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代会各界代表陆续入场 [8:04]

    嵊州新闻网直播工作准备就绪,即将对党代会开幕式进行直播[8:22]

    中国共产党嵊州市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开幕[8:30]

    阮建尧同志主持大会[8:30]

    奏唱《国歌》[8:34]

    少先队员献词 [8:35]

    金志同志代表中共嵊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作工作报告 [8:38]

    金志:同志们,现在我代表中共嵊州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工作报告。[8:38]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我市破难攻坚推进科学发展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快提升的五年。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扣“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着力夯实发展基础,破解发展难题,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8:39]

    1.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积极应对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努力做大经济总量,提升发展质量。预计到2011年底,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5亿元,年均增长11.2%,人均生产总值突破6000美元;财政总收入、规上工业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均比五年前翻一番以上,年均分别增长18.2%、19.9%和1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33480元和13100元,年均分别增长11.8%和12.4%。[8:40]

    2.经济转型取得新成效。集中力量抓好发展平台建设,理顺平台管理体制,经济开发区在省级开发区评比中名列前茅,通过整合提升,总面积达到233平方公里。谋划启动了工业、农业、城市和服务业四大发展平台,获批一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和三个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深入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在全市规上产值中占比达到80.9%,获得“中国真丝之都”、“中国厨具之都”、“中国小功率电机生产基地”等称号,领带产业列入首批省级集群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8:42]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省级以上科技研发中心达到21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14家,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和省科技强县(市)。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农业增收效应显著,被评为省农业综合强县(市)和发展外向型农业先进县(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13%,产业层次不断提升。着力发展外源经济,五年累计实到外资3.9亿美元、市外境内资金64.5亿元,重大项目招商取得突破。着力发展生态经济,创建成为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8:43]

    3.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着力完善城乡规划体系,完成市域总体规划编制。按照“嵊新跨行政区域大城市核心区”的定位,加快推进城南新区建设,新城区形象初步显现。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城市功能和人居条件进一步完善。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五年累计重点工程投入113亿元,104国道1-6标、嵊新大道、双塔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建成投运。积极推进“扩权强镇”,中心镇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加强新农村建设,完成行政村规模调整,实施农村宅基地置换改革,扎实推进村庄整治、农房改造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面貌进一步改善。[8:45]

    4.民生保障达到新水平。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就业和再就业服务覆盖城乡,社会保险提标扩面,养老、助残和慈善事业全面进步,被评为全国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城市。全面推进文教卫等社会事业发展,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市)和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市),通过全国文化先进县(市)、省级卫生城市和教育强市复评。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被评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城市。深入推进平安创建,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严打整治,高度重视信访工作,社会保持和谐稳定。[8:46]

    5.党建工作得到新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政绩考评体系,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深化“先锋工程”和“三级联创”,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和社区党建“契约化”共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两新”组织建设,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坚持领导干部蹲点调研制度,重申乡镇干部住勤制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风气进一步形成。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和行政审批改革,实施服务经济发展软环境指数管理,机关效能进一步提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构建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强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和监督,抓好违纪案件查处和纠风治乱工作,保障了队伍的风清气正。[8:47]

    五年的实践,我们有不少经验和体会:[8:47]

    一是坚持从嵊州实际出发,统筹谋划,科学决策,牢牢把握发展大局。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工业强市、和谐惠民”的工作主线,把工业经济作为嵊州发展的第一要务,制定实施推进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三大主导产业“五个一”推进机制、“三十强、三十优”评比、“一厂一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使工业经济稳健快速增长,对市域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显现。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工作的第一责任,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每年安排实施一批惠民工程,民生支出占到新增财力的80%以上。坚持“工作下沉、关口前移”,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提高群众满意度和社会和谐度。[8:48]

    二是保持真抓实干的精神风貌,迎难而上,破难而进,推动各项工作的落实。我们敢于正视问题、直面矛盾,着力解决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杂症,锤炼干部队伍的能力和作风。实施“百日攻坚”、“专项工作集中行动”,着力推进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深入开展“走进企业、破解难题”专项行动,着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的各类困难问题。深入开展“比学赶超、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着力激发全市上下干事创业、破难攻坚的热情。[8:49]

    三是团结和调动各方面的力量,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形成开拓奋进的合力。市委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全力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开展工作,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工、青、妇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形成了和衷共济推进发展的良好氛围。高度重视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关心关爱基层组织和基层干部,形成了上下齐心、开拓奋进的良好局面。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8:50]

    同志们,嵊州今天的发展,是上级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历届市委不断努力、夯实基础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嵊州市委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8:50]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和企业规模仍然偏小,产业层次仍然偏低,转型升级任务艰巨;城乡二元结构仍较为突出,中心镇、村集聚和辐射能力不强;维稳压力不断加大,对社会管理提出严峻挑战;一些党员干部的精神状态、工作作风和执行能力有待进一步改进。对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8:51]

    二、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8:51]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发展进入加速转型期,城乡发展进入深度融合期,社会建设进入整体推进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突破期,既面临难得发展机遇,也存在诸多风险挑战。[8:51]

    从宏观形势来看,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态势不会改变,但是世界经济总体上十分严峻复杂,全球市场短期内难以走出低迷状态,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和新兴产业发展不确定性将长期并存,能源资源竞争将更加激烈,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将更加突出。中国处于重要历史机遇期不会改变,经济稳健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同时经济社会面临重大转型,增长动力由以要素驱动、开放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内需拉动为主转变,产业形态由以制造业为主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转变,城乡结构由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发展转变,社会管理由政府包揽向政府和社会协同管理转变。国内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为重点的新一轮区域竞争日趋激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发展格局正在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宏观形势的复杂变化,将对我市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我们要切实增强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在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中赢得先机,在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中加快发展。[8:52]

    从嵊州自身来看,未来发展面临不少压力和挑战。一是区域竞争的压力。纵向比我市发展取得了明显进步,但是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标兵渐远,追兵愈近,态势逼人。二是产业发展的压力。我市产业结构以外贸出口型、劳动密集型为主,外需的持续低迷、转型升级的激烈竞争,将对我市产业发展带来很大压力。三是要素制约的压力。今后一个时期,土地和金融等政策还将适度从紧,节能减排的约束力还将不断加大,民生建设带来的财政压力还将持续增加。四是社会转型的压力。社会转型期各类可以预见和不可预见的矛盾问题还将不断涌现,成为前进道路上不可忽视的障碍。面对这些压力和挑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化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在破难攻坚中推进发展。[8:54]

    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自身的优势、潜力和资源禀赋,从而保持坚定的信心和昂扬的精神。一是我们全市上下有强烈的发展愿望。面对在区域竞争中相对落后的现状,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有不甘落后的共同情结,有奋起赶超的强烈愿望,这是最根本、最基础的动力源泉。[8:55]

    二是我们有良好的块状产业基础。我市块状产业特色鲜明,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等都有一定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我市茶叶、花木、香榧、长毛兔等特色农业优势明显,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我市共有企业和个体工商户3.2万多家,规上企业超300家,来自民间的创业动力旺盛。只要培育引导得法,有良好的平台载体和环境氛围,创业创新的力量一定会得到充分激发。[8:56]

    三是我们有不断优化的区位条件。我市是连接四大都市区、三大产业带的重要节点,“十二五”期间嘉绍跨江大桥、甬金铁路、杭温高铁、杭绍台高速等一系列重大交通工程的规划建设,将进一步强化我市的交通区位优势。嵊新组团发展战略为我市提供了新的机遇,按照建设跨行政区域大城市的定位,通过两县市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城市共建、社会共融,将极大地推动城市化发展。[8:56]

    四是我们有潜力巨大的发展空间。通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我市新增了4.6万亩允许建设区和9.3万亩有条件建设区,同时我们还有大量低丘缓坡可以开发,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存量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还有很大潜力。在当前各地发展普遍面临空间制约的背景下,这是我们难得的比较优势。[8:57]

    五是我们有优越的文化和生态优势。我市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只要我们切实加以统筹整合、优化提升,文化优势就能转化成为区域竞争的独特优势,文化和生态旅游必将成为嵊州发展的一个有力引擎。区域竞争的赢家总在不断交替转换,我们完全有机会后发赶超、跨越发展。关键是我们要有志存高远的雄心、背水一战的决心、锲而不舍的恒心,在现有的基础上努力拼搏、负重奋进。[8:58]

    今后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按照“工业强市、实干兴市”的工作基调,深入推进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切实增强领导力、执行力、落实力,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为重点,统筹优势资源,深化改革开放,强化创业创新,为推进跨越发展、共创共享幸福嵊州而努力奋斗。[8:59]

    (一)总体目标:推进跨越发展、共创共享幸福嵊州

    ——推进跨越发展:跨越,意味着大跨度、超常规,是量的裂变、质的飞跃。推进跨越发展,就是要以超常的理念和方法、超常的速度和效率推进发展。到2016年,确保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再翻一番左右,分别达到600亿元、60亿元、200亿元、1000亿元和3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5.4万元和2.2万元,在此基础上争创发展的加速度和新高度。[9:00]

    ——共创共享幸福嵊州:只有共同艰苦奋斗,幸福才有坚实的物质和文化基础;只有重民生、强保障,重公平、促和谐,发展成果才能为人民群众所普遍共享。共创共享幸福嵊州,就是要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实现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经济、社会、文化、环境更加全面协调发展,贫富差距、城乡差别进一步缩小,社会更加富足安定、文明和谐,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普遍感受到外部发展变化带来内心的喜悦祥和,感受到身为嵊州人的荣誉感、责任感和自豪感。[9:01]

    (二)工作基调:工业强市、实干兴市

    ——工业强市:就是要坚持把发展工业经济作为嵊州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嵊州最主要的经济基础在工业,与周边发达地区的最大差距在工业,未来发展的希望也在工业。只有做大做强工业经济,才能带动发展农业和服务业,才能联动推进新型城市化。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推动优势资源向工业集中,优惠政策向工业倾斜,优质服务向工业配套,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步伐,以工业的优先发展带动全局的发展。[9:02]

    ——实干兴市:办好嵊州的事,务必实字当头,实干为先。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嵊州实际出发研究工作、作出决策;必须保持脚踏实地的作风,一切围绕工作转,一切围绕项目干,既要重大局抓大事,也要重环节抓细节,形成同心同德、狠抓落实的良好工作局面;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全市上下狠下决心、狠下苦功,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争创不平凡的业绩。[9:03]

    (三)总体要求:切实增强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力、乡镇部门的执行力和基层一线的落实力

    ——切实增强领导力:领导力是谋事之道,重在决策。成就不平凡的事业,必须依靠强有力的领导。面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环境,面对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和问题,面对推进跨越发展的艰巨任务,市委市政府必须切实增强科学决策的能力,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为嵊州发展指引正确方向;切实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解决各类体制机制问题,为嵊州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切实增强统筹协调的能力,整合资源、集合力量投入嵊州发展;切实增强队伍建设的能力,依靠一支高素质的干部和人才队伍保障嵊州发展;切实增强社会管理的能力,组织和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嵊州发展;切实增强带队实干的能力,合力抓,做出看,带着干,身体力行,率先垂范。[9:04]

     ——切实增强执行力:执行力是干事之基,重在行动。只有执行到位,才能把战略决策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各乡镇(街道)和机关部门是贯彻执行市委市政府战略决策的中坚力量,务必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必须以强有力的责任机制保障执行,切实解决分工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必须以强有力的协调机制保障执行,切实解决各自为政、推诿扯皮的问题;必须以强有力的督查机制保障执行,切实解决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问题;必须以强有力的激励机制保障执行,切实解决“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问题。[9:05]

    ——切实增强落实力:落实力是成事之要,重看结果。没有落实,再好的规划、决策、思路也是一纸空文。各基层单位和工作人员是落实任务、具体操作的直接力量,是一切工作的终端。必须增强能力抓落实,切实加强学习锻炼,提高综合素质,解决工作标准不高、业务能力不强的问题;必须强化责任抓落实,以对组织对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承担起每一个岗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必须转变作风抓落实,围绕工作大局,排除一切干扰因素做好工作,坚决杜绝明哲保身、求稳怕冒的中庸思想,坚决杜绝等、靠、要的被动态度,坚决杜绝得过且过、人浮于事的懒散现象,坚决杜绝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墨守成规的本本主义和不讲原则的“好人”主义。[9:07]

    三、今后五年的主要任务和工作措施

    根据上述奋斗目标和总体要求,今后五年我市要着力“四大统筹”,推进“四大跨越”,努力开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9:07] 

    (一)统筹市域经济,努力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上实现新跨越。经济是硬实力,是一切事业的基础。我们必须坚持“工业强市”战略,统筹市域内外资源,统筹发展三次产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加快经济转型升级。[9:08]

    1.集中优势资源,着力构建发展大平台。平台是承载发展的基础,有大平台才有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要集全市之力,加快发展平台建设。以经济开发区浦口二期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开发,不断增强工业平台的承载力和吸引力。以现代农业综合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为重点,集聚农业生产要素和政策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经营。[9:08]

    以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等服务业区块建设为重点,整合集聚各类服务业机构和服务业态,加快形成现代服务业大平台布局。以城东科技城规划建设为重点,引进一批大院名校、高层次创新团队来我市创办研发机构,扶持培育一批高端企业研发机构,不断增强对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的吸聚能力。[9:09]

    全力以赴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包装项目争取上级用地指标,通过拆迁改造为重点建设项目腾地,通过低丘缓坡开发获得空间增量,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推动城乡空间置换,千方百计为发展提供用地保障。[9:09]

    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并举,加快推进产业升级,打造现代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三大主导产业的特色优势,突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力争五年内培育一个年产值超30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大力培育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四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力争五年内规上工业产值占比达到30%以上,培育一个年产值超100亿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9:10]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经营,着力培育茶叶、花木、香榧、长毛兔等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现代都市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加强耕地保护和农田基本建设,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粮食安全。把现代服务业作为市域经济的新引擎来抓,与城市化进程紧密结合,推进现代商贸集聚区和特色商业街区建设,引进知名商贸连锁企业,打造城市新商圈;与工业化进程紧密结合,大力发展物流、金融、研发、设计、营销等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态优势、文化优势紧密结合,整合提升市域旅游资源,加快建设文化旅游城市。[9:11]

 

 

 

    3.以企业上市为突破口,着力做大做强企业。企业是“工业强市”的主体,缺乏大型企业是我市经济的重要症结所在。企业上市是做大做强企业、推动嵊州经济跨越发展的关键战略。要进一步加强上市工作力量,研究完善上市政策,加快上市梯队培育,着力解决企业上市中的政策性和环节性问题,力争五年内上市企业达到10家。着力培大育强龙头企业,鼓励强强联合、兼并重组,五年内争创1家百亿企业、10家十亿企业、100家亿元企业。[9:12]

    加大对科技型、潜力型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超常发展的企业“黑马”,五年内规模以上企业达到600家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全民创业,鼓励和支持小微企业和家庭个私经济发展,为推进跨越发展奠定更加广泛而坚实的基础。[9:12]

    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建设企业科研机构,引进和培育高端科研人才,实施高科技产业化项目,增强核心竞争力。积极引导企业强化精品意识、营销意识和品牌意识,建设一批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积极引导企业专注实体经济,发展总部经济,扎根本土,贡献嵊州。积极推进地方金融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围绕转型升级导向,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远大志向、善于创业创新、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群体。[9:14]

    4.实施“大招商”战略,增强外源发展动力。嵊州要实现跨越发展,仅靠自身的积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外源力量发展嵊州。要在全市范围内选调配置招商力量,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选商引资”,突出产业招商、企业招商和周边地区招商,重点招引一批对区域经济有拉动作用、对产业转型升级有关键作用的大型项目,一批科技含量高、投资密度大、发展潜力好的精品项目,一批对产业链具有配套补链作用的短板项目,力争在引进外源投资总量和引进重大产业项目上取得突破。实施“越商回归”工程,充分利用在外嵊籍人士的人脉和财脉,以“血缘、亲缘、乡缘”为纽带,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吸引资本、人才、技术和信息等优质要素回流嵊州。在“引进来”的同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促进境外投资和跨国并购,提升企业国际化经营水平。[9:15]

    5.强化“以亩产论英雄”,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在今后的发展中,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制约的倒逼机制,将成为推动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我们务必强化“以亩产论英雄”的理念,健全企业亩均投资、亩均产值、亩产税收等考核机制,促使企业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实现有限空间、无限发展。加大清闲促产力度,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促使闲置低效土地“腾笼换鸟”。实施差别化供电机制和排污权市场化交易机制,促使企业加大节能减排力度,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落后产能。完善产业准入和项目评价机制,设置新进项目的投资、税收、能耗等反制条件,充分利用倒逼机制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转型升级。[9:16]

    6.不断优化发展软环境,营造重商亲商氛围。环境就是软实力,是吸聚生产要素、赢得区域竞争的关键因素。我们要积极营造亲商的服务环境,深化服务经济软环境指数管理,积极推行网络审批和集中审批,全面改善机关服务效能,坚决查处对企业服务中各类推诿拖拉、索拿卡要的人和事。营造安商的社会环境,实施“围墙保障工程”,坚决推行净地出让,确保围墙以内企业安心建设和经营,围墙以外政府保障到位、社会风清气正,坚决打击各类阻碍项目推进、企业发展的“村霸地霸”和黑恶势力。要营造重商的舆论环境,切实提高企业家的政治和社会地位,加大转型升级典型宣传力度,形成尊重创业创新、尊重企业家的良好舆论氛围。[9:17]

    (二)统筹城乡发展,努力在城市能级和城乡一体建设上实现新跨越。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工业化是当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两大动力。我们必须把这两大动力密切结合起来,互动发展,互促共进,以规划为龙头,改革为动力,项目为载体,管理为保障,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步伐。[9:18]

    1.加快建设现代化中心城市。按照“东西拓展、南北优化”的思路,进一步深化完善城市规划,加快拓展城市框架,优化城市功能,提升城市能级。要以嵊新组团发展为契机,切实增强城南新区规划建设的前瞻性和系统性,着力引进和建设优质项目,控制低档项目和零散建设,把城南建设成为现代化品质之城;以开发区扩容和城东商贸综合体建设为契机,着力拓展延伸城东区块,完善工业集聚功能,强化商贸、商住功能,把城东建设成为产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新城;以甬金铁路、杭绍台高速及甬金高速嵊州互通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城西新区规划建设;以省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建设和城隍山改造为契机,加快城北区块休闲旅游功能的配套建设;以功能疏解、商业升级、文化保护为重点,推进老城区改造和管理。[9:19]

    着力打造城市综合体和地标建筑,引进商贸名企、汽车名店、餐饮名牌等城市优质元素,提升城市现代气息。精心设计建设城市景观,加快沿山、沿水和沿路生态景观带建设和城市入城口改造,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大力推进房屋征收工作,加大城中村改造、废旧厂房改造和工业企业“优二进三”力度。积极探索城市综合管理长效机制,着力整治城市交通状况和环境面貌,实现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全覆盖。[9:20]

    2.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顺应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趋势,加快构建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协调发展的城乡发展格局。以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为重点,实施“强镇强村”战略。按照建设“小城市”的目标加快中心镇规划建设,提升中心镇的经营运筹能力和综合承载能力,着力把甘霖、黄泽建设成为城市副中心,把崇仁、长乐、三界建设成为区域次中心;按照建设农村“小集镇”的目标加快中心村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功能齐全、具有小集镇规模的现代化农村社区。[9:21]

    扎实推进“和美越乡”建设,实施农村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经济和生态文化四大行动,充分发动农民群众共建共享,着力建设一批高规格、上档次的精品村和美丽乡村示范区块。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经济,保护山区生态环境,加大对山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切实加强土地管理,严肃惩处违法建设、违法开采等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着力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推行以宅基地置换城镇房产、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等政策机制,充分激发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9:22]

    3.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全力支持杭绍台高速、甬金铁路等重点工程建设,加快城市框架道路、城乡主干道路、农村联网公路和城乡公交一体化建设,构建外联内通、安全顺畅、便民惠民的构建现代化区域交通体系。加强重大电力设施建设和农网升级改造,构建保障有力、节能高效、安全可靠的城乡电网体系。加强农田水利、民生水利、城市水利和资源水利建设,构建清洁、安全、便利的区域水利体系。加快网络、通讯、电视、广播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技术、高品质、高效率的现代化信息体系。[9:23]

    (三)统筹文化资源,努力在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上实现新跨越。文化是嵊州的优势,也是嵊州承载的使命。今后五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机遇期,要充分依托传统文化积淀,整合优化文化资源,创新融合时代精神,大力推进越乡文化名市建设,使文化成为区域竞争的有力武器。[9:24]

    1.围绕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塑造新时期嵊州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引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着力以创业创新、创先争优为精神内核,以敢作敢为、善作善成为鲜明风格,以开放包容、兼容并蓄为时代特征,着力塑造新时期嵊州精神。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以更加通俗化、大众化的形式扩大社会认同,形成思想共识。牢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倡导文明新风,提高市民文明素质,争创省示范文明城市。[9:25]

    2.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进一步打响越乡文化品牌。坚持以越剧文化为核心推进文化名市建设,深入实施越剧事业繁荣“六大工程”,不断提升越剧演艺、越剧创作、越剧教育、越剧普及的整体水平,汇聚越剧文化优质元素,把越剧诞生地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越剧文化中心。充分利用越剧文化、唐诗文化、书圣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研发旅游题材,创意设计文化旅游产品,形成嵊州旅游的文化品牌。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和研究,保护和利用好小黄山遗址、崇仁古镇等历史古迹,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建设和传承人培养,使历史文脉永续流传。[9:26]

    3.培育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促进文化和经济融合共进。以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为载体,整合提升根雕、竹编、泥塑、仿古家具、戏剧服装等传统民间工艺产业,融合影视、传媒、设计等现代创意产业,全面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加大对民间演艺业的扶持、服务和管理力度,推动越剧演出、民间吹打等演艺产业加快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鼓励民营资本进入文化领域,着力培育引进文化大企业,推动文化产业不断繁荣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嵊州经济新的增长点。积极引导企业运用文化创意改造提升产业,提高产品文化含量和附加值。[9:27]

    4.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力繁荣和发展群众文化。加快建设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龙头阵地建设,抓好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农村文化活动中心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让群众普遍享有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广泛开展“种、送文化”活动,不断丰富基层文化生活。积极搭建群众文化平台,吸引群众参与各类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培育壮大群众“明星”队伍。加强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推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产品。加强网络建设和管理,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9:28]

    (四)统筹社会管理,努力在民生建设和社会管理水平上实现新跨越。社会建设是未来五年以及更长时期的突出任务,必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社会管理工作格局,强化发展的“普惠性”和民生导向,实现从“保平安”到“谋幸福”的跨越。[9:29]

    1.坚持富民为本,努力促进全民增收。坚持以发展为根本,调整优化社会分配结构,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不断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和服务网络,加强政策支持和技能培训力度,促进充分就业,鼓励百姓创业,提高群众工资性和经营性收入。规范城市社区股份合作制,鼓励盘活资产存量,发展城市经营性物业,增加城市社区和居民的财产性收入。深入实施欠发达乡村和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探索结对建项目、异地建物业等机制,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提高农民的转移性收入。[9:30]

    2.坚持惠民为先,加大民生建设力度。着力构建惠民利民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加强惠民实事工程建设,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健全多层面、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推动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不断提质扩面,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提升社会养老服务质量,完善慈善、捐赠、互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救助机制。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教育现代化、均衡化发展,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打造名校和名师队伍,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升竞技体育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品牌医院和品牌专科,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在充分尊重民意、统筹可用财力的基础上,加快水、电、路、气等与民生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森林嵊州”,争创全国生态县(市)。[9:31]

    3.坚持安民为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积极创新维稳工作机制,以建立市级信访联合接待中心、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和社会矛盾调处中心为平台,以建立乡镇、村(社区)综合接待服务中心为基础,构建“大信访、大服务、大调处”信访维稳工作网络。坚持依法治市,深入推进平安创建活动,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黄赌毒、涉恶、盗抢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社会公共安全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加大信访工作力度,重视初信初访化解,着力破解疑难信访问题,依法规范信访秩序,争创“三无”县(市)和“三无”乡镇。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维护司法权威和公平正义。加强“六五”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健全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体制机制,增强“新嵊州人”融入嵊州的归属感。强化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监管,减少各类事故隐患。坚持党管武装,加强国防动员建设,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9:34]

    4.坚持全民参与,形成合力共建格局。坚持“全民参与、共建共享”的原则,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积极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社区自治组织为基础、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的现代社区治理结构。着力培育扶持各类社会组织,发展以志愿服务为核心、以专业社工为主导的公益性社会组织。动员各级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团组织,结合各自的优势,联系和培育一批公益性社会组织。加强宣传发动,营造舆论氛围,进一步提高全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9:35]

    四、全面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

    推进跨越发展,共创共享幸福嵊州,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党建工作,全面加强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切实增强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力、乡镇部门的执行力和基层一线的落实力,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为推进嵊州跨越发展提供坚强保证。[9:35]

    1.深化学习型组织建设,与时俱进引领发展。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断提升引领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委中心组集体学习、领导干部“述学、评学、考学”、重点课题调研和机关干部周一学习日等一系列制度,形成各级党组织浓厚的学习氛围。抓好领导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以责任意识、从政道德、工作方法、制度建设、心理素质和业务知识教育培训为重点,全面提升领导干部队伍的素质和能力。[9:36]

    2.突出“以实绩论英雄”,实干创业促进发展。坚持“以实绩论英雄”的理念,突出管人与管事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促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德能兼备、实干创业的干部脱颖而出,不让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干部吃亏,不让投机取巧、华而不实的干部得利。不断完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强化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考核,强化考核成果的运用。突出“能进能出、能顺能逆”的原则,加大干部交流调整力度,促进部门之间、地区之间干部合理流动。突出“重点岗位用重兵”的原则,抽调优秀干部到重要发展平台、重点工作岗位挂职,以其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的必要条件。加大干部“上挂下派”力度,通过上级部门挂职锻炼、基层下派锻炼、发达地区跟班锻炼、复杂岗位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培养和锻炼干部。统筹做好女干部、非中共党员干部、退职干部和老干部工作。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英才工程,加强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的引进培育,为转型升级提供人才保障。[9:37]

    3.充分发挥基层堡垒作用,固本强基服务发展。切实加强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建设,着力优化班子结构,提升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大村级组织建设力度,强化农村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完善农村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机制,规范村级组织运行机制,健全村级集体经济保障机制,规范村级“三资”管理。积极探索基层民主的有效实现形式,整肃农村选举风气,提升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积极推进基层党建城乡统筹,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加大对后进村、薄弱村的帮扶力度。按照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着力创新社区党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机制。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党员推进发展、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9:39]

     4.以“三争”活动为载体,转变作风推进发展。把作风建设作为推进跨越发展的基本保障。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三争”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全市上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一流的作风、一流的环境、一流的业绩,推进跨越发展。要争当“两个英雄”,即企业“以亩产论英雄”,干部“以实绩论英雄”。争取“三气三力”,即在全市干部队伍中倡导蓬勃向上的朝气、创业创新的底气和敢作敢为的胆气,切实增强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力、乡镇部门的执行力和基层一线的落实力。争创“两畅环境”,即政令要通畅,建立健全更加有力的责任机制、协调机制、督查机制和激励机制,确保执行到位和工作落实;协作要顺畅,加强部门、单位、岗位之间横向沟通协调,形成心齐、气顺、劲足的良好工作氛围。[9:40]

    5.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净干事保障发展。坚持从严治党,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和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加大违纪案件查办力度,确保队伍廉洁自律、干净干事。深入推行“问责问廉问效”,加大纠风治乱和效能监察力度,推行效能“红、黄牌”制度,坚决治理整顿执行力问题和“中梗阻”现象。健全群众工作制度,创新群众工作方法,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9:41]

    6.团结凝聚各方力量,同心同德共谋发展。进一步完善市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市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完善科学民主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健全体察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重视民族、宗教、侨务和对台工作。加强党对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及各类群众团体的领导,重视关心下一代、老龄、老干部工作。[9:43] 

    同志们,新一届市委的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工业强市、实干兴市”的工作基调,深入推进比学赶超、创先争优,切实增强领导力、执行力、落实力,团结和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全市人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推进跨越发展、共创共享幸福嵊州而努力奋斗![9:44] 

    今天上午的直播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