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外媒看嵊
嵊州女子应晓萍:“跳”进运河终不悔
来源:绍兴日报 作者:记者 徐霞鸿 文  2020年09月16日14:56:51 

  在江苏无锡,有一位名叫应晓萍的嵊州女子,甘愿做大运河的守护者。她用经营企业赚来的钱创建了“中国运河网”,曾为大运河申遗鼓与呼。

  在她眼里,大运河的精神就是生生不息。她就是秉承着这种精神,无论风雨,始终坚守。

应晓萍

  枕河而居,运河深深地镌刻在她的生命里

  “可以说,我人生的每个轨迹都有运河的踪影。”

  应晓萍的老家在嵊州崇仁,她从小就是伴着运河的水声长大的,“枕河而居”的江南民居图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 “那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有时跟着在杭州工作的妈妈,坐绿皮火车到绍兴,然后坐船经曹娥江到上虞,再回到嵊州奶奶家。”

  读书时,她就读的湖州师范学院也在运河边。“每天放学后,我会和同学一起结伴到运河边骑车散步。那时候的运河,有别于少时的陪伴,更像是青春的一场见证。”

  后来,因为工作调动到了无锡,她再一次跟运河相遇。“那时,我就住在运河边,每晚听着南来北往的船只发出的‘突突突’声入眠。”这时候的运河,就像家人,给应晓萍以安慰和温暖。

  再后来,她开始创业。“我在无锡创办了一家电子厂,厂址也一直在运河边,以前是在运河东路,现在搬到了运河西路,都是运河在无锡的精华段。每天开着车,行驶在运河边,来来回回几十公里。”

  从儿时到读书再到工作,风里来雨里去,应晓萍不知不觉间在运河边行走了数十万公里。运河深深地镌刻在她的生命中,融入了她的血液里,串起了她前半生的回忆。

  如果说,这些枕河而居的经历还不足以支撑起她守护运河的信念,那么她的学科背景就不得不提。应晓萍说,她是学政治历史的,因此对于国家的一些大政方针,比一般人更加敏感和关心。因为这样的学科背景,让她更加深刻地理解这条陪伴了自己几十年的运河,也让她感觉到大运河是值得去深挖和保护的,这正是激发她的一个原动力。“大运河于我而言,不止是伙伴家人的关系,更是成了惺惺相惜的知己。”

  如今回过头来,应晓萍总结自己甘愿“跳”入河里的原因,还有重要的一条,那就是她的从教经历。“从湖州师范学院毕业后,我当了14年高中老师。虽然后来下海经商,但骨子里那种教育的初心还是在的。”

  应晓萍认为,自己投身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播,其实是另一种意义的教育回归。“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学习知识和技能,而是促进人类幸福。我只是换了一个课堂,走下三尺讲台的一次践行。”

  因不忍大运河那深厚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被时光掩埋,不愿看到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被忽视和糟蹋,在2008年大运河开始申遗时,应晓萍萌发了要为运河做些什么的想法。

  2009年,她成立了无锡运河之光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决意将事业延伸至保护大运河的文化产业中。

  十年如一日,她的坚守和专业终于被认可

  个子小小的,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嵊州女子,骨子里流淌着江南水乡女性的感性和坚韧。在位于无锡运河东路的办公室里,说起当年“跳”入运河之初的艰难,应晓萍记忆犹新。

  “你不是卖报警器的吗,怎么来搞运河文化了?”面对质疑,应晓萍没有直接回答,而是用她“十年如一日”的坚守来证明。

  在“无锡之光”成立的第二年,她就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发起“2010·中国运河年”系列活动,18个运河沿岸城市参与。与此同时,她创办了中国运河网。

  “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两位好搭档。江南大学的谢光前、李道国,他们都是运河研究专家。因为对运河的热爱,我们走到了一起,共同致力运河文化的研究与传播。”应晓萍说,这十年来,他们这个团队做了许多事情,大运河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风生水起。她从自己的实业中拿出资金,用于走访调查运河沿岸城市、举办运河城市高峰论坛,特别是在《中国文化报》上推出的“大运河文化专刊”,为大运河申遗鼓与呼,为最后的申遗成功尽了自己的一“纸”之力。

  “从2012年4月开始,一直到2014年12月,这个与《中国文化报》联办的大运河文化专刊,总共出版了33期,每期4个版面,系统地、专题性地、有深度地陪伴了大运河申遗最后冲刺的两年多时间。”现为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的李道国曾做过统计,目前网上搜索大运河的话题,有些内容出自这个专刊。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们是大运河话题的内容提供方,报道中国大运河申遗的状况。”应晓萍告诉记者,他们负责《中国文化报·大运河文化专刊》的组稿、审稿、编辑、校对、出版等工作。两年多时间里,这个团队走访了运河沿岸的许多城市,记录了很多故事,也汇聚了大量第一手调查数据。

  在创立中国运河网的同时,应晓萍还成立了大运河文化研究院,邀请了“运河三老”之一、同为绍兴人的“铜雕泰斗”朱炳仁担任院长,聚集了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教授,江苏省社科院王健研究员在内的一大批国内运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

  “一方面,我们结合广泛的学术资源,支持中国运河网持续办下去。另一方面,我们的智库还为运河沿岸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譬如针对城市文化软环境的提升,我们有一整套的方案。”应晓萍告诉记者,公司目前的专业工作人员已经有10多位。在多所大学里,常年与他们保持合作关系的专家教授也有五六十位。

  十年匠心,筑梦运河。应晓萍用她的坚持,终于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物联网+融媒体,她想让运河变得更“智慧”

  鲁迅先生曾说过:“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应晓萍,就是从这样的萤火之光开始,慢慢地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炬火。她不断在发光发热,吸引着更多人来关注运河文化,把关于梦想,关于运河精神的种子,播撒进更多人的心田。

  “大运河申遗成功只是一个新起点,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大运河的申遗梦实现之后,应晓萍也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那就是助推运河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为大运河“活态遗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智慧。

  2018年,应晓萍将自己的电子厂大部分股权转让他人。针对从“老总”到“主编”的角色转变,在她的朋友圈中,感叹其有文化担当、文化自觉者有之,赞其先知先觉、高瞻远瞩者亦有之。但她始终认为,当下取得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大运河文化的保护是综合的、复杂的,涉及多个学科,在新的时代潮流下,急需探索出一条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让大运河在时代潮流下重新焕发新的生机。现在是物联网时代,那是否可以让运河变得更‘智慧’,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在应晓萍的蓝图中,提出了打造一个“物联网+融媒体”的大运河文化带专业智库云平台的设想,她希望借助新的技术,让“运河之光”与运河沿线城市成为命运共同体,让新传媒和新经济得以融合,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未来是用数据说话的时代,如果能做成这件事,是非常有价值的。”应晓萍说,她要把中国运河网改造成一个大运河文化的资料库,把所有与大运河相关的信息、工程、技术等都放在里面。

  “目前,中国运河网已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相信再奋斗一两年后,就开始会有稳定的收益。”在应晓萍的眼里,文化产业一旦形成,就会有持续性。以前需要自己贴钱,现在开始有广告了,能接到一些项目,政府也有一些补贴。她们自己也在进行一些运河文创产品的研发以及文旅融合的尝试。

  就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这天上午,应晓萍刚刚与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会签订了一个名为《运之河》的项目。“这是一个类似口述历史的项目,我们要寻找100个以上为大运河文化作出过贡献的人,通过文字、视频等方式记录下来。”

  与此同时,她也希望将来能为家乡的运河多做一点事情。“浙东运河与江南运河联动起来,让运河沿线城市的百姓能深深感受到运河的魅力。”应晓萍说,运河带来的文化积淀在每个地区都是不一样的,她打算在中国运河网上专门开辟一个浙东运河的专题,为家乡运河研究提供智力支持,并进一步传播浙东运河文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一首《嵊州》 唱出了年轻人眼里的嵊州
9月16日下午2点!九价HPV疫苗可预约
智能隐形眼镜,“你值得拥有”
今秋流行:亮丽色彩 治愈心灵
广汽Acura RDX A-Spec运动款上市
中超综合消息:苏宁遭遇“黑色3分钟”
包贝尔笑言辛芷蕾“手劲大”
赵婷:曾是“野孩子”一直做真实的自己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浪费可耻 节约为荣
· 【专题】村(社区)组织换届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
· [专题]文明创建 "国卫"复评
· 【专题】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建设重要窗口 展现嵊州风采
· [专题]深入推进"三个年"活动
· 代表委员履职故事
· 【专题】万众一心 抗击疫情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习近平提出推动中欧关系“4个坚持”
大战大考炼真金
袁家军会见部分非洲国家驻华使节团
记浙江省援武汉抗疫前方指挥部临时党委
受疫情影响出国留学遇阻怎么办?
谁是浙江“夜经济”之王?榜单告诉你
国际要闻
希腊宣布68亿欧元“自信计划”
10月底前没有一种新冠疫苗能在美国获批
英女性退休年龄提高至66岁 被迫再就业
波兰暴发非洲猪瘟 超百头病猪被屠杀
疫情趋于稳定 多国采取措施复苏旅游业
菅义伟就任日本首相前早起散步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