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综合新闻
阅卷老师现场手记三:真阅读 真思考 真表达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 2019年07月15日09:20:20 

马寅初中学 卢凯

  经常有家长问我:“怎样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我的回答很简单:多观察,多阅读,多思考,多练笔。只有真正关注生活,热爱阅读,才能抒写真实性情,思考世态人生,下笔如有神助。

  经历了几次高考阅卷工作,笔者更是感觉我们的孩子读书太少,阅读积累匮乏,对生活缺乏深入的思考,当然写不出剥丝抽茧、鞭辟入里的文章。今年有不少高考生在作文中大谈家国情怀、责任担当,全然不顾题目材料要求的“作家”与“读者”的关系,也无视材料中明确的提示:假如你是创造生活的“作家”,你的生活就成了一部“作品”,那么你将如何对待你的“读者”?言下之意,你是生活的创造者,你会怎样对待他人对你的态度或评价。可惜的是,我们许多学生已经几乎丧失了最基本独立思考的能力,一上场就着急想把自己考前囫囵吞枣一样背下来的几段热点材料搬进作文,更有甚者照抄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文章,怎能不让阅卷者扼腕叹息!

  今年的作文考题理解并不算费劲,但从几天阅卷的情况看,阅卷者发现作文中魏徴与唐太宗“曝光率”特别高;“父子(也有写爷孙、夫妻的)骑驴的例子时不时地会出现;”“我就是我,就是不一样的烟火”看得都让人生厌了。还有王继才、黄大年、南仁东……都明显是考前抢记的素材,不管题目合不合适,一股脑儿地都往作文里搬。以往高考作文还讲“基准分”,一般在42分左右,今年不提了,凡是无关题旨缺少真正思考的文章,分数都会往下打,有不少文章被认定有套作行为的基本上在及格线以下。所以,如果再不下定决心从思维怠惰的阴影中走出来,我们来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还有可能重蹈覆辙。

  纵观近些年来浙江高考作文题目的命制,无一例外都涉及自我与人生、自我与社会等重大问题,引导考生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定位自己的人生走向,需要考生对现实生活有真实的思考与表达。那么,我们究竟要怎样备考才能让自己的考场作文受到阅卷者的青睐呢?虽然这并不是一个三言两语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但我还是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与阅卷体会,择其紧要的方面浅谈一二,给读者一个参考。

  要提高写作水平,要在高考作文中拿高分,靠临时抱佛脚读背几段文字是派不上多少用场的,靠老师再三强调的几下技巧也完全不够用。学生必须老老实实从阅读做起,我们不要“假”的阅读,那种只为应付考试的阅读;我们要的是真阅读,要读到心有所感,心有所悟,不表达出来心里就难受的真阅读。看到有真正阅读功底、能临题思考的文章,阅卷者往往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考生的情绪起伏与思维过程。一篇文章好不好,除了评分标准里规定的条条杠杠的内容之外,是不是真正地临场抒写自己的内心情怀、表达自己的立场态度非常重要。比如:一篇题为《感激地倾听,执着地坚持》中有这么一段话:“我感激我的‘读者’,他们永远愿意为我的生活思考,并总是提出良善的指导;但我更是我自己,笔在我手中,纸在我手下,如何书写给这世界一本富有价值的‘作品’由我来决定。我愿意在这丰富多彩的世界中认真地探寻真理和品行……”这段文字态度明朗,立场坚定,字句铿锵,考场作文要的就是这样清晰的表达,阅卷者能读到文字背后一个青年的主见与情怀。

  笔者中学同学的孩子有不少刚刚上初高中,以前教过的学生也陆续为人父母,他们经常为如何指导孩子阅读写作而苦恼,不知道让孩子读什么书,该怎么读,写不好作文该怎么办……按照我国著名的语言文字学家黎锦熙先生的观点,写作其实是一种习惯,即习惯于用笔表情达意。这跟画家喜欢用画笔表达对事物的理解,音乐家常用音符抒发对世界的感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对孩子从小的阅读习惯培养非常重要。一开始,可以是随心所欲地看,只要好玩,孩子喜欢就行。这种没有精神压力的阅读,会让孩子从阅读中体验到乐趣,一旦养成习惯,在量的不断积累下,定会有质的飞跃。随着孩子认知水平的提升,家长不可对孩子的阅读取向放任自流,不闻不问,孩子很可能会选择偏差,误入歧途,迷恋一些没有营养反而损害精神的不良书籍。儿童少年时期,家长老师对孩子阅读趣味的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阅读要由散漫随意转向写作借鉴应用。多做读书札记是个很好的方法。看到好的文字就要及时折页或加书签,隔三差五地再翻出来将确实自己认为比较有价值的文句摘录下来,反复诵读并注明出处,以便日后查阅。至于具体阅读的门类范围,低年级可以更广一些,以培养兴趣为主,到较高年级,要指导孩子会读文学作品、人物传记,以及哲学类、心理学类的书籍等等。有些比较难懂的书,也不一定要精研细读,对一些精警的文句有一定的领悟即可。

  胡适先生曾在朱熹“心到,眼到,口到”的读书方法上再加了个“手到”,可见,读书如果只是散漫地浏览,没有记住,只有依稀大概的印象是不够的。这一点我颇为赞同。因为我们现在的考试选拔还是以闭卷为主,作文题目自然有一定的限制性要求,尽量避免考生现成地背诵或套作。考生必须将素材记在脑中、烂熟于心并契合作文题目来现场写作。因此,平时有意识地记背积累一些文字,从模仿、借鉴做起,逐渐会形成自己的思考。不要将阅读写作与考试轻易地联系起来,要让孩子明白,写作首先要能用笔将生活中的美记录下来,对生活中引起思索和争议的事件进行评议。说到底,写作能充盈自己的精神世界。平时经常性的练笔能够让自己的思想得到不断整理与升华,让自己变得更加睿智而有内涵。

  有家长会说,我的孩子已经快高三了,已经没有时间再去做大量的阅读积累了,该怎么办呢?“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阅读积累少是写作的硬伤,但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比较像样的作文,还是要将有限的阅读资源最大化地利用起来。浙大人文学院的陈建新教授曾说过,文章的关键,是有没有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如果作者是通过自己独立的观察和感受得来的题材,无论什么材料,都能被作者点石成金,写成好文章。比如有这么一段文字:“读者之呼声,并不必然指向作品的升华;而他人之意见,也并不必然导向生活的正途。若战火之中的周树人听凭劝导一生行医,风雨如晦之中由谁来撑起民族的脊梁、血荐轩辕?若屈辱至极的司马迁依世俗之见引刃自决,茫茫尘寰之中又由谁来扛起如椽大笔、立起泰山?创造生活如著书,若在‘一千个读者’的褒贬中流连,便要丧失余秋雨先生所谓‘一意孤行的高贵’。缧绁于人生观者的鱼目混珠良莠不齐之见,必将陷入自我意志与社会大流的二律背反。”这位考生用到鲁迅、司马迁、余秋雨等文化名人事迹并不新鲜,可以说也属于烂熟化的素材。如果按一般的做法,拿这些名人生平到考场上“装配”起来的作文当然不是“真”作文。而像这位考生所写的文字,不要说这段紧扣题意,用词丰富,句式灵活,你只需读一遍,就能体会到作者酣畅淋漓的情感、充沛磅礴的气势和无懈可击的说理。所以,如果真到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时候,是不是可以从有限的素材中深挖自我独特的个人理解和感悟中多花些功夫。阅读少而精,思考真而深,言辞朴素一点,只要能在作文中做到真思考、真表达,一样也能写出好文章。

  真正的阅读与写作是纯粹的,它能给人带去精神上的愉悦。而仅仅凭功利之心去应对考试就要冒巨大的风险。作文能不能讲套路,能不能靠技巧取胜,这涉及作文该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笔者在这里也谈一点看法,有不妥之处,请方家指正。

  笔者认为,讲技巧能让作品更精彩,但刻板地按套路写作一定不会有好作品。关于写作技巧,语文老师都会教给学生很多,本文就不再赘述。让学生在作文中展示真实的自我,让写作回归生活、表现生活,让学生思考林林总总的社会现象,鼓励他们乐于思考,善于表达,这是解决学生作文无病呻吟、思想肤浅的根本所在。只讲求套路的写作思维只会直接框住学生和思维,进而形成投机取巧、懒于写作的定势,每上考场看到试题习惯性地不对题目材料进行分析研究,而是马上先考虑自己读到过哪篇文章可以套用,怎样把作文字数凑到。这样怎么能写好作文呢?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在考场上文思泉涌,妙笔生花,一定要趁早行动,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节假日休息时间,以及平时边角零星的时间,多读一些好书,拓展自己的视野,积累属于自己的相对冷门的个性化素材,才不至于出现“撞车”现象,在考场作文中写出与众不同的作文,令阅卷者刮目相看,自然赢得高分。

  语文考试中的写作题从某种角度上讲是一道最具个性化的考题,让考生能充分自由地表情达意,阐述对生活现象的独特思考。平时训练考场作文,笔者认为一定要克服怠惰、敷衍行文的不良习惯。正确的做法是:拿到一个题目,要乐于思考,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充分打开思路,想想面对这样一个命题,我可以从哪些方面谈,哪些角度是自己比较擅长的,我的观点能不能站得住脚,有哪些素材是可以作为我这种观点的佐证,然后拟制提纲(现场作文可以打打腹稿,做到心中有数)。至于作文的语言表达可以从模仿做起,善于借鉴,在多读多写中逐渐形成自己最舒服的表达习惯。

  阅读是把弓,何时引弦都不晚;写作是支箭,金榜高中不遗憾。高考拉分看语文,语文拉分看作文。让阅读铺就我们的成长之路,让写作源自我们心底的呐喊,让语文助力我们明天的辉煌!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60秒决定一篇考场作文的命运——来自阅卷老师的现场手记之二
揭开高考作文阅卷的神秘面纱——来自阅卷老师的现场手记之一
>>文化生活
小百姓,旧时剡地的特殊人群
浙一下沉专家聊聊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薄荷绿成亮点色!张钧甯夏日搭配有妙招
老字号脑洞大开 “跨界网红”自带流量
瞄准汽车金融 银行ETC场景争夺战升级
费德勒快38岁了,可他又创造了一项纪录
正宗日本机甲登陆!威猛源自危机
泰剧成翻拍香饽饽,仅因不再“狗血”?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 抓好"三个年" 围绕"五个聚焦"
· 【专题】聚焦2019·嵊州两会
· [专题]"70有我更青春"网络主题活动
· 【专题】聚焦2019全国两会
· 【专题】剡溪潮涌四十载
· 【专题】改革开放40年
· [专题]第四届中国越剧艺术节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专题】国新办浙江专场新闻发布会
汛期以来共有1991万人次受灾
集团窝案"腐败共赢" 蛀虫掏空百亿国企
中国经济韧性在哪里
探访ICU:监护医生和死神“掰手腕”
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张茂才决定逮捕
国际要闻
21万年前头骨获确认 人类那时已抵欧洲
美国放弃将“国籍选项”加入人口普查
贸易摩擦影响日韩关系
密函泄露 美英友谊的小船要翻了?
美国对法数字税启动301调查
拦截英国油轮遭英国军舰制止?伊否认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