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文化杂说——“为戏而感”的老人们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通讯员 陈唐飞 2018年09月12日10:01:14 

  “锣鼓响,脚底痒” ,生动描绘了看戏的热闹场景,现在我要讲的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们。老人们为了看戏,赶来赶去,一年要穿破两三双跑鞋。

  这帮六七十岁的老人,一生看得最多的戏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如今老了,他们仍然对“梁祝”戏情有独钟。

  老人为什么爱看“梁祝”?这个问题,简单说说,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范派小生创始人范瑞娟演得好。演梁山伯是范瑞娟的代表作、成名作。范瑞娟把梁山伯这个“呆头鹅”演得入木三分,活灵活现。许多人见到范瑞娟叫不出她的名字,但都晓得她是梁山伯。范瑞娟是嵊州黄泽人,嵊州人爱看嵊州人演的戏也在情理之中。

  二是老人们都有“养子防老”的情结。“梁祝”戏演完了,年轻人感叹的是“化蝶”,“化蝶”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忠贞不渝的爱情。而老年人感叹的是梁山伯的娘。从梁山伯的娘这个角度看,梁山伯这个儿子算是白生白养白培养了。刚刚培植出山,为了老婆把自己的命都搭进去了。梁山伯死了,他娘老了去依靠谁?那个时候没有“医保”“社保”,一个老太婆要吃、要穿,还有疾病之痛,冬天要御寒,夏日要防暑,还有台风侵袭,屋顶漏水,这些问题去找谁,谁来关心,谁来照顾?看戏的老人们想想都为梁山伯的娘而难过,有的老人暗暗流泪,有的老人泣不成声。人都有老的时候,将心比心,老人们怎能不为梁山伯的娘而担忧?梁祝的爱情可以“化蝶”,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情是永远无法化开的。

  老人们一边看戏一边难过,明明感到悲哀,但总还是要看。对《梁山伯与祝英台》百看不厌,这又是为什么?据心理专家分析,这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们的心理特征决定的。

  老人的心理特征,具体表现在六十岁最快乐、七十岁最自由。

  调查研究显示,六十岁是人一生最快乐的时期。每个年龄阶段都会有不同的旋律和色彩。瑞士伯尔尼大学对400多位六十岁的老人经过专访研究,发现大多数人此时的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最为稳定,大多数人退休后会加大自己对社会角色的投入,所以六十岁感到最快乐,开启第二春。七十岁是活出自我的年纪,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于舒曾对300多位七十岁的人做过调查,发现七十岁的人出游、购物的次数最多,能更自主掌控时间和掌握金钱。所以七十岁感到最自由,活出真自我。

  不管快乐也好,自由也罢,许多嵊州老人把快乐和自由统统都放在看越剧上。嵊州是越剧之乡,《梁山伯与祝英台》是越剧的名片,这是嵊州人得天独厚的条件。尽管老人们看过又看,对梁山伯娘的后事想过又想,但总是还要看,总是还要想。不过他们对看戏的感言、感叹也是与时俱进的。因为时代不同了,生活条件不一样了,梁山伯娘死了儿子,换作现在可以去“康复医院”,可以去“阳光山庄”,反正政府会负责的,用不着自己担心。

  老人们一致的感慨是,梁山伯他娘生不逢时,出生得太早了。要是晚生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如我们现在这样,在习近平主席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到“美妙三公里”戏看看,歌唱唱,舞跳跳,虽然每年多穿破两双跑鞋也值。她如果自己愿意也可以来嵊州,买套单身公寓住住,身体吃得消,还可以去参加村嫂志愿服务队,用不着我们替她一个老太婆操心了,你说是不是?

  相关文章
文化杂说——让阅读成为一种力量
文化杂说——暑假,让文化带来清凉
文化杂说——读懂母亲的那份依赖
文化杂说——在城市书房感受悦读之美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