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三代人,越剧的麦田守望者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裘冬梅 2010年08月23日15:13:25 

大树底下唱越剧,一家人其乐融融

    夏蝉悠长的鸣叫声里,我们走进了浦口街道故江村石临康家。

    13年前,本报记者曾对这家越剧演出专业户作过专题报道;13年后,我们旧地重访,再次聚焦石临康一家,试图了解他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到2010年的变化。

    “窥一斑而知全豹”,从他们一家,我们也可以了解我市民营剧团这几年的发展轨迹。

    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梨园之家。父亲石临康,电子琴;大儿子石松波,琵琶;大儿媳张秀霞,小旦;小儿子石春波,琵琶;小儿媳张利燕,花旦;孙子石张彬,主胡。只须再配一位小生,他们一家就可以演出一场越剧折子戏了。

    梨园之家第二代:好日子中走过来

     套用一个词,石松波是民营剧团的“唱二代”。

    1986年,16岁的石松波初中毕业。初中毕业后,父亲石临康叫他一块去民营剧团做戏。石松波坚决不肯。他告诉父亲,自己宁愿种田种地做小工,也不想吃做戏这碗米饭。那时,去民营剧团做戏,是很没有面子的事。做戏,被村民称作小歌班。在村民眼中,民营剧团和上世纪沿门卖唱的小歌班“有得一拼”。

    后来,石松波在厂里干了一段时间,又务了一段时间的农,他发觉这两份职业都比较辛苦,并且辛苦没钱赚。无奈之下,他跟随父亲进了剧团。

    初进民营剧团,日子果然是不好过的。“庙角落困困,咸菜汤喝喝”,石松波觉得日子都没奔头。民营剧团做的多是“路头戏”,就是戏的大纲编好了,演员的唱词却要灵活机动,现编现唱。演员文化水平普遍低,编的唱词简直让人喷饭。比如形容一个人长得漂亮,演员就会唱:皮肤雪白,眼睛像铜锣,嘴巴像樱桃,鼻子像山峰……根本感觉不出越剧唱词的优美。

    爱上路头戏,真的好难。石松波说,当初自己实在是因为没地方去,才勉强留下来的。“一年演四五个月,每月工资一百多块,吃穿住,三下五除二,一年下来,所剩无几。”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上世纪90年代。90年代后,人们的生活富裕起来,精神需求也讲究起来,石松波他们每年能演七八个月的戏份了。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他开始爱上了各种乐器,二胡、小锣、大锣、唢呐、箫、笛和琵琶。后来,他在剧团和张秀霞结成美满姻缘,更加死心塌地爱上了演戏。

    而经过10多年的发展,民营剧团开始演剧本戏:剧团配置舞美和灯光,演员唱词根据剧本来演唱。这一来,越剧不仅有婉约的唱腔,还有优美的唱词,越剧的魅力不遗余力地焕发出来,因此获得观众的大力追捧。民营剧团每场戏的戏金也不断往上涨。作为剧团乐队台柱的石松波和当家小旦的张秀霞,每月工资理所当然地跟着水涨船高。

    1995年,石松波夫妻拿出几年做戏的积蓄,在故江村造起3间3层楼。这幢拔地而起的楼房,从某一方面也见证了民营剧团演员的经济实力。

    近几年,戏迷流行,张秀霞已经拥有了一帮铁杆戏迷。她做戏做到哪,戏迷就看戏看到哪,紧跟着自己的明星演员走。

    张秀霞有几位戏迷,“铁”得让人感动。在大街上看见漂亮衣服,她们会替张秀霞买一件来;张秀霞演戏刚结束,她们就送上现烧的海鲜。张秀霞喜欢吃什么,她们就送什么过来。

    “不仅戏迷尊重我们,连一般村民都非常尊重我们。”石松波说,以前做戏时,人家总喊他们小歌班佬,现在村民见了他们,总是恭敬地喊师傅。现在这些演员,在民营剧团的月薪多的超过万元,少的也有四五千元。
囊中富裕,他们的腰板骨也挺得特别直。

    从1995年到2010年的15年时光,凭着民营剧团这个平台,石松波把自己的日子经营得风生水起。2006年,他买了一辆奇瑞轿车,2008年,他又在村里盖了一幢占地面积为200多平方米的别墅;今年上半年,他又花19万元钱,买了一辆大众朗逸轿车。

    “民营剧团如日中天,演员工资和待遇都赶上公务员了。”石松波说,咸菜汤喝喝的日子,早成了遥远的历史。

    “出入有轿车,吃饭四菜一汤。”石松波他们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