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我市农民“种文化”方兴未艾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 2007年07月03日09:00:56 

        我市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和渴望,成为培养农民种文化主体的内在动力;我市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为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为种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投入渠道的逐步拓宽,在种文化过程中创新了载体和方法,使文化种子更加茁壮成长。

手指飞跃跳动,蹦出一个个振奋人心的音符。

        白衣、红裙、红帽子,黑管、小号、萨克斯,在偏远的谷来镇榆树村,这支由7名农村妇女组成的铜管乐队一出场,便让大家眼前一亮。队长袁文萍自豪地说:“除了参加村里、镇里的一些活动,我们还经常被邀请到邻村演出呢!”
        铜管乐队、民乐队、腰鼓队,舞龙、舞狮、唱越剧……在我市农村,种文化热潮方兴未艾,像榆树村的妇女们一样,农民自己选择文化种子,自己组建活动队伍,把农村文化搞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

        我市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和渴望,成为培养农民种文化主体的内在动力。
      “种文化”的含义是,把农民自主参与的文化体育活动普遍开展起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在农村生根、开花、结果,并长期坚持下去。今年3月,临安市朱村等8个村通过《浙江日报》等媒体向全省农民兄弟们倡议大家一起来“种文化”,开展文明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掀起了以农民为主体的“种文化”百村赛活动。我市农民积极参与其中,在村庄这个大舞台上,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
        近年来,随着农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市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被不断地激发出来,广大农民对文化的需求和渴望,成为培养农民成为种文化主体的内在动力。袁文萍她们的铜管乐队,共有七名队员,说起参加铜管乐队的初衷,队员们说,主要是因为当时农村文化活动少,闲来无事大家搓麻将、打牌,觉得那样很没意思,所以听说村里想成立一支乐队,大家便自告奋勇报名了。“我们以前从没见过这种乐器,而且对音乐一窍不通,但大家积极性很高,每天早上练习,这样学了一年多,大家都掌握了基本的演奏技巧。”袁文萍说。

欢快的腰鼓,蓬勃的朝气。


        我市传统文化积淀深厚,为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而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为种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我市农村,文化的“种子”品种繁多,这是因为我市传统文化积淀深厚,这为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市民间文艺源远流长,越剧诞生在我市农村,还曾经孕育了辕门、妒花、绣球等丰富的民间音乐和狮舞、龙舞、高跷等多彩的民间舞蹈,使各乡各村几乎都有能唱善跳的“文化能人”。此外,我市自古以来村村有庙有祠堂,庙堂之内有戏台,最多时有2000多座,至今保存完好尚可演戏的戏台还有200多座。所有这些,都给种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土壤,培育出了以越剧为代表的一大批农村文化之花。
        而多年来,我市文化建设的有序推进,为种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东海明珠5个,绍兴市级文化明珠6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个,绍兴市示范乡(镇)3个和文化特色村19个,市级文化特色村46个和一类文化村200个、二类文化村100个。此外,还有一大批文化样板村及乡镇、村一级的文化广场正在蓬勃涌现。文化队伍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从事专业文化的有200多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300多人,业余文艺骨干近1万人。全市还有群众文化队伍120多支,所有这些,都在阵地、队伍、氛围等方面为种文化奠定了基础。

多一个戏台就少几个赌场。


        投入渠道的逐步拓宽,在种文化过程中创新了载体和方法,使文化种子更加茁壮成长。
        投入渠道的逐步拓宽,为种文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目前全市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除了政府、村集体投入外,还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如村民集资、老板出资、企业赞助等越来越多。如三界镇的蒋镇绍剧团,3年共获得16位老板的资助,总金额超过12万元。长乐镇文联下属共有8个社团和协会,协会举办活动资金多数来自企业赞助,三年来社会力量支持文化活动的金额已超过50万元。而由于爱好,越来越多的农民舍得在文化方面投资。谷来镇有支妇女们自发成立的腰鼓队,经常活动的有20多人,所需的经费都是自筹的。组织者陈国琴办有一家塑料厂,为了解决排练场地问题,她还主动邀请大家到她们家里活动。
        在此基础上,我市农民在“种文化”过程中还创新了种种载体和方法,比如采用团队化运作的模式,像三界镇的蒋镇绍剧团,演员来自邻近9个村,他们白天在做着各自的工作,但几年来一直坚持每星期二、四、六的晚上集中排练或表演。又比如结合产业化运作模式,把文化活动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用经济效益来推动发展。如施家岙娘家戏班与剡溪漂流旅游开发结合起来,让游客聆听原汁原味的越剧唱段,增加了村民增收的机会。

种田之余“种”赛场。

        文化之花在我市农村遍地开放,给农民带来快乐的同时,也促进了乡风文明。“我们这支腰鼓队有二十多名妇女,有的开店,有的种地,虽然大家都忙,但一说要搞活动,大家都很积极。”谷来镇妇女陈国琴说,“活动多了,大家麻将少搓了,邻里之间更和睦了,感觉生活也更有意义了。”

灵感就从生活中来

越剧种子的播撒,绽放出一颗颗美丽的新芽。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