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日上午8点30分,市融媒体中心直播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旗下媒体爱嵊州APP、浙江新闻客户端嵊州频道、嵊州新闻网、嵊州发布微信公众号、嵊州发布新浪微博、嵊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嵊州新闻微信公众号、嵊广1003微信公众号同步现场直播,敬请关注。
代表委员陆续进场[8:15]
市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隆重开幕[8:30 ]
何国英同志主持开幕会[8:30]
全体起立,奏唱《国歌》[8:31 ]
市长严钢开始作《政府工作报告》 [8:35 ]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8:35 ]
一、2019年主要工作和成效[8:36 ]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一年来,面对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市政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以“三个年”活动为载体,全力实施推动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行动,基本完成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左右。财政总收入69.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6亿元,分别增长0.5%和0.6%(剔除调控影响,实际分别增长9.8%、10.9%);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9.6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8亿元,分别增长5%和15%;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1100元、32200元,分别增长8.5%、9.4%。各项指标基本保持在合理区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我市被列入2019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8:37 ]
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政治担当,聚焦聚力实体经济,抓紧抓好民生保障,防范化解风险挑战,做了许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嵊州高质量发展埋下了基石,积蓄了动能。[8:38 ]
一是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20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等政策,通过“市长直通车”建立了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的渠道。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超13亿元。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企业新增贷款26.3亿元,同比增长9%。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施工图预审“最多审一次”,掌上办公(办事)系统加快构建,70个部门间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实现率100%。高规格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暨数字经济发展大会、传统制造业提升改造大会,营造了支持实体经济、尊重企业家的良好氛围。[8:38 ]
二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实施低效企业整治提升“一三五”行动,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分别增长12%、22%。基本完成“12+1”行业整治,清退低散乱企业150家,建成小微企业园5个,成功入围全省第二批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重点县市。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巴贝集团工厂化养蚕入选全国十大颠覆性创新榜单,双鸟机械获评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特种电机获国家节能减排补助1.3亿元,陌桑高科、亿田智能厨电被列为省级数字化车间,盛泰集团获嵊州首家AEO高级认证,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顺利落户。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支出预计同比增长15%,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真丝?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围省级创建名单。启动“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引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14家,新增企业上云600家,新增工业机器人258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四成。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新增报会企业3家、股份制公司18家,预计完成“小升规”80家、“下升上”25家、产值超20亿元工业企业2家。厨具产业入选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集成灶进入省住宅全装修产品目录,预计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8%。[8:40]
三是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坚持“项目为王”理念,174个重大项目进展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上墙公示,3个省市县长项目全部落地,59个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招商选资年”活动成效显著,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实到外资1.46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4%、19.6%,高铁新城、老板电器、网易味央、开元高星级酒店、海纽利迈汽车零件、海威汽车零件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领尚小镇被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第五批创建名单。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引进各类人才1.36万人,其中“国千”1人、“国万”1人、“省千”3人,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运营,人才公寓二期基本建成。加大土地开发利用,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指标5522亩,建成高标准农田2.8万亩,盘活存量土地1803亩,出让经营性用地2889亩。打好金融风险防控战,不良贷款率控制在0.92%的较低水平。完成市属国有企业重组,强化国有资产整合,新增地方债券15亿元,交投、开投被评为AA级。[8:42 ]
四是城市格局全面打开。紧紧拥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杭绍甬同城化战略,主动融入省“四大建设”,高起点编制市域空间规划。启动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三年行动,开发区被评为省数字化示范园区,进位至省级经济开发区前12名。大交通建设有力推进,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全线开工,杭绍台高速即将通车,527国道嵊州黄泽至甘霖段、杨港路隧道和东延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城市更新改造130万平方米,其中城中村改造46.58万平方米,旧住宅区提升改造3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市区主要道路和城市立面提升改造。优化城市慢行系统,新建沿江绿道14.4公里。艇湖城市公园建成开园。创建成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市、省“基本无违建县市”、省食品安全县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国家园林城市进入命名公示环节,成功举办首届国际绍兴(嵊州)绿茶大会、中国小吃文化旅游节、省诗路文化产业发展主题活动,获评世界著名茶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列为首批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对外合作不断推进,与摩洛哥索维拉市签订国际友城备忘录,与杭州江干区、宁波奉化区结对友好区县市。[8:44 ]
五是城乡融合步伐加快。以“1150”工程为载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甘霖被评为省果蔬特色强镇,命名乡村振兴产业先锋基地20个,市树、市花分别确定为香榧和玉兰。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五星村105个、3A村8个,中科院“美丽中国”项目顺利落地。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白雁坑村被授予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施家岙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3个。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解决12.96万人优质用水需求,新增规模化供水人口7.01万人,15家乡镇水厂统一运行管理,顺利解决了多年未解决的长诏水库、钦寸水库水资源综合利用问题,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签订省内首个合作项目。完成270公里农村道路改造提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发放农房不动产权证13.67万本,发证量全省第一。处置各类违章建筑211.5万平方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AQI指数优良率提高至91.6%,PM2.5平均值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艇湖工业水厂完工运行,8个乡镇、8个区块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建成省级“美丽河湖”3条,15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开展12个垃圾分类高标准试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基本建成。扎实推进抱团“消薄”项目,全市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全面达到20万元以上,其中经营性收入超6万元。主动做好东西部扶贫、山海协作、对口支援等工作。[8:47 ]
六是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省、绍兴、嵊州三级政府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57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09%,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9%。民办养老机构专项整治取得实效,镇街居家养老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五星级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1家。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高考再创佳绩,普通类一段上线突破700人,3名学生进入全省前100名。一名运动员获2019射箭世界杯反曲弓金牌,为绍兴市首位射箭世界冠军。新引进戴尅戎骨科院士工作站,组建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两个医共体,获2018年度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优秀,为绍兴市唯一。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行政村规模调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警情发案大幅下降。众志成城战胜超强台风“利奇马”。市镇两级“信访超市”建成运行,信访矛盾纠纷化解有力,进京赴省同比分别下降65%、18%。安全生产事故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70.37%、60%。国防建设、双拥工作持续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残联、红十字会、外事侨务、老干部、供销、审计、统计、档案、气象、供电、邮政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8:49 ]
过去一年,我们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严从实抓好省委巡视、省经责审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21件、政协委员提案164件。深入实施“七五”普法,规范决策程序,推进政务公开。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不断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肃查处“四风”和腐败问题,“三公”经费支出持续下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8:50 ]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上级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上下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各民主党派、驻嵊部队、武警官兵、消防指战员,向投资嵊州的各位企业家及所有关心、支持嵊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8:50 ]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挑战,政府工作仍存在许多不足。保持经济持续增长压力较大,GDP、财税收入、有效投资等几个主要指标未达年初目标;重大项目推进不够有力,部分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进展不快;高质量发展动能不够强劲,新兴产业还没有形成集聚效应;确保持续健康增长的资金、土地、能源、人才等要素支撑不够有力,突破要素瓶颈制约缺少有效手段;一些重点领域、关键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不够健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行为时有发生等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努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有效解决。[8:52]
二、2020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8:52]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责任十分重大。我们必须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发展信心,抢抓机遇优势,强化担当作为,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全力推动嵊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省、绍兴市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决定,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工业强市、实干兴市”工作主线,持续推进“三个年”,不断深化“五个聚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打好高质量发展七大“组合拳”,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8:53]
综合各方面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2%、8.2%;节能减排降碳完成上级下达任务。[8:54 ]
为达成上述发展目标,在新一年的工作中,必须牢固树立“五个意识”:一是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努力厚植更多竞争优势。坚定融杭联甬接沪城市发展导向,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省“四大建设”、高铁时代等战略机遇,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不断打开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城市能级品质。二是牢固树立争先意识,努力在区域竞争中抢占先机。坚定朝着进入综合经济实力县市区全省“30强”目标,坚决克服“看摊守业”思想,全面对标先进城市,建立健全“比学赶超”机制,以敢闯敢干的冲劲和虎口夺食的勇气,推动嵊州在百舸争流的区域竞争中,取得更大突破。三是牢固树立改革意识,不断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坚决破除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不断加强和完善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职能,着力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牢固树立忧患意识,切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面对经济增长压力较大、资源要素瓶颈制约凸显、新旧动能转换有待加快等问题,要进一步增强防风险、守底线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保持定力,未雨绸缪,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努力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五是牢固树立统筹意识,全面提高攻坚克难能力。善于从复杂任务中找准突破口、把握发力点,统筹兼顾“两手抓”,掌握节奏“十指弹”,协调推进经济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文化繁荣,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持续强化民生保障,形成加快发展、奋力赶超的强大合力。重点做好七个方面的工作:[8:56]
1.打好平台焕新组合拳,大力提升能级水平,积聚赶超发展新动能。突出平台经济发展主战场地位,进一步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做强平台,加速形成平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8:57 ]
提升平台发展首位度。立足嵊新两地“科产城”新核心,高标准建设高铁新城,加快站前广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招引企业总部、生产性服务业项目;加快桥南高星级酒店、城市阳台等地标建设,不断完善城南核心区功能;依托高铁新城开发,规划启动丽湖和小砩区块建设,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基础配套,谋划水岸环境综合治理,打造首位度最高的现代新城活力区。大力推进开发区平台整合,深入实施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创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万亩千亿能级通道产业园进入省级计划,开发区进位至省级开发区前10位;在艇湖城市公园启动中国唐诗之城建设,完善艇湖新兴产业园市政配套,积极招引总部经济、数字经济、文旅创意等业态,谋划实施商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项目,打造首位度最高的产城融合魅力区。依托长三角一体化、杭绍甬同城化战略,紧紧抓住杭绍台高铁三界站和绍兴港嵊州港区建设契机,实施“融湾强园”工程,加快建成临杭产业园等20个重大工业项目,规划启动疏港大通道,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大力发展商贸服务业,打造首位度最高的湾区产业承载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把握高速、高铁建设机遇,推动中心乡镇园区差异化发展,打造义甬舟大通道物流园区、中国冷链物流设备制造基地等产业园区。[8:57]
提高招商选资精准性。高度重视乡贤招商,充分发挥乡贤资源库作用,依托马云、丁列明等杰出嵊商,积极招引一批有利于我市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结构优化的重大投资项目,谋求在与阿里巴巴的深度合作上有重大突破。不断深化产业链招商,围绕我市“3+4”产业体系,着力建链、补链、强链、扩链,注重引进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产业龙头项目,做优做强产业链条。强化区域联动招商,主动参与沪杭甬中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价值链分工,全面加强与上海临港集团的战略合作,推动产业联盟引进、开发区联盟引进、产业投资基金合作。积极开展奔跑招商,突出招商选资“一把手”工程,开展精准招商大比武,定期“晒比”招商业绩,确保实到外资8000万美元,实到市外境内资金50亿元,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5个,其中10-20亿元项目3个,20-50亿元项目2个,力争引进50亿元项目1个,列入省市县长项目5个,落地率50%以上。[9:00 ]
增强要素保障支撑力。加强资金保障,积极发挥国资国企在经济发展、城乡建设中的“头雁”作用,不断优化国资国企布局,盘活存量资产资源,做大企业资产规模,确保投控公司获评AA+。推动国企参与重要区块开发和政府特许经营,通过整合并购、对外投资、上市公司培育等手段,加快国有资本市场化运作;深化国有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大放权松绑,优化收入分配,强化人才引进,增强国企活力。加强用地保障,推行用地指标与存量盘活挂钩机制,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级及以上计划盘子,加快“四未一低”土地消化利用,盘活存量用地800亩,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450亩,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6个,启动建设高标准农田2.8万亩,确保全年出让工业用地1200亩以上、经营性用地800亩以上。加强其他要素保障,优先保证重大项目建设涉及的能耗、用能权交易及排污权储备等指标。[9:02 ]
2.打好优化升级组合拳,不断振兴实体经济,争创产业竞争新优势。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找准升级方法路径,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具有嵊州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9:02 ]
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在领带服饰、厨具电器、机械电机等行业全面启动实施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新三年行动计划,编制规划、明确路径、强化举措,推动主导产业产值增长10%,规上工业产值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工业投资增长15%以上。领带服饰行业要锚定“中国丝高地”目标,加快巴贝工厂化养蚕二期项目建设,编制我市丝绸产业发展规划,构筑以蚕茧、缫丝、面料、成品为主的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厨具电器行业要锚定“中国智能厨房”目标,抓住省级改造提升试点和省级“两业”深度融合试点契机,鼓励企业攻坚细分领域,集中力量打响主要品牌,全力打造千亩智能厨具产业园。机械电机行业要锚定“中国电机之城”目标,加快伺服电机、新能源汽车电机、永磁电机等产品研发,鼓励龙头企业兼并重组,提高高端产品产能,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大制冷配件、锻压机床、粉碎机械、弹簧机械等行业整合提升。全面实施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确保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5%以上。加快绿色建筑和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装配式建筑占比达30%以上,产值增长15%以上。[9:04 ]
强化“亩均效益”激励约束导向。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强力推进低效企业整治提升“一三五”行动,严格执行用能、用地、用水、排污权等资源要素差别化价格政策,开展环保服务企业示范行动,加大环保、能耗、水耗、安全、质量等执法力度,倒逼低端低效和无效产能退出,动态出清亩均税收3万元以下低效企业,力争全年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均增长8%以上。支持低效企业通过追加投资、转让出租、并购重组等方式实行改造提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继续推行企业“零地”技改项目不再审批,确保完成企业重点技改项目40项,技改投资增长20%以上。全面推广“标准地”制度。推进“亩均效益”评价向服务业企业、开发区(园区)、特色小镇、小微企业园等领域延伸,分领域分行业实施“亩均效益”领跑者行动。加强高品质小微企业园建设,新建成5家小微企业园,完成150家小微企业入园集聚。[9:06 ]
做大做强企业主体。实施“凤凰行动”嵊州计划,新增上市企业2家以上、股份制公司15家。高质量推进“雏鹰行动”“瞪羚计划”“小升规”三年行动计划,大力培育“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发展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主营业务突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确保净增“小升规”30家,新增省级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5家以上,争取实现销售10亿元以上工业企业8家,其中30亿元以上1家,纳税1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家,其中2亿元以上1家。[9:07 ]
3.打好创新驱动组合拳,强化科技研发投入,提升内生发展新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标杆企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9:07]
加力发展数字经济。全面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深入推进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确保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5%。依托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智力支持,全力推进省智能化改造试点县市建设。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实施重点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在厨电行业试点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完成20家规上企业智能化改造,打造“数字车间”“智能工厂”2个以上,新增工业机器人200台以上,新增企业上云500家,新认定省级首台套产品2项,建设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城市。大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加快5G产业园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工程建设,积极打造5G县域示范城市,5G用户普及率达到30%。[9:08 ]
大力建设剡溪创新带。深度融入绍兴科创大走廊,高水平集聚创新资源、创业项目。依托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智囊力量,完成产业共性技术攻关6项以上。引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院,推进驻杭研发“飞地”建设。加快科创中心创建国家级孵化器,提高北航投星空众创空间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强厨具电器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真丝?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支持巴贝集团建设省重点实验室,努力争创国家级实验室。实施科技型企业“双倍增”计划,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3家、省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80家,新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建立完善企业研发投入激励倒逼机制,确保亿元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力争全市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全部实现“零突破”,全市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GDP达到2.52%以上。[9:09]
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继续优化提升人才新政,举办第四届剡溪英才创业创新大赛,深化嵊籍学子“归巢”行动,积极探索“飞地”引才模式,确保全年引进各类人才1.1万人以上,其中“国千”1人、“省千”2人、绍兴“海内外英才计划”20人以上,新增就业大学生7000人以上,培养高技能人才1500人。建立“保姆式”人才服务体系,设立嵊州“人才日”,全方位解决人才在交通、居住、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提高产业园效益。[9:10]
4.打好深化改革组合拳,致力构筑环境高地,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9:11]
加速释放“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围绕个人和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部门间“最多跑一次”,加快办事事项系统集成,加强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区域通办。围绕全省掌上办公(办事)样板城市目标,实施“城市大脑”项目,开发“新民情日记”,优化“嵊里办”办事系统,90%以上民生事项实现“掌上办”。围绕实现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全过程审批“最多80天”、一般政府性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60天”目标,探索开展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20个工作日试点,加强投资在线平台3.0版应用,完善施工图“多审合一”“二审终审”机制。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公共服务、公共场所、社会治理等领域延伸扩面,加强镇村两级便民平台标准化建设。[9:12]
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效能,打通民营企业融资“最后一公里”。继续开展政银企联动合力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行动,确保商业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新增企业贷款33亿元以上,直接融资15亿元以上。完善金融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积极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转贷基金等作用,支持银行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杜绝随意抽贷断贷,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不良贷款率保持合理水平。[9:13 ]
全面营造更好发展环境。全面落实中央、省支持促进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相关规定,积极实施“优化营商环境20条”。常态化开展“市长直通车”活动,设立企业帮扶“白名单”,有效落实企业减负降本政策,打响涉企服务“嵊州品牌”。深入推进“信用嵊州”建设,严厉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全面构建社会诚信体系。深入实施企业家“领航工程”,大力弘扬“放大格局、专注主业、崇尚创新、追求极致”的嵊州企业家精神,关心关注新生代企业家成长,重视企业家协会建设,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企业、支持企业、尊重企业家、爱护企业家的良好氛围。[9:14]
5.打好产城融合组合拳,加强城市经营管理,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坚持城市创建与功能转型相结合,城市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彰显城市新魅力。[9:14]
拓展城市发展空间。科学编制对接长三角一体化规划纲要,完成“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高水平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科学划定“三条红线”,实现“多规合一”,构建市镇村三级国土空间规划层级体系。推进嵊州至绍兴45分钟通勤圈建设,杭绍台高速嵊州段建成通车,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嵊州段分别完成工程量的50%、30%。动建527国道新昌大市聚至黄泽段、甘霖至长乐段工程,启动曹娥江清风船闸与航道建设,加快甬金高速金庭互通、甬金高速嵊州互通西接线北延等项目前期工作。[9:15 ]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保持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提升改造老旧小区20万平方米。加快老城区保护性开发,完成嵊州市城隍山(艇湖)游步道建设。深入推进“三城同创”,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努力创建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对标未来社区,谋划东前街及周边区域传统文化街区改造。制定实施城市社区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80%以上城市社区实现五星达标。培育现代服务业新业态,繁荣“夜间经济”,打造嵊州小吃美食示范街区,举办小吃文化旅游节,力争网络零售额增长15%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9:16 ]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积极打造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推动越剧天天演,新增爱越小站50个。加快越剧小镇文旅二期建设,高质量办好中国越剧艺术节,争取永久落户,创排越剧大戏《傲雪芬芳》《核桃树之恋》。主动接入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以“剡溪影月”为主线,推动崇仁古镇、金庭书礼小镇、温泉养生小镇、百丈飞瀑景区串珠成链,加快根雕、泥塑、紫砂、戏曲服饰道具等越乡文化产业发展,打响“浙东唐诗之路”核心区品牌,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市)。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化“文化三走进”,基本建成嵊州博物馆。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国家级试点建设,新增农村文化礼堂30家以上。[9:17 ]
6.打好绿色发展组合拳,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以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为契机,加快农村美化、生态优化,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品质内涵。[9:18]
深化现代农业“1150”工程。坚持绿色兴农,加快农业“两区”建设,积极创建省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市,创建乡村振兴产业先锋基地15个,加快建设嵊州(崇仁)农业经济开发区,打造国家级水稻文化公园。坚持科技兴农,完善农技大师服务制度,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坚持品牌兴农,积极推广“一亩山(田)万元钱”生产模式,举办第二届国际(嵊州)绿茶大会,打响嵊州茶叶、香榧、花木、竹笋、水果、蔬菜等优势产业品牌。加快推进网易味央农业生态产业链项目,推动畜牧产业转型升级。[9:19]
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美丽城镇建设,启动美丽城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1个。继续开展“五星3A”创建,90%以上行政村“五星达标”,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20个。坚定不移实施强村富民,建立健全“两进两回”机制,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20家、家庭农场30家,盘活闲置农房300幢。做好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续工作,优化乡村规划布局,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建立涉村建设资金项目统筹机制,构建“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加强新增违建管控,处置各类违建50万平方米,争创省“无违建市”。[9:20]
加快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全面完成农村道路三年提升改造计划。加快城乡公交一体化,优化线网布局和班次安排。加快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完成长乐水厂主体工程,动建第三、第四水厂,全面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工作。加快水利项目建设,基本完成澄潭江(苍岩段)防洪工程和老黄泽江(开发区段)整治,完成部分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推进各级电网改造提升,完成6个环网供电系统建设,动建110千伏缸窑变电站。完成天然气门站、LNG项目建设,建成综合供能服务站3座。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加快建成市级抱团“消薄”项目,确保全面消除年经营性收入12万元以下薄弱村,确保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0%以上。继续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山海协作、对口合作支援等工作。[9:21]
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抓实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迎检和交办问题整改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统筹推进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行动,确保创建成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力争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PM2.5均值控制在34微克/立方米以下。全面深化“河(湖)长制”,创建绍兴市级美丽河湖3条,完成6个乡镇、4个区块“污水零直排区”建设,确保15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常年保持Ⅲ类水质以上。持续推进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建成6个高标准示范小区、1个示范片区和6个示范村。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试点,静脉产业园建成投用。[9:22]
7.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大力提升群众福祉,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关键小事”,全力办好政府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9:2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确保新增城镇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推进养老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城乡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基本完成殡仪馆升级改造。加强退役军人、社会公益、民间救援、红十字、慈善等工作。推进残疾人共享高水平全面小康,加强妇女和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9:23]
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启动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启动城南(西港)初中小学建设,鹿山初级中学建成开学。全面实施第二轮“县管校聘”人事改革,深化校长职级制改革,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推进教育协调发展,完成学前教育第三轮行动计划,提升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水平,加快发展特殊教育,鼓励社会力量支持教育。推动高中教育特色发展,确保高考成绩、学科竞赛、中职师生技能大赛等成绩稳步提升,不断打响“学在嵊州、教在嵊州”品牌。[9:24]
加快健康嵊州建设。强化医共体建设,力争县域就诊率85%以上,基层就诊率65%以上。启动市妇保院异地重建,崇仁中心卫生院建成投用。市人民医院完成三乙综合医院复评,市中医院争创三乙中医医院。强化医保基金监管,确保全市医保参保率99%以上。加强重大疾病和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完善社会心理防控体系建设,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广泛组织全民健身活动,不断完善体育基础设施。从严构建食品药品安全屏障,健全农产品市场快速检测体系。[9:25]
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积极创建枫桥式派出所、司法所,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运行管理,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黄泽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省级试点。深化“法治嵊州”建设,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决定性胜利,打造公平正义法治环境。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努力侦破一批有影响力的大要案。加快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建设,推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最多跑一地”。抓实反邪反恐、安全生产、消防治理、防汛防台等工作,誓夺“平安金鼎”。加强国防动员、双拥优抚、老干部、气象、档案、宗教事务等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文联、科协、工商联等群团组织发挥作用。[9:26]
三、扎实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9:26]
各位代表,前行之路,鲜花与荆棘相伴、困难与挑战同行,我们必须深刻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两强三提高”为导向,完善制度体系,提升治理能力,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9:27 ]
构建运行高效的科学决策体系。聚焦决策科学和执行高效两方面,着力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推动工作落细落实的指挥体系、政策体系、考评体系,提升经济治理、生态治理、社会治理和民生治理现代化水平。[9:27 ]
打造以民为本的政务服务体系。坚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继续把新增财力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深入推进“三服务”活动,继续开好“市长直通车”,用服务加法换取群众便利,用权力减法释放市场活力。[9:28 ]
完善职责明确的依法行政体系。深化法治政府建设,坚持依法行政和担当作为有机统一,建立健全行政机关涉诉案件调解协商机制。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加大政务信息公开,推动新一轮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改革。加强审计工作,推进审计全覆盖。[9:29 ]
坚持拒腐防变的廉政防控体系。严格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支持纪检监察机关履行职责。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保持反腐高压态势,强化公共资源、公共资金监管,严控“三公”经费支出。[9:29 ]
各位代表,回首嵊州波澜壮阔的改革发展历程,我们信心满怀,面向新时代嵊州发展的崭新征程,我们豪情万丈。让我们在中共嵊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聚全市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发展信心,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打造“三个嵊州”而努力奋斗![9: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