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县对血吸虫病等地方病的防治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张家康 2011年04月07日13:18:49 

  嵊县是血吸虫病流行之地。

  解放前,嵊县群众不认识血吸虫病,对各种原因引起腹水的病人,均称之为“肚饱病”、“鼓胀病”、“筲萁鼓”。方口乡下珠溪村仅52户,因血吸虫病流行,有7户死绝。全村有36个寡妇,被称为“寡妇村”。方口全乡有53%的人患病,劳动力患病占80%以上。

  一

  1952年2月,根据浙江省委部署,绍兴地区血吸虫病防治所,先后派来10个血防小组,分别进驻嵊县方口、继绵、白竹、桃源、陈家等乡,边调查边宣传血吸虫生活史和防治常识。3月,县血吸虫病防治站成立,组织全县性钉螺分布和密度的抽样调查。共查10个区、106个乡(小乡)、730个行政村,发现钉螺的有8个区、47个乡、180个行政村。通过典型调查,初步摸清了全县血吸虫病的流行范围,为开展全面防治血吸虫病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1953年,县委成立血吸虫病防治委员会,同时有11个乡、118个村也相继成立血防委员会。1952年、1953年继锦、白竹、石璜、方口、开元、桃源、陈家、胜利、湖头、中爱、溪南等乡的127个村,作大便孵化33752人,查出病人3713人。另对50个流行乡镇每乡选择一个村大便抽样孵化100人,共查4924人,阳性385人,阳性率7.8%。最高为方口乡下珠溪村,达50%。按抽样调查的阳性率推算,当时全县有血吸虫病人2500余人。1952年9月用酒石酸锑钾20天疗法,首次在方口乡罗村庵堂治疗26人。

  1954年1月14日,全县开始进行血吸虫病普查。普查结果有8个区、47个乡、203个村为流行区。重点流行区方口乡检查2694人,患病率为26.3%。12月25日,县政府发出《关于结合兴修水利进行土埋钉螺工作的通知》,长乐、甘霖、崇仁、临城、城东、三界等血吸虫病流行区一面兴修水利,一面开展土埋钉螺。1956年2月,《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公布,提出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7月,县委又成立防治血吸虫病五人小组。贯彻中央关于“动员群众,结合生产,全面预防,重在治疗,控制发展”的防治方针,组织180余名卫生人员开展普查,并以土埋、药物杀灭等多种方法灭螺99.78万平方米。1952年至1955年县血防站及各血防组用锑剂20天疗法治疗1445人。1956年用皮内试验查病261874人,其中阳性48164人、治疗2981人。

  二

  1957年,贯彻毛泽东发出的“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和国务院《关于消灭血吸虫病工作要点》,县委首次提出在全县消灭血吸虫病的任务,并在县二届二次人代会作出消灭血吸虫病的决议。1958年3月,召开县血吸虫病防治工作大会,开展群众性查灭螺高潮。由医务人员、卫校师生组成的血吸虫病治疗组,在1532名农村保健员配合下普治病人。1958年省农业厅、卫生厅组织9个县的有关人员组成家畜血吸虫病调查工作队对嵊县的白鹤、浦口、城溪、新明、新联、西郊、石璜、开元、明溪等9个乡,198个农业社进行调查。其中屠家埠农业社检查牛137头,阳性110头,阳性率高达80.1%。至1959年,三年中累计治疗病人6352人。

  与此同时,至1958年初,相继发现友谊、谷来、王院、中南乡有螺,流行血吸虫病。全县查出有螺面积135.11万平方米,经反复杀灭,钉螺密度显著降低。1959年在浮夸风的影响下,曾轻率宣布全县基本消灭血吸虫病。1960年至1962年,由于三年暂时困难,致使血防工作停顿。

  1963年,方口公社螺情回升,有螺面积已达67.15万平方米。1963年至1965年全县10个区65个公社(镇)1231个大队中查到钉螺的有10个区、46个公社(镇)、534个大队,其中新发现显潭、民胜两个有螺公社,以及平山、汉溪、奖山三个公社在邻社的插花耕地中有螺。1964年,县委按照全国第十次血防会议制定的“全面规划,点面结合,分期分批,灭一块,清一块,巩固一块”的方针,重新发动全县群众采用“六六六”、茶籽饼、火焰灭螺器反复杀灭钉螺。并结合治水配套工程,以土埋灭螺的要求,进行复土深埋。1963年至1965年对103367人作粪便孵化,查出病人7502人,阳性率7.3%。其中方口公社阳性率为50.4%,病人中肝脾肿大者占49.6%。全县1963年治疗1039人,1964年治疗1187人,1965年治疗1321人,1966年没有发现14岁以下低年龄组病人。

  三

   1967年至1969年由于“文化大革命”全面内乱,血防组织瘫痪,工作停顿,螺情回升。1970年初,重温毛泽东“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指示,召开全县血防工作会议,传达在上海召开的全国血防工作会议精神,部署查螺、灭螺、粪管、水管、查病、治病工作。3月,县人民防治院组织成立血防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分驻血吸虫病流行的剡源、明溪公社,后又增加人员分驻方口、江东等公社,开展“查(螺)灭螺、查(病)治病”工作。调查新发现大昆、绿溪、毫石、雅璜、通源、北漳等公社有螺,确定为流行公社,全县有螺面积达1644万平方米。1970年,中共中央先后下发有关血防工作的文件,全县血防工作出现第二次高潮。县委组织力量,到有螺公社去调查摸底,并采取血防专业队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查螺灭螺,至1973年,累计查出有螺面积2065万平方米,反复灭螺合计5762万平方米,压缩有螺面积1780万平方米,占有螺面积的86.2%。流行公社每年以“三送三检”粪便孵化法普查一次,山区轻流行公社以皮内试验过筛,阳性者再“三送三检”,四年共查4476891人次,查出病人42658人,并用血防“846”片剂十天疗法、锑——“273”十天疗法,或两者合并疗法治疗40115人次。

   1974年至1975年,又相继发现西郊公社马家庄、福源公社谢家等9个村血吸虫病流行。针对上述流行公社,经多次复查,有螺面积为337.8万平方米,反复处理面积1918万平方米,化劳动力129万工。结合治理长乐江,组织有关社、队先在治江两岸清钉螺。然后对有螺地段按土埋灭螺标准进行施工。

   1975年起,全县举办查病学习班6期,培训医务人员、“赤脚化验员”160多人。四年共查病3245103人次,查出病人7399人,采用呋喃丙胺加敌白虫肛栓合并疗法,共治8019人次。对晚期血吸虫病作普查,查出病人250人,共治晚期血吸虫病及夹杂症患者308人。

   1976年8月,建立嵊县血吸虫病防治医院,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并进行全县复查,未发现新患病人,血吸虫病基本消灭。

  四

   在开展血吸虫病普查和防治的同时,还进行其他地方病的普查和防治工作。 疟疾,俗称“疠瘴病”。1948年大流行。解放前成人多患过疟疾。1954年全县又暴发流行,当时县委组织医务人员308人到流行区参加巡回医疗。城东区患病27848人,治疗16894人。同年县卫生院在诊治中作疟疾原虫检验,检出间日疟原虫1697例,恶性疟原虫124例,三日疟原虫66例。1960年后未检到恶性疟原虫。1962年全县疟疾史普查,发现病人13982人,可疑病人228人。1964年组织医务人员对全县现症病人按省规定的八天疗法作正规治疗,对二年内有疟史的病人进行抗复发治疗;对上年度发病率超过20%或当年一星期内发病率在5%以上的自然村,普服预防药。经1月、3月、7月三次抗复发治疗,全程服药者共28759人。同时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搞环境卫生,从而控制了疟疾病暴发流行。

   丝血病俗称“流火”,“大脚病”。1951年在方口乡上珠溪村血检500人,阳性67人,阳性率13.4%。1957年在中爱乡三板桥村血检118人,阳性24人,阳性率20.3。当年,全县治疗丝虫病患者734人。1959年全县普查,发现流火史及象皮肿等丝虫病体征者37925人,血检35752人,阳性3574人,阳性率10%。检出的多为马来丝虫。全年治疗20643人。1965年后控制流行,发病逐年下降。

   钩虫病俗称“黄胖病”,患者多为农民。1959年用四氯乙烯治疗51031人。并在中爱公社选择4个大队163例进行疗效观察,复检阳性72人,治愈率为44.17%。1960年全县普查493521人,阳性75545人,阳性率15.31%。采取送药上门,看服到口,普治病人。1964年全县抽查101921人,阳性14753人,阳性轮率14.47%。治疗药物多用噻嘧啶左旋咪唑片。钩虫分类有明显地区差异,黄泽、临城区十二指肠钩虫占43.7%,美洲钩虫占24.4%,混合感染31.9%,十二指肠钩虫只占0.4%,混合感染26.21。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