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乡镇网闻 > >剡湖 > >新闻动态


剡湖街道发挥成校优势力促农民培训转移
来源: 剡湖  作者:   2007年07月18日  

    全市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会议后,剡湖街道党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并按照市农转办要求,发挥剡湖优势,使农民培训转移工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具体抓了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 抓好组织发动。市农转会议后,街道迅速下发培训通知,召开村级农转信息员动员会议,分头布置和落实农转工作。村级信息员通过走村入户,向农民广泛宣传农民免费培训政策和一系列优惠政策,并掌握农民的培训意向,为开设实用的农民培训项目提供参考。数据显示,农民参加技能培训的热情相当高,街道两期农民服装领带技能培训总计280人次,远远超过去年同期的115人次,而即将开班的计算机培训班,前期报名统计也初步显示农民参与率颇高。

  二、 抓好用足政策。街道组织农转工作班子成员,认真解读中央、省、市等出台的关于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方面的政策文件,确立指导方针,统一工作思想,扎实落实文件精神;学习市农民培训和转移工作会议精神和“40 50人员”政策文件,指导农民培训和转移的各项具体工作,争取在资金、培训政策等方面对成校给予一定的支持。

  三、 抓好培训质量。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剡湖成校调动16台电车到里坂培训点。随着培训的开展,中途参加培训的农民朋友日益增多,成校克服现有设备紧张的困难,抽调4台电车到培训现场,以满足学员的学习要求,保证每一位学员在轮换上电车的情况下,仍能够有较多的实践操作机会。授课的李钟素、马爱华两位老师是市服装领带的专业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在这两位教师的指导下,第一期服装领带培训的学员们以100%的合格率顺利结业。而且,据李钟素老师反映,多数学员的分数在80、90以上,“这批学员真的很认真。”李老师说。

  四、 抓好充分转移。培训的最终目的是让农民朋友能够充分就业。在培训之前,街道通过深入企业,倾听厂家的意见和建议,对辖区所属企业用工需求人数、工种进行细致调查,建立企业用工信息资料,为成校开好培训菜单,开展有针对性的转移培训。街道积极联系企业上门培训和招工。在刚结束的第一期农民服装培训结业仪式上,农民结业考试一合格,即可与现场招工企业洽谈就业。这一新型的招工方式,受到农民和企业的普遍欢迎。

  五、 抓好后续服务。根据多数农民实际要求,街道打算在里坂、八里洋等村设立家庭型的领带集中加工点,以实现农民“家门口就业”,家庭和工作两不误,街道正在与相关企业商谈中。
 
 


编辑 史华东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