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三界  >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美国军人陵园里,长眠着一位嵊州人!
来源:绍兴晚报 作者: 2018年08月30日 

  中国台湾友人提供的闾儒香照片

  闾儒香在美国的墓碑

  “美国军人陵园里,长眠着一位嵊州人!”近日,在宁波晚报工作的杨静雅女士给绍兴晚报编辑部发来消息:同事们在挖掘一组寻亲新闻时,意外发现了这一信息。

  经本报记者多方查寻,一位年轻中国空军军人的形象逐渐明晰起来。他叫闾儒香,嵊州市(原嵊县)三界镇溪头村人。抗日战争时期,为了报效祖国,他加入中国空军并远赴大洋彼岸接受飞行培训。殉职后安葬于美国得克萨斯州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

  此后的74年间,无人知晓他葬在美国的公墓里,他的墓碑前也无人吊唁。今年5月,在众多国内外志愿者的寻访下,闾儒香在祖国的亲人终于被找到。

  记者陈乙炳

  A

  美国陵园长眠着

  52名中国空军军人

  最早的信息源来自加拿大籍华裔李安女士。记者通过微信与她取得了联系。李女士说,她出生在上海,二叔李嘉禾是抗战时期到美国训练时牺牲的中国空军飞行员。抗战爆发后,年轻的李嘉禾投笔从戎,成为了一名中国空军军人,并前往美国接受飞行训练。不曾想,李家人再没等到他回来。一份阵亡报告显示,李嘉禾牺牲了,遗体安葬在美国。

  “找到李嘉禾,带他回家,这成了李家人共同的心愿。”李安说,从她的祖父一辈到父亲一辈,再到她这一辈,全家人一直未放弃寻找。最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埃尔帕索县的布利斯堡国家军人陵园,发现了李嘉禾的墓碑。

  李安发现,陵园里除了二叔的墓碑外,还有51座墓碑上面均刻有“Chinese air force(中国空军)”字样。那时,这些墓碑前没有一束花,无人前来祭奠。

  “因为这些飞行员殉职时大多很年轻,没有子嗣,他们的亲属或后人基本不知道他们葬在何处。”李安说,这些中国空军飞行员,都是二战时期中美空军联合抗战历史的见证人,他们是为正义与和平而战的英雄。祭奠二叔的那一天,李安夫妇买回很多花束,满怀敬意地安放在这些中国军人的墓碑前。

  “那一刻,我就下了决心,要像寻找二叔那样,尽可能帮助这些英烈找回失散已久的亲人,让他们的家人也了解这段历史。”李安女士说。

  B

  国内外广泛寻找战争失踪者

  李安通过微信语音聊天告诉记者,今年3月,她放下手头的工作,为那些牺牲在美国的中国军人寻亲。她和家人给美国陵园里每一位中国军人的墓碑都拍了照片,记录下墓碑上的信息,制作成一份寻访名单,并发动身边的人帮忙寻找。

  5月,李安和致力于关爱老兵的龙越慈善基金会取得联系,并提供了这50多位在美国牺牲的中国飞行员的线索。基金会立即启动“寻找战争失踪者”的项目。

  有关闾儒香的信息,李安这样写道:“闾儒香,民国八年生,籍贯浙江鄞县,隶属空校14期第三批。”

  “美国陵园的墓碑上,很多都只刻着名字、军衔和牺牲日期,我只能通过国外的网站或图书馆查找、对比,但有用的信息并不多。”李安说,美国的碑文上用的是艰涩难懂、在中国大陆几乎绝迹的韦氏拼音,导致闾儒香的籍贯“嵊县”被翻译成了“鄞县”。

  志愿者们根据线索在宁波市范围内广泛查找资料,结果得到的却是“查无此人”。但寻访并未停止,一条条线索在志愿者的微信朋友圈里汇集:闾儒香的籍贯应为嵊州(原嵊县)。

  一位志愿者在网上找到了有关闾儒香的信息。署名“胡汉华”的作者在其博客写有两篇文章,标题分别为《舅舅闾儒香》《关于舅舅闾儒香的回信》。文中的部分信息与李安提供的吻合。无疑,作者是闾儒香的外甥或外甥女。遗憾的是,作者的网页上只简单显示居住地北京及职业、性别、年龄和籍贯等,没有任何联系方式。

  寻找“胡汉华”,一则寻人启事迅速在微信朋友圈扩散。

  等待,惟有等待。5月29日,志愿者们终于等来了“胡汉华”的电话,她正是闾儒香的外甥女。

  随后,在“匠者木木”“岛主”等志愿者的努力下,一个名为“为闾儒香寻亲”的微信群建立了,在群里,胡汉华及家人与李安实现了无缝对接。

  “我遇到了许多国内外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他们满怀对军人的敬意,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忙寻访,让我非常感动!”李安说,目前,52名安葬在美国的中国军人中,已有17位找到了亲人。

  C

  闾儒香的亲人

  也一直在找他

  在志愿者的对接下,记者联系上了闾儒香的外甥女胡汉华与胡汉英。“我们其实一直在找舅舅,但没什么讯息。”现居福建的胡汉英说,2008年的一个凌晨,她的儿子突然打电话给她,说从中国台湾飞虎队网站看到了一份名单,里面写有舅舅的名字。“我妈(闾儒香的妹妹)马上写信到台湾,询问闾儒香的情况,很幸运地收到了对方回复,并收到了两张相片,但具体葬在哪里仍不得而知。”她说。

  “舅舅出生在嵊州市溪头村,小时侯妈妈还带我去那里住过几次。”胡汉英说,很小的时候,舅舅就随父母到外地生活,抗日战争爆发后,一家人逃回了老家嵊州溪头村。19岁时,舅舅参军,后来又成为了一名空军。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找舅舅的墓地,能托到的华侨都托了,就是没任何消息。”闾儒香的另一外甥女胡汉华告诉记者,舅舅闾儒香是闾家独子,底下还有两个妹妹,“我妈闾秀玲排行老二,今年已93岁,身体还好,当我告诉她‘找到了舅舅在美国的墓地’时,老人家一下子泪眼汪汪。”她说,舅舅殉职时,母亲19岁,如果舅舅还健在,他今年刚好100岁。

  找到闾儒香的亲人后,台州志愿者林华强专门跑了一趟闾儒香的出生地——嵊州市三界镇溪头村。“村里一位93岁的老人对闾儒香还有一点印象,可能闾家人很早就去外地的缘故,村里修订的家谱里没有找到闾儒香的信息。”林华强说,他在溪头村拍了不少照片,转发给了闾儒香的亲人们。

  D

  “外婆始终不愿相信

  儿子去世”

  从和“外甥女”的沟通中,舅舅闾儒香的故事慢慢变得生动起来。

  每一次出征前,舅舅都会给家里写信,告之如果回不来,要妹妹(胡汉华母亲)照顾好父母,“每次接到这样的信,妈妈的心都是凉凉的。”胡汉华说。

  1944年的一天,舅舅写来了一封最温暖的信。信中告知,舅舅在美国培训成绩优异,留校担任飞行教官。“舅舅说,已培训了两批飞行员,不久就要回国。”胡汉华说,舅舅在信中说美国有很多漂亮的旗袍料子,问妹妹喜欢什么颜色的。

  也就在那一年,闾家人等来了舅舅的噩耗:舅舅殉职了!

  “舅舅在美国时经常往家里寄钱,这些钱外公都存在银行,不让用。后来,日子过得越来越难,我母亲曾劝外公取出那笔存款暂渡难关,外公哭着说,“那是我儿子用命换来的钱,用了心里难过。”这笔钱后来也不知道到哪里去了。”胡汉华说。

  “外婆知道儿子不在了,但她就是不愿意相信。”胡汉英说,外婆家的屋后有一片竹林,深夜风吹竹林时,老人家会突然跑向竹林,她以为儿子回来了。

  “外婆老这么说‘让我多活几年,我要等儿子回来’。”胡汉英说,老人家坚持到了96岁,也没有等到任何与儿子有关的消息。

  离世74年后,闾儒香的亲人终于找到了他的墓地。“希望有一天,舅舅的骨灰能被送回家乡。”胡汉英说,他们兄弟姐妹已商量好,计划一起回舅舅在嵊州的老家,找一找舅舅早年的印记。



编辑:乡镇网闻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