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周汝登:一代儒宗,四方山斗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撰文 尹畅晨 2010年08月24日11:39:09 

由周汝登撰写的《佛法正输二卷》

    名人辞典:周汝登为明朝时的工部尚书。虽未到任便离开了人世,但他一生慎思进取,勇于退让,以自己的一身正气赢得世人的尊重。他同时还是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在故乡先后创办了鹿山书院和宗传书院,为嵊地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士,被后人誉为“一代儒宗,四方山斗”。

    不蓄财、不治第、不营产的工部尚书

  周汝登(1547—1629),字继元,号海门,嵊州市区人。他自小聪颖过人,读书过目不忘。明万历五年(1577)年,考中进士,授工部屯田主事。他在安徽芜湖督税时,稽核精严,廉洁不染,见当地农民劳苦不堪、生活困顿,宁愿接受降职处置而不忍横征,结果被贬为两淮盐运判官。

  在所辖的盐政区内,周汝登看到盐民们不习礼治,喜欢打架斗殴打官司,便为他们讲解乡规民约,并刊印出《四礼图说》引导盐民。同时,他又在每个盐场建立一个学舍,将以前的罚金以及自己的俸禄一并献出,以作教学之用,还亲自为盐民们授课。在周汝登的悉心经营下,当地乡风和习俗有了很大的改观。

  由于周汝登治理盐场功绩显著,万历二十年(1592)便升任南京兵部车驾司主事,担任草场总管。当时草场营私舞弊的事时有发生,周汝登上任后,痛切革除各项弊政,一扫往日损公肥私的风气。

  一系列举措如春风拂面,深受民众拥护,周汝登因此为朝廷所器重。随后他更是平步青云,先调广东任按察金事,后又为云南布政使司参议、南京尚宝司卿……但周汝登淡泊名利,向往自由自在的乡土生活,一心想远离等级森严的官场。为此,屡次推辞,却屡次不允。而他为人又清正廉洁,每任新职,必定不辱使命,鞠躬尽瘁,自己又居家不蓄财、不治第、不营产,令当地百姓感恩戴德。直至古稀之年,周汝登官职升至户部右侍郎,仍坚辞不就,再三恳乞,才得以恩准回乡。

  崇祯二年(1629),年至83岁的周汝登经人推荐,被奉诏擢用,起为工部尚书。已至风烛残年的周汝登再一次全力推辞,依旧未果。几个月后,这位未曾上任的工部尚书离开了人世。临死前,弟子和家人拟谥“文昭”,县里也欲立祠,均被他坚决推辞。

  潜心研究和传播阳明学说的理学家

  与一生无数次辞官相反的是,博学多才的周汝登曾无数次将自己的学识进行高调宣扬,以文人的姿态搏击于封建社会的浪潮中。

  周汝登在18岁时便中秀才,转而求学于山阴(今绍兴)王龙溪,拜于著名理学家王阳明门下,潜心研究王阳明学说,卓然以理学自命,具有很深的造诣。

  后来,周汝登虽身在官场,仍笃信王阳明之学,并身体力行。他主张做人应该以忠孝为根基,不能为利欲所诱惑。他经常在任职期间,开设讲学会,讲解王阳明学说,论点新奇,语言充满理性,往往引来听者的阵阵掌声。他在南京任职时,创建了规模宏大的阳明祠,他的弟子将他的学说辑录成册,名为《或问》,后来又辑入《东越证学录》。

  年至花甲时,周汝登曾召集近百人在绍兴阳明祠内讲学,陈述王阳明学说,精辟的讲演令听者无不颔首。在辞职回到故里时,他也经常往来就近府县讲学,并有一段时间留聘金华霞院书院主讲。由于他见解高远,讲学结合当地实际,听他演讲者,不论贫富贵贱,皆有所得。

  周汝登一生博览群书,学识深广,著作较多。除万历十六至十八年总纂《嵊县志》外,还著有《东越证学录》《圣学宗传》《四书宗旨》《王门宗旨》等著作,为嵊州宋、元、明、清知识分子中所少见。

  创办鹿山书院和宗传书院的教育家

  除了宣扬自己崇尚的阳明学说,周汝登对嵊地的思想、文化、教育事业产生过较大影响,培养出一大批杰出人士。

  万历十五年(1587),周汝登与袁日新等“鹿山八士”集资创办鹿山书院。在这里,周汝登和师兄弟们一起谈古论今,畅所欲言,讲述从政之道、为人之道……

  时间已至明朝后期。那边是鹿山书院里传出的清朗读书声,这边却是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叹息声。正在云南做按察金事的周汝登目睹官员腐败,各地起义爆发,而努尔哈赤的兵马在长城外虎视眈眈,明白明朝气数已尽,便于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身患重病,又念想家中母亲”为由,向皇上屡疏陈情,后得以领旨回归故里。

  周汝登回到家乡后并没有休憩下来,而是用另一种方法拯救国家,那就是教育。

  比起繁花似锦的官场来说,守着一方书院毕竟有点冷寂,但这位大学士却将这方土地经营得风生水起。在此期间,他不但自己讲学传道,还邀集文人进行学术论辩,为振兴嵊县的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他还亲赴苍岩石壁草堂讲学,被当地誉为盛事。

  因为听讲者日益增多,周汝登出资在鹿山书院前构筑了小堂屋15间,院左又建海云庵9间,题“海门书院”。后门人山阴县令余懋孳送来一块上书“宗传”的匾,所以,书院又称“宗传书院”。

  宗传书院不但是教学的地方,也成为播撒文化与思想的基地。一时间,吸引了远近府县的许多学士,前来听讲的人络绎不绝。在那里,许多弟子取得了很大成就,一些人还成为当时的名流。明崇祯兵部尚书、单骑赴澳门驱倭奴的喻安性即是周汝登的侄女婿兼弟子。

  周汝登为政50年,两袖清风,不尚刑罚,以教化为先,兴利革弊,赈济灾荒,被誉称为“一代儒宗,四方山斗”。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