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解读周建达的短篇新作《迷洞》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7年04月14日09:27:25 

  本能与职能冲撞的文学演示

  当我们正倍加关注作家周建达关于“弱势群体”题材的书写实验中,他的新作短篇《迷洞》(《西湖》2017年第4期)引起了大家新的兴趣。作品塑造了“我”的父亲、一位可畏的老校长退休后的行迹,作家以此表达了另一种人文关怀的维度。

  从艺术享受说,作品《迷洞》无可异议,无论主题、人物、情节、细节等诸多小说要素,都体现了作者的创作优势和艺术特色,全篇描绘精到,故事生动有趣,并以“迷”示“清”,给人相当满意的艺术效果。

  不过我觉得,与其理解这个作品的故事意味,还不如着重于解读这个作品的书写价值。这也是我阅读这个作品后,所获得的不同于阅读其他作品的一个特别的感受。

  开初,我理解《迷洞》的题旨是在对于应试教育的抨击。作品主人公“父亲”,作为“应试教育”管理的代表,他以一校之长的身份,统率学校教育的一切;又用一个曾经是军人的名义,以军人风格治校,“铁的纪律,铁的质量”,以“不死为原则”,学校的一切人和事只能为“分数”而奋斗。小说运用夸张手法,漫画式地刻划了“分数唯一”的人物活动的组画。甚至直面泼墨“父亲”鞭抽嬉弄代课教师的顽皮学生勇锋,真正达到学生脚骨皮开肉绽,并就此扬言要抽得是个“破脚骨”,及至当家长质问时,仍然理直气壮地吼道“养不教,父之过”,以致“家长们看见父亲也望而生畏”。小说就这样铺排了“父亲”践行岗位与职能的情节与故事。与之相应,“父亲”就这样成为一个可畏的人物,因此他不仅失去了妻子,也失去了自己,最后进入了抑郁症行列,不知不觉里造就了个人的人生悲剧。这从他的退休生活里得到了报应。小说依托这个反差,讽喻了应试教育的祸害。它以人物勇锋为例,利用现有的题材,提炼出参照对比的情节,正面又艺术地述说了“分数”不是人才标准的道理。

  不过,对于作品经过深入的品味后,我发现,如果我们把《迷洞》只理解为是对于应试教育的抨击,那这只是对于作品浅表的一个认识,至少说还沉迷在认知的洞口。

  关于这个认识的深入,启动于小说关于一次“同学会”的别开生面的叙述。以当年的“破脚骨”学生勇锋为主,举行了具规模的同学会,并且邀请了部分老师包括老校长参加。勇锋不仅与当年受自己欺负的代课老师姜芹成家,而且发迹为一地“花木大王”,盛名于大中城市。在同学会上,老校长“父亲”享受了高档烟、高档酒,还尽情跳了舞,特别与“半截丰满的乳房一直在众人面前晃荡”的宾馆女服务员扶腰相舞,这儿小说写到“一老一少,一硬一柔,一丑一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还被学生拍下了视频,当时全场闹翻了天,“一生绷着脸使人望而生畏的父亲终于露出了真性情”“父亲像一台死机多时的电脑被激活了”。作者不经意间托出了“真性情”三字,原来“父亲”先前生活在“假性情”中。我从这里意识到,“父亲”“这一个”艺术形象,实际上是扭曲的生存职能与潜在的生性本能的抗衡演示,他的生命意义是本能和职能的矛盾统一体。如果这样认为成立的话,那么作品的题旨就具有举一反三的本意,它不仅仅是对于一个行业的诉说,而是对于社会生活的一种科学梳理。

  近期,文学界提出了“新伤痕文学”的命题,它的定义、特点和规律正有待小说家们和评论家们进一步的实践与论证。不过顾名思义,它显然系与当时反思文革的“伤痕文学”相继,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以反思为特质、引起疗救为目的的文学现象,尽管它的反思对象具有质的区别。所以我说,小说《迷洞》是“本能与职能冲撞的文学演示”。更具体化的说,是潜在的生性本能与扭曲的生存职能相冲撞的文学演示。显然,它不失“伤痕与反思”的内涵。由此联想到,小说还是以梦幻的迷洞描述结尾的匠心,作者特意铺叙了“视频事件”及局长保持晚节的告诫,让“父亲”破茧而出后又作茧自缚,再度回归被扭曲而迷失的状态,象征性地告示了人生难免伤痕的艰难历程和需要不断反思人生的本质意义。

  总之,我觉得这就是解读这篇小说的要义,也就是理解作家难能可贵地书写这篇小说的价值之所在。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