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远的从江西、湖北、江苏等地,近的从金华、义乌及本市各地的果农和水果客商,络绎不绝地向崇仁镇范二村的一个小山坡赶来。这个小山坡出了什么“西洋镜”不成?原来,市健而康环保材料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华,经过5年辛勤种植出的杂交杏李已陆续成熟,来自各地打算发展种植杂交杏李的果农是闻讯前来参观品尝的。江苏的一位水果客商向张春华好言恳求,自己愿意每公斤出30元的价格,向张春华收购树上已成熟的杏李,张春华说这是留给前来考察的果农免费品尝的,出最高的价钿也不卖。几十元一公斤的杏李不卖?瞪大眼睛的水果商十分疑惑。近日,记者采访了张春华。
 
 不能用老眼光去看农业
     张春华原是崇仁镇范二村人, 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母亲在土地上无论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也没有改变家庭贫穷的面貌。看着长年辛劳的父母张春华从小就暗暗发誓:自己长大了坚决不做农民!后来张春华从部队退伍后,选择在市区的一家企业当了一名供销员,实现了投身工商业的理想。二十几年的经商生涯给张春华带来了财富,使他在市区住上了别墅,但使人难以理解的是怎么又重返农业了呢?在前几年回老家与儿时的同伴聊天中,得知他们想致富而无门,这深深地触动了张春华重返农业去带动农民致富的心。张春华鼓励同伴说,人人都离不开“吃”,农业才是根本,我们不要用老眼光看农业、按旧思路去干农业,只要用敏锐的洞察力去引进一些优势品种,相信农民一定会富起来的。
 
 一定要让农民富起来
     从此,张春华的内心再也没有平静过,从2000年开始,他专程去中国林科院、中国农科院及山东、河南等地寻求优良品种,一定要让农民富起来成了他的奋斗目标。2003年1月,他花1900元钱从中国农科院引进了100株新开发出来的美国杂交杏李,在崇仁老家租了几亩土地进行试种。中国林科院博士向张春华介绍,这杏李从美国进口,在美国市场的售价每公斤12美元,比柑橘、苹果高出8—10倍,在国内每公斤的价格高达七八十元。张春华明白,从美国引进的杂交杏李是否适宜于本地的土壤种植,一定要通过自己试种才能知道,成功后才能向农民推广,不然农民不但富不起来,还会害了付出心血和汗水的农民兄弟。
 在潜心钻研杂交杏李过程中,从花芽萌动期开始,张春华每天上山地去观察,将落花期、结果期、成熟期等一一记录下来。第二年5月,7只品种的杂交杏李果实开始挂满了枝头,杏李不仅果汁多、味香甜,而且果形大而均匀、核极小,去年最多的一株树上挂了526个果,最大的果重有180克。为了使杏李成为绿色无公害水果,他还在果园安装了物理杀虫灯,大大降低了农药对水果与环境的污染。
 2005年,张春华开始向农民推广,发函邀请各地的果农前来品尝,推广繁育的果苗已达10万株。随着杂交杏李名气的不断扩大,去年8月1日,央视七台来嵊采访了张春华。专程从外地赶来考察杂交杏李的客人更是一批接着一批,仅今年5月份以来,张春华的杂交杏李繁育基地就已接待温州、义乌以及江西、湖北等省内外客人100多人次。
 
 把农业当成事业干
     做大做强一个产业,离不开科学文化知识。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张春华平时最大的爱好是看书、上网学习。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张春华于2005年10月把自己积累起来的相关技术编印成册,作为推广杂交杏李的技术辅导资料。在技术资料里,“杂交杏李经济效益可行性分析表”、“育苗技术”、“栽培技术要点”等等都是张春华经验的积累。为了推广杂交杏李新品种,张春华投资10多万元建立了杂交杏李网站、印制了10多万册精致的技术资料。
 把农业当成自己的事业干,这成了张春华的人生目标。他已申报“健而康”杂交杏李商标,他的近期目标是发展一个产业、创造一个品牌、带动一方经济、致富一方百姓;中期目标是让中国人都能吃到“健而康”杂交杏李;远期目标是让全球人都能喝到“健而康”杏李果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