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里南  > > 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魂牵梦萦里南情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0年09月13日 

 
乡贤寄语
魂牵梦萦里南情
           

上世纪50年代初吧,那时我还只有七、八岁,大哥带我到里南跟大王庙交界的皇帽岭看汽车。其实那时的车还不是名副其实的汽车,而是一种叫木炭车,是以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转化为动能的汽车。当时我感到非常稀奇,并且在我幼小的心灵里萌发了对机械制作的向往。

当时整个里南没有碾米机,只有几十里路外的长乐和大王庙才有。乡亲们碾米用的是手工的踏碓,是用脚踏的,经常有人受伤。我这个人,从小就喜欢手工制作和发明。有一次特地去长乐看了碾米机,回来后,就想到我是不是也可以想个办法,帮助乡亲们碾米。我用一根竹筒,里面塞一根方的硬木,作为摇手,来碾米去皮。

数十年来,我历尽了艰难和困苦,但生命的脚步从不曾停滞,坚定的信念一直鼓励着我前行。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实践,终于掌握了一整套较为精湛的金工技术。功夫不负有心人,更赶上了好时代,我幸运地成为了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我内心里一直有个从孩提时代就萌发的心愿,我是喝家乡的水长大的,我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一定要回报父老乡亲们。我常常念叨自己的家乡。人说叶落归根,飞鸟回巢,我一直都在想着回到自己的家乡去。我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家乡,为家乡人民,做点实事。家乡要修路,家乡人喝水难,家乡人看病难……等等这些,都牵动着我的心,我也尽了微薄之力。

前几天,我接到了里南乡领导打来的电话,说要我为《里南撷英》这本书写点文章,后来,又看到了老同学周先柏送来的《里南撷英》一书的样稿,我真是感慨万千。我很感谢家乡的人民和领导没有忘记我这个一直漂泊在外的游子,乡土难忘,乡情深厚啊!

《里南撷英》一书为外界朋友了解我们家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材料。在陌生人看来,里南乡和其他山区没有什么两样。但在我看来,却别有一种亲切感,书中描绘的一切,都是我所熟悉的风土人情,都是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家乡人民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不断奋斗,不断拼搏的结果。每一页,每一个字,每一幅照片,每一个数字,都凝聚了家乡人民的汗水和智慧。看到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家乡人民为建设美好家园忙碌的身影,仿佛听到了家乡人民不断前进的坚定而自信的脚步声。

回想自己这些年来走过的道路,办过的事情,亲身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人才的重要性。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想和家乡的领导和大伙说句跟教育和人才有关的话,一定要重视教育和人才的培养,重视优秀人才的引进,千方百计地留住人才,为优秀人才创设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其次,家乡有很多资源,要好好地利用,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交通的便捷,充分利用家乡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可以预期的。我相信,家乡人民一定能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看到今天家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是发自内心的高兴。我衷心地希望在乡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家乡人民的不息奋斗下,经济越来越发达,环境越来越优美,社会越来越和谐,生活越来越美好。



编辑:乡镇网闻


嵊州新闻网主办 /sznews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