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用越韵流淌的乳汁滋养了孩子,您站在百年的戏台守望着孩子。从牙牙学语到初学唱腔,离不开妈妈耐心的点拨;每一次登台,妈妈的双眸是孩子信心的源泉。无论天涯海角,孩子在梦里熟悉的越音,离乡游子梦里熟悉的乡音,期盼着扑向妈妈温暖的怀里。在这里,有妈妈的爱,妈妈喜悦的泪水犹如新苗破土时无声的春雨。只有在这里,才能亲吻到妈妈那桃李芬芳后欣慰的微笑。只有在这里,妈妈她不言不语,却让越剧的根,在每一位孩子的血脉里生长。”
在第三届嵊州村越全国赛“少年强基”单元的舞台上,吕博畅小朋友身着母亲亲手缝制的戏服,与妈妈同台演绎《狸猫换太子》的经典片段。当稚嫩的童声唱响百年越韵,当小小的身段展现传统程式,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一场文化的传承仪式。吕博畅小朋友的妈妈说:“只要勇敢展示自己就已经是成功。”这句话道出了这场赛事最动人的本质:它不仅是技艺的比拼,更是文化自信的启蒙。
有一个身影,那是来自江西景德镇的包锦辰小朋友与中国越剧戏迷网爱越小站站长孙箫笙的“祖孙情谊”,恰如越剧艺术代际传承的缩影。这些孩子因越剧结缘嵊州,又因嵊州深爱越剧,他们的心灵正在被这门古老艺术悄然塑造。正如土壤培育幼苗,嵊州这片越剧发源地,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养分滋养着新一代的越剧生命。
“水有源,树有根”,孩子们对越剧的依恋,恰似对文化母体的本能追寻。嵊州之于越剧,正如母亲之于孩童,既是生命的源头,也是精神的归宿。吕博畅穿着母亲缝制的戏服登台,那针脚里缝进的不只是布料,更是一个家庭对传统文化的敬意与期许;当包锦辰与老一辈越剧人执手相谈,那画面传递的不只是技艺,更是一种文化血脉的延续。我们每一个爱越人又何尝不是把嵊州当作我们的母亲呢?只有在妈妈家里,我们才能如此尽情欢唱越剧。只有在妈妈家里,我们才能感受到回家的喜悦和亲切。只有在妈妈家里,我们才能体会到我们拥有共同的名字——爱越人。因为越剧,我们有了共同的妈妈家,那就是嵊州。那是我们爱越人共同的家,共同的妈妈。
在嵊州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越剧的种子在幼小的心灵中悄然发芽,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传承的使命。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那些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在古老的戏台上响起,仿佛穿越时空,与前人的灵魂共鸣。他们用心感受每一个角色的喜怒哀乐,用情演绎每一出戏的悲欢离合。在嵊州的每一个角落,越剧的旋律如同山间清泉,潺潺流淌,滋润着每一颗幼小的心灵。
这些孩子们或许尚未完全理解越剧背后的深厚文化,但他们已深深爱上了这门艺术。他们明白,每一次登台都是对传统文化的致敬,每一次演绎都是对文化血脉的延续。在嵊州这片沃土上,越剧的种子已然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绽放出绚烂的花朵。而这些花朵,正是我们所有爱越人共同的骄傲与希望。
本次嵊州村越“少年强基”单元吸引了全国12个省份近800位少年参与。“少年强基”单元的设立,体现了赛事组织者的远见卓识。这不仅是培养未来越剧明星的摇篮,更是构建越剧生态系统的关键一环。在这里,孩子们学到的不仅是唱念做打,更是一种文化认同;收获的不仅是掌声荣誉,更是一份文化归属。当越剧的种子播撒在童心上,我们看到的不是简单的模仿秀,而是一种活态传承的文化自觉。
嵊州村越少儿赛最珍贵的,或许不是评选出多少“小梅花”“小白玉兰”,而是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多少文化自信的种子。这些种子终将在岁月里生根发芽,长成支撑越剧艺术未来的参天大树。当传统文化以如此生动的方式走进少儿心灵,我们就有理由相信:越剧就是永远的鲜活的生命体。
无论是“卓越少年”还是“拓越少年”“新越少年”,都是越剧的“好少年”。越韵流转间,童心与古艺相遇;戏服翩跹处,传统与未来相拥。嵊州村越赛的舞台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孩子们的才艺展示,更是一个古老剧种面向未来的文化宣言。这或许就是嵊州村越“少年强单”元最深刻的意义——让越剧的根脉深植新一代心田,让文化传承成为自然而然的心灵需求。
嵊州村越开创了“越剧少年强”的蓬勃现象。当10后、20后们身着戏服登上舞台,他们身上浸注的不仅是百年越剧的血脉,更是青春独有的创造力为传统艺术注入时代活力。这些年轻的面孔,恰似春日里破土的新芽,正以惊人的生命力重塑着越剧的未来图景。稚嫩的手指揣摩着兰花指的弧度;清亮的童声伴和着越韵唱腔和声出来奇妙共鸣。越剧因有了孩子们纯净的视角,越剧越发显得最本真的模样。“少年强”正如点点星火形成的“同龄人效应”产生着裂变式影响,去建立崭新的人群的文化认同。越来越多的家庭和少年愿意将越剧学习作为美育选择。他们正用清澈的眼眸仰望传统,又以创新的姿态面向未来,在这双向奔赴中,“少年强”犹如越剧艺术的常青藤,正在新一代的手中抽枝展叶,终将绵延成一片接天连叶的生机森林。这份依恋,这份热爱,正是越剧艺术得以薪火相传的不竭动力。孩子们在舞台上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透露着对越剧的深深眷恋。他们的每一次登台,都是对越剧艺术的致敬,都是对文化传统的坚守。而嵊州,这座越剧的发源地,正以它独有的方式,默默守护着这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让越剧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心灵。
孩子们在嵊州村越赛的舞台上,不仅展示了才艺,更收获了成长。他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勇敢,更学会了如何用心去感受越剧的魅力。这份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追寻越剧的脚步,将这份古老的艺术传承下去。
越剧的魅力在于韵味,在于情感,在于母爱的内涵,她赋予了每一位孩子,传递给了每一位孩子,孩子们正是这份文化的传承者,他们已经在用自己的方式,让越剧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嵊州这片土地上,越剧与童心相遇,传统与未来相融,越韵童心在村越的那一刻更加扎根,孩子怎舍得离开妈妈呢?“我还要来,妈妈,我会回来看您的”。
( 赵海平:中国越剧戏迷网爱越小站上海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