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起源于“落地唱书”,亦称“嵊县文书”,是流行于嵊县一带的说唱形式,形成于晚清时期。当时,嵊县西乡遭受灾害,一些农民和手工业者,以当地流行的《宣卷调》为主,揉合了《牧牛调》《莲子行》等民歌小调,每年农历正月至清明,在农村沿门卖唱,称为“落地唱书”。
清光绪32年(1906)3月27日,嵊县东王村香火堂前,由落地唱书艺人借用四只稻桶垫底,铺上门板,演出小戏《十件头》《倪凤煽茶》和大戏《双金花》(后半本)。这是中国越剧第一次登台试演,该日被称为越剧诞生日。
高级工艺师蔡国平以越剧初创时期的“落地唱书”为基础,深入了解当时嵊县的民俗风情和服饰装扮,创作了雕塑《越剧的诞生》。整件雕塑作品有十七个人物组成,场景选择了财主家宅大院台门前的大广场,中心人物是两位落地唱书的艺人,装扮虽有超前,但却点出了越剧以才子佳人为主要题材的性质。乐队有三个人组成,一位是打击乐者,左手持尺板,右手打笃鼓,行使着指挥的职责。其余两位则是二胡和三弦的操手,他们正配合演员的表演,有板有眼、摇头晃脑地演奏着。围观的群众亦是创作者的重点,这里有财主、绅士、农民、家庭主妇、老奶奶、小孩以及赶集的民间手工艺人。站在轩昂台门前的是财主,他穿着长袍马褂,一手捧着水烟壶,一手拄着文明拐,矜持而自信的脸上露出赞许的目光。也许这场演唱是他一手策划的吧,连蹲伏在他旁边的家犬也沾沾自喜地观望着。那位双手交叉搭在胸前的中年农民,刚从田头挑着一担稻谷回来,禁不住琴声的诱惑,站在一旁观看,嘴唇轻轻地哼唱着。另一位手持冲扛的老农民,完全进入演唱的情节之中,忘了手中的旱烟袋,全神贯注地观望看。那个刚刚学会走路的小孩,一手牵着躬背的老奶奶,一手指点着演唱者的表演,用力地朝前方走去。其他如三口之家的绅士、手拿纳鞋底的家庭主妇,都饶有兴味地观看着这场落地唱书的演出。作品中还有两位来赶集的民间手工艺人:一位是手捏彩色面塑的嵊县巧手艺人,正把捏好的孙悟空插到前面的平台上;一位是制作嵊县特色小吃的烹饪匠,正盛起香喷喷的“汤包”让人品尝,为观者带来了浓重的生活气息。
在整座雕塑作品中,不管对场景的描述还是人物的刻画,以至于一把胡琴、一把团扇、一个水烟壶、一只箩筐,创制者均遵照时代特征,细细制作。作品通过对早期越剧诞生时形形色色人物与情景的刻画,向观众展示了一幅晚清时期江南乡村的民俗风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