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将充电桩建设纳入民生实事与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出台专项方案全力推进,构建起“城市面状、公路线状、乡村点状”的立体充电网络。自2023年“无忧充电”被列入民生实事以来,建设步伐持续加快。
昨日上午,剡湖街道八里洋工业园充电站内一派繁忙景象,已有不少市民正在为电动汽车充电。“周边厂区、物流园人员密集,充电需求旺盛。我们在这里安装了 4 个 60 千瓦时快充充电桩,每天可满足 90 多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楼立明介绍,为保障设备稳定运行,工作人员会定期开展巡视检查,同时充电价格实行时段浮动机制,中午 11 点至下午 1 点因价格优惠成为充电高峰时段。
除常规充电站外,融合创新技术的充电设施也在我市落地生根。今年 6 月,投资 300 余万元的剡溪国印芷湘路光储充超充站正式投入使用。该站点紧邻芷湘路公交车站旁停车场,创新性融合光伏发电与储能技术,既能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电能,又能在高峰时段反向补给电网,在实现 “削峰填谷” 的同时,为电力系统提供调频、调压等辅助服务,有效缓解了区域用电高峰压力。“中午 11 点后和晚上 10 点半后是充电高峰,这段时间每度电价格约 5 毛左右,我们还为市民提供午餐、休息等配套服务,以最优惠的价格服务广大客户。” 该超充站负责人俞锋说。
为进一步织密充电服务网络,我市自 2023 年下半年启动城乡一体化充电设施建设。截至今年 5 月底,一期建设基本完成,新建公共充电桩 498 枪,其中城区 258 枪、乡村 240 枪,全市公共充电桩总数突破 1100 枪。建设过程中,还同步结合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未来社区建设、现代化美丽城镇建设,持续优化老旧小区充电桩布局。目前,城区与乡村公共区域二期充电桩项目已进入积极规划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全市 1600 个公共充电桩已全面接入浙江省 “一键找桩” 平台并投入运营,提前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成功打造城区“3 分钟快充圈” 与乡村“10 分钟快充圈”,让新能源汽车出行真正实现“畅行无忧”,为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也为绿色低碳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