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
   嵊州新闻网>>新闻频道>>今日嵊州


行走在消逝中——为传统手艺留一张底片
追忆即将消失的老行当①
来源: 今日嵊州  作者: 文/摄 裘冬梅 尹畅晨   2007年12月19日10:01:02  

    核心提示

    米塑、绣花、爆米花、编篾席……曾几何时,这些行业还是一些人年轻时最羡慕的行当。而如今,这些民间手艺却逐渐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正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的三百六十行受到极大的冲击,前所未有的剧变正在悄然发生着。一切仿佛时过境迁,许多在前几年还兴旺一时的传统手工技能逐渐淡去。这些渐渐远去的老行当,像过去的时光一样,注定将成为人们的记忆……

    米塑·仿佛隔了一个时代

    落日的余晖打在车来车往的街道上,也打在米塑艺人任靖弘的身上。
      “我要个孙悟空。”“大伯,快一点,给我做个小兔子……”
      这是在五爱幼儿园的门口,孩子们无邪的目光将任靖弘的米塑担子团团围住。只见任靖弘不慌不忙地从担子里拿出一团团米粉,揉、捏、掐、刻,不消几分钟,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便做成了。
      “十几年了,已经记不清自己做过多少动物、人物了,孩子们都喜欢这玩艺儿。”面对记者,任靖弘没有丝毫放慢手中的活儿。“只是如今,从事这一老行当的人越来越少喽。”
      任靖弘来自山东济南郊区。从十几岁开始,便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开始接触米塑,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他便挑起担子走南闯北,足迹踏遍了十多个省市。十几年的岁月风霜已将一位青年打造成一位中年汉子,将一双稚嫩的手磨砺成熟。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在这双大手的操作下,一个个鲜活的作品不断出现,又很快被孩子一一握在手中。
      “米塑是以糯米为原料,磨成粉蒸熟后,再加以各种色素做成的。”任靖弘向记者介绍着。据他称,自己最擅长制作人物,《西游记》、《封神榜》中的猪八戒、哪吒、三眼杨戬等,只要手里把玩几下,一个米塑作品立马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地出现在面前。
      与父亲一样,任靖弘18岁的儿子初中毕业后,也选择了背井离乡;所不同的是,他选择了进厂打工。有好几次,任靖弘想让儿子继承这门手艺,但儿子不答应。
      “我今年已经快50岁了,终将老去。很想有一个真正能静下心来接这门手艺的年轻人。”任靖弘有些失落。

    绣花·点亮岁月的一道风景

    趁着有阳光的日子,61岁的金亚琴大妈便会坐在自家阳台上,操一根细细的绣花针在一块厚实的白布上飞针走线。花是红艳艳的,草是绿油油的,和着金大妈一脸的岁月沧桑,在冬天的微风中笑弯了腰。
      “那时在农村,谁不会绣花啊。”金大妈说,自己五六岁便开始绣花,十来岁时已经能绣百十种图案,还经常自己设计。“那时,干农活空下来时,我经常坐在家门口的大树底下绣,常有好多姑娘媳妇过来和我一起,学我画的新样子。”
      年轻那会儿,金大妈的绣花手艺称得上方圆有名。有一回,一位为女儿准备嫁妆的大娘,从临近村子慕名赶来了。面对一大堆绣品,大娘看着看着竟两眼发呆,半天才喃喃地说了一句:“嘿,简直活灵活现,像真的一样。”那一次,金大妈破天荒地用自己的手艺赚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工钱。
      随着岁月的推进,皱纹逐渐爬上了脸颊,金大妈经常使用的绣花活计,已换了一套又一套。但它如同点亮岁月的一道风景一样,在金大妈心里依然那么灿烂——她放不下这门跟了她一辈子的手艺。即使在生活艰难的日子里,金大妈也会忍不住给破了个洞的衣服补上两朵简单的花。如今,随着生活的改变,闲来无事时,她便会在朴素的被面或枕头上,一刺,一扎,随着一双巧手的舞动,过不了多少时间,一只杜鹃、一条金鱼便活灵活现地出现了。
      “现在没人学绣花喽!”对于手艺的“失传”,金大妈并不伤心,因为她觉得没法靠这个吃饭。相比而言,倒是自己的女儿现在做上了记者,让大妈觉得操练文字比自己绣花更有出息,虽然女儿夜晚睡在她亲手绣的枕头上更安稳、更踏实。

    爆米花·全是童年的味道

     “开炮啦,大家当心,开炮啦!”“弹胖佬”张延年,一脚踩在地上,一脚踏在爆米机上,双手按着爆米机的开关。随着一声清脆的“砰”,热腾腾的烟气四处氤氲,甜沁沁的香味也四处荡开了。
      烟散雾开,走近一看,白花花的爆米花正源源地从爆米桶里流出来。圆滚滚的爆米桶只一枕大小,然而倒出的爆米花却有整整一畚斗。“魔术呢,爆米机会变魔术,你信不信?倒进去的米只有一搪瓷,你看,变成米花就有这么多了。真正的米花,米开花呢。”张延年笑呵呵地用黑不溜秋的大手指指面前小山样的爆米花。
      抓一把尝尝,酥、脆、甜、香,全是小时候的味道!小时候,农村没有零食,最奢侈的就是央了父母去爆米花。当然还有玉米的、年糕的,有殷实的人家还舀一碗黄豆来爆。倒进爆米桶里,加一点糖精,嘿,黑黑的爆米机在炭火中转呀转,爆米机的指针一点点地移呀移,指针移到一定的地方,张延年说“一定”的地方——他说,指针聪明着呢,反正它知道该停的地方——等指针停下了,里面的爆米花就“成熟”了。这时,爆米花的师傅大着嗓门吆喝几声:开炮了,开炮啦,大家小心!仿佛他脚下的爆米机真成了一门大炮。于是远近围观的小伙伴都严严地捂住耳朵,都避开几步,等“砰”一声响后,又潮水般围拢过来。呵,白白的米花,馋人的米花!这时,总有爆米花的主人将米花一人一把地分给孩子们。
      如今,爆米花已渐渐地淡出我们的记忆。偶尔在街上看到它,就会想起自己的童年。

    编篾席   时光在指间磨砺

     小区弄堂口。冬天的风挟带瑟缩的寒意一阵一阵地扑来。
      59岁的俞咩国正蹲在一张摊开的旧篾席上,手中的篾钳牵引着竹篾的走向,随着他手指的舒缓有致,那根柔软的竹篾轻捷地穿行于纵纵横横的竹席经纬中,他手中的篾钳俨然成了一把指挥刀。竹篾细韧,有着藤条的光洁,却又比藤条更有质感。
      “这张竹席已经有十多年了,主人本来想扔了。可是新买的麻将席总没有旧竹席睡着舒服,所以又重新叫我修补。”俞师傅一边干着活,一边和记者聊天。
     老旧的竹席已经染上了红褐色,却泛着柔和的光芒。摸一摸,光滑沁凉。再细看俞师傅手中的竹篾,也一样的光洁润滑,仿佛上了油一样。
      这几扎竹篾都是俞师傅在家细细打磨过的。竹席质量好不好,耐不耐用,首先要上好的毛竹,毛竹须选用长了五六年最青春旺盛的,老了,竹篾不够软,嫩了不够韧。劈篾又有讲究,精工细活的篾得“5根篾,6根篾,7根篾”。所谓5根篾即5根竹篾合起来刚好一寸,6根7根则依次类推。一片毛竹也只能劈三层,这三层是毛竹中最精神的部分。劈好篾片后,又要经过一道道“刮”的手续,总之要刮到精巧细腻才成。“喏,我这手上的老皮都是给竹篾‘磨硬’的。”俞师傅向记者扬扬那双铁掌般的大手。
      一张竹席,单纯劈毛竹得一天时间,刮竹篾需要三天时间,更别说编织的时间了。“简直就是工艺品!大家都嫌麻烦,所以不太有人做了。不过,竹席收汗,又不贴肉,特别凉快。”
      韩愈《郑群赠簟》诗曾以“卷送八尺含风漪”、“肃肃疑有清飚吹”形容竹席,竹席凉爽清幽,是盛夏居家的上乘用品。
      “慢工细活,我们这一代老匠过世了,就再不会有人编啦。”从14岁开始就从事篾匠活的俞师傅不无遗憾地感叹。

编辑: 俞蕾
  相关文章
  图片新闻
纪念帕瓦罗蒂音乐会
病险水库成优美胜地
新村新速度
职工接受消防培训
维护用地秩序
冬修水利掀高潮
农居环境有了大改观
重建电站促发展
精品专题
党的十七大
领带越剧节
行政村调整
工业强市
“种文化”
感动嵊州
浙江省十二次党代会
关注台风“罗莎”
抗击台风“韦帕”
创新创业 对话市长
我国首颗探月卫星
对党说句心里话
关注党的十七大
稳定副食品价格
巴基斯坦发生爆炸
聚集伊朗核危机
华人数学家聚会天堂
华人数学家聚会天堂
西藏太阳能应用广泛
西藏太阳能应用广泛
俄罗斯首批核燃料运抵伊朗
俄罗斯首批核燃料运抵伊朗
为传统手艺留一张底片
为传统手艺留一张底片
生活资讯
像驴一样快乐地行走
自然随意,清新质朴-中式披萨
都市流行“盐生活”
常吃番茄酱可护心脏
【附图】深圳二手楼市已降至冰点
【附图】秋冬装修应注意保湿
【组图】秋冬典雅温暖毛衣推荐
【组图】月光捎去我问候
【组图】千奇百怪的车牌
QWERTY全键盘摩托罗拉Q9h开盒
坐在“碗”里看奥运
“洪金宝去世”引发骚动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