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红色经典《沙家浜》背后的传奇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沈荣方 2016年09月18日08:40:40 

  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时节,我又想起了曾经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想起了英勇的老部队。

  现代京剧《沙家浜》的故事就发生在咱团,剧中18名新四军伤病员在沙家浜养伤,实际上有36名。我们部队是原20军59师主力团,我曾在这个部队当兵,感到无上光荣。故事发生在1939年新四军转移时,郭建光等36名(因为舞台演出的限制,后改为18名)伤病员留在阳澄湖畔沙家浜,他们在地下党员阿庆嫂以春来茶馆老板娘的身份掩护下,一面医治伤病,一面与日、伪、顽军周旋,与阿庆嫂等当地群众一起与胡传魁的“忠义救国军”进行顽强机智的斗争,狠狠打击了日本鬼子并取得了胜利。

  36名伤病员与当地群众的鱼水情

  1939年,新四军依靠当地群众支持,利用阳澄湖地区天然地理条件,展开艰苦卓绝的抗日武装斗争。36名伤病员在远离主力部队的敌后,依靠当地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一面医治伤病,一面与日、伪、顽军周旋。后方医院不得不经常转移,每到一个村庄,伤病员就被分散安排到群众家里,农家的客堂、厨房、牛棚、猪圈、堆柴草的小屋、湖中的小船等都成了伤病员的藏身之处,门板一架就是病床,蚊帐一挂就是手术间。每逢敌人“扫荡”,群众和医护人员就一起将伤病员抬上船,转移到芦苇荡中。敌人走了,伤病员又被接进村子。有时,伤病员被敌人长时间围困在芦苇荡里,不得不常常以芦根、鸡头米、小鱼小虾螃蟹等充饥。常熟县委、苏州县委和当地群众常常冒着危险,冲破封锁,为伤病员送去食品、衣裳和药物。有时来不及转移,党组织和群众就把伤病员和医护人员就地隐藏起来。医护人员则经常扮成当地老乡,为分散在群众家里的伤病员疗伤换药。在党组织和群众的掩护帮助下,伤病的战士不但陆续恢复了健康,而且和当地群众结下了鱼水之情。

  1939年10月,叶飞派杨浩庐返回常熟,传达了以伤病员为主体重建部队、坚持原地斗争的命令。1939年11月6日,以新四军36个伤病员为骨干的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在常熟唐市附近一个村庄成立,夏光任司令,杨浩庐任副司令兼政治处主任,黄烽任政治处副主任,在苏州、常熟、太仓一带坚持抗战,东路地区的抗日斗争再次发展壮大起来。1940年2月8日,是农历正月初一过春节,部队在驻地——阳澄湖畔的阳沟溇与前来偷袭的日军展开激战,毙伤包括指挥官斋藤在内的日军数十名。到1940年4月,部队已发展到400多人。这时,新四军三支队副司令员谭震林受新四军军部的派遣,率刘飞等到常熟领导苏南东路地区的抗战,并逐步建立了苏常太和澄锡虞两个抗日游击根据地,部队又一次迅猛发展,至1940年11月,部队扩大到3000余人。1941年2月,部队改编为新四军6师18旅。建国后成了20军(20集团军)序列的一个师(旅)。

  历史摆上文艺舞台

  为歌颂和纪念新四军36名伤病员依靠人民群众、养伤阳澄湖畔,坚持敌后抗战这段可歌可泣的斗争历史,在1957年建军三十周年前夕,曾任新四军18旅旅长、解放军第20军军长的刘飞将军,撰写了长篇回忆录《火种》,并把有关章节取名《阳澄湖畔》,发表在上海《萌芽》和江苏《雨花》。1959年,上海人民沪剧院在此基础上,写成革命现代戏《碧水红旗》,后改名《芦荡火种》。1964年3月,该剧在上海重新上演时,共演出370场,观众达56万人次,连演9个月经久不衰。

  1963年,北京京剧团接受了改编沪剧《芦荡火种》的任务。毛主席认为《芦荡火种》需要作大的修改,首先战士的形象要饱满,变一号人物阿庆嫂为郭建光。由于剧中有沙奶奶,当地有许多姓沙的人家,最后由毛泽东一锤定音取名《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中的“春来茶馆”是新四军的情报站,戏里的“春来茶馆”实际叫“东来茶馆”,老板是一位男的,叫胡广兴,带着侄子胡小龙以开茶馆掩人耳目做地下交通工作。因戏里男主角太多,茶馆老板被改成了老板娘阿庆嫂。《沙家浜》中“郭建光”这个艺术形象并不是以某一个具体的人为原型创作的。当时,36名伤病员中职务最高的是政治部主任刘飞,他因重伤留下不久就转到上海治疗,随后,参谋长夏光带领伤病员跟日伪军队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作者创作时用了夏光的“光”字,但郭建光的形象又与夏光本人不完全一样。剧中“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魁”和参谋长“刁德一”,是多股汪伪亲日势力的化身,取胡传魁“胡搞”的性格,让他姓了“胡”,刁德一是奸刁的地头蛇,因而让他姓“刁”。

  “沙家浜”精神永远传承

  当年阳澄湖畔的36名伤病员,从一个连发展到一个团,又从一个团发展到一个师。彭冲(曾任团政治处主任,华东野战军六纵队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中共福建省委秘书长,南京市委第一书记,江苏省委第一书记,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刘飞(曾任新四军第3支队第六团政治处主任,第5支队司令员,第1师18旅旅长兼苏中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2师师长、纵队副司令员,第3野战军20军军长。建国后,任安徽省军区司令员,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等就是从这支部队走出来的。“渡江战役第一船”“解放上海露宿街头”反映的就是当年36名伤病员所在的175团,在血与火的战争年代立下赫赫战功。

  36名伤病员所在175团二连、“渡江战役第一船24号船”所在的175团五连,解放上海露宿街头的175团(其军事记者所拍照片陈列在军事博物馆),以及其他步兵团战斗英雄、荣立战功的连队如“豫东战役大功连”“渡江战役大功连”“抗美援朝出国第一仗大功连”等,经常出现在综合新闻中。

  这支在“芦荡火种”哺育下的英雄部队,始终不忘自身职责和使命,没有丢掉前辈留下的精神财富。在和平时期建设中,这个部队大抓军事训练及部队全面建设,先后3个连队被中央军委、军区授予荣誉称号,9个连队荣获集体二等功、5人被评为全国抗震救灾模范、4人荣立一等功。在5.12汶川抗震救灾非战争军事行动和训练中续写新的辉煌,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抗震救灾模范英雄集体”荣誉称号,使“沙家浜”这张红彤彤的名片焕发出新的光彩。

  遗憾的是,我们这个师在1985年百万大裁军时被撤销了。所幸,175团没有撤,它被成建制归属到20集团军另一个师(旅)。前几年,我在荆江大堤抗洪抢险的新闻中看到沙家浜连他们的猎猎战旗。这意味着,火种还在,“沙家浜”精神的传承人还在,这是值得欣慰的。

编辑:章炳军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8项惠民措施便利办证出行
我国印发《企业年金办法》
各地1月31日晚可观赏到月全食
多部委密集部署新年工作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