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回望计划经济时期的票证制度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叶喜政 2013年06月05日16:49:27 

  新中国成立后,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初,我国处于计划经济和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济领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也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挫折。在较长一段时间里,商品供应匮乏,国家为了保持供需平衡,对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凭证凭票凭券的计划供应,即票证制度,这是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特殊产物,对稳定市场和社会,保障人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曾发挥过积极作用。票证范围之广、地域之宽、品种之全、时间之长、数量之多,远远超乎人们的想象。票证通常分为“吃、穿、用”三大类。尤其在六十年代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票证以其特殊身份,伴随着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严格地控制着人们的需求,没有票证真是寸步难行,在某些时候,钞票还没有票证管用,难怪人们将票证称之为“第二货币”,视之为“命根子。”

  票证本身是购物凭证,不含价值,不准买卖。但五花八门的票证,发挥着历史的特定作用,它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延续了近40个年头,成为我国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见证。

  今天,重温已远离人们日常生活20年之久的票证制度,仍然是一段漫长而苦涩的历史。

  首先,说说粮票。民以食为天,粮食是重中之重,俗语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1953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作出了《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决议》,同年11月19日政务院194次政务会议通过《关于实行粮食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的命令》,并于11月

各类粮票

  23日发布施行。同年11月15日,中共中央又作出《关于在全国实行计划收购油料的决定》。至1955年8月25日,国务院正式颁布《市镇粮食定量供应暂行办法》,这年10月,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部的名义印制全国通用粮票开始在全国各地使用。由此,粮票以其特殊身份登上了新中国的票证历史舞台。粮票大致可分为全国粮票、地方粮票、军用粮票和划拨粮票等数种,省级地方粮票只能在省内流通,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通用,凡异地出差的人员必须持单位证明去粮食部门换取一定数额的全国粮票。粮票的票面一般是1市斤、3市斤、5市斤、10市斤以及1市两与2市两等多种。最初的粮票采用16两制计量,1959年改为10两制计量。浙江省除印制浙江省地方粮票外,还印有浙江省定额粮票,供各地城镇居民使用,按季发放,5小张连在一起,凡县内使用的票面上均印有“嵊县×季度”字样,装订在购粮证上,面额有伍佰克、伍仟克等数种,居民须持证、票在指定粮店购买。由于全国通用粮票在购买粮食时自带食油计划,因此,粮食部没有印发全国通用油票,均由地方各级粮食部门自行印发。

  粮票流通后,干部下乡搭伙,初时规定每餐付半斤粮票,一角二分钞票,即便主人碍于面子当场拒收,搭伙者定把钱、票偷偷地压在碗底下或托人捎带而去,这成了一条铁的纪律。粮食部门也对干部下乡实行粮食补贴,每天2大两,按月由本人申报,单位负责人提供证明,报送粮食部门核批。在粮食紧缺的年代里,极个别干部借机虚报冒领的现象也有所发生,比如有个基层干部,在填报粮食补贴表时,竟将2月份下乡报了30天,领导审核时发现破绽,令其当面纠正。

  参照夜餐补贴有关文件精神,粮食部门也相应地推出夜餐粮贴办法。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笔者在甘霖人民公社(相当于今甘霖镇)工作时,因夜间办公往往要超过深夜12点,对此,粮食部门确定对每一工作人员按月发放20张夜餐粮贴票,据此在指定饭店吃夜宵。

  粮食定量与城镇户口挂钩,我县城镇居民粮食供应从1956年起实行凭证凭票,据1986年统计,全县居民定量人口52041人,年供应1447万公斤。遵照国务院文件规定,以人定量供应标准依据职业工种、年龄、性别及不同地区的粮食消费习惯,确定了9个等级,嵊县城镇人口每月粮食平均定量(1985年数据)为:工人34.21斤、职员及脑力劳动者27.66斤、大中学生30.34斤、居民21.36斤。

  1985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规定“粮食、棉花取消统购,改为合同定购”,历时32年的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终于结束。之后,凭票供应的商品逐步取消,直至1993年1月1日起,除军用粮票外,粮油票停止发行使用。粮票正式谢幕,标志着票证年代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其次,说说布票。布票被誉为“粮票的姊妹花”,从1954年9月9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棉花计划收购和计划供应的命令》后正式发放。在票证年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深切体会到“无粮票没饭吃,无布票没衣穿。”

布票

  各地布票均由各省、市、自治区商业厅(局)分年发放,没有全国通用布票。年发放量多少不一,多时每年每人一丈二尺,少时每年每人仅五尺左右。由于受布票制约,城乡居民普遍过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节俭生活。

  说起布票,笔者有一件事,时光虽流逝40多年,脑海里仍留下深深的记忆:事情发生在1968年11月,我与一同事出省外调,11月4日从嵊县出发,次日,又从上海乘车至南京,住宿在建邺区的一家国营旅社,条件尚可,不料有一天早上起来,发现晾晒在公共阳台上的一双短袜子失少了,这本来是件小事,可取在“票证年代”的当时,却惹出了不小的麻烦,因此次远行,我们计划耗时2个多月,涉足六省一市,行程逾万里,正因为辗转多地,身边所带日用品力求轻装简从,就袜子而言,仅穿一双,备一双。无奈之下,只得向旅社领导提出书面报告,经签署证明意见后,直接去建邺区商业局要求补助五市寸布票,商业局分管领导听了我的叙述后,觉得情况可信,当即同意补助请求。领到补助布票后,11月13日,我便跑到商店化一元四角九分钱买了一双新袜。次日,我与同事才安心地从下关轮渡长江,乘长途汽车赴安徽合肥市。我县流通的布票,最早为1954年版,票面上方印有“浙江省人民政府”字样,中部印有“棉布购买票”五字,并加盖约2厘米“嵊县人民政府”方印,下方标明有效日期:一九五四年九月至一九五五年二月二十八日。54年版布票,迄今近60年,存世量稀少,已成为收藏爱好者热追品之一。

嵊县居民食油票

  1983年11月,国家商业部宣布,从当年12月1日起全国统一取消棉布票,至此,棉布票从使用到退出流通领域前后经历了30年。

售蛋奖售肉票

  再次,说说其他票证。在粮票、布票为代表的票证制度下,嵊县其他票证也纷纷出台,使用品种时多时少,流通时间或长或短。吃的有油票,从1965年10月开始,城乡非农业人口食用油供应量为每人每月4两,直至1992年未变。1993年,取消城乡居民食油票。肉票,1960年起,实行凭票、定量、定点供应,每人每月半市斤,在货源不足的情况下,消费者要买到肉或买得好一点的肉,往往要早起排长队,有时因排队抢前后,闹口角,甚至肢体冲突也时有发生。随着农业生产稳步发展,肉类供应渐趋丰富,至1979年肉票随之取消。

嵊县肥皂票

  票一般仅在国庆、春节等少数节假日发放,定量、定时、定点一次性使用。酒票、糖票、烟票分别从1956年、1957年、1958年起实行定量凭票供应,1983年起,食糖敞开供应。豆制品票从发放之日起至1991年4月取消每人每月10张豆制品票(折合黄豆1.5公斤)止。用的有煤油票、煤饼票、肥皂票、火柴票等。自行车票,1962年起高价供应,两年后恢复平价,实行计划分配,凭票供应,1986年起自行车进货渠道增加,取消凭票供应。手表票,1960年后国产手表面市,但货源紧缺,一律实行凭票购买。此外,还有缝纫机票、电视机票等等。在国家经济暂时困难时期,从1961年10月起,全国各省、市先后还发行日用工业品和副食品购货票,嵊县商品购货票(日用工业品类)由“嵊县商业局”统一印发,规定将68种日用工业品列入凭票、证、券供应范围,包括搪瓷面盆、热水瓶、瓷碗、铁锅等,1965年后,部分商品开始敞供。在这一时期,国家为了鼓励侨汇,按侨汇额度发给侨眷外汇券,凭券优待购买紧缺生活用品。

嵊县柴油票

  除生活资料类商品实行凭票供应外,生产资料类商品也同样实行严格的票证管理,各类票证一般由县供销社、县燃料公司、县计委、县物资局等主管部门统一印发。生产队购买化肥、农药时,又分成尿素票、碳酸氢铵票、钾胺磷票等,必须对号入座,决不能张冠李戴。购买柴油时,机油按柴油十比一配套供应。购买水泥、钢材、木材等建筑材料,均须凭票凭证供应或议价购销。

碳酸氢铵肥票

  嵊县从1962年起被列为全省5个供港活大猪基地县之一,国家为鼓励农民多养猪、养好猪,凡农民投售一头供港猪,给予奖励化肥票30斤、饲料票50斤及棉布票2市尺。粮食加工部门也不定期地印发糠票,将加工后的二八糠返还给农村充作猪饲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商品供应逐年好转,消费品市场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商品紧缺,供不应求的卖方市场逐步变为市场经济时代的商品丰富甚至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1993年,嵊县和全国各地一样终于彻底告别了实行近40年的票证制度,步入了商品丰富,市场繁荣的新时代。

  (本文作者:中国人民银行嵊州市支行退休干部)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