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嵊州市围绕“招商选资年、平台提升年、作风建设年”,聚焦新旧动能转换、改革开放创新、城市能级提升、越乡文化繁荣和民生事业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有进、进中向好。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9.15亿元,同比增长6.3%;财政总收入69.67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5.76亿元,分别增长0.5%和0.6%(剔除调控影响,实际分别增长9.8%、10.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3.83亿元,其中工业投资58.01亿元,分别增长2.5%和13.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61271元、32131元,分别增长8.7%、9.1%。嵊州市被列为2019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中国县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2019年亮点闪耀

  营商环境持续改善

  出台“优化营商环境20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等政策,通过“市长直通车”建立了与企业面对面沟通的渠道。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负超13亿元。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企业新增贷款26.3亿元,同比增长9%。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实施施工图预审“最多审一次”,掌上办公(办事)系统加快构建,70个部门间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一般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90天”实现率100%。

  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0%。实施低效企业整治提升“一三五”行动,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和亩均增加值分别增长12%和22%。基本完成“12+1”行业整治,清退低散乱企业150家,建成小微企业园5个,成功入围全省第二批小微企业园建设提升工作重点县市。企业创新提质增效,巴贝集团工厂化养蚕入选全国十大颠覆性创新榜单,双鸟机械获评工信部第一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陌桑高科、亿田智能厨电有关项目被列为省级数字化车间,浙江工业大学嵊州创新研究院顺利落户。企业年度研发经费支出同比增长15%,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真丝·领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入围省级创建名单。启动“数字经济五年倍增计划”,引育工业互联网平台公司14家,新增企业上云6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近四成。企业培育成效明显,新增报会企业3家、股改18家,完成“小升规”80家、“下升上”25家,新增产值超20亿元工业企业2家。厨具产业入选省首批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试点,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6%,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18%。

  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坚持“项目为王”理念,174个重大项目进展实行红黄绿三色预警上墙公示,3个省市县长项目全部落地,59个省市重大项目全部完成年度任务。“招商选资年”活动成效显著,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2个,实到外资1.46亿美元,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4.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0.4%、19.6%,高铁新城、老板电器、网易味央、开元高星级酒店、海纽利迈汽车零件、海威汽车零件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领尚小镇被列入省级特色小镇第五批创建名单。人才引育成效明显,引进各类人才1.36万人,其中“国千”1人、“国万”1人、“省千”3人,人力资源产业园投入运营,人才公寓二期基本建成。

  城市格局全面打开

  紧紧拥抱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杭绍甬同城化战略,主动融入省“四大建设”,高起点编制市域空间规划。启动国家级开发区创建三年行动,嵊州经济开发区被评为省数字化示范园区。大交通建设有力推进,杭绍台铁路、金甬铁路全线开工,杭绍台高速即将通车,527国道嵊州黄泽至甘霖段、杨港路隧道和东延工程建成投用。完成城市更新改造130万平方米,基本完成市区主要道路和城市立面提升改造。优化城市慢行系统,新建沿江绿道14.4公里。艇湖城市公园建成开园。创建成为省教育基本现代化市、省区域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市、省“基本无违建县市”、省食品安全县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通过技术评估,国家园林城市创建进入命名公示环节,获评世界著名茶乡、中国小吃文化名城、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城乡融合步伐加快

  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新增五星村105个、3A村8个,中科院“美丽中国”项目顺利落地。乡村旅游加快发展,白雁坑村被授予全国首个“地质文化村”称号,施家岙村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村新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解决12.96万人优质用水需求,新增规模化供水人口7.01万人,15家乡镇水厂统一运行管理,与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签订省内首个合作项目。完成289公里农村道路改造提升。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累计发放农房不动产权证13.67万本,发证量全省第一。处置各类违法建筑211.5万平方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AQI指数优良率提高至91.6%,PM2.5平均值下降至35微克/立方米,艇湖工业水厂完工运行,8个乡镇、8个区块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建成省级“美丽河湖”3条,15个地表水常规监测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以上。开展12个垃圾分类高标准试点,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主体基本建成。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

  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三级政府民生实事基本完成。新增城镇就业人口257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2.09%,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5%、99%。民办养老机构专项整治取得实效,镇街居家养老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五星级示范型居家养老中心1家。教育现代化进程加快,高考再创佳绩,普通类一段上线突破700人,3名学生进入全省前100名。一名运动员获2019射箭世界杯反曲弓金牌,为绍兴市首位射箭世界冠军。新引进戴尅戎骨科院士工作站,组建市人民医院和市中医院两个医共体,获2018年度全省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评价优秀,为绍兴市唯一。顺利完成乡镇行政区划和行政村规模调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阶段性成效,警情发案率大幅下降。

艇湖城市公园。

  2020年发展无限

  2020年,嵊州市将紧扣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坚持“工业强市、实干兴市”工作主线,持续推进“三个年”,不断深化“五个聚焦”,全面做好“六稳”工作,打好高质量发展七大“组合拳”,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一是打好平台焕新“组合拳”,大力提升能级水平,积聚赶超发展新动能。突出平台经济发展主战场地位,进一步集聚资源、集成政策做强平台,加速形成平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要着重提升平台发展首位度,提高招商选资精准性,增强要素保障支撑力。

  二是打好优化升级“组合拳”,不断振兴实体经济,争创产业竞争新优势。围绕主导产业找准升级方法路径,转变发展方式、延伸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具有嵊州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重点要全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强化“亩均效益”激励约束导向,做大做强企业主体。

  三是打好创新驱动“组合拳”,强化科技研发投入,提升内生发展新动力。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区域经济深度融合,培育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标杆企业,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重点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大力建设剡溪创新带,打造人才生态最优市。

  四是打好深化改革“组合拳”,致力构筑环境高地,激发体制机制新活力。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不断增创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百姓受益的体制机制新优势。重点要加速释放“最多跑一次”改革红利,深入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全面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五是打好产城融合“组合拳”,加强城市经营管理,打造品质生活新高地。坚持城市创建与功能转型相结合,城市文化与产业发展相融合,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彰显城市新魅力。要着重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六是打好绿色发展“组合拳”,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生态宜居新家园。以入选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省先行创建单位为契机,加快农村美化、生态优化,持续增强农业农村品质内涵。重点是深化现代农业“1150”工程,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加快城乡融合一体发展,强化生态环境治理。

  七是打好民生保障“组合拳”,大力提升群众福祉,共享幸福美好新生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群众“关键小事”,全力办好政府民生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市人民。重点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健康嵊州建设,打造社会治理共同体。

  2020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

  师生宿舍改造和校园安全设施升级项目

  完成70所学校的校舍、消防、供电、饮食等安全保障提升工程以及全市学校的安全监控建设项目。

  提升医疗保障水平项目

  在石璜、谷来、仙岩、下王、贵门等5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名医基层工作室,实现名医工作室乡镇全覆盖。

  体育设施建设项目

  新建体育休闲公园1个、游泳池(含拆装式游泳池)2个、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4个、社区多功能运动场3个、小康体育村升级工程15个。

  就业培训帮扶项目

  完成各类技能培训鉴定5500人,培养高技能人才1500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500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800人,“零就业家庭”动态归零。

  文化惠民项目

  完成送戏下乡260场,送书下乡30000册,送电影下乡5000场;新建城市书房2家、市区戏迷角3个。

  市区旧住宅区整治改造项目

  完成旧住宅小区提升改造20万平方米,受益户数约3000户。

  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

  完成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项目60个,新增达标人口5.13万人、新增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人口1.79万人。

  农村道路提升改造项目

  提升改造农村道路250公里以上。

  交通治堵项目

  完成5个公交车停靠站建设,其中港湾式2个;新增停车位1000个;完成2处城市堵点改造;新增公交车97辆;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

  生活垃圾分类项目

  深入实施生活垃圾治理,建成10个高标准示范小区、1个示范片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