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镇石楼对村的史海洋出生于1989年,虽年仅30岁,却已做了5年的职业农民。现在虽然也有不少年轻人投身于农业,但很多只是侧重管理或者进行线上线下的营销,史海洋却不一样,从种植、管理、采摘到销售,他都自己一肩挑。

  连日的高温下,史海洋的秋海果园里葡萄和桃子一批接着一批成熟。为及时销售,这几天史海洋全家总动员参与到采摘中,史海洋自己几乎每天都要从凌晨忙到半夜。“这段时间旺季,预定的人很多,我每天大概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史海洋说,自己又要采摘又要销售还要兼顾送货。作为一名“新农民”,他累并快乐着。

  2011年,大学毕业后的史海洋在义乌一家广告公司工作,当时每个月的工资也有七八千元。那他是如何成为一名农民的?这还要从史海洋与同事一起去参加的一次采摘游说起,“当时我们公司组织采摘游,看到一些水果十分漂亮,我的兴趣来了,萌生了自己种植水果的想法。”回家后,史海洋把自己的想法和父母沟通,“刚开始我父母是强烈反对的,他们主要是心疼我,毕竟农民真的太辛苦了。”但最终,在史海洋的坚持下,父母妥协了,他义无反顾辞职回家种起了水果。这一年,史海洋25岁。

  从白领“跨界”到农民,并没有史海洋想象的那么简单。

  史海洋读的是机械专业,对农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由于缺乏经验,第一年,他刚种下的葡萄秧苗由于施肥过多,被全部烧死;第二年,由于轻视了台风的威力,果园里的葡萄架棚被吹得四分五裂,颗粒无收;第三年,好不容易等到葡萄挂满枝头,由于舍不得疏果,始终没有等来葡萄成熟的那一天……但一次次的失败,始终没有击垮史海洋。他坚信,只要坚持,一定能带来丰收。

  为种好水果,史海洋四处摸索,从零做起。他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一定要有科学文化素质,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因此,除向同行前辈请教经验外,他还通过网络学习先进栽培技术,积极到周边县市水果基地参观学习,还参加了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水果精品生产技术培训。“对我来说,年轻就是资本,我可以慢慢学习,培训会我更是要积极参加。”

  5年过去了,史海洋从一次次失败中积累了经验,从一次次培训中获得了新知识,他结识了不少前辈和专家,大伙都乐于帮助这个年轻好学的小伙。更让人高兴的是,好的产品质量也吸引了一批固定客户,“我最高兴的就是有老客户说,今年的葡萄比去年的口感好、果子大,这说明我每一年都在成长,都在进步。”

  凭着对水果种植的满腔热忱,史海洋五年如一日埋头在果园里。如今,70亩水果基地里已种植了葡萄、水蜜桃、黄桃和桑葚等多个品种,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史海洋的水果不仅很受本地市民欢迎,连杭州、上海等地的市民也经常在网上预订他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