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教育课堂
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没有规则 哪来自由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通讯员 九爸 2019年11月11日10:17:59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就要开始渐渐学着融入群体,直至融入社会,成为一个“小公民”。在这个过程中,学会遵守规则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孩子自由散漫惯了,规则意识淡薄。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等集体生活中,就会常常侵犯别人的自由,同时也可能常常会受到别人的指责,受到老师的批评。

  如果迟迟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孩子会因此变得不合群,甚至演变出其他一些行为表现:如更多地通过犯错来引起他人的注意;或用言语和行动挑战他人,包括同学、父母、老师的权威;或因为气馁变得缺乏自信;甚至因为长期缺乏自信而变得自暴自弃。

  因此,有些家长单一地认为只有在学校等集体生活中才讲规则的观点,很容易忽略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从而导致孩子在融入群体、社会的过程中经常受挫。

  今天,我就来讲一讲其中一条重要规则: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

  先来讲我班中的一件小事。

  一天午饭后,女生小珂在小惠的陪同下,一脸愁容地拿着她的自动铅笔刨来办公室找我。一见我,就把手中的铅笔刨递过来,说:“小则和小林刚才趁我不在,偷偷玩我的铅笔刨,被小惠发现了。等我回来查看时,发现铅笔刨已经坏了。可是他们两个却说它本来就坏的,与他们无关……”看着小珂一脸委屈,听完她的诉说,我说:“你为他们擅自动用你的铅笔刨,并且不承认错误和推卸责任而生气,对吧?”“是的,我的铅笔刨一直都是好的,就是被他们摆弄后坏的。”小珂补充道。“我知道了,你先把铅笔刨放我这儿,叫他们两个到我的办公室来解决问题。”

  办公室就在教室隔壁,可我等了足足一分钟,小则和小林才姗姗来迟。他俩见我,似乎还要开口辩解,我就先说:“我首先要批评的不是你们可能弄坏了小珂的铅笔刨,而是你们现在的态度。”见他俩不太明白,我解释道:“你们刚才未经他人同意私自动用别人的东西,既没有道歉,又不敢承担责任,直到现在还想为自己开脱。即使这个铅笔刨就是你们弄破的,你们真的赔不起吗?”

  小则和小林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我接着说:“你们回到教室,去对照班级公约,看看你们违反了哪一条?先试着自己解决,待会儿再来反馈给我。”

  几个孩子撤出办公室。才过了一分钟,小则、小林又跑进来。我问:“你们知道自己错在哪儿了?”“是的,我们不该乱动别人的东西。”“你们向小珂道过歉,她不生气了吗?”“她不生气了,我们想把铅笔刨拿去检查一下,看看能不能修起来。”

  不一会儿,他们两个又兴冲冲跑进来:“傅老师,铅笔刨修好了,好像刚才是电池接触不良,我们重新装了后,它就又可以使用了!”

  我来到教室,果然如他俩说的,铅笔刨好了,小珂也展开了笑容。我没有再追究两个男孩儿的责任,而是请他俩给全班同学说说,从这件事中得出的经验。不错,他们学会了“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也学会了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懂得了体谅他人的感受。

  那么,同样的规则,在别的地方又该怎么遵守呢?在家里,爸爸、妈妈的东西不可以拿,除非是经过同意的,或是送给孩子的;在长辈、亲戚、朋友家里,别人的东西同样不可以拿。如果拿了,我们首先要收回不属于孩子的东西,同时有必要让孩子为此承担责任,如向别人道歉。造成东西损坏的情况下,可以要求孩子修复,或者赔偿损失。

  关于怎么承担责任,这里再分享一个小故事《责任》。

  一天,一个11岁的小男孩,正与同伴们热火朝天地踢足球。他动作灵活,飞起一脚,球似出膛的炮弹射出场外。只听“哗啦”一声,球击碎了一户人家的窗玻璃。户主是一位老太太,她怒气冲冲地从屋里出来,质问是谁干的。小男孩老老实实认了错,请老太太宽恕。可是,老太太怎么也不肯原谅他,并向小男孩索赔12.5美元。小男孩委屈地哭了。

  闯下大祸的小男孩,自己是拿不出这些钱的,回家向父亲一五一十地报告了实情。父亲深思后说,家里有钱,但是不能给小男孩,小男孩应该对自己的过失负责。

  小男孩委屈而为难地说:“爸爸,我知道自己错了,可是我没有钱赔人家,怎么办呢?”父亲掏出钱,严肃地说:“这12.5美元我借给你赔人家,不过一年以后你必须还我。”

  从此,小男孩边刻苦读书,边抽空到餐馆洗盘刷碗,辛勤打工挣钱。不知洗了多少盘子和碗,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他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自豪地把钱交到了父亲手里。父亲拍着他的脑袋欣慰地说:“一个能为自己过失负责的人,将来是会有出息的。”

  小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我懂得了什么叫责任。”

  这个故事中的责任,其实就是对别人的东西负责。

  如果孩子总能遵守“别人的东西不可以拿”,他(她)就学会了尊重别人对他们物品的所有权,这是尊重别人的重要方面。反之,他(她)就侵犯了别人拥有自己物品的自由。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