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山清水秀,视野又开阔,适宜居住。”近日,一对来自上海的老年夫妇走进嵊州市三界镇嶀山村,准备租一个老台门暂住。
嶀山村“悬挂”在嵊州名山嶀山北坡半山腰,海拔400多米,由外大山、里大山、独山、箬岭4个自然村组成。现在,被嶀山村美景吸引来投资、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村民也越来越富裕,这一切缘于进村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
上世纪80年代初,嶀山村还几乎与外界隔绝,只有几条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通向山下。因为嶀山村盛产茶叶,这些小道被戏称为“茶马古道”。然而,诗意路名的背后,却是村民生活的艰辛。
57岁的村民王廷君曾于1979年到1981年在三界集镇求学,他说当时最怕周末,两地相距10公里,翻山越岭来回要走5个小时,磨破脚底是常有的事,如果肩扛手提的,则更为艰难。
1983年前后,嶀山村先后打通了通往山下的3条简易公路,分别连接独山、里大山和外大山3个自然村。道路尽管简易,却可以从山下运来一些生产和生活物资,这给嶀山村的发展带来了希望。
但这样的简易公路作用毕竟有限,况且4个自然村之间也没有道路连接,仍然是一座座“孤岛”。村党总支书记王雪君说,因为交通原因,几乎没有茶商进村收购,茶叶销售经常受阻,造成嶀山村茶叶品质一流、价格末流的现象。
2008年开始,在上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嶀山村硬化了几条简易公路,又开始修筑联村道路,从外大山开始,经过里大山、独山和箬岭,并与仙岩镇施家爿村相接,直通舜皇山茶叶市场。随着道路条件大大改善,嶀山村的发展尤其是茶产业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就王廷君家而言,本来只有区区几亩茶山,年产值不到万元,如今已发展到50亩,年产值30多万元。目前,嶀山村茶叶种植面积3000亩,户均达到10亩。与10年前相比,村民的人均年收入增加了近3倍。
如今,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嶀山村开始发展旅游业,除了不少村民有意向创办民宿外,村里还进行了重点规划,利用丰富的茶叶和毛竹资源,开发采摘茶叶和掘毛笋等体验游项目。另外嶀山村附近有不少古迹和风景点,也正在整合中。
王雪君说,为了配合旅游业的发展,嶀山村将继续抓好交通建设。今年下半年将拓宽联村公路,远期还将打造一条海棠大道,从山下的嶀浦村一直通到施家爿,全程15公里,两侧都将种上海棠。不久的将来,一条通往嶀山村的美丽“天路”便会呈现在世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