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放那边,椅子搬过来,音响赶紧调试……”近日,在长乐镇沃基村的富乐大院,青创客厉镇超忙碌地为即将开业的乡村茶咖做准备,“计划本月下旬开业,还要在门前草坪办场音乐会。”
拥有中共浙江省工委旧址的沃基村,是省红色美丽村庄。去年,该村以“旅游+研学”为主线,将一处闲置旧厂区改建成富乐大院,打造了集红色研学基地、乡村茶咖、创客基地、红星饭店于一体的综合空间。其中,“红色研学基地”宿舍楼已完工,届时可容纳百余人,有效缓解“西白忘忧”片区的游客住宿难题。
沃基村的蝶变是我市盘活闲置资源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迭代实施闲置资源激活计划,强化“串点、连线、成片”思路,通过出租经营、合作利用、抱团入股等多种方式,探索出多村联合、片区联动、集群联营的激活模式,催生了乡村旅游、文化创意、健康养生等新业态。
在崇仁镇温泉湖村,村民王清水如今有了新身份——花筑村温泉湖度假酒店的客房经理。“从家到酒店,步行五六分钟。”说起这份工作,她眼神欣喜,“比原先自己开民宿省心,收入还稳定。”王清水的转变,得益于温泉湖·花筑村文旅共富项目。
在市县两级政府支持下,崇仁镇联合绍兴市文旅集团、嵊州市文旅集团、温泉湖村经济合作社,采用“政府托底、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模式,有效整合温泉湖村闲置资产、农房和民宿,合力打造“乡村微度假生活体验目的地”。项目还一体化纳入了崇仁镇12个薄弱村,为每个村提供年保底收益3万元。
“领班、保洁员、园艺工人……都是当地村民。”花筑村温泉湖度假酒店店长彭佳赟说,目前已上线使用的有11幢,其他的还在筹备中,除了民宿,个别闲置农房还打造成村史馆、24小时便利店、餐厅、娱乐室等。“有些村民既是我们的房东,也是我们的工作人员,等于是有了房租加工资两笔收入。”
盘活闲置资源的探索在全市各地多点开花。贵门乡流转村集体闲置资产,建设乡村会客厅、游客中心、图书馆等,吸引社会资本打造商业街区、艺术驿站和精品民宿;小昆村则通过“以宅换钱”“以宅换宅”“以宅换地”等方式,将63幢闲置农房租赁给公司统一改造、分散招商,创立了“星宿·小昆”特色品牌;三界镇将闲置农房出租后打造稻坊农食综合体,建设稻乡民宿集群、稻田餐厅、米主题咖啡馆等业态空间。
近两年来,我市已新增激活闲置农房755宗,增加村集体收入2024万元,带动农户就业1263人。从老厂房变身共富园,到小乡村成为度假区,闲置资源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