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宽高都在2.8米左右

  这些天,位于金庭镇的永诚工艺竹编厂突然热闹了起来,陆续有人来参观镇厂之宝——“鹳雀楼”。厂长王均雷也很意外,他说作品于两年前编织完成后,除了几次外出展览,一直深藏在陈列室。“可能有朋友参观后觉得作品气势宏伟,便发到网上,才引起大家的关注。”他告诉记者。

  现在已成“网红”的“鹳雀楼”长宽高都在2.8米左右,如此大型的竹编作品实属罕见。更为难得的是其工艺精湛,巧夺天工。王均雷介绍,“鹳雀楼”由四名竹编艺人合作完成,足足花了3年时间。

  两赴山西摄录每个细节

  鹳雀楼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面的黄河东岸,是一座有着近1500年历史的名楼。49岁的王均雷文化不高,但很早知道鹳雀楼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

  据了解,鹳雀楼始建于北周,由于楼体壮观,结构奇巧,加之周围风景秀丽,唐宋文人学士登楼赏景留下许多不朽诗篇,以王之涣《登鹳雀楼》最负盛名。原楼于元朝初年被毁,现在的鹳雀楼于1997年12月动工复建,三年后建成。

  王均雷创作“鹳雀楼”的经过颇富戏剧性。

  2012年9月,他与朋友去山西游玩,在永济市见到鹳雀楼时,瞬间被眼前的场景震撼:只见70多米高的楼阁,气势恢宏,整座楼为唐代风格的建筑,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英姿伟岸。

  能否用竹编工艺制作一座“鹳雀楼”?当时王均雷脑海中掠过这样的想法。“但仅仅是浮光一现,没作深入思考。”王均雷说,像其他游客一样,他在拍了几张照片后就离开了。

  几个月后,王均雷翻看山西旅游时的照片,当看到鹳雀楼时,心里突然又起波澜:如果能成功编织一座“鹳雀楼”,此生便也无憾了。

  此后几天,这个念想久久不能抹去,鹳雀楼的形象经常会出现在王均雷的大脑中。不过他知道,他虽然有着20多年的竹编从业经历,但以常规作品为主,要创作一个新作品谈何容易,不仅费时费力,最终能否成功也是未知。

  但他又心有不甘,觉得作为竹编之乡的竹编艺人,无论是对竹编工艺的坚守还是传承,都要有所担当,要有自己的代表作品。

  几番思虑,王均雷决心创作“鹳雀楼”。他知道,要创作“鹳雀楼”,不仅要了解鹳雀楼的历史文化内涵,更应对鹳雀楼的面貌有深入全面的掌握,仅凭旅游时拍摄的几张照片是远远不够的。

  2013年3月,王均雷约了一个朋友再次赴山西省永济市。这次,他与同伴花了两天时间,仔仔细细地观察了鹳雀楼的设计、造型,并用相机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细节都摄录下来,一共拍摄了100多张照片。

  三年再“造”一座名楼

  “作品必须显示出鹳雀楼的宏伟壮观。”一开始王均雷就定下了这样的基调,他按一定比例缩小,最终确定“鹳雀楼”长宽高分别为2.8米、2.8米、2.85米。

  创作这样一件大型作品,对各方面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得做足准备工作。“光原料就采集了毛竹、水竹、云南慈竹等多个品种。还邀请了3位竹编艺人,一起设计、模型制作、编织和雕刻。”王均雷说。

  2013年5月份,大型竹编“鹳雀楼”正式开工。从台基座到楼阁,从底层到楼顶,王均雷和同伴一丝不苟,力求还原每一个细节。为了达到最佳效果,篾丝尽可能剖得细,最细的只有0.6毫米;而使用到的工艺更是复杂,包括龟背、单支弄堂及粗细帘等编织方法,以及微雕、悬雕、留青雕等多种雕刻方式。

  王均雷和同伴在编织过程中一直提着心,因为稍有不慎可能编“坏”,需要返工。他告诉记者,这个作品有两个地方考验他们的功力和魄力,一个是阁檐瓦垄的编织,一个是上百个斗拱的镶嵌。

  编织瓦垄时,先要用0.6毫米的篾丝一根根编织成平面,然后用专业工具压成垄形。“有好几次,编着编着发现一根篾丝出错了,只得一根一根抽出来,重新编;压成垄形时会出现篾丝被压断的情况,必须返工。”王均雷告诉记者,编一个阁檐瓦垄需要20天,而返工的时间甚至更长。

  斗拱不大,但形状复杂,一个部件套着一个部件,稍有不慎会变形或断裂。“与原物相比,斗拱缩小后在组装和镶嵌时不易操作,必须要很仔细,因此花费的精力非常大。”王均雷说。

  在竹编师傅的一次次编织和修改中,“鹳雀楼”于2017年初终于完工,前后花了3年多时间,各种费用加起来超过40万元。王均雷说,编织“鹳雀楼”的那三年,脑海里想的全是鹳雀楼的事,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梦里都在编织,因此成功以后特别兴奋。

  “鹳雀楼”一问世,便在业内引起轰动,先后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木雕)竹编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第八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金奖、第14届中国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特等奖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