泉,小风车,青花瓷,浓浓淡淡的水墨画……天之道画廊就是由这些元素构成。

  与这些元素相匹配的是画廊总经理金笑斌,“俊眼修眉,顾盼神飞”,她总是守着画廊,一杯清茶,一段音乐,一本书,一张宣纸,仿佛她的人也是艺术的。

闲暇时写写画画

“天之道”画廊

    2008年9月1日,由周天黎女士构思命名,张浩先生亲笔题写的“天之道”画廊,在剡溪江畔开业。

  天空依然热气腾腾,然而,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已经悄然登陆。谁都知道,金融危机意味着企业倒闭,工人下岗,消费水平下降,而天之道选择这个时候开业,能开业大吉吗?

  和金笑斌谈及这个问题,她却淡然一笑。她说,做任何一件事,并不是凭一时的冲动,而是蓄势待发。天之道从最初的酝酿到构思,从策划到开业,其实孕育了近一年。一个在脑中构想了一年的事情,怎能因为外界的影响,说撒手就撒手呢?况且那分明是一件自己钟爱的事。

  小时候,那些心里的喜欢和羡慕,被深深压在心底

  金笑斌是长乐人。长乐自古有深厚的人文历史,单看书画一脉,从商笙伯、商敬诚、刘文西、张浩、周天黎一路数下来,鼎鼎大名的就有10来个,这还不算隐于大街小巷的丹青高手。

  小时,金笑斌家住商敬诚老师隔壁。商敬诚老师的屋子里,总是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水墨清香,每逢星期天,背着画夹的中学生小学生总是络绎不绝来到他的屋子里。金笑斌虽然不是商老师的学生,可是她闻着墨汁的清香,心里是欢喜的,看着进进出出背画夹的学生,心里是羡慕的,看着商老师在宣纸上泼墨挥毫,心里是崇拜的。只可惜,父母和她自己当年的想法是,画画不能当饭吃,读书人,最重要的就是读书。所以,那些心里的喜欢和羡慕,被她深深压在心底,只是在睡里梦里,百转千回地向她频频招手。

  读书时,也有美术课。美术课的时候,她特别兴奋。别人画画,总是把发下来的白纸覆在美术教材上描摹;她不这样,总是先把教材里的图案吃透。所谓吃透,就是反复观察,图案的光线,物体的比例,色彩的浓淡,都了然在胸,然后才落笔。人家因为是描摹的,速度也快,画得也像,她是费了心思的,画得却反而比不上人家的水平。可是,她从来不恼不怒。她是为她自己画,作业本子上的分数,她并不十分介意。她相信,只要假以时日,自己的水平一定不比别人差。

  然而,因为那时一心要读好数理化,金笑斌不能把过多的时间“浪费”在这种涂涂抹抹的事儿上,所以那枚爱好书画的种子,被生生地扼杀在萌芽状态。

  与画结缘,埋藏心底的愿望,渐渐浮出水面

  1991年,金笑斌参加高考。很遗憾,她的10年寒窗,并没有换来梦想中的金榜题名。高中毕业后,她学了财务管理,当了一名会计——一个很理性的职业,与书画毫不相干。

  可是,与生俱来的爱好,总不会压制很久。年岁渐长,她渐渐地喜欢上了收藏。收藏古币,收藏青瓷,当然收藏最多的就是名家书画。收藏的时候,与名家接触多了,对书画懂得也多了。一幅画就是一首诗,就是一支歌。艺术是相通的,诗人借诗抒发情感,歌唱家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感受,而画家,则把喜怒哀乐全系于一管画笔。金笑斌能在他们的画中,听到他们说的话,他们爽朗的笑,他们的一声长叹。这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个世界里,画家和她,就是高山与流水,就是伯牙和子期。

  收藏的过程中,金笑斌接触最多的是张浩和周天黎。这两位大家,一位是土生土长的长乐人,另一位则是长乐人的媳妇,他们对于这片叫做“故乡”的土地,总是怀着绿叶与根的感情,对这位小老乡,也怀着特别的厚爱。外面倘若有上档次的画家开画展,他们总不忘通知金笑斌一声。他们还介绍很多画家和她认识:苏东天、孙永、吴山明、孔仲起、王秋童等。

  2007年西博会时,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香港美术研究会主席王秋童带了两幅画来参展,张浩马上给金笑斌打电话,叫她无论如何去看看。那一次,金晓斌认识了王秋童,并站在他的都市水墨画前,久久挪不动脚步。当时王秋童开玩笑,说如果金笑斌将来开画廊的话,他一定会来“凑热闹”。其他的几位画家也纷纷说好。吴山明老师30年前曾来过嵊州,对于这块沾满晋唐风情、盛产越剧的土地,一直念念不忘。

  如果能在剡溪江畔,开一家画廊,他们这些画家、书法家,就有很从容的理由常常踏上这块土地了。埋藏心底的愿望就这样不经意地浮出水面。从杭州回来后,金笑斌就有了开一家画廊的打算。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