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浦口  >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袁燕君:环境整治“热心人” 困难群众“暖手袋”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马可远 2017年01月22日 

  作为社区会计,袁燕君尽心尽职完成村委工作,帮助老人代领养老金。她还时刻关心村中老人和困难群体,与其他村嫂志愿者一起为他们送去温暖。

  与此同时,袁燕君还积极组织参加村内环境整治工作,为创建卫生村不遗余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没有垃圾的菜市场

  早晨7时,城市开始苏醒,棠头溪社区也早已一片热腾。村口的小菜场是清晨热闹的主角,村民以及附近的租户都在这里买菜、买早餐。

  与传统印象中的小市场不同,村口的小菜场,却难见丢弃的塑料袋、废纸、菜叶什么的。对此,村民颇有些自豪,说那些城郊接合部的街道还不如我们村口菜场干净呢。“一些街道晚上摆完夜宵摊,清晨都是残渣垃圾,我们村就干净多啦。”

  能有如此成绩,社区妇女主任徐元红直言是村嫂志愿者的功劳。每天清晨,村嫂们都在菜市场边进行劝导,“其实我们并没有要求村嫂去当这个志愿者,但她们只要有空,每天都会来市场走走。”

  作为社区的村嫂志愿者骨干,袁燕君的身影几乎每天都会在农贸市场出现。“我要买菜的,顺带逛一圈、看一看,算不上多大的功劳。”袁燕君有点害羞地说。

  而在去年之前,这里还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情形。嘈杂,混乱,早餐残羹乱丢,每天都是一地鸡毛。“作为村子的出入口,怎么能这么难看?”村里也有过整治菜市场的念头,但小菜场开市早,时间短,人口流动又频繁,一直难以管理。

  村嫂们却不以为然,以袁燕君为代表的村嫂志愿者决心啃一啃这块硬骨头。

  志愿者与脏乱差菜场的“战斗”主要是两种模式。一是“大兵团”作战,每个月定期前往菜市场集体打扫卫生,从气势和效果上发挥作用。二是“游击战”模式,每天清晨,她们去菜场买菜时,顺便劝导不文明行为。菜市场自此开始发生变化。

  时间久了,随手捡拾路边的垃圾,已经成了村嫂的习惯。路边一个牛奶盒,一团废纸,都逃不过她们的“火眼金睛”,“其实说不上为什么,习惯而已。”袁燕君对此倒是非常淡然。

  困难群众的“暖手袋”

  如果说,村中环境清洁,换来的是“眼前一亮”,那么,村嫂们对村里人特别是孤寡老人、困难群体的关怀,换来的则是“心中一亮”。

  袁燕君心中有本账,村中有几位老人,有几个困难户,哪些人需要怎样的帮助,都在她这个“账本”上记得清清楚楚。“60多岁的王华传是孤寡老人,吴孟蛟的腿脚不太利索……”聊天中,袁燕君时常念叨着他们。

  袁燕君是社区会计,每个月中旬,她都要去银行将村中老人的养老金悉数取来,认真核对后再分发给老人。分发时,她总是不忘询问一下老人的情况,时间久了,她对村中老人及困难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只要有空,就会去走访一下。

  事实上,关心老人本不是袁燕君的分内事,更多的是出自一片古道热肠。

  去年9月的一个中午时分,做完村委工作后,袁燕君来到吴飞英家中。36岁的吴飞英长期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言语沟通也有些困难,所有生活需要父母帮忙照料。走进吴飞英家,袁燕君就直奔床前,轻声询问近况,以及家里是否缺些什么。

  “感谢你们一直有空来看她,我们现在过得还不错,飞英有你们关照着,她也很开心。”吴飞英父母连呼袁燕君留下来吃午饭,被婉言谢绝。

  去年的中秋节,村中老人都收到了一份大礼——红包与慰问品,连生活在其他乡镇敬老院的本村老人也都收到了礼物。值得一提的是,这个红包,是村嫂们自己掏钱凑的。

  “村委每年都有一笔资金,是给这些老人购买物品、分发红包的,我们去得多了,有时也会自己凑点钱再给他们。”袁燕君笑着说,红包里钱不多,但也是一点心意。

  不仅是分发红包,村嫂们还时常会带一些家常菜等物品走进老人家中,与他们聊天谈心。“说实话,现在老人们也吃穿不愁,他们缺的是精神上的需求,村嫂们带点东西进门,聊聊天,老人们非常高兴。”

  其实,袁燕君还是村文艺活动的一位后勤保障者。

  在去年重阳节,棠头溪社区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有越剧、绍剧、太极拳等节目10余个。节目的排练需要场地、设备以及电力保障,这些看不见的幕后工作,袁燕君起到了重要作用。

  徐元红感慨地说,已经记不清多少个傍晚,村中文艺爱好者进行排练时,袁燕君都是最早一个到场开始准备工作的,排练结束后,也是她打扫卫生,收拾场地,最后一个离开。

  人物名片:

  袁燕君,开发区(浦口街道)棠头溪社区会计,中共党员。



编辑:乡镇网闻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