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走进嵊州 | 新闻频道 | 嵊州新闻 | 浙江新闻 | 中国新闻 | 世界新闻
乡镇网闻 | 中国越剧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体育娱乐 | 旅游美食 | 美图欣赏
健康保健 | 时尚汽车 | 数字报纸 | 政务频道 | 经济频道 | 传媒频道 | 浙江网闻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时政经济


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7—2025)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9年09月18日11:11:31 

嵊州市人民政府

二〇一八年一月

前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加入了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高度、实践深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

  浙江省委、省政府以“两个高水平”为奋斗目标,要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美丽浙江”建设是“两个高水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绿色浙江”、“生态浙江”到“美丽浙江”,浙江生态文明建设以“八八战略”为统领,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一张蓝图绘到底,走出了一条具有浙江特色的生态文明科学发展之路。

  嵊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以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全面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本规划立足于“实力嵊州、品质嵊州、美丽嵊州”的区域发展战略,确立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生态文化为灵魂、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经济为动力、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建设方略,提出六大建设内容、十五类重点建设项目,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明确的指引。通过近十年努力将嵊州市建设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

  目录

  第一章 基础背景

  一、基础优势

  二、发展机遇

  三、面临问题

  第二章 规划总则与规划目标

  一、规划总则

  二、规划目标

  第三章 健全空间规划,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一、构建生态安全空间

  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三、保障农业发展空间

  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五、科学规划城镇空间

  六、明确城镇开发边界

  第四章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一、推进工业智造化转型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三、促进绿色服务业发展

  四、推动融合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第五章 实施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一、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

  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四、维护生态系统功能

  第六章 建设美丽城乡,全域实现美好生活

  一、提升城区风貌品质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三、构建绿色低碳交通

  四、营造全民绿色生活

  第七章 健全生态制度,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一、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高效决策制度

  二、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三、执行空间管控并探索空间规划体系

  四、执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五、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六、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

  七、推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第八章 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社会文明风尚

  一、传承弘扬嵊州传统文化

  二、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三、深化生态绿色示范创建

  第九章 重点项目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保障

  二、政策制度保障

  三、建设资金保障

  四、科技人才保障

  附表:重点问题清单

  第一章 基础背景

  一、基础优势

  (一)自然资源优越独特,生态环境质量优良

  嵊州,四面环山,溪涧纵横,中为盆地,剡溪贯穿其中。山地占76.8%,河川占5.1%,平原占18.1%,俗称“七山一水两分田”。境内山脉主要属四明、会稽山脉系,南部为天姥山延伸的天台山余脉,西白山主峰为最高峰,海拔1095.7米。嵊州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野生动植资源丰富,植被中有茯苓、香樟等常用经济价值和药用的野生植物111科,335种。非金属、建筑材料矿产丰富,硅藻土、黄沙、萤石、花岗岩被称为嵊州矿产的“四宝”。硅藻土远景总储量为5亿吨,属特大矿藏,居全国首位。

  全境基本属于曹娥江流域,水资源丰富,全市水域面积89.8平方千米,有大中小型水库六百多座,山塘万余处。主要河流剡溪自长乐江与澄潭江在城南汇合,至三界出境,剡溪两岸山水交融,风光迤逦,古有“溪山第一”之誉。全市区域水环境功能区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质标准,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南山水库、小舜江流域等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Ⅱ类水质标准,水质达标率达100%。

  嵊州拥有的丰富自然资源,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打造“实力嵊州、品质嵊州、魅力嵊州”创造了不可或缺的自然条件。

  (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嵊州传统行业发展迅速,独树一帜,享有中国“领带之乡”、“厨具之乡”、“电声零件之都”、“真丝之都”、“茶叶之乡”、“竹编之乡”、“花木之乡”等众多产业名片。2005年被评为“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十二五”期间,嵊州市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影响的挑战,主动适应发展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促转型、抓投入、控风险,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良好态势。

  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0.49亿元,同比增长7.5%,超绍兴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绍兴市各区(县、市)第一位。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提高。工业强市有力推进,坚持以亩产论英雄,实施转型升级“七化”行动,块状经济加快向特色产业集群转型提升,领带服饰、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传统优势产业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6%。入围“浙江制造”试点县市,领带产业列入国家第一批区域品牌建设试点,纺织(真丝产品)产业被授予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称号。现代农业蓬勃发展,被评为全国推进农业现代化优秀城市。服务业发展迅速,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8.4%,网络零售额突破60亿元,被评为省电子商务示范县市。

  (三)历史文化悠久醇厚,现代文化繁荣昌明

  嵊州历史悠久,文化昌明。早在秦汉时期就已建县称“剡”,北宋年间始名嵊县,1995年撤县设市,至今已有2100多年历史。嵊州文化源远流长,素以“百年越剧诞生地、千年剡溪唐诗路、万年文化小黄山”闻名于世。书圣王羲之晚年归隐于此,谢灵运、杜甫、李白、陆游、朱熹等历代数百位文人雅客也曾多次入剡揽胜,留下“剡溪蕴秀异,欲罢不能忘”等许多咏剡名句。嵊州人才辈出,是著名的人口理论家马寅初、革命音乐家任光、山水画家郑午昌、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围棋国手马晓春等名人名家的故乡。文化遗产众多,目前全市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小黄山遗址)1个、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个、省级文保单位10个、省级历史文化村镇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4项,省级12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名,省级12名。

  嵊州市以建设剡越文化名城为目标,致力于繁荣越剧事业、改善文化民生,获得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市)和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诸多称号。市区、集镇、农村三级文化阵地网络基本形成。21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站)进一步完善,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和社区文化活动室实现全面普及。节庆活动精彩丰呈,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获“中国十大著名节庆”称号。以市区广场文化为龙头,“一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有演唱”的广场文化活动打出品牌。不少乡镇开始举办与当地经济相结合的文化艺术节,如长乐红枫文化节、甘霖樱桃文化节、谷来香榧茶叶文化艺术节、黄泽桂花艺术节等。

  现代的嵊州给予了越乡文化更为丰富的精神内涵,更加广泛的文化载体,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文化的支撑。

  (四)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工作扎实

  嵊州市自2003年开始创建生态市以来,坚持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强化节能减排和污染整治,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持续改善生态环境,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制度和生态文化建设,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生态市、省示范文明城市和省森林城市。

  “十二五”期间,嵊州市大力推进“五水共治”,累计治理“三河”89条309公里,完成380个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清淤195万方,关停畜禽养殖场2241个,被评为省“清三河”达标县市、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优胜县市。扎实开展优化环境“八大行动”暨“三城同创”,大力整治城乡环境,累计投入近10亿元整治城乡环境,加强节能减排,环境面貌显著提升,被评为省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市。

  生态绿色创建有序推进,截至2016年底,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8个、省级生态乡镇(街道)13个,市级生态示范村290个。此外还成功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绿色学校2个、省级绿色学校20个、市级绿色学校27个;省级环境教育基地1个;省级绿色社区9个、市级绿色社区16个。

  二、发展机遇

  (一)生态文明建设国家战略为嵊州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十九大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二)“两美浙江”建设为嵊州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明确的目标

  2014年5月,浙江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作出了《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提出了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主要目标。美丽乡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811”专项行动、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四换三名”、“三改一拆”、“四边三化”、“五水共治”等特色工作深入推进,为嵊州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811”美丽绍兴建设行动对嵊州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

  2016年3月,中共绍兴市委办公室和绍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联合印发了《“811”美丽绍兴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明确指出要以“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为总体目标,到2020年,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以水、大气、土壤和森林绿化美化为主要标志的生态系统初步实现良性循环,全市生态环境面貌根本性改观,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和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各项指标要求。嵊州市是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坚持绿色发展是嵊州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内在需要

  《嵊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注重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强化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协调统一。坚持不懈抓好“五水共治”等工作,更大力度推进大气和土壤污染治理。发挥和扩大山水生态优势,发展生态经济,构筑生态安全屏障,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倡导绿色健康生活。

  (五)“三个嵊州”建设将谱写嵊州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未来五年,随着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嵊新协同发展的深入推进,“二二三四”的大交通格局基本建成,在产业升级、人才集聚、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将为嵊州跨越式发展注入无限活力。嵊州市将以打造绍兴市域东南部中心、以特色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山水园林城市、以越剧文化为主导的剡越文化名城为目标,聚力特色产业集聚区、山水生活体验区和幸福和谐示范区发展,高质量完成“实力嵊州、品质嵊州、魅力嵊州”建设任务,将谱写嵊州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三、面临问题

  (一)空间发展格局不尽合理

  “多规合一”体制尚在建立过程中,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和环境功能区划是区域重要的三大规划体系,但是由于规划编制主体不同,各规划编制在各自的行政体系架构中展开,指导标准不一,缺乏上层的顶层设计和统一协调,规划之间融合度仍然不足。

  由于各种历史和现实原因,各部门政策相互协调不足的状况依然存在,局部区域工业企业与居住区混合布局现象没有根本改变,“退二进三”推进缓慢,区域功能特色不突出,尚未形成城市建设与产业推进良性互动、空间布局优化有序的态势。

  (二)产业升级优化时不可待

  纵观历史,世界科技革命几乎50年为一个发生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爆发前期。中国以“一带一路”为战略正在积极引导新的全球化进程。嵊州市的产业升级优化必须有全球战略的高度,方能在新的历史机遇面前抓住突飞猛进的机会。

  目前嵊州虽已形成优势特色经济,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现,但工业企业以中小型为主,传统优势产业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含量低。受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制约,工业产业集聚度和产业层次不高。新经济新动能培育缓慢、科技型企业占比不高,重大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高端开放合作平台建设有待加快。

  农业产业必须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解决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不健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效率低等系列问题。

  促进二三产融合,需加快基于互联网的生产服务型的三产发展,同时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优势发展特色绿色服务业等系列问题均急需提上议事日程。

  (三)突出环境问题亟需解决

  大气环境质量问题依然是主要环境问题,完成彻底消除重污染天气和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绍兴市下达要求,任务十分艰巨。部分区域大气污染及恶臭问题仍然存在,环境问题投诉中以涉气投诉最多,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工、印染造纸、家具涂装和垃圾处置等行业。

  地表水环境质量中,因周边生活源污染较重,剡湖老东桥水质断面仍存在超标现象。

  VOCs治理和土壤修复任务重、成因复杂,目前尚处在探索阶段,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系统的分析评估。

  总之,对突出的环境问题缺乏系统的科学评估,统筹协调、部门联动格局尚未真正形成。

  (四)城乡人居环境有待改善

  绿地系统、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农村居民饮用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相对滞后。城市污水管网改造、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扩建改造等任务进程有待加快。城区绿地总体质量较差,城市道路绿化不足,城市街头绿地稀少,工业区绿地缺乏。垃圾分类尚处于起步阶段,生活垃圾分类前端、中端及末端处理不配套。部分农村居民的饮用水来自山塘水库,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需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城镇环境整治和美丽宜居村庄建设需进一步推进。

  (五)生态文明意识有待提高

  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化亟待开发。嵊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目前具有嵊州特色的生态文化元素和生态思想远未得到充分的挖掘和整理。生态文化建设应秉持的理念与意识还较为欠缺,生态文明理念还未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意识,全社会深厚的生态文明氛围尚未真正形成。

  (六)生态文明体制尚需健全

  目前,嵊州市已有的生态制度体系尚停留在原有生态市建设的生态制度体系框架内,与国家提出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八项制度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亟需建立行之有效的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机制,需加大在国家和省市制定的生态文明制度框架下探索研究具有嵊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管理制度的步伐。

第二章 规划总则与规划目标

  一、规划总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协调、开发、绿色、共享,按照“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立足嵊州市自身优势,以创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载体,确立以生态文明制度为保障、生态文化为灵魂、生态环境为基础、生态经济为动力、美好生活为目标的建设方略,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二)规划原则

  生态优先,促进绿色发展。以生态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建立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模式。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以环境功能区功能定位和环境质量保障为导向,实施严格的空间管控,保护和开发并重在生态文明建设系统中互为条件、互为促进,和谐发展。

  深化改革,健全制度保障。健全市场机制,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总体思路,理顺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在国家、省和绍兴市的统一部署下,健全具有嵊州特色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保障体系。

  以人为本,推进共建共享。广泛发动全体社会成员,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共建共享的社会氛围,促进民众普遍形成绿色、循环、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共创富裕、文明、美好的生活。

  重点突破,统筹协调发展。既从全局入手,统筹安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各项工作协调发展,又精准分析建设重点与难点,集中精力,着力突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编制依据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主要政策性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8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2016年);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5年);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2009年);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

  1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年);

  15、《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5年);

  16、《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工作的意见》(环发〔2013〕121号);

  17、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的通知(环生态〔2016〕4号);

  18、《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发改环资〔2013〕2420号);

  1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

  20、《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

  21、《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

  2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办法(试行)》(2015年);

  2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

  24、《关于印发《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的通知》(环生态〔2016〕151号)。

  浙江省主要指导性文件及规划:

  1、《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2010年);

  2、《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定》(2014年);

  3、关于印发《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管理规程(试行)》《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的通知(美丽浙江办发[2016]1号);

  4、《“811”美丽浙江建设行动方案》(2016年);

  5、《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年);

  6、《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2016年);

  7、《浙江省主体功能区划》(2014年);

  8、《浙江省环境功能区划》(2016年);

  9、《浙江省水功能区水环境功能区划》(2015年);

  10、《浙江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2012年);

  绍兴市及嵊州市指导性文件和规划:

  1、《“811”美丽绍兴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2016年);

  2、《绍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2016年);

  3、《嵊州市域总体规划纲要(2016-2035)》(2017年);

  4、《嵊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调整完善版》(2016年);

  5、《嵊州市环境功能区划》(2016年);

  6、《嵊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17-2030)》(2017年);

  7、《嵊州市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2016年);

  8、《嵊州市“十三五”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

  9、《嵊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年);

  10、《嵊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2016-2020)》(2016年);

  11、《嵊州市湿地保护规划(2015-2020)》(2015年);

  12、《嵊州市水土保持规划》(2015年);

  13、《浙江省嵊州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专项规划》(2017年);

  14、《嵊州市城乡公交一体化专项规划》(2016年);

  15、《嵊州市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评审稿)》(2017年);

  16、《嵊州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2017-2025年)》(2017年);

  17、《嵊州市2016-2020年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总体建设方案》(2015年)

  18、嵊州市各主导行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四)规划范围

  规划范围为嵊州市行政区域,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国土面积1789平方千米。

  (五)规划期限

  规划基准年为2016年,规划期限为2017-2025年,分两期开展。

  规划近期:2017-2020年,全面启动和重点攻关阶段;

  规划远期:2021-2025年,巩固提升和深化扩展阶段。

  二、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聚力特色产业集聚区、山水生活体验区、幸福和谐示范区建设,融入以杭州湾经济区为核心的大湾区建设和以义甬舟为主轴的开放大通道建设,促进嵊新区域协同发展,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协调发展,高质量打造“实力嵊州、品质嵊州、魅力嵊州”。

  到2025年,建成系统完整、责权清晰、监管有效的国土空间管理格局,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深入实施,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生态文明主流价值观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完善,绿色富市、绿色惠民,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安康。高水平建成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城乡协调、生态宜居、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山水文化城市。

  (二)阶段目标

  近期目标(2017-2020)

  从资源节约利用、绿色产业发展、环境质量改善、生态系统保护、人居环境改善、制度机制完善六个系统展开生态文明建设,争取2018年全面达到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要求,持续改善,争取2020年进一步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要求。

  优化调整生态-生产-生活国土开发格局,预防环境风险。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综合防治,保持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稳中有升。推进城乡统筹建设,建设美好家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全市人民的生态文明建设知晓度和参与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的创建工作,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细胞工程。健全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评价。

  远期目标(2021-2025)

  各项指标优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要求,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国土开发保护格局优化到位,基本建成基于科技创新的绿色、循环生态经济体系,生态环境质量优良,全域建设美好生活,生态制度持续优化,生态文明价值观深入人心。

  (三)指标体系

  嵊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分两期推进,近期(2017年-2020年)指标体系参照《浙江省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试行)》的通知(美丽浙江办发[2016]1号)文件中的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16项建设指标要求,其中16项均为约束性指标。在省级各项指标已达到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要求的基础上,指标体系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修订)》文件中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37项建设指标要求,其中约束性指标18项,参考性指标19项。远期(2021-2025)指标体系参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市指标(修订)》持续保持或提升。

  根据2016年现状数据核算,嵊州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中,达标指标10项,未达标指标4项,未评估指标2项,基础较好。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中,达标指标23项,未达标指标8项,未评估指标6项。具体详见表2-1和表2-2。

  2-1 嵊州市创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现状评估结果及目标值

指    标

单位

指标值

2016年

现状值

达标情况

2018年

目标值

2020年

目标值

指标属性

资源节约利用

1

单位GDP能耗

吨标煤/万元

≤0.6

0.32

达标

0.31

0.30

约束性指标

2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立方米/万元

≤28

21.6

达标

20

19

约束性指标

3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

≥85

83.44(2015)

未达标

85

86

约束性指标

绿色产业发展

4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秸秆综合利用率

%

≥90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

≥80

100

达标

100

100

5

主要食用农产品中有机、

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例

%

≥60

47.22

未达标

60

62

约束性指标

6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

利用率

%

≥99

99.9

达标

99.9

100

约束性指标

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率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环境质量改善

7

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

%

≥78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8

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

%

≥85

84.4

未达标

85

88

约束性指标

9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

%

≥80

——

未评估

80

≥80

约束性指标

生态系统保护

10

森林覆盖率

%

≥40

64.6

达标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约束性指标

人居环境改善

11

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优良比例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农村合格饮用水人口覆盖率

%

≥90

90.5

达标

92

95

12

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

%

≥85

94.82

达标

95

100

约束性指标

1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96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14

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

%

≥90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建制村比率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建制村比率

%

50

——

未评估

50

60

15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平方米/人

≥13

10.66

未达标

13

15

约束性指标

制度机制完善

16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22

22

达标

22

22

约束性指标

  表2-2 嵊州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指标体系

领域

任务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值

2016

现状值

达标情况

2020

目标值

2025

目标值

指标属性

(一)

制度与

保障机制完善

1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

制定实施

正在编制

未达标

制定实施

逐步完善

约束性指标

2

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占党政实绩考核的比例

%

≥20

22

达标

22

≥22

约束性指标

3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

编制

未编制

未达标

编制完成

持续完善

参考性指标

4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

开展

未开展

未达标

全面开展

持续完善

参考性指标

5

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

-

开展

开展

达标

全面开展

持续完善

参考性指标

6

河长制

-

全面推行

全面推行

达标

全面推行

持续完善

约束性指标

7

固定源排污许可证核发

-

开展

已开展

达标

全面开展

持续完善

约束性指标

8

环境信息公开率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二)

环境质量改善

9

环境空气质量

优良天数比例

%

88

84.4

未达标

88

90

约束性指标

重污染天数

-

0

1

未达标

0

0

10

地表水市控以上断面水质Ⅰ-Ⅲ类的比例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市控以上劣V类断面比例

%

0

0

达标

0

0

(三)

生态系统保护

11

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

-

≥55

且不降低

77.8

达标

78

≥78

约束性指标

12

森林覆盖率

丘陵区

%

≥40

64.6

达标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参考性指标

13

生物物种资源保护

重点保护物种受到严格保护

-

执行

执行

达标

严格执行

严格执行

参考性指标

外来物种入侵

-

不明显

不明显

达标

不明显

不明显

(四)

环境风险防范

14

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15

污染场地环境监管体系

-

建立

建立

达标

建立

持续完善

参考性指标

16

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

-

未发生

未发生

达标

未发生

未发生

约束性指标

(五)

空间格局优化

17

生态保护红线

-

开展划定

开展划定

达标

保持或根据调整规定微调

保持或根据调整规定微调

约束性指标

18

耕地红线

-

遵守

遵守

达标

严格遵守

严格遵守

约束性指标

19

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

丘陵地区

%

≥22

33.3

达标

保持稳定

保持稳定

约束性指标

20

空间规划

-

编制

未编制

未达标

编制实施

持续完善

参考性指标

(六)

资源

节约与利用

21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

吨标煤

/万元

≤0.70

且能源消耗总量不超过控制目标值

0.32

达标

0.30

0.28

约束性指标

22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立方米

/万元

≤50

51.4

未达标

50

48

约束性指标

23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万元/亩

≥80

——

未评估

80

100

参考性指标

(七)

产业循环发展

24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秸秆综合利用率

%

≥95

100

达标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畜禽养殖场粪便综合利用率

%

≥95

100

达标

100

100

25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

%

≥90

99.9

达标

99.9

100

参考性指标

(八)

人居环境改善

26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

100

94.82

未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7

城镇污水处理率

%

100

92.5

未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8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29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

%

≥95

97.1

达标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30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

%

100

——

未评估

100

100

约束性指标

(九)

生活

方式绿色化

31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

≥50

——

未评估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32

公众绿色出行率

%

≥50

——

未评估

50

≥50

参考性指标

33

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

%

≥80

——

未评估

80

90

参考性指标

34

政府绿色采购比例

%

≥80

——

未评估

80

90

参考性指标

(十)

观念意识普及

35

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

%

100

100

达标

100

100

参考性指标

36

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知晓度

%

≥80

80

达标

85

90

参考性指标

37

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满意度

%

≥80

80

达标

85

90

参考性指标

  第三章 健全空间规划,优化国土开发格局

  通过完善健全空间规划体系,严格实施“三区三线”管控,配套科学合理的产业、土地利用转换、生态补偿等政策,逐步解决历史遗留的空间布局问题,优化国土保护和开发格局。

  一、构建生态安全空间

  以嵊州市周围四明山、会稽山、天台山生态公益林和小舜江、十八都江、南山水库等水源保护区为主体,以长乐江、黄泽江、澄潭江、剡溪水系和交通道路生态廊道建设为脉络,串联散布的各类保护区、大型公共绿地和湖泊湿地,提高生态服务功能,构建“一横、两纵、半环”的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一横”是指以河流水系为主所构成的东西方向生态廊道,包括西部的长乐江向东汇至剡溪,东部的黄泽江向西汇入剡溪。 “一横”生态廊道横贯东西,连接嵊州主要河流水系,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农田灌溉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保护方向以水生态系统保护为主。

  “两纵”是指规划杭绍台高速和上三高速以及剡溪所构成的以南北方向为主的生态廊道建设。“两纵”廊道连接南北部山地水源涵养区和中部平原城镇与生态经济区,增强整个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建设及保护方向以生态景观保护、开展生态恢复和发展生态旅游及生态农业为主。

  “半环”是指嵊州市西北部会稽山区、西南部天台山区以及东北部四明山区,其中包括小舜江、十八都江等河流的源头及上游区域,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和水源保护功能,是嵊州市生态保护的安全屏障。建设及保护方向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为主,辅以经济林业和生态旅游建设,尤其注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和水土保持的预防与监督,加大退耕还林、坡耕地改造力度,遏制水土流失。

  二、严守生态保护红线

  根据浙江省统一部署,2017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2019年前完成勘界定标并出台生态红线区生态补偿政策。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嵊州市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划定嵊州市生态保护红线363.7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20.3%。主要包括嵊州市12个重要饮用水源保护区的一二级保护区范围以及重要生态公益林分布区和环境敏感性评估高的区域。

  管控措施:各类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分类管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浙江省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管理;森林公园按照《森林公园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保护管理;湿地保护区按照《湿地保护管理规定》、《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保护管理;生态公益林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浙江省公益林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管理;风景名胜区按照《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管理。

  嵊州市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和正面清单必须符合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规定的管控措施和正面清单要求。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管控措施和正面清单主要包含总体要求,村居建设、农业开发、线性基础设施、风电光伏电站与水电开发、旅游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河湖滨岸带保护等7大类型的分类管控要求,以及涉及历史遗留问题和涉及人口和产业发展政策的指导意见。

  三、保障农业发展空间

  (一)农业空间布局

  积极推进示范园区和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形成“3211”的农业空间布局,即东部、中部、西部3个现代农业综合区,绿城、三界飞翼2个现代农业发展综合体,中茶所(嵊州)研发中心1个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围绕三江流域、沿线结合花木产业和区域文化资源开发建设的1条休闲创意农业带。

  (二)林业空间布局

  根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似性,林地经营历史、发展方向和经营措施的相对一致性,将全市划分为“西部低山丘陵林业建设区”、“中部低丘平原林业建设区”和“东部低山丘陵林业建设区”3个林业建设区。

  西部低山丘陵林业建设区主要发展毛竹、香榧、桃李、茶叶等传统优良经济树种。中部低丘平原林业建设区积极发展以苗木花卉为主的高效森林生态经济,实施富民林业建设。东部低山丘陵林业建设区重点发展江南油杉、柏木、南方红豆杉、榧树、光皮桦、榉树、浙江楠、浙江樟、杂交马褂木、黄檀等为主的珍贵树种用材林基地。

  (三)畜牧业空间布局

  根据嵊州市养殖现状,结合全市调整优化肉类消费结构的要求,将畜牧业重点养殖产业划分为四个养殖带,分别为生猪养殖带、草食畜禽养殖带、家禽养殖带和特种养殖带。

  生猪养殖带以养殖长白猪、大约克、杜洛克等生猪品种为主,养殖区域分布在浦口街道、鹿山街道、金庭镇等地。

  草食畜禽养殖带以奶牛、白山羊等牛羊为主,养殖区域分布在浦口街道、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三界镇、黄泽镇、石璜镇等地。

  家禽养殖带以宫廷黄鸡、浙东白鹅等为主,养殖区域分布在剡湖街道、甘霖镇、崇仁镇、黄泽镇等地。

  特种养殖带以养殖长毛兔、獭兔等兔类为主,养殖区域分布在鹿山街道、甘霖镇、崇仁镇等地。

  (四)渔业空间布局

  山塘、水库在保障饮用水、灌溉、防洪等主要功能前提下,利用水域性状,鼓励开展渔业生产,发挥山清水秀环境优势,发展生态渔业。根据地域范围及水域功能,全市渔业水域划分为水库生态养殖区、池塘(山塘)养殖区、特殊功能区和“渔农循环”渔业区。

  水库生态养殖区主要分布在南山水库、前岩水库等6座大中型水库及19座小(一)型、116座小(二)型水库等。实行“保水洁水”渔业,建以大中型水库为重点示范,发展洁水渔业产业,成为有机鱼产业带。

  池塘(山塘)养殖区分布在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三界镇、黄泽镇、石璜镇和剡湖、浦口、鹿山等街道。主要以培育常规经济水产鱼种,以及甲鱼、青虾等特产水产为主。

  特殊功能区主要分布于山清水秀城乡结合部、剡溪及支流等,主要发展观光休闲渔业。

  “渔农循环”渔业区分布在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鹿山街道等粮食产区,主要积极发挥渔业对治水、稻粮促增收入作用,推广稻鱼共生、稻鱼轮作等农渔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作制度。

  四、严守耕地保护红线

  为保障粮食安全,最大限度地保护耕地,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的边界,划定嵊州市永久基本农田红线272.58平方千米,占嵊州市域总面积的15.23%。

  管控措施:严禁安排城镇村建设用地和未列入重点建设项目清单的其它非农建设项目。规划期内确实不能复垦或调整的,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五、科学规划城镇空间

  (一)生态市域发展格局

  从市域功能协调与嵊新协同发展以及实现市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出发,构筑嵊州市域城乡空间总体框架为“一城三轴多点半环”。

  “一城”即为中心城区,包含主城区四个街道和黄泽镇、仙岩镇。

  “三轴”指“一横两纵”三条城镇发展轴,一横指沿甬金高速的横向城镇发展轴;两纵指沿上三高速和杭绍台高速的两条纵向城镇发展轴。

  “多点”指多个城乡发展节点,包含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三界镇、金庭-北漳镇(培育)5个中心镇。石璜镇、下王镇、谷来镇3个一般镇;里南乡、贵门乡、雅璜乡、通源乡、王院乡、竹溪乡6个乡。

  “半环”指环抱城镇的生态保育环。

  (二)山水中心城区发展格局

  构建山水城融合的城市空间,全面提升城市品质。通过组团化布局、圈层式嵌套、点轴式渗透三个策略,总体上形成山、水、林、城一体具有鲜明特色的森林城市意象。形成一心双轴、组团联动、江水串城、绿楔入城的空间结构。

  “一心”,城南新区综合服务中心;“双轴”,纵向沿规划官河路—嵊州大桥—官河南路—嵊新大道的城市功能发展轴,横向沿规划嵊张线—环城南路—嵊义线的城市功能培育轴; “组团联动”,主城区水网、交通网络交织形成的各个组团联动发展; “江水串城,绿楔入城,生态融城”,依托嵊州江水汇流,串联城市组团;依托嵊州群山环绕,形成城市绿楔;依托城市绿廊和开敞空间,融入生态网络。

  (三)生态工业发展空间格局

  结合嵊州市产业现状、分布特点,促进产业园区的规模化、高效化发展,使产业特征更为明显,空间布局更合理,集群效应更彰显。全市形成“二大五小”的工业空间布局。

  “二大”指嵊州经济开发区和三界高新园区。嵊州经济开发区是全市大型企业和重点引资项目的主要发展平台,也是集行政、生产、商贸、居住于一体的城市新区,产业发展以领带、绢丝针织、电器厨具、精制名茶为主。三界高新园区,以电子、机械、厨具、机械链轮、新材料及其他高新技术和环保产业为主。

  “五小”指三江、甘霖、长乐、黄泽、崇仁六大工业功能区,其中三江工业功能区以发展领带服饰、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产业为主,同时积极培育电声、汽摩配等新兴产业;甘霖工业功能区以发展电声、冷配、建材等科技型、环保型和信息型产业为主;长乐电机工业功能区以电机电器生产为主;黄泽工业功能区以电机电器、机械链轮、造纸印刷为主;崇仁工业功能区以建材、轻纺服装、食品加工为主。

  (四)绿色服务业发展空间格局

  遵循“有主有次、圈层联动、多元集聚”的原则,建设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圈、拓展翼、辐射片、联动轴,强化嵊州中心城市与甘霖镇、长乐镇服务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城乡服务业协调发展,整体上构筑产业特色鲜明、主体功能突出、区域联动发展、辐射能力较强的“一核、两轴、三翼、四片”服务业空间布局新格局。

  “一核”,改造提升老城区,打造成为嵊州高端商贸服务和旅游服务的集聚发展区。精细开发城南新区,主要承载综合商贸、商务金融、总部经济、文化休闲、现代物流等功能。

  “两轴”,依托527国道和剡溪整合沿线资源要素,推进服务业功能区块点状集聚、轴状串连,形成两条发展轴。建设沿527国道休闲养生联动轴、沿剡溪商务科创联动轴。

  “三翼”,前瞻性考虑中心城区(城南)未来与东西两侧甘霖镇、黄泽片区组合成“一体两翼”中心城市的发展趋势,谋划形成拓展翼。包括城东电商物流翼(含黄泽镇区)、城北休闲养生翼、城西人文科创翼(含甘霖镇区)。积极推进服务业细分领域的专业化发展,成为全市服务业快速增长区。

  “四片”,建设长乐镇品质商贸片、崇仁镇养生度假片、三界镇商贸流通片、金庭镇-北漳镇人文休闲片。

  六、明确城镇开发边界

  为限制城市无序发展,保障重点功能区、重点建设项目及民生建设项目用地,有效引导城市空间发展和建设项目布局,划定城市空间拓展的外部范围边界。划定嵊州市城市、镇开发边界118.07平方千米,占市域总面积的6.60%。主要包括嵊州市中心城区和长乐、三界、崇仁等镇区中心。

  管控措施:各类城镇建设须在城市、镇开发边界即城镇空间扩展区域内选址,满足一定条件下方可进行建设。禁止在建设用地边界控制线外进行建设,已建项目不能改、扩建,并应采取有效措施复垦。

  第四章 推进科技创新,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通过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推进工业智造化转型,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提升绿色服务业建设,促进产业绿色发展。

  一、推进工业智造化转型

  深入实施工业转型升级“七化”行动,加快大产业培育、大平台建设和大企业发展,推进特色产业与“中国制造2025”战略接轨。大力开展生态工业建设,升级技术水平,实施品牌战略,提升产业层次,坚持传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同步发展,增强工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做大做强优势主导产业。推动领带服饰、电器厨具、机械电机三大传统优势产业改造升级,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领带服饰产业要加强剡越传统文化与现代时尚元素融合,着力推进设计资源整合、设计平台建设和设计人才招引工作。电器厨具产业要加强厨具设计能力,开拓电器个性化定制服务市场,深化国家标准化试点,提高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着力推进产品设计创新和质量提升。机械电机产业要重点发展先进机械、节能环保型机械零部件、高效环保电机等产品。推进数控自动化、机电信息化和产业标准化发展,提升设备成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围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信息技术等四大重点领域,研究制定、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路线图,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专项的实施。着力抓好经济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加速集聚,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积极培育新能源环保产业,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等一批新能源研发型企业为依托,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二)强化科技创新驱动

  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重点引进和推广先进制造、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提升电器、机械制造的技术水平,为产业层次升级提供保障,重点抓好生产装备的智能化和产品的智能化。对领带、服饰等劳动密集型传统行业企业以“机器换人”为突破口,以“两化”深度融合为着力点,通过自动化提升推进技术改造,深化企业信息化应用,提高产业“两化”融合度,加快实现信息技术全方位渗透融合,实现智能化生产,促进行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积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企业主导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实现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的优势互补,构建产学研联盟,推动龙头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以企业为主建立技术创新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充分利用高校院所的人才和技术资源,联合开发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高校院所技术和成果向企业转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强化本土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为产业升级提供合格人才,使企业高新技术尽快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增强企业自主研发能力力争工业企业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

  (三)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提升产品设计水平,抓住传统制造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机遇,大力发展创意设计业,依托电子商务平台和现有生产制造能力,引入定制信息化系统,构建个性化定制平台。挖掘和提炼传统文化精髓和元素,在产品设计中将时尚元素和越剧文化完美融合,面向行业高端市场设计开发拳头产品,提高文化附加值,提升嵊州领带服装产业在设计、生产及服务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嵊州制造”走向“嵊州智造”。

  提升产品质量。开展质量先进示范企业争创活动,大力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5S管理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同时继续帮助优势产业参与国家级标准化制定。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针对领带服装、电器厨具等主导产业建立完善工业产品质量追溯网络,树立产品质量的良好口碑,培育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影响力和行业美誉度的区域品牌和名牌产品、名牌企业。

  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在政府对外活动中适当推介嵊州优势产业和产品,鼓励企业加强与广告公司的合作宣传自身特色和产品优势。电器厨具和机械电机产业以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企业技术或工程中心为目标,制定品牌培育导向目录,打造“集成灶·嵊州造”等区域品牌。实施品牌国际化战略,积极参加国内外相关展会的同时举办中国领带“名城杯”全国丝品花型设计大赛、中国厨房设计大赛等时尚设计创新活动,全面提高嵊州市主导产业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嵊州由品牌大市向品牌强市跨越。

  二、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嵊州“山青、水绿、天蓝”的生态环境优势,根据区域特色农业和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打造品牌农业、品牌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等精品品牌体系。

  加大嵊州农业休闲观光园内农产品向有机、绿色和无公害转化力度,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其中,绿色农产品品牌包括早禾牌龙井茶、山鸟岑龙井茶、江夏牌茭白和果花香牌草莓酒等;有机农产品品牌包括百岗雾尖牌龙井茶、山森牌香榧等;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包括桂岩雾尖茶叶、越香园珍珠李、山岚龙井茶和江夏茭白等;地理标志农产品主要包括“越乡”龙井、“嵊州”香榧等。到2018年,主要食用农产品中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例达到60%。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等农业标准体系。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投入品的使用监管。逐步建立以省市级检测中心为依托,县级检测站为基础,乡镇、基地、市场、企业速测为补充,覆盖全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三品一标”生产基地等作为重点,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各类农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和定性检测。逐步实行对农产品从生产到餐桌全过程质量有效监督管理。

  (二)提升优势特色产业

  做优做精特色农业。提升发展香榧竹笋、果品蔬菜、特色畜禽、花卉苗木、茶叶蚕桑等农业特色主导产业,推进产业化、规模化、设施化和生态循环化发展。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发展养生药材等新兴产业。推进农业标准化和品牌化生产,培育一批知名品牌。加快“三位一体”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建设,构建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提高农业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发展立体农业。深入实施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及质量和疫情防控监管体系。

  推进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推进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创新。通过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示范推广“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等新型经营方式,优化利益联合机制,促进原料生产、加工物流、市场营销等一体化发展;通过“四有五化”(有合法的经营主体,有必要的生产场地,有规范的生产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品牌化、社员技能化、产品安全化),建立土地流转服务点(站),实施信用等级评估制度,规范化建设农业经营主体。

  建设农业现代营销服务平台建设。以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大力发展智慧农业、大数据农业,积极推动农业电子政务、事务、服务与商务和农村信息化建设。搭建现代营销服务平台,进行智慧农业工程建设,推动资源与信息的共享共融,加快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和农业领域“电商换市”,深化开发应用畜牧管理、农资监管、农技服务、农产品安全追溯等系统,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现代化水平。

  三、促进绿色服务业发展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服务业转型升级的引领、融合、创新驱动作用,加快互联网与物流、商贸、旅游等行业的进一步融合。加速产业价值链体系重构,全力促进嵊州市服务业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服务业向高端化的“智慧服务”发展。

  (一)强化商务物流一体化发展

  充分依托嵊州时尚轻工产业、商贸业、旅游业和农业等优势产业基础,结合城市商圈、区域性专业市场等建设,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通过促进电商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强化区域物流网络建设,将嵊州打造成为国家级电商物流创新发展引领区。

  创新优化市域农村电商物流“嵊州模式”,打造国家级农村电商示范县。深化“万村千乡工程”,完善农村电商服务体系。优化、创新、推广优森股份“电商平台+快快物流+金融+网点”的农村电商模式,将农村电商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依托电商平台打通农产品销售、乡村旅游服务链,创新农旅联动服务产品。

  推动强化跨境电商物流发展。加快跨境电商物流企业集聚。以嵊州领带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嵊州云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等省级跨境电子商务园区试点为示范,加快推进传统外贸转型升级。推进海外仓节点布局,发展保税备货、保税集货等跨境电商模式。坚持模式创新。不断提升优化嵊州云电商信息科技产业园的B2B2C跨境电商模式。

  强化区域电商物流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甬金铁路、杭绍台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契机,围绕铁路站场、互通枢纽等重要节点,强化仓储物流用地的规划布局,吸引网商、企业及快递物流企业在嵊州设立电商物流中心,协调发展区域性网货集散分拨功能和跨境电商物流服务功能。

  (二)做深特色产业电商转型示范

  深入运用电子商务与“互联网+”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先进制造、创意设计、展示贸易、定制采购、网络分销、互动体验、旅游文化等产业相互融合和创新发展,依托领带服饰、厨具家具、机械电机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规模,引导线上线下平台协同发展,实现产业链纵向、横向延伸。

  培育时尚全产业链电商经济。围绕嵊州发展“时尚产业”总体战略部署,以时尚产业园为核心,集成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重大平台项目载体,全面推进领带服饰等制造企业信息化普及工作,加强时尚产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时尚产业O2O业态的集群发展。

  鼓励企业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支持企业自建平台或依托第三方平台开展各种形式网络分销与网络零售。

  推进专业市场“电商化”转型。支持专业市场建设行业性B2B电子商务平台,发挥领带城等产地型市场的货源优势,探索“网络分销+网货配送+线下体验”市场发展新模式。支持市场把部分经营空间改造为“电子商务功能区”,布局O2O体验、餐饮娱乐等互动性较强的业态。打造智慧化、一体化的产业电商体系。

  (三)大力发展生态养生旅游

  发挥交通区位、山水风光等资源优势,整合区域旅游资源、盘活优质存量设施、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打造多元化生态养生养老产业体系。

  发展温泉度假养生。推进绍兴温泉城、狮子山旅游养生综合体、石林花海、崇仁古镇保护开发等联动发展,把整个区域打造成温泉主题度假、养生养老产业发展廊道。

  积极培育山地运动养生。大力支持发展户外登山、森林度假、观光旅游,重点加强会稽山嵊州片古风忘忧片区、四明山逍遥问道片区、南山乐山乐水片区和唐诗之路沿线区域登山步道、休憩亭廊修建,加快推进狮子山旅游养生综合体、眠牛弄养老养生项目建设,打造区域联动的山地运动养生网络。

  持续推进乡村休闲养生。大力发展休闲农庄、民宿、观光果园、家庭农场、养生山吧、农家乐、农业科普园等业态,适时引导发展帐篷营地、房车营地、户外骑游、拓展训练等新型业态。重点推进越剧小镇、领尚小镇、温泉养生小镇、金庭书圣文化小镇、颐养生态小镇、飞翼农业休闲小镇、三江流域休闲创意农业带等项目建设。

  四、推动融合鼓励发展循环经济

  (一)推动三次产业融合发展

  按照产业特色、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相叠加的要求,整合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和山水生态等优势资源,加快特色小镇建设。全力推进领尚小镇、越剧小镇、飞翼农业休闲小镇、温泉养生小镇等省、绍兴市级特色小镇建设,加快培育电机小镇、木雕小镇、山味小镇、书法小镇及运动休闲小镇等嵊州市级特色小镇。

  创新发展“互联网+农业”,加快农产品商品化进程,提升嵊州特色农业。积极推广生态立体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模式,以现代农业园区创建为示范,大力发展越乡龙井、嵊州香榧、嵊州桃形李等名优特农产品的深加工和营销服务业。

  实施“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创意、文化休闲与制造业、旅游业、农业的融合发展,强化文化与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文化娱乐、出版发行、印刷、民间工艺、民间艺术等传统文化产业向专、精、特方向提升。

  (二)推动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

  按照“布局优化、企业集群、产业成链、物质循环、集约发展”的要求,对工业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企业、产业间的循环链接,提高产业关联度和循环化程度。根据物质流和产业关联性,改造园区内的企业、产业和基础设施的空间布局,实现空间布局合理化。实行产业链招商、补链招商,建设和引进产业链接或延伸的关键项目,实现产业链接循环化。开发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技术,推动余热余压利用、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和水的循环利用等,实现资源利用高效化。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力度,强化污染集中治理设施建设及升级改造。建设园区能源资源环境管理平台和统计体系,循环经济技术研发及孵化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制定入园企业、项目的准入标准等,实现运行管理规范化。

  (三)促进工业循环型示范企业发展

  加快循环经济龙头企业培育,发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大力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推行产品生态设计,推广“3R”生产法,加快企业节约、循环、清洁化发展,促进企业资源高效利用。加强对能源、水、原材料等三大消耗和固、液、气等三大排放以及有害有毒物的管控。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扩大自愿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在每个主导行业和新兴发展行业中选出2-3家重点企业作为工业循环型示范企业。

  (四)发展农业循环化示范园区

  完善“主体小循环、园区中循环、市域大循环”的发展格局。以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为主体,创建生态农场、生态农庄和生态企业,通过种养结合、循环利用等途径,实现主体小循环。以乡镇(街道)为重点,创建农业循环化示范园区,通过沼气工程、沼液配送、农业废弃物收集加工处理等节点建设,构建种养平衡、产业融合、物质循环的区域中循环。以全市为整体,统筹布局农业产业以及废弃物回收利用企业、动植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中心、有机肥加工企业等配套服务设施,实现全域大循环。规划建设农业循环化示范园区2-3个。

  推广生态种养模式。以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消纳能力为约束,引导畜禽养殖业和种植业平衡发展,以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和三界飞翼现代新有机农业园2个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为示范,以种养结合、地力培育为基础,以物质循环利用和节能减排为核心,开展符合嵊州实际的农业生态系统内部闭路循环的生态农业模式。在鹿山街道、浦口街道、甘霖镇、崇仁镇、等养牛、羊、兔集中的乡镇(街道)重点推广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模式;在浦口街道、甘霖镇、黄泽镇等生猪养殖集中的乡镇(街道)重点推广以“三沼”为核心的综合利用产业链模式,形成“猪—沼—蔬”、“猪—沼—果”等生态循环利用模式;在长乐镇、崇仁镇、鹿山街道等水禽养殖和水稻种植集中乡镇(街道)推广畜禽粪便-鱼-稻模式,打造“生态鱼、品质稻、美环境”三张牌。

  加强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大力发展以有机肥加工、沼气发电、农林秸秆和加工剩余物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循环企业。鼓励引导采用“农药经营单位折价回收、有资质的环保单位规范化处置”等方式,组建废弃农资包装和农膜回收处理中心。种植业集中的乡镇以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和能源化利用为重点,推进燃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等多途径利用。完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粪便处理设施,通过畜禽粪便收集处理企业和有机肥加工企业安全处理。

  第五章 实施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

  以提高环境质量为导向,综合开展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维护山水资源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积极开展生态保护与修复。

  一、加强水环境综合治理

  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治污水、排涝水、防洪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绍兴市委、市政府关于“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治水力度,提升城乡人居环境。

  (一)加强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

  严格执行《浙江省曹娥江流域水环境保护条例》和《嵊州市推进“五水共治”实施意见》,认真实施“区域限批”政策,不断深化环境污染整治。以新昌江下游新昌与嵊州交接黄泥桥河段、曹娥江上游三江汇合处的屠家埠为重点,开展“五水共治”行动,认真完成工业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城市生活污水收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河道清淤疏浚、水环境整治、采砂整治、河道清草保洁、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沿岸垃圾清理、畜禽及水面养殖治理等任务,严格控制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排放,实现水清、岸绿和景美。规划至2020年,地表水市控及以上断面水质保持Ⅲ类标准及以上,剡溪江下游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好转。

  加强交界断面及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的保护。建立交界断面水质自动监控、预警系统,对交界断面水质进行严格的监控,密切关注交界断面水质;对排入交界断面附近河道的污染源进行综合整治,严格控制交界断面附近河道的纳污总量。

  加强有机毒物控制。对重点监控的工业园区和重点有毒污染排放企业实现定时、定位调查,对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警。加强特征污染物(包括有机毒物、有毒金属)的检查与控制,实施“有毒物排放清单”制度。

  (二)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源保护

  目前嵊州市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南山水库和长乐江城市饮用水水源地、备用水源辽湾水库,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包括上东江、十八都江、坑东水库、前岩水库、上东山水库、坂头水库、剡源水库等。

  继续深入开展清洁水源行动,实施《嵊州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全力规范和创建合格规范饮用水源。加强水源勘测,科学合理开发新的水源地,形成“常备结合”的双水源布局。加强工业源控制。搬迁或关闭一、二级保护内的工业企业,拆除排污口,准保护区内的工业企业实现达标排放。加强生活源控制。逐步搬迁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居民,彻底消除生活污水对水源的直接污染;对于二级保护区内的居民,建议采取居民搬迁或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相结合的措施;对于准保护区内的居民,建设废水收集处理设施。加强面源控制。划定饮用水源地一级和二级保护区为禁养区,准保护区为限养区。

  实施水库水源地水土保持工程,减少水土流失和有机污染物进入水库,保护水源地水质。坡度大于25度的区域发展生态公益林,实施严格保护。坡度小于25度的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发展不同模式的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并进行废物循环利用。二级保护区内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发展规模需严格受控。

  至2020年,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保持在100%,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达到100%,基本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三)加强城乡河道水环境质量的保护

  加大城乡河道整治力度。开展“美丽嵊州”建设,深入推进“五江一湖”水环境综合整治,完成剡溪江水环境整治,不断改善内湖水质,建设艇湖城市公园,开展农村河沟治理。继续以“双清”和“四边三化”等专项行动为依托,对全市河道实行“河长制”管理,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实行“包河治水”,全市所有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各级河长负责牵头组织开展包干河道水质和污染源现状调查、制定水环境治理实施方案、推动落实重点工程项目、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做好督促检查,重点整治黑河、臭河、垃圾河。建立河道清淤常态机制,以城市主要河道和集镇、农村河道为重点,有序推进河道轮疏,有效消除水体内源污染。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清水工程示范镇村创建,以“堤固、岸绿、水清、景美”为目标,全面覆盖、成片连村地推进乡村河道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农村垃圾处理,全面清理沿河乱搭乱建、乱堆乱放,加强河道日常清理保洁。

  (四)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治理”原则,继续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置,推进村级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做到农村的人粪尿、洗涤、洗浴和厨用后废水等应纳尽纳、应集尽集、应治尽治,水质达到相应生态功能分区的排放标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农户受益率达90%以上。建立长效的农村生活污水运行管理机制,切实落实《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的意见》。

  (五)控制工业废水污染物排放量

  加强现有污染源的监督管理。继续巩固和深化工业废水污染源达标排放成果。提高达标排放的稳定性,实施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削减排污总量;抓好化工等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提高重点行业的生产产品、技术装备、生产管理和污染控制水平,对个别经治理仍无法达标的企业,责令其搬迁或关闭;加强对排放持续性有毒有机物质企业的治理和监控;加强对有毒有机污染物排放的监测,对超标排放企业限期治理。

  全面实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深入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重点实施污水管网的完善工程和尾水深度处理工程,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的负荷率,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强重点工业行业水污染控制,开展印染、化工、造纸、医药、制革、电镀、食品加工等行业提标改造,继续实施刷卡排污与水污染物在线监控制度,积极推动重污染行业工艺废水的深度处理与回用。

  开展“低小散”块状行业整治提升行动。重点推进五金、建材等块状行业整治,切实抓好乡镇工业集聚区、家庭工业集聚点等地,在环保治理、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工艺设备等方面不达标、不符合法规政策要求以及其他违法生产的“低小散”企业,尤其是“三合一”、重污染、高危险企业,开展关停、整治、提升等专项行动。

  (六)加强城镇污水设施建设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快嵊新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一期准Ⅳ类提标改造工程,到2019年,完成甘霖镇、长乐镇、崇仁镇、石璜镇等乡镇污水处理厂改建及扩建,解决剡湖、长乐江、澄潭江等生活污水直排问题。加强城镇污水处理一体化工作的研究,提高污水收集率和污水处理水平。

  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镇截污率。加快污水收集管网特别是支线管网建设,严格做到配套管网长度与处理能力要求相适应。加快推进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截污管网、污水提升泵站及老旧管网改造。加强现有雨污合流管网的分流改造。完善建制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工程,强化日常运行维护、监测管理,实现镇级污水的无害化处理。到2020年,检测、疏通及修复城区老管网106.2千米,三级管网在建成区全覆盖,并向周边农村延伸,完成“三纵七横”主要道路雨污分流改造。

  二、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按照“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和“美丽嵊州”建设要求,以能源消费结构调整、工业污染综合治理、机动车排气和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等为主线,以开展“五气合治”(控烟气、降废气、减尾气、消浊气、除臭气)为重点,坚持源头防治、协同推进,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采取强有力措施,加快形成大气污染防治新局面。至2018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5%。至2020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8%,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

  (一)控烟气

  削减燃煤总量。严格落实节能评估审查制度,新建项目禁止配套建设自备燃煤电站,耗煤项目要实行煤炭减量替代,禁止新建、扩建“上大压小”和热电联产以外的燃煤发电项目。严格控制用煤总量。

  实施清洁能源改造。加快推进供气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天然气输气总管及配套门站、管网。在城市建成区实现供气管网覆盖。加快推进印染企业清洁能源替代工作,积极鼓励采用管道天然气、车载式天然气等改造形式,条件具备的可以利用中高压蒸汽等多种形式。完成全市660台燃煤小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任务。202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5%左右。实施低硫、低灰分配煤工程,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洁净煤使用率达到90%以上,禁止进口、使用高灰份、高硫份的劣质煤炭,限制高硫石油焦进口。新建建筑推广使用太阳能热水系统,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应用。

  严格产业准入门槛。实施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制度。严控高污染、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不再审批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等新增产能项目;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者减量置换;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新建火电、钢铁、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企业以及燃煤锅炉项目要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禁止新建直接燃用非压缩成型生物质燃料锅炉。原则上城市建成区不新建以生物质为燃料的锅炉。新建高耗能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加快实施“腾笼换鸟”,城市建成区基本完成城区大气重污染企业搬迁或整治提升工作。建成仙岩镇造纸工业园区,并实现集中供热。

  创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在城市建成区范围内,具备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供应条件或集中供热范围内的工业园区禁止建设燃煤等高污染燃料锅炉,其他区域禁止新建20蒸吨/小时以下的高污染燃料锅炉。2020年,进一步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逐步由城市建成区扩展到近郊。禁燃区内除集中供热锅炉外,全面禁止使用高污染燃料。

  推进集中供热。加快新中港热电供热管网延伸建设,2020年全面实现集中供热,全面淘汰热网覆盖区域内分散燃煤锅炉。2020年全市基本完成燃煤锅炉、窑炉、10万千瓦以下自备燃煤电站的天然气改造任务,在供热、供气管网不能覆盖的地区改用电或其他清洁能源。

  (二)降废气

  推行清洁生产。完成大气重污染行业清洁生产审核,通过清洁生产改造,促进印染、化工、电镀、造纸等行业的排污强度较大程度下降。

  实施脱硫脱硝工程。嵊州新中港热电有限公司火电机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规定的排放限值。

  治理工业烟粉尘。全面建成烟控区,全面消除烟囱冒黑烟现象,大型煤堆、料堆全部实现封闭存储,采碎石场要落实扬尘、粉尘控制措施。

  实施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全面完成医药化工、印染造纸等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工业VOCs治理项目。2020年完成12个主要行业的VOCs污染调查及行业整治。完成黄泽镇家具喷漆行业、长乐镇电机行业整治。

  (三)减尾气

  加强机动车管理。开展机动车实时现场管理,要求公安部门加强路面执法,限制黄标车进入限行区域,将黄标车限行纳入公路交通电子卡口系统管理。严格新车和转入车辆环保准入,强化车辆登记、检测、维修、报废全过程管理,完善机动车环保检测和监管体系,完善现有机动车尾气检测站,适时推进机动车尾气检测站二期建设工程建设,实施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全面淘汰黄标车。

  全面提升燃油品质。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全市各加油站(含中石油系统和民营加油站)全面供应国V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率100%。

  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出台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方案,采取财政补贴等措施,全市每年新增或更新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燃料车的比例达到50%以上,以公交车为主的在用营运车每年完成清洁能源改造10%-20%。加快推进加气站建设,根据投入运行的天然气加气站数量、便捷、价格等因素,稳步提高出租汽车中新能源车辆的比例。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至少建设充电站及加气站各1处。

  (四)消浊气

  控制施工现场扬尘。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扬尘管理,按照“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扬尘污染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创建绿色工地,做到“九个100%”,即施工现场100%围挡(交通工程和市政设施维修工程视情围挡)、工地砂土100%覆盖、工地主要道路100%硬化、出入口100%视频监控(市政设施维修工程除外)、拆除工程100%洒水、出工地运输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且密闭无泄漏、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外墙脚手架密目式安全网100%安装、工地环保监督员100%配备。市政维修工程的废弃物实行袋装化。建立完善施工扬尘、道路扬尘监控体系,逐步推广扬尘收费制度。

  控制道路扬尘。渣土运输车辆应采取密闭措施,逐步推行卫星定位系统;大力推广低尘、湿法清扫保洁作业,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道路路面保洁机制;着力提高城镇道路机械化清扫率,到2020年城市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80%以上。

  严控拆迁工地扬尘。强化拆迁工地扬尘监管,严禁敞开式作业,积极推进湿法作业方式,对暂不利用的拆迁工地采用湿法喷播技术及时复绿抑尘,做到“四个100%”,即拆迁现场100%围挡、拆除工程100%洒水、暂不开发的场地100%绿化、拆迁垃圾100%无害化处置。拆迁工地扬尘治理费用列入工程招标预算。

  (五)除臭气

  加强垃圾监管。要加强垃圾收集、清运、焚烧及飞灰处置的全过程监管,及时扩大垃圾统一清扫保洁收集区域,禁止在城市建成区露天焚烧树叶、枯枝、生活垃圾、工业边角料、建筑垃圾等。制定和落实违法违规露天焚烧垃圾的管理办法。

  控制餐饮油烟。禁止在未经规划作为饮食服务用房的居民楼或商住楼新建从事产生油烟的餐饮经营活动。所有产生油烟的餐饮企业、单位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并建立定期清洗制度,确保净化装置高效稳定运行。到2020年,全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治理率100%。

  禁放烟花爆竹。在城市“双禁区”内禁止销售、运输、燃放烟花爆竹。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禁止单位和个人在开张、开工等庆典活动以及婚嫁、乔迁、殡葬等活动中燃放烟花爆竹,加快婚嫁、殡葬礼俗改革。大力开展烟花爆竹禁放宣传工作,提高市民公众意识和文明素养。

  禁止秸秆焚烧。制定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综合利用,鼓励秸秆资源化、商品化。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秸秆还田和多元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0%以上。探索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试点。建立健全禁止露天焚烧秸秆长效监管机制,各乡镇(街道)组织力量,开展网格化监管并纳入考核,严防随意露天焚烧秸秆及农作物废弃物。

  污水处理设施臭气治理。各类城市污水处理厂、企业污水处理单元、污水输送泵站等产生臭气的污水处理设施在环境敏感区均需采取加盖密封、集中抽风、增设除臭装置、化学法吸收等方法消除臭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至2020年,完成印染、化工、造纸等行业污水站产生恶臭的单元加盖工作,废气收集处理后排放。

  三、加强土壤污染防治

  (一)深化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

  提升重金属污染治理水平。对重金属防控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规范企业排污口、物料堆放、废渣场,实施污染治理设施升级改造,鼓励进行深度处理,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严格控制企业“三废”重金属排放。加强燃煤烟气汞的排放控制,提高常规污染物治理设备的协同除汞效果。规范含重金属危险废物的利用处置行为,加强安全处置设施建设,防治二次污染。

  完善重金属污染环境监管体系。进一步优化重金属排放企业的空间布局,基本实现涉重行业“圈区生产”。强化重金属行业整治和污染减排的倒逼约束作用,推动涉重行业提升工艺水平和产业层次。建立健全重点和非重点防控区长效监管措施,巩固前期整治成效。探索优化重金属信息公开、风险评估与损害鉴定、污染责任追究、污染源自行监测、公众监督、企业周边人群健康风险控制等制度设计,进一步落实企业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二)推进清洁土壤行动

  加强农用土壤环境保护。实施《绍兴市农业“两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6—2020)》,开展农田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市农田土壤污染防治。到2020年,嵊州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达到80%,农业“两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根据国家、省部署要求,制订全市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工作方案。充分利用现有土壤污染调查资料、数据和样品,以耕地、园地、重点企业用地和污染地块为重点,合理确定调查点位,有针对性地开展采样、分析和评价。至2018年,查明农用地、重点企业用地和污染地块的土壤环境状况。建立10年为一个周期的土壤环境状况调查制度。

  完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结合环保、国土、农业等部门要求设置点位,建立覆盖全市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2018年底前建成全市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环境监测网络;2020年底前基本建成覆盖全市耕地的环境监测网络。深入开展主要农产品基地、重点工矿企业、城市周边农产品种植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数据库,在工业集中区试点开展土壤环境质量定位监测。

  深化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以关停搬迁企业为重点,全面开展潜在污染场地环境风险排查,建设全市污染场地清单数据库,建成全市潜在污染场地信息地图。2020年前,摸清全市污染场地数量、分布、类型和污染程度,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完善污染土壤修复制度,强化治理修复责任制,加大退化、污染、损害农田改良和修复力度,开展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工作试点,积极推进重金属污染治理,落实工业污染场地治理机制。结合土地开发利用功能对污染场地进行治理修复,以农产品基地和敏感区块土壤污染治理修复为重点,加快建设不同污染类型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工程。

  (三)强化固废综合管理

  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方案,推广减少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先进生产工艺和设备,推动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建设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或处置的设施和场所,对工业固体废物进行安全贮存或处置。对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一般污泥进行集中处置,对属于危险废物的污泥按处置危险废物的要求进行处置和管理。同时要提高废物的综合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充分利用经济和政策的手段,进一步鼓励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实现固体废弃物资源化。推广垃圾分类收集储运和处理系统的建设,回收有用物质,降低垃圾处理成本。建设日处理能力30-40t/d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及处置中心。

  加强生活垃圾处置和管理。统筹安排建设城乡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制,提高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比例。生活垃圾的处置将逐步向卫生填埋、生化处理等多种方式发展,提升城市生活垃圾处置、管理水平。及时清运城镇生活垃圾,新建、改建生活垃圾中转站,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分可降解和不可降解),每个乡镇建设一个可降解垃圾收集点,到2020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率保持100%。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开展嵊州市垃圾填埋场沼气综合利用、场区绿化、渗滤液深度处理等工程。

  规范水处理污泥的处置。加快嵊州市水联污泥处置有限公司800吨/日污泥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同时,在条件允许情况下积极实施污泥农业综合利用,采用生产污泥复合肥方案,改良土壤,用于林地、草地、绿化等。

  加强危险废物处置和管理。加强危废和污泥申报登记管理,加强危废应急预案管理,严格实施危险转移联单制度。落实企业原辅材料和中间物料的应急处置措施。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加强医疗废物产生源头分类管理,实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依托乡镇(街道)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行医疗废物“小箱进大箱”收集模式。

  加强建筑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完善建筑泥浆、建筑垃圾处置管理机制,加强泥浆、建筑装潢垃圾产生、运输、消纳、处置等环节的规范管理,坚决杜绝泥浆和建筑装潢垃圾入河。

  鼓励建筑废弃物现场分类回收、源头减量。推行绿色施工,实施建筑工地、余泥渣土运输车辆和受纳场全过程管理,控制余泥渣土对环境的污染。加快三界镇、剡湖街道、鹿山街道建筑垃圾消纳场建设。

  四、维护生态系统功能

  (一)深入实施森林嵊州建设

  以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为抓手,加强南山湖国家森林公园、鹿山省级森林公园、谷来香榧省级森林公园和百丈飞瀑、竹溪、龟山、温泉度假区等4个市级森林公园的管理。

  严格林地用途管制,落实林地分级管理,对重点公益林地、地质灾害易发区等范围内的林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重点加强饮用水源地上游水源涵养林的保护。加强国家公益林等重点森林区块保护与建设,重视古树名木保护,加大对临时占用林地和灾毁林地的修复力度。严格森林执法,加强森林资源管控,努力实现森林覆盖率、树木蓄积量、森林固碳能力“三增长”。积极推动生态保护建设,切实落实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对生态区位重要地区,以及水土流失严重区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在与耕地保护、农业发展协调的基础上,按照统一部署逐步实行退耕还林。全面加强废弃矿山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定废弃矿山治理行动计划,严格控制新矿山的开发,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二)开展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

  加强重要湿地保护。对于西白山湿地、白玉尖山地湿地、军马场山地湿地等15处列入省市湿地保护名录的湿地,设立保护标志、明确保护责任,未经批准不得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从事生产经营、观赏旅游、科学调查、研究观测、科普教育等活动,不得影响湿地生态功能,不得对野生生物物种造成损害。对出现生态功能退化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显著的区域,要通过管控措施,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减轻自然承载压力。合理布置湿地监测站点,建立湿地资源监测网络体系。完善湿地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宣传、科普工作,提高社会对湿地保护的意识。

  建设湿地公园。对城西湿地公园加强建设保护的同时,规划建设丽湖湿地公园和艇湖城市公园。对生态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的滨水带,实施湿地恢复与重建、河湖岸线治理和科学的植物配置等措施,提高生物水陆交换能力,改善生态功能。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维护湿地生态过程和生态服务功能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湿地的多种功能效益开展湿地合理利用,开展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等活动。

  减少人类对湿地的干扰。依托“清三河”、“四边三化”等项目规范人类对湿地资源的开发利用行为。贯通河网水系,降低建设开发强度,实行用水总量控制,保障河流生态流量,严禁非法侵占或围垦湿地,填埋、排干湿地或者擅自改变湿地用途等行为。对湿地周边畜禽养殖场、工业企业等进行综合治理,完善截污纳管网络,严格控制污染物入河。

  (三)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开展全市生物多样性调查。建立生物安全查验机制,加强外来有害物种的防治。开展百丈岩苦丁茶、南山风景区小溪坑蛇类等22个自然保护区小区的规范化建设。

  加强生物安全监管。开展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风险评估和监控,建立风险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加强外来入侵物种控制与清除技术研究,针对一枝黄花、松材线虫等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防控研究,逐步利用化学、物理、生物防治的方法进行控制和清除。

  (四)开展水土流失防治

  开展水土流失预防。对于浙江省会稽山和嵊州市四明山2个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应避免或减少生产建设活动,严格执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制度,加强对取土、挖砂、采石等活动的管理,生产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植被破坏,并及时植树种草,恢复植被,防止水土流失。禁止对区内坡度25°以上和面向水库的山林开垦种植农作物,对已开垦的限期退耕,种植适宜的林木。以轻、中度为主的预防区实施以生态修复为主的预防保护措施。加大封山育林力度,充分利用自然的修复能力,提高林草植被覆盖率,恢复植被和提高林分质量。对于区域内疏林地、灌丛地、采伐迹地及荒山荒地等,采取季节封禁和相应的育林技术措施。实施金庭镇济渡、新岩、华堂等三条小流域水土保持项目和上东水库水源地保护工程,治理预防水土流失面积15平方公里。

  水土流失治理。对于浙江省曹娥江上游和嵊州市黄泽江下游2个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应针对区内坡耕地、经济林地、荒坡地、溪沟和裸露面等易水土流失区域,有计划的实施退耕还林、坡改梯、经果林治理、坡面水系工程、水土保持林、修建谷坊、拦沙坝、对村庄周围裸露区域进行植被绿化等综合治理工程,并根据治理区的实际情况划定生态治理范围,提高植被覆盖率,降低水土流失量,另外,配合废弃矿山复绿、地质灾害治理及生态公益林建设等工作做好相关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同时对重点治理区内的开发建设活动应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工作。近期治理的里南乡上庄小流域、北漳镇蔡家小流域等涉及10个乡镇共32个小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13平方千米。

  第六章 建设美丽城乡,全域实现美好生活

  以城乡统筹发展为中心,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优化城市绿地网络,推进绿色交通体系一体化,全面推广绿色建筑模式,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提升城乡风貌品质。普及节能节水器具,开展垃圾分类,倡导绿色消费,使绿色生活观念深入人心。

  一、提升城区风貌品质

  (一)加强城区环境综合治理

  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开展违法建筑大整治行动,全面推进“路边河岸”、城镇建成区、严重影响消防安全、住宅小区违法建筑整治。开展城镇建成区违建专项整治,形成建成区分片分块整治问题清单,引导违建户实施自拆或申请帮拆,辅助行政强制手段,分步骤整改住宅小区存量违法建筑。实施城郊结合部整治,塑造富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门户”。全面开展无违建市创建,到2018年建成基本无违建市。

  大力推进“四边三化”。全面深化“四边三化”行动,推进公路、高速边洁化绿化美化,改造城市主要入城口,大力整治市区街道两侧脏乱差,以种植绿化和垃圾清理、违法建筑清理、违法广告清理为重点,使交通干线沿线成为展示区域形象的景观大道和生态走廊。借鉴“河长制”经验,在重要路段建立“路长”、“段长”制。推进河边洁化绿化美化,深入开展“清水河道”建设,以城乡河道为重点,加快恢复河道自然生态功能,加强砂石资源管理和河道生态工程建设,强化对剡溪、黄泽江、长乐江的清淤、疏浚、清障、保洁、生态护岸等综合治理,建立长效保洁管理制度。

  营造宜居环境。加强对建筑、拆迁和市政等施工现场的扬尘污染防治,强化对社区道路和运输扬尘污染的控制。禁止在小区内新建噪声扰民的餐饮、娱乐等设施。靠近噪声污染源的小区边界,通过人工筑坡、植物种植、建筑屏障等来吸尘降噪,既减轻噪声的影响,又美化小区环境。着力整治社区乱搭建、乱停车、乱张贴、乱垦种等行为。

  (二)优化城市绿地系统建设

  构建城市绿地系统景观。在总体布局上,形成群峰环翠、四水聚湖、三塔辉映、绿廊入城的城市与自然山水环境有机结合的城市景观风貌。在城区外围重点绿化美化城隍山、福泉山、独秀山、玉带山、龙亭山、四明山等外围山地,形成嵊州山水大“势”。城区内沿剡溪四条支流两侧和艇湖集中布置城市公园和滨江景观绿地,形成嵊州城市景观风貌的精华。同时充分保护和利用原有的艇湖塔、天章塔和应天塔,并在三个塔所在地建设相应的公园和景点,供人们游览观光,展示嵊州山城古老的城市景观精华和标志性建筑之风采。依据城市山水格局和景观特点,精心塑造应天塔-龙亭山、城隍山-亭山景观廊道等六条城市景观轴和景观视廊。到2020年绿地率达3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达到15.28平方米。

  防护绿地建设。防护林带的建设,要注重生物多样性。充分发挥植物资源丰富的优势,做到防护绿化、美化相结合,最大限度发挥其生态效益。在铁路、公路和水库等大型市政设施周围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绿地。城市周围主要建设城南以铁路、公路防护功能为主的防护林带;在浦口街道建设以滨江防护绿地和公路防护绿地相结合的绿色防护通道;城西建设绿色高压输电走廊等大型绿色防护体系。

  附属及居住区绿地建设。加强绿化管理,提高绿地植物配置水平,提高艺术水平,营造一路一树、一路一景等景观效果,突出标识性绿地建设。如嵊州大道以紫荆为标志性树种,官河路为桂花为标志性树种等。完善设施建设,提高绿地及各类环境设施的使用率。老城区住宅区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种植适应性强、生长快、树冠较大的落叶树种,采取多种绿化形式,倡导垂直绿化、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在增加绿地总量的基础上加强管理,提高绿地质量。新区的居住绿地建设,应做到高起点、高标准。各类居住绿地合理布局,并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予以保证,按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验收的原则办理,用地面积在3公顷以上的住宅小区必须配建面积不小于总用地面积8%的集中绿地,并鼓励种植乔木。

  (三)推广绿色建筑改造建设

  践行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战略,严格执行民用建筑绿色建筑设计标准,严格落实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的各项指标要求,控制标准执行质量。进一步发挥工程建设中建筑节能管理体系作用,完善新建建筑在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环节的节能监管,强化工程各方主体建筑节能质量责任,确保各项标准执行到位。探索建立企业为主体、金融保险机构参与的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保险制度。加强建筑节能材料、产品的质量管理。

  开展绿色建筑全过程质量提升战略,全面推动绿色建筑发展,全市范围内全部执行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确保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以及规划要求范围内的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鼓励重点项目执行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积极推进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实施绿色建筑全过程质量提升行动。将民用建筑执行绿色建筑标准纳入工程建设管理程序,完善和提高绿色建筑全过程管理水平,完善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技术要点,将绿色建筑各项技术纳入建筑施工质量验收范畴。加强绿色建筑运营管理,确保各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发挥实际效果,激发绿色建筑的发展需求。

  加强绿色建筑项目质量事后监管,科学构建建筑节能监管体系,通过将新建建筑接入绍兴市建筑节能监管平台,实现节能监测平台全覆盖。推进既有建筑能效提升战略,加快绿色化改造步伐。不断强化既有公共建筑节能管理,深入推进公共建筑能耗统计、能源审计工作,建立健全能耗信息公示机制。结合既有居住建筑维护和城市街道整治、“平改坡”等旧区改善工程,有序推进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积极鼓励提高农村房屋的节能性能。

  规划新建民用建筑(农民自建住宅除外),均按照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近期累计完成既有公共建筑绿色改造面积9万平方米,既有居住建筑绿色改造面积6万平方米。

  (四)逐步推进海绵城市建设

  针对嵊州市城市排水能力提升与内涝风险防控等问题,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工程技术措施,控制城市雨水径流,实现低影响城市开发建设(LID),最大限度地减少由于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能“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实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的多重目的海绵城市。近期城市建成区20%以上面积的径流控制率达到75%。

  按照《嵊州市城区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严格实施旧城改造区、新城建设区、工业园区和生态保护区四大类14个管控分区的海绵城市建设。最大限度地保护原有的河湖、湿地、坑塘、沟渠等“海绵体”不受开发活动的影响;受到破坏的“海绵体”也应通过物理、生物和生态等手段逐步修复,并维持一定比例的生态空间。近期以城南重点,结合城市排水大系统、雨水调节池、雨污分流系统和初期雨水截流处理系统等海绵设施,构建生态廊道,建设覆盖总面积23.68平方千米。

  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一)加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完善市域村庄规划,强化规划的科学性和约束性,实现美丽乡村“一处美”向“一片美”迈进。注重规划全覆盖,通过城乡统筹,做到空间全覆盖、设施全配套。建立健全具有嵊州特色的“市域乡镇建设规划—镇(乡)域村庄布点规划—村庄规划(设计)—农房设计”规划设计层级体系,努力实现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和农房设计图集三个全覆盖,到2020年实现市域总体规划中保留村庄的规划全覆盖。科学布局美丽宜居村庄,充分考虑村庄自然禀赋、山水格局和地域文化,合理确定村庄类别、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塑造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推进农房设计落地工作,形成错落有致、富有韵味的江南民居建设格局。以沿交通道、沿产业带、沿风景区、沿山水边、沿人文迹为重点,打造美丽乡村风景线。

  (二)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

  扩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范围,增加生活污水、垃圾收集设施的投入,根据人口规模、居住集聚程度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或分散式(户用式)处理池或沼气池,增加垃圾收集器具、转运车辆。对已具备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收集设施的村庄,加强长效运行管理。加强改水、改圈工程建设,保证村镇饮用水卫生。结合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改厕工程,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近期,农村生活污水有效治理建制村比率达到90%,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率达到80%。

  加快农村绿化与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村庄道路、河湖水系沿岸和庭院绿化。扩大绿地面积,新建设一批森林村庄。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污染治理,开展农村“十小”行业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和管护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管护机制。深入开展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净化农村食品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村食品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全面推进农村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

  (三)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

  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小城镇环境,联动推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转型,让小城镇更加宜居、更有特色、更富活力。利用两年时间分批完成全市21个乡镇(街道)整治。整治环境卫生,加强地面保洁,保持水土清洁,争创卫生乡镇。整治城镇秩序,治理道乱占、车乱开、摊乱摆、房乱建、线乱拉现象。整治乡容镇貌,加强沿街立面整治,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治理“低小散”块状行业,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园林绿化水平。

  三、构建绿色低碳交通

  (一)全面推进交通治堵

  加强规划引领,建立和规范城市重大建设工程交通影响评价机制,实行城市重大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进一步推进城市交通治堵工作向城区周边及重点乡镇延伸,编制完成2017—2020城乡交通治堵三个全覆盖规划(即城乡智能交通全覆盖、城乡客运一体化全覆盖、城乡交通组织管理全覆盖),并且在全市范围内实质启动城乡交通治堵三个全覆盖建设任务。推进城南新区功能综合化、高端化发展,加强路网规划,完善学校、商业、休闲等公共设施布点,减少城区跨区域交通流量。

  以交通治堵为引领,完善城市路网系统建设。完成浦南大道延伸段工程、嵊州市环城南路改造工程等市区内交通主干道建设。加快推进甬金铁路(嵊州段)、杭绍台高速铁路(嵊州段) 、杭绍台高速公路(嵊州段)、527国道嵊州黄泽至甘霖段工程等市域交通主要工程建设,有效缓解城西、城南区域交通拥堵。实施东桥及周边区域、官河路老城区道路、城北入城口等市区重要道路提升改造,有效缓解老城区交通拥堵。

  (二)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

  健全市域公交系统,公交优先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根本出路,进一步加大公交优先发展力度。围绕嵊州市现代化中心城市及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构建区域融合协调、区内安全便捷高效、普惠城乡居民的城乡统筹一体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完善公交站场、首末站、换乘枢纽等配套设施建设,公交线路连结中心城区和各中心镇,覆盖主要中心村。加大公交运力投入,增加公交车的数量,加密公交运营班次,提高公交车舒适度,为居民绿色出行提供便利。实现城市居民半小时公共交通通勤圈和城乡居民的一小时公共交通服务圈。

  (三)建设绿色步行环境

  依托群峰环翠、四水聚湖、三塔辉映、绿廊入城的城市景观风貌建设,串联城市公园绿地,构建以步行、非机动车为主要交通的慢行绿色交通网,引导人们绿色出行、运动健身。在商业街区规划建设一批步行示范街,加快人行横道、过街天桥、地下通道等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市民出行环境。推广建设公路自发光系统。有序推进城区慢行系统建设,完成城东至老城区慢行桥梁和马桥慢行桥梁建设。

  (四)推广节能环保交通工具

  温泉度假区、南山风景名胜区等旅游景区核心区块、大型公园及休闲度假区周边一公里内禁止机动车进入,配置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及电动垃圾车等与机动车实现交通无缝对接,解决旅游旺季景区内堵车、机动车环境污染等问题。加大新能源汽车的投放,提倡购买混合动力汽车(HEV)、压缩天然气汽车(CNG)、纯电动汽车(BEV)等节能环保型汽车,建设充电站和加气站等配套设施,缓解能源紧张状况,减少城市大气污染。鼓励出租汽车、驾驶员培训教练车油改气、油改电。

  (五)运用智能交通管理平台

  开展交通运行指数系统前期调研工作,尽快完成建设方案编制。以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和交通运行指数系统为平台,进一步提升交通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推进实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对城区主要路段、重要点位监控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增强对道路交通运行情况掌控能力,实现交通信号灯统一协调控制、路口电子警察和视频基本覆盖率。切实优化交通信号灯配时,实施“绿波带”建设,方便公众出行。加强科技治堵在市区的广泛应用,并向乡镇村延伸。对城区和纳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乡镇的主干道,实施交通智能监控,城镇道路主要交叉口设置交通信号灯。建设小城镇道路智能科技监控系统,并接入公安交通管理集成指挥平台实现系统控制。

  四、营造全民绿色生活

  (一)普及节能节水器具

  持续推进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继续做好节能汽车、节能家电推广工作。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以及家庭广泛推广使用节能节水器具。公共场所开展节能节水改造,城市主要公共场所普及非接触式节能型电器及节水型器具。家庭推广使用节能节水器具,引导公众使用新型低能耗低水耗器具。公共用电设备、用水器具必须使用具有国家节能、节水标识的产品。

  完善绿色采购制度。严格执行政府对节能节水环保产品的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制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

  (二)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围绕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城乡联动、整体推进、标本兼治、长效管理”的工作思路,大力开展城乡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制定垃圾分类实施方案,将垃圾细分方法和操作步骤用简单通俗的方式持续不断宣传,提高居民分类识别及实践能力。

  配套完善分类投放、收运、处置体系建设。市区按厨余(可烂)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不可烂)垃圾“四分法”分类。农村按农户源头厨余(可烂)垃圾、其他(不可烂)垃圾“两分法”分类,因地制宜设置投放收集点。严格实行分类密闭清运,清运车辆标志标识清晰统一,合格率达到100%。推进分类处置体系建设,市区配建餐厨垃圾处理厂、建筑装潢垃圾中转站和消纳场,建设嵊州日处理800吨垃圾焚烧厂,提高焚烧厂的建设运营,按照国家标准控制烟气排放。

  严格实施垃圾分类考核。制定《嵊州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核办法》,对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进行考核。积极推进实名积分奖励制度,建立市区居民垃圾分类“实名投放+积分奖励”制度和农村垃圾分类“上门收集+竞赛公示”制度。到2018年底,市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覆盖率达到50%以上;农村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三)倡导绿色理性消费

  引导绿色理性消费。组织开展“低碳家庭行动”等活动,自觉抵制高能耗、高排放产品和过度包装商品,减少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全社会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氛围。

  扩大绿色消费,支持市场、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等流通企业在显著位置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

  第七章 健全生态制度,促进体制机制创新

  在国家生态文明制度改革的总体要求下,在美丽浙江建设总体部署下,促进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生态文明制度的“四梁八柱”。

  一、建立健全政府绿色高效决策制度

  (一)完善政府绿色决策机制

  市委市政府美丽嵊州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目标和年度方案的批准和完成情况的审核,每年召开一次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管理评审会。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制定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建设任务,执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积极配合,完成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并将年度完成情况书面汇报给美丽嵊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设立生态文明建设专家咨询委员会。聘请国内外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有突出成绩的专家、学者共同组建专家咨询顾问委员会,围绕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和决策需求,开展重要改革方案、重要规章及文件的咨询与评估,组织重大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环评报告等评估论证。针对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深入调查和研究,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提出咨询建议。

  (二)健全决策公众参与机制

  组建生态文明建设公众评议委员会。在嵊州市社会各界聘请一批来自行业协会、社区组织、NGO组织等公众代表,组建“公众评议委员会”,对生态文明重要改革方案、重大项目开展公众评议,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民意听证会制度,定期开展民生微实事活动,增加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二、建立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一)国家省市统一部署下推进确权登记

  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对水流、森林、山岭、荒地、滩涂等所有自然生态空间统一进行确权登记,逐步划清全民所有和集体所有之间的边界,划清全民所有、不同层级政府行使所有权的边界,划清不同集体所有者的边界,推进确权登记法治化。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实现自然资源资产登记的系统管理和信息共享。

  (二)建立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

  在国家、省建立的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产权体系、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分级行使所有权的体制框架下,探索市级的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并研究制定市级自然资源资产管理机构改革方案,明确对全民所有的自然资源统一行使所有权的机构。

  三、执行空间管控并探索空间规划体系

  (一)编制空间规划,推进“多规合一”

  推进“多规合一”。在原有土地利用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重要的空间规划或区划基础上,统一编制空间规划,逐步形成一个市一个规划、一张蓝图。空间规划要根据主体功能定位和省级空间规划要求,科学划分城镇、农业、生态三类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三条红线,推动形成集约、高效、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格局。

  (二)健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

  调整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立规划实施年度调节机制,将开发强度指标作为约束性指标,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完善覆盖全市国土空间的监测系统,按季度动态监测国土空间变化。注重低丘缓坡土地开发利用,按需开展低丘缓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为基础,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用地需求,选择区位条件好、符合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红线要求、非地质灾害高易发区的低丘缓坡进行开发建设。对于保护性区域内的工业用地进行用地性质的及时调整,并出台配套措施。

  (三)健全生态环境空间管制制度

  全面实施环境功能区划。根据《嵊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划定的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农产品安全保障区、人居环境保障区、环境优化准入区、环境重点准入区6大类环境功能区的各自环境保护要求,落实分区分类管理措施,严格执行负面清单制度。

  全面实施空间规划“三区三线”。“三区三线”在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后,严格按照管控要求执行。同时《嵊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在省环境保护厅的部署下根据嵊州市空间规划“三区三线”的边界线和管控要求做合理修编,确保两大区划的协调性。

  四、执行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

  (一)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

  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红线,按照面积不减少、质量不下降、用途不改变的要求,将基本农田落地到户、上图入库,实行严格保护,除法律规定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不得占用。加强耕地质量等级评定与监测,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建设。

  (二)执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嵊州水资源总量较大,但实际多为过境水,且水源地大多在境外,境内优质水源较少,可利用水资源不足。应加强用水总量控制,完善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体系,严格实施取水许可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快实施规划水资源论证制度,建立健全水资源监控和计量统计制度。强化节水管理,主要运用价格和税收手段,逐步建立农业灌溉用水量控制和定额管理、高耗水工业企业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

  (三)执行能源消费总量管理和节约制度

  健全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制度,探索实行节能自愿承诺机制。健全节能低碳产品和技术装备推广机制,定期发布技术目录信息。强化节能评估审查和节能监察。加强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扶持。

  (四)执行天然林保护制度

  将所有天然林纳入保护范围。逐步推进国有林区政企分开,完善以购买服务为主的国有林场公益林管护机制。完善集体林权制度,稳定承包权,拓展经营权能,健全林权抵押贷款和流转制度。

  (五)执行湿地保护制度

  将所有湿地纳入保护范围,禁止擅自征用占用国家重要湿地和湿地自然保护区。确定各类湿地功能,规范保护利用行为,建立湿地生态修复机制。

  (六)执行资源循环利用制度

  在省市统一部署下,实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推动生产者落实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等责任;建立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实现种养业有机结合、循环发展;加快建立垃圾强制分类制度;加快制定资源分类回收利用标准;建立资源再生产品和原料推广使用制度,相关原材料消耗企业要使用一定比例的资源再生产品;完善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制度;落实并完善资源综合利用和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制定循环经济技术目录,实行政府优先采购、贷款贴息等政策。

  五、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一)执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

  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完善地价形成机制和评估制度,健全土地等级价体系,建立有效调节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合理比价机制,提高工业用地出让地价水平,降低工业用地比例。

  (二)加快环境资源税费改革

  根据国家资源税改革方案,积极推进嵊州市环境税改革工作。按照省政府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挂钩的财政收费制度要求,落实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总量财政收费工作。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严格执行城镇污水处理收费政策,完善再生水价格、水资源费、排污费等价费政策。制定农村环境基础设施运营经费保障机制。

  (三)探索建立多元化补偿机制

  逐步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完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使用机制,按照山水林田湖系统治理的要求,完善相关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在保留一定的财政转移支付补偿外,积极探索产业、科研、教育、基础设施等多种形式的补偿。逐步建立市场化补偿机制,在省市平台上逐步实现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森林碳汇交易。

  六、健全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

  (一)完善污染排放监督机制

  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依法核发排污许可证,排污者必须持证排污,禁止无证排污或不按许可证规定排污。深化环评审批制度改革,推行“规划环评+环境标准”改革。

  在省级平台上积极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鼓励企业之间开展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的有偿转让。

  对工业点源、农业面源、移动源等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土壤、地表水、地下水等所有纳污介质,加强统一监管,实现污染治理的全防全控。协调处理好污染治理、总量减排、环境质量改善的关系,把环境质量作为刚性约束条件,确保区域、流域的环境质量不降低,生态服务功能不下降。

  (二)探索跨区域环境保护合作新机制

  探索与周边地区建立大气污染、水污染防治交流机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协调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环境联合执法工作制度,深化区域联防联控管理机制与手段,协同查处跨界环境违法行为,强化环境信息互通,率先实现环境应急资源共享。

  (三)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

  1.推动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

  全面落实《企业事业单位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促进企业事业单位如实向社会公开环境信息,推动公众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

  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指定专人负责本单位环境信息公开日常工作。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公开基础信息、排污信息、防治污染设施的建设和运行情况和其他应当公开的环境信息。鼓励企业事业单位自愿公开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履行社会环境责任的相关信息。

  2.实施政府环境信息公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嵊州市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完善嵊州市环境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环境状况公报等多种形式,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环境信息。强化环境信息的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四)创新第三方治理机制

  鼓励各类投资进入环保市场。能由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事务,都可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和运营。

  打破以项目为单位的分散运营模式,在工业园区、重点行业采取打捆方式采用环境绩效合同服务等方式引入第三方进行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

  组建或改组设立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推动国有资本加大对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等方面的投入。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国有企业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

  (五)试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根据省市两级确定的环境损害赔偿管理办法,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针对破坏生态保护红线区、开发不当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固定源或移动源事故排放造成损害等情况,结合已有的政策出台或完善《饮用水源地水源及保护区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大气污染源事故排放污染损害赔偿制度》、《天然林破坏造成大面积水土流失损害赔偿制度》等系列制度。

  七、推行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一)完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体系

  增加生态文明建设在政府政绩考核中权重,探索建立基于绿色发展指标(GEP)的领导干部考核制度。

  实施区域内差别化考核机制,结合嵊州市环境功能区划,对乡镇(街道)制定差异化的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指标与办法。处于自然生态红线区、生态功能保障区的乡镇(街道)实施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处于农产品安全保障区的实施耕地质量优先的绩效评价,处于人居环境保障区的实施居住、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环境保障的绩效评价,处于优化准入区的实行产业布局调整优先的绩效评价,加强对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方面的考评,处于重点准入区的实行高质量发展优先的绩效评价,加强对该区域的准入产业限制和配套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考评。

  建立管理执行标准,根据考核指标和建设领域基本要求建立覆盖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的管理标准,实现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管理的标准化、常态化和科学化。根据管理标准的执行情况实现更科学规范的考核评估。

  (二)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

  2018年,启动编制嵊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以核算账户的形式对嵊州市主要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增减变化进行分类核算。准确把握经济主体对自然资源资产的占有、使用、消耗恢复和增值活动情况,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生态效益,从而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政府政绩评估考核、环境补偿等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也作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三)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基于自然资源负债表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领导干部离任时,对其任职期间自然资源资产变化量、自然资源负债量、自然资产收益量进行审计。实行党委和政府领导成员生态文明建设一岗双责制,以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结果和生态环境损害情况为依据,明确对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有关领导人员、部门负责人的追责情形和认定程序。

  (四)执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

  根据《浙江省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试行)》要求,对违背科学发展要求、造成生态环境和资源严重破坏的,责任人必须严格追责。党委和政府对本地区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负总责,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承担主要责任,其他领导成员在职责范围内承担相应责任。党委和政府有关工作部门及其有关机构领导按照职责分别承担相应责任。追责情形既包括发生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后果追责”,也包括违背中央省市有关生态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行为追责”。

  第八章 繁荣生态文化,建设社会文明风尚

  挖掘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生态思想,积极培育具有时代特征、嵊州特色的生态文化,提升文化软实力。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生态文明宣传与教育,深入开展绿色生态创建活动,提高公众生态文明意识,建设社会文明风尚。

  一、传承弘扬嵊州传统文化

  (一)传承优秀文化遗产

  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机制,加强文化遗产安全工作,注重文化遗产活态传承,做好文化遗产研究和科学利用文章,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和国家级、省级、绍兴市级非遗项目名录。新增国家级文保单位1个、省文保单位2个和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个、省级3个。

  规划筹建历史文化名镇(村、区)。建设“小黄山遗址文化区”,设立“小黄山文化”文物展览馆,以遗址为中心规划“十里方圆保护区”,为打响“小黄山遗址”品牌做好准备工作和留足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崇仁古镇江南文化小区”建设,保护和开发崇仁古村;初步建成金庭旅游风情小镇,与王羲之故居、王氏宗祠等融合一体,使之成为省内有影响力的文化旅游新区。

  挖掘剡溪两岸文化底蕴。整合、修缮马塘村(落地唱书发源地)、东王村(越剧诞生地)、施家岙村(女子越剧诞生地)和四季春科班(袁雪芬学艺处)等反映越剧历史的古迹;保护、修缮城隍庙、瞻山庙、清风庙、玉山公祠等古戏台等;发掘书圣王羲之、雕圣戴逵、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和朱熹、王十朋、马寅初、任光等名人文化,逐步开发浙东唐诗之路文化资源。

  (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嵊州文化底蕴深厚,素有“万年文化小黄山、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之称。嵊州也是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最初设剡县已有2000多年历史,越文化是嵊州先民长期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是嵊州重要精神财富,其中的很多思想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越文化以越俗、越艺、越学为重点,而嵊州的越剧文化和越地诗词正是越地艺术的精髓。

  利用越剧文化促进生态文化宣传。嵊州是越剧之乡,独到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越剧的形成提供了极为丰厚的土壤。越剧也是嵊州反映的江南地域文化的重要承载者,延续着一方水土的文化命脉和艺术品格。百年越剧的发展,向我们展现了兼容并蓄、虚心学习的艺术情怀和顺应时代、改革创新的艺术精神,而这也正是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越剧的保护发扬应以嵊州市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创建为契机,深入实施越剧人才集聚、越剧精品培育、越剧教育建设、越剧演唱普及、越剧之乡推介、越剧演出产业提升等六大工程,打造以越剧文化为主导的越乡文化名城,提高群众关注度,增加受众基数,不断提升居民对越剧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群众基础。

  利用诗词文化促进生态文化教育。嵊州的秀美山水,吸引了众多的文人墨客、贤士名流入剡揽胜。李白、杜甫、白居易、陆游等诗人多次来嵊游历,留下了“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等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诗词文化是嵊州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越艺崇尚自然、寄情山水的重要表现。可在中小学教育中引入越地诗词文化教育,通过开设诗词大课堂、组织实践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千年剡溪唐诗路”的诗词文化的魅力,增强青少年的生态文明意识,为嵊州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奠定良好基础。

  (三)融入生态经济建设

  依托诗词文化指导生态经济建设。以“唐诗路?越剧缘”品牌为总领,着力构建人文休闲产业体系。依托嵊州越剧故乡、唐诗之路等人文要素,注重业态融合、内容体验,促进文化休闲产业向多产业融合、多元化体验、全域化旅游转变。一是彰显独特文化,传承弘扬越乡文化品牌。深入挖掘越剧文化内涵,提升越剧演艺、越剧创作、越剧教育水平,通过谋划推进越剧小镇建设、开展越剧寻根旅游活动、承办中国越剧艺术节、探索建立越剧演出“互联网+”交易平台等方式,推动“越剧走出去”,打造中国越剧百老汇,在长三角一带形成“周末去嵊州看戏”的品牌宣传和旅游热潮。二是整合山水资源,大力发展唐诗之路历史人文游。联动新昌、上虞、天台乃至杭州水上旅游资源,全力治理美化沿岸风光,大力推进“诗画剡溪”工程绿道建设,按照情景化方式打造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的唐诗之路。

  以越剧发展为依托,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创意文化产业。总结推广黄泽镇戏剧服装、仿古家具生产发展经验,打造以黄泽镇渔溪村为核心的戏剧服装产业特色园区和以湖头村为核心的仿古家具产业特色园区。积极培育行业龙头企业和特色企业,培育文化产品专业市场和文化产业要素市场,推动产业品牌化发展。发展根雕、竹编、泥塑等民间工艺产业,注重传统工艺与科技融合,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打响嵊州民间工艺品牌。

  二、提升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一)多层次加强生态文明教育

  加强党政机关生态文明教育。把生态文明知识纳入党政干部教育培训、考试、竞职的内容,推进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教育常态化,特别要加强对基层村镇干部的生态教育。到2020年,党政领导干部参加生态文明培训的人数比例达到100%。

  增强企业生态文明教育。强化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社会责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培育。建设面向企业的网络学习平台,重点开展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解释宣讲,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有关的技术和管理培训,使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法律要求和科技进步情况,推动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创新。

  创新校园生态文明教育。加强教师生态文明培训,提高教职工对生态文明的理解。鼓励开设特色校本课程,开展学生社团教育活动,将生态文明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中。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开展校园文明行动,培养学生节水、节能、资源回收、绿色消费等环境保护意识。

  注重社区生态文明教育。开展“环保知识进社区”活动,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理念。组建绿色志愿者队伍,以垃圾分类为抓手,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以文明社区创建为契机,制定相应的文明社区创建方案,邀请社区居民对文明创建建言献策,增强社区居民生态文明建设参与能力。

  丰富农村生态文明教育。通过美丽宜居村庄、生态文明示范村、历史文化村落、体育精品村等诸多建设平台,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将文明理念的宣扬蕴含在创建活动中,逐步提升村民的文明意识。

  (二)多媒体宣传生态文明理念

  构建互联网、电视、广播、户外广告等多重覆盖的立体宣传网络。在微博、微信等新兴公共媒体平台创建“嵊州生态文明建设”公众号,在嵊州新闻网等官方网站开设“嵊州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在收视(听)率较高的嵊州电视台、嵊州广播电台开辟“嵊州生态文明之声”专栏,对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最新进展和存在问题等进行实时报道,提升公众对生态文明知识的知晓度和满意度。

  (三)多维度推进文化载体建设

  加快市级标志性文化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嵊州博物馆、嵊州市文化综合体(大楼)建设。结合美丽乡村、文化休闲旅游建设,采用公办民助等形式,建设依托越剧演出,体验越剧文化、越剧文创产品销售、越剧民间休闲的特色文化街区,发展越剧文创产品,并引进竹编、木雕、根雕、石雕、泥塑、剪纸、玻璃雕刻、扇子等民间美术和手工艺创意店和体验店。全面提升镇文化中心、乡文化阵地、村文化活动场地(文化礼堂)的设施水平:5大集镇和4个街道各建一座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以上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和一个占地面积在5000平方米左右的文化广场(公园),进一步完善文化设施。

  在现有嵊州市剡山小学这一省级生态环境教育示范基地的基础上,依托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古村落等场所,配套建设一批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开展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展览。

  三、深化生态绿色示范创建

  (一)持续推进生态示范创建活动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以工作基础较好并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三界镇、甘霖镇、谷来镇、竹溪乡等7个乡镇(街道)为重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组织编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示范村方案,逐步推进乡镇生态文明建设。以290个绍兴市级生态村为重点,分批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

  加快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逐步开展嵊州经济开发区循环化改造,按照“布局优化、产业成链、企业集群、物质循环、创新管理、集约发展”的要求,统筹规划嵊州园区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间废物交换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共享资源、共用基础设施,形成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能循环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广泛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推动绿色企业、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绿色医院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巩固已有绿色细胞工程创建成果,在现有绿色学校、绿色饭店等绿色细胞的基础上,进一步申报创建国家级及省市级绿色企业、绿色家庭和绿色学校。发挥政府、企业、公众等各类创建主体的作用,巩固创建效果,将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第九章 重点项目

  基于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考核内容,统筹安排生态空间优化、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生态人居建设、生态制度创新和生态文化传承6大体系、15个子类、40项重点工程,总投资279.02亿元。重点项目清单详见表9-1。其中:

  生态空间:2个子类,总投资31.86亿元;

  生态经济:3个子类,总投资101.05亿元;

  生态环境:5个子类,总投资53.17亿元;

  生态生活:1个子类,总投资59.7亿元;

  生态制度:1个子类,总投资0.04亿元;

  生态文化:3个子类,总投资34.2亿元。

  表9-1 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表

领域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内容及规模

总投资

(亿元)

建设起止

年限

建设性质

责任单位

生态

空间

(一)产业

空间

优化

1

嵊州市经济开发区盘活低效用地实施腾笼换鸟项目

对现有的低效存量用地,实施二次开发,达到腾笼换鸟的目标

20

2017-2021

新建

开发区

2

小微企业园区建设项目

1. 1.开发区、甘霖镇、崇仁镇、长乐镇、三界镇、黄泽镇小微企业园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11.85

2017-2020

新建

属地乡镇、街道、开发区

2.其他小微工业园建设

(二)生态

空间

保护

3

生态保护红线区明细调查和整治项目

2018年根据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区登记详表明细调查各类用地和人口分布情况、经评估原保护区范围设置确有不合理之处的积极组织相关部门按程序调整规划,确实属于建设不符合规划要求的积极整改。红线区勘界立标,制定生态保护红线区生态补偿制度。

0.01(不含整治资金)

2018—2020

新建

发改局

环保局

生态

经济

(三)智造

工业

4

企业机器换人、节能环保等新建、改建

项目

1. 浙江来福谐波传动有限公司双圆弧谐波减速器和机器人焊接生产线技改项目

24.4

2017-2020

续建

经信局

2.浙江定阳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环保节能新热塑性弹性体产业化项目

3.浙江森歌电器有限公司智能化厨电生产线建设项目

4. 浙江宏佳精工机械有限公司年产5万套机器人

5. 浙江卡卡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年产130套机器人及8500套启停自动控制设备项目

6. 浙江先康机械有限公司新建机械臂生产线建设项目

生态

经济

(四)现代化农业

5

嵊州市绿城现代农业综合体项目

建设高新农业生产示范基地、优质农产品加工基地、乡村休闲度假基地

20

2013-2020

续建

农林局

6

浙系白中王长毛兔良繁体系建设项目

建设良繁与研发厂房15000平方米,生物育种设施20000套,国家毛兔基因库试验站3000平方米,发展20个种业家庭农场,引进兔绒自动化梳理生产线3条,毛兔自动化喂料、清粪、剪毛示范生产线一条,完成毛兔良繁与生产国家标准的制订

0.85

2012-2020

续建

农林局

7

嵊州市节水改造及示范工程

新建8000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0.3

2017-2020

新建

农林局

水利局

8

省级林业观光区建设项目

桃形李、中药材等基地建设,羲之文化主题博物馆及度假区建设

1

2015-2023

续建

农林局

旅游局

(五)绿色

服务业

9

现代物流产业园建设项目

新建标准化物流、信息交流、生活配套、电商交易服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智能物流配送中心园区。拟规划用地100亩

2.5

2017-2020

新建

商务局

10

温泉养生小镇项目

绍兴温泉城规划总面积约2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5.9平方公里。建设以温泉休闲为特色,集高档休闲度假、商务会所、观光为一体的温泉主题性山水休闲旅游度假区;狮子山旅游养生综合体规划面积4.8平方公里,总用地820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集休闲度假、运动健身、水上乐园、科普教育为一体的旅游养生综合体;石林花海项目将原生态地貌、人文景观、旅游文化有机结合,打造浙江第一崖壁文化长廊

52

2017-2020

新建

旅游局

生态环境

(六)水环境质量

11

嵊新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及一期提标改造工程

新建日处理7.5万吨污水处理设施,一期排放标准提高到准地表水Ⅳ类标准

4.4

2017-2018

新建

水务集团建设局

12

嵊州市乡镇污水改建工程

长乐、崇仁、石璜等乡镇的污水管网及污水厂改造扩建

14.1

2017-2021

新建

有关乡镇

13

嵊州市中心城区污水收集工程(一期)

检测、疏通及修复中心城区老管网106200米

2

2017-2020

新建

建设局

水务集团

14

旧城区道路、

管线改造工程

包括北直街、官河路、嵊州大道、医院路、江滨东路、城中路、剡城路、艇湖路等道路改造共计35万平方米,改造内容为雨污分流,架空线上改下,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10.2

2017-2020

新建

建设局

(七)改善

大气

环境

质量

15

燃煤小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项目

完成全市燃煤小锅炉淘汰或清洁能源替代任务

0.12

2016-2017

续建

发改局

16

污水处理设施除臭工程

印染、化工、造纸等行业污水站产生恶臭的单元全部加盖,废气收集处理后排放

0.2

2017-2020

新建

环保局

17

家具、电机行业整治工程

完成黄泽镇家具喷漆行业、长乐镇电机行业整治

0.3

2017-2019

续建

转升办

18

天然气输气

管道建设工程

建设天然气输气总管及配套门站、管网

1

2017-2020

新建

建设局

(七)改善

大气

环境

质量

19

嵊州市风力发电建设工程

1.嵊州市西白山风电场项目:拟安装22台单机1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33兆瓦,配套建设110千伏升压变电所,总投资41500万元;2.嵊州市四明山风电场项目:拟安装24台单机8500千瓦风力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20.4兆瓦,同步建设110KV升压站,总投资30000万元

7.15

2017-2025

新建

发改局

20

开展挥发性有机物(VOCS)调查及

整治

完成12个主要行业的VOCs污染调查及行业整治,实施VOC总量控制

0.5

2017-2020

新建

环保局

生态环境

(八)加强

土壤

污染

防治

21

垃圾填埋场提升

改造工程

开展嵊州市垃圾填埋场场区绿化、渗滤液深度处理等

工程

0.8

2017-2018

新建

建设局

22

污水处理厂

污泥焚烧二期工程

日处理污泥达800吨

0.5

2017-2020

新建

水务集团

23

静脉产业园(垃圾焚烧项目)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一期2×400t/d的机械炉焚烧炉,二期拟增加400t/d机械炉焚烧炉;城区餐厨垃圾收集处置项目:一期餐饮垃圾处理配置50t/d处理线,10t/d地沟油,预留二期50t/d厨余垃圾处理线;研究建设一套日干化处理含水率80%的市政污泥干化车间,采用“蒸汽热干化+与垃圾掺烧焚烧”的工艺;建设建筑垃圾消纳场一座

10

2018-2020

新建

建设局

24

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建设工程

完善乡镇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分可降解和不可降解),建设若干个可降解垃圾收集点。

0.2

2017-2020

新建

建设局

(九)维护生态系统功能

25

嵊州市水土

流失综合治理

工程

基本控制境内强度以上的水土流失区,控制人为产生的新的水土流失。

0.5

2017-2020

新建

国土局

水利局

(十)风险

防范

26

智慧环保管理

平台项目

基于环境功能区划地理信息系统的环境风险系统控制平台建设和建成后的维护:包含基础地理信息、环境功能区划、各类污染源、环保设施、应急设施等空间数据,实现网络云端管理和手机APP查询,便于项目常态管理和应急保障

0.2

2017-2025

新建

环保局

生态生活

(十一)

人居

环境

改善

27

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工程

对嵊州市重要的公园绿地以及重要江河交通线的沿边绿带建设,包括艇湖山森林公园、新昌江两岸绿带、嵊北公园、澄潭江文化休闲带、剡溪城南带状绿地、新104国道等

2.8

2017-2020

新建

建设局

开发区

城南新区

水利局

28

城乡公交

一体化工程

1.火车站客运、公交综合枢纽广场:投资35000万元;2.嵊州市浦口街道公交枢纽站:投资500万元;3.城乡公交国有化改造:投资26750万元

6.2

2018-2020

新建

交通运输局

29

绿色建筑

推广工程

加强宣传,提高对绿色建筑的认识;政府出台有利于节能低碳型房地产发展的激励政策,调动积极性;开展绿色建筑示范推广工作,按照绿色建筑标准要求实施学校、医院等重点市政项目

0.1

2016—2020

新建

建管局

(十一)

人居

环境

改善

30

嵊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工程

1.补一轮:重点面向薄弱村开展村庄整治和环境卫生;2.拎一批:打造提升50个精品村;3.连一片:提升温泉湖美丽区块,重点打造西白山美丽区块,培育四明山、越剧山水等美丽区块;4.配套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19

2015-2020

续建

农办

建设局

31

嵊州市美丽乡村道路建设工程

1.农村公路提升改造工程,总里程750公里。2. 完成蛟澄线一期工程。3.小蛟线改造工程,完成改造5.3公里;4.完成环会稽山美丽公路建设

31.6

2017—2020

新建

交通运输局

生态制度

(十二)制度

完善

创新

32

编制自然资源

资产负债表

自2018年起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相关制度,建立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

0.02

2018—2025

新建

统计局

审计局

环保局

33

生态文明管理

标准建设

根据考核指标和建设领域基本要求,建立覆盖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道)的管理标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管理的标准化、常态化和科学化

0.01

2017—2020

新建

美丽办

34

生态文明建设

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分五大功能:

1.对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管理标准的集合发布和更新,以便相关部门彼此了解管理要求;

2.对创建指标、年度建设指标进行核算,对支持说明材料进行分类输入管理,建立资料档案;

3.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对公众的发布和宣传;

4.接受公众的建议和反馈;

5.链接重要的专项管理系统,如智慧环保管理平台等。

0.01

2017—2025

新建

美丽办

宣传部

生态文化

(十三)传统

文化

保护

推广

35

嵊州市崇仁古镇

开发项目

新增建设用地665亩,新建崇仁新区旅游设施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实施古建筑的抢救性保护及核心区建设,按照5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古镇文化浏览区、特色旅游区、集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及配套建设等,年接待游客量100万人次

20

2014-2025

续建

旅游局

崇仁镇

36

中国越剧博物馆

(嵊州博物馆)

建筑占地面积约11.25亩,建筑总面积约为1.84万平方米

2

2017-2020

新建

文广新局

越剧小镇建设指挥部

37

小黄山文化公园

及文化公园商贸

综合体

规划建设小黄山文化公园、遗址博物馆和高端商贸居住区,形成老长乐江自然湖面和绿地景观带为核心,集自然景观、文化遗址和商贸住宅于一体的高端城镇综合体

12

2017-2020

新建

甘霖镇

生态文化

(十四)现代

生态

文化

建设

38

生态文明

教育建设

1.学习型机关建设。将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纳入党员培训课程,通过网络学习平台、市委省委党校课程及其他中央精神传达等多元化培训形式,定期组织党政干部进行生态文明知识培训。

2.学校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在全市各中小学增设生态文明教育课时,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和企业,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实践活动。

3.企业生态文明教育建设。在企业法人培训中加入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对污染严重企业、环境信访企业、受行政处罚企业的法人定期开展生态文明培训。

0.05

2017—2025

新建

美丽办

组织部

教体局

环保局

(十五)生态

示范

创建

49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村创建工程

以工作基础较好并已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的7个乡镇(街道)为重点,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街道)创建。以290个绍兴市级生态村为重点,分批次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本项目仅包含各乡镇街道创建管理工程,不含所实施的重点工程。

0.1

2017-2025

新建

环保局

40

绿色系列

创建工程

开展绿色企业、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等“绿色系列”创建活动。

0.05

2017-2025

新建

经信局

各街道

市妇联

教体局

环保局

总     计

279.02

  以上重点工程如经年度评估确需调整的,相关项目内容可做相应补充或修正。

  第十章 保障措施

  一、组织管理保障

  市委市政府美丽嵊州建设领导小组统一组织、指挥、协调生态文明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年度目标和年度方案的批准和完成情况的审核,每年召开一次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管理评审会。如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功能区划等重大规(区)划修编或调整,经论证本规划相关目标、任务、工程确需调整的,可对本规划相关内容做出调整,并按流程规定做好备案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统筹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建设规划,制定年度目标和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建设任务,执行目标完成情况考核。相关职能部门和乡镇(街道)积极配合,完成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工作,并将年度完成情况书面汇报给美丽嵊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建立乡镇(街道)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形成全市分级管理、上下互动的良性推进机制。

  建立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管理系统,该系统包含五大功能:一、对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的管理标准的集合发布和更新,以便相关部门彼此了解管理要求;二、对创建指标、年度建设指标、年度任务分解的发布及年终核算考核,对支持说明材料进行分类输入管理,建立资料档案;三、重要生态文明建设信息对公众的发布和宣传;四、接受公众的建议和反馈;五、链接重要的专项管理系统,如嵊州市智慧环保管理平台等。实现领导小组成员实时掌握建设进度和重要信息,为科学决策提供信息保障。

  二、政策制度保障

  建立适合嵊州市域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系,坚持正确改革方向,更好发挥政府的主导和监管作用,发挥企业的积极性和自我约束作用,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市场手段和宣传教育手段。

  在国家、省、市统一部署的制度推进框架下,积极探索,勇于示范,在自然资源资产确权登记,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执行全面节约和生态补偿,空间严控,过程严管,损害严惩,城乡治理一体,创新第三方治理、主动作为和国内国际合作相结合等方面建设嵊州市特色制度,并细化成明确的管理执行标准。

  三、建设资金保障

  多渠道筹集生态文明建设资金。积极探索市场化多元投入,建立项目融资、银行贷款、证券市场等多元化的投资融资机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转向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增加财政支出中生态文明建设的财政支出比例。重点建设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污染治理等产业项目。推动各部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专项建设资金扶持,整合新农村、生态环境、水利等专项资金,向生态文明建设重点项目倾斜。加大生态文明建设项目资金的来源、资金使用的申请和审核。

  四、科技人才保障

  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知名企业的密切合作,建立以政府引导、市场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创新人才激励机制,对业绩突出,并创造重大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有功人才给予重奖。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示范工程,加大与主导行业、新兴产业相关的创新技术、公益性技术的引进力度。

  附表:重点问题清单

领域

问题类别

问题阐述

生态空间

指标方面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

(省级)

根据2015年嵊州市区域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状况初始评价,嵊州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为83.44。与指标值85差距较小。

空间规划

(国家级)

嵊州市尚未完成全域的多规合一空间规划编制工作,也导致各部门空间规划乏有效衔接,融合度不足,造成部分空间管理无序,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非指标方面

产业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

工业企业与居住区混合布局现象没有根本改变,“退二进三”推进缓慢,区域功能特色不突出,没有形成城市与产业互动、空间有序优化的发展格局。空间格局粗放松散,工业用地分布集聚程度相对较弱,区域工业布局呈现大分散小集中的格局。城区工业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布局分散;开发区内部分企业占地庞大,但设施布局分散。

资源要素制约日益加剧

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进程加快导致农用土地被大量征用,优质耕地面积继续减少。人均耕地占有量0.9亩,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亩)。工业“三废”、农业面源污染都对农业发展环境产生了影响,制约了农产品生产质量的提高。

生态经济

指标方面

主要食用农产品中有机、绿色、无公害产品种植面积的比例(省级)

2016年嵊州市主要食用农产品中“三品”比率为47.22%。与指标值60%还存在一定差距。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

(国家级)

根据2016年嵊州市水资源公报数据,嵊州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51.4立方米/万元。与指标值50立方米/万元差距较小。

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

(国家级)

2016年嵊州规上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为193.3万元/平方米,单位工业用地工业增加值目前未评估。

非指标方面

工业结构有待转型升级

1.产业层次低,企业规模偏小。嵊州全市拥有上千家机械电机企业,从业人员超4万多人,但企业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以多品种、小批量生产方式居多。产品仍属于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产品的差异化程度较低,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竞争。

2.自主品牌影响力较弱,产品附加值偏低。嵊州拥有“中国厨具之都”和“中国电声零件之都”的美誉,但缺少全国性的知名电器厨具自主品牌。中国电器厨具最有价值品牌500强无一家为嵊州企业。大多数中小电器厨具企业普遍采用OEM运作方式,生产的厨具高质低价,产品附加值偏低。

3.资源环境的约束增强与行业发展的矛盾。随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嵊州纺织行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不断增强,国家对水体、大气污染排放的控制标准日趋严格。行业现在的软硬件实力与强制标准之间的差异,使生态环保成为行业面临的最紧迫的任务。

生态经济

非指标方面

农业现代化

有待提升

1.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产量质量有待提升。目前嵊州市的农业生产以农户分散生产为主,产业化水平有待提升,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越乡龙井”“嵊州香榧”知名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影响力力有待提升。农田测土配方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覆盖范围有限、大型农业机械普及不足,限制了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产量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农业分散生产过程难以监管,导致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农业名特优农产品资源丰富的优势未能发挥。

2.农田水利现代化建设和保障有待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与水利服务现代农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嵊州部分中型灌区,大部分小型灌区由于工程老化失修导致干、支渠尚存在严重的渗漏问题,渠利用系数仅0.3左右;灌排渠道存在严重的淤积问题,下游农田得不到有效灌溉;农业灌溉仍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喷、微灌技术和薄露灌溉技术尚未得到推广;

3.生产经营方式有待转变,产品附加值有待提高。嵊州市目前的经营方式主要以农户直接销售农产品为主,专业合作社、订单生产、公司+农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方式推广不足。产品销售经营方式上,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有限,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有待完善,农业管理和农产品销售的信息化水平有待提升。嵊州农业以提供初级农产品为主,尚未建立起完善的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产业链。深加工的不足使农民收入渠道较为单一。此外深加工不足限制了农产品的储藏和流通,导致农产品的市场抗风险能力较弱,对于农产品尤其是名优特农产品的推广和知名度提升造成了负面影响。

生态绿色服务业有待统筹

建设

1.服务业促进工业升级的能力还不足。“十二五”期间,尽管嵊州市服务业总量持续扩大,但相对工业特别是领带服装、机械电机、电器厨具等传统行业的发展水平仍显滞后。近年来,嵊州一直紧扣“工业强市”的发展主线,工业发展增速较快,但对服务业发展的认识仍显不足,服务业还处于依附工业发展的阶段。工业服务化趋势尚未凸显,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工业的提升作用还不充分。

2.旅游业基础设施落后。景区建设较弱,目前嵊州无4A级及以上景区,可游内容较少。且景区内部和景区间交通不便,各主要景点难以形成合力。旅游产品单一,难以留住游客。主要景点均以观光为主,尚处于较初级的观光旅游阶段,游客逗留时间较短,重游率较低。此外,越乡文化和旅游结合不够、资源整合欠佳、缺乏统一的经营管理机制、旅游创意策划和品牌传播不足,都限制嵊州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生态环境

指标方面

空气环境质量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比例

(省级、国家级)

根据嵊州市2016年环境质量报告,2016年,嵊州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占比为84.4%。未达到省级指标值85%和国家级指标值88%的要求。

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

(省级)

嵊州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达标率目前没有评估数据。

重污染天数

(国家级)

根据2016年嵊州市空气质量指数日报数据,嵊州市严重污染天数为1天。规划要求为完全消除。

非指标方面

水环境

保护与监管

1.部分监测断面水质仍有超标。嵊州市总体水质较好,所有市控及以上监测断面均能达到功能区要求,但在县控监测断面中剡湖的老东桥监测断面,2016年断面水样检测数据的年均值只达到Ⅳ标准,未达到剡湖功能类别Ⅲ类水质标准,超标参数为CODmn和BOD5,原因主要是剡湖本身水体流动不畅,而且剡湖附近的农贸市场的生活污水对剡湖水质产生了较大的污染。

2.污水处理设施有待完善。中心城区及周边污水收集管网布局有待完善,老旧官网存在堵塞、漏损等现象,长乐、崇仁、石璜等乡镇污水处理厂现状处理能力已不能满足发展需求,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不足。

大气环境

保护与监管

1.PM2.5、PM10年均值达不到二级标准;酸雨污染不容乐观,2016年酸雨率为53.3%,较上年增长了3.7%;局部恶臭仍时有发生,印染、化工、造纸等行业性恶臭在局部区域未得到彻底解决,其中信访投诉中大气方面的投诉为最,占信访总数的60.9%。

2.环境空气自动站建设布点较少,挥发性有机物自动监控平台尚未建立,重污染天气预警系统尚不完善。

固废和土壤

污染防治

2.土壤污染底数不明。目前土壤环境质量方面缺乏系统的监测,土壤污染底数不清晰。

2.固废综合处置能力不足。嵊州市目前尚未建成专项用于一般工业固废处理的设施。一般工业固废除部分综合利用外,其余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处理,存在一定隐患。

生态保护

与建设

局部地区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嵊州市东部有较大面积的山地属石英岩风化而成的砂性土壤结构,历史上因森林植被的过度开采,一遇台风暴雨,就会严重侵蚀表土层,导致水土流失,耕作层破坏,使农林业生产受灾,同时易造成河床抬高、泄洪能力减弱、水利工程作用降低、水库蓄水减少和水旱灾害加剧等破坏性生态问题。调查资料显示,至2014年,全市水土流失面积41.2935万亩。

生态生活

指标方面

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省级)

根据嵊州市住建局提供数据,2016年嵊州市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10.66平方米/人。与指标值要求13平方米/人存在差距。

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

(国家级)

根据2016年绍兴市嵊州市农村改水年报统计,村镇饮用水卫生合格率为94.82%。与指标值100%存在差距。

城镇污水

处理率

(国家级)

根据嵊州市住建局提供数据,2016年嵊州市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2.5%。与指标值100%存在差距。

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

目前暂时未收集到有关村庄环境整治的数据,嵊州市村庄环境综合整治率未核算。

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

截至2016年,嵊州市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暂未核算。

公众绿色

出行率

截至2016年,嵊州市公众绿色出行率暂未核算。

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

截至2016年,嵊州市节能、节水器具普及率暂未核算。

政府绿色

采购比例

截至2016年,嵊州市政府绿色采购比例暂未核算。

非指标方面

绿地系统有待完善

老城区部分绿地有待进一步提高档次,绿地总体质量差异较大。如果仅从绿地的量上看,目前建成区的绿地也已不少。但仍存在如城市道路绿化不足,城市街头绿地稀少、小区绿化有待进一步提高、绿化精品较为缺乏等现象。文化广场等绿地极大地提升了城市品位,但不少居住区(尤其是老城区)、工业区绿地缺乏,绿地品位有待提高。

公众绿色出行有待改善

嵊州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乡村全覆盖的公共客运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完善。目前嵊州市公交车万人拥有量约5辆/万人,处于较低水平。2016年嵊州市城市公交的年客流量在1395万人,呈逐年下降趋势。城乡公交网络结构较为简单,镇-村级公交仅5条,部分村庄城乡公交服务水平交叉,三分之一线路每天仅2个班次。嵊州市463个行政村共通城乡交通398个,通达率仅85.9%。

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仍需加强

嵊州市城乡环境总体较好,但部分地区河道、溪流仍存在不同程度的垃圾倾倒、垃圾飘浮、污水汇流的现象。老城居住小区和村庄也存在墙壁“牛皮癣”、垃圾清理不及时、卫生死角等问题,亟须加强居住小区和村庄环境卫生管理。

生态制度

指标方面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国家级)

截至2016年,嵊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还未批准实施。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国家级)

截至2016年,嵊州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还未编制完成。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

(国家级)

截至2016年,嵊州市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还未开展。

非指标方面

在国家、省市统筹的制度框架下,本市特色的生态制度及管理标准有待细化

在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制度,执行资源总量控制和全面节约,空间严控,过程严管,损害严惩,城乡治理一体,创新第三方治理、主动作为和国内国际合作相结合等方面尚缺乏系统的的管理制度和标准。

缺少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质量管理

体系

嵊州市开展生态市建设已近十年,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制度,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诸多部门并深入基层,建议构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质量管理体系,使市委市政府美丽嵊州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很好的管理工具,高质量地统领全市创建工作。

生态文化

非指标方面

优秀文化载体有待打造

1.品牌打造不强,品牌影响力小,嵊州市诸多特色文化,没能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文化宣传有待提升。

2.平台建设较弱,围绕嵊州特色文化的平台建设不足,缺少艺术节、展演、文化推广及产业化运营等具体活动,导致文化仅停留在特色资源层面,缺少产业融合。

3.文化培养欠佳,在推广品牌文化的同时,除越剧学校外,嵊州缺少较为普及的文化培育工作,在当代艺术名家和传统文化层面都缺少艺术精品。

生态文明宣传有待加强

嵊州市在普通群众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上还存在不足。一方面,农村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相对较弱,另一方面,宣传教育缺乏实践创新,目前大部分宣传方式停留在标语、宣传栏等文字形式上,缺乏相应的实践性与操作性,与群众的日常实际生活有一定差距,难以通过最直接的日常生活经验了解生态文明知识。

编辑:何东铭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