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三年——一千多个日夜,吴恩光像一个勇敢的登山运动员,四十五项大大小小的考核,四十次优秀,五次良好,这里凝聚了多少心血和汗水!
毕业分配前夕,吴恩光坚决要求到南疆去,到法卡山去,到火与血的前线去。上级告诉他:无特殊情况,跨军区调动是不可能的。1983年7月,吴恩光被分配在解放军某部一团二机连任排长。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4年7月,部队接到赴边参战的命令,吴恩光立即向连队递交请战书。他第一个咬破手指,蘸着自己的鲜血,写下了“血洒南疆”四个大字。战士们也纷纷咬破手指,用鲜血写下了献身南疆的钢铁誓言。在誓师大会上,吴恩光表示决心说:“在边疆这张考卷上,我将以枪代笔,子弹为墨,抒发我爱祖国的诗情,倾泻我对入侵者的愤恨,清算敌人欠下的血帐,写下给后人阅读的历史,写下我争取满分的理想。”上级批准了他的请战要求。
临战训练是在文山进行的,一共四个月。吴恩光和战友们一样,清晨,腿绑自制的沙袋,肩背砖块,一个人负荷一百多斤,爬山越坡,每天行军二十华里。白天专业训练,晚上方位角行进。吴恩光采用了启发式和诱导式,心理刺激和组合法等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方法,快速提高了全排战士的战术水平。全军大比武时,吴恩光带的排得了榜首。这为完成作战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征前,部队首长宣布了各连坚守的具体任务,吴恩光带的排配属给五连,比四连后四十米。吴恩光认为论个人指挥,论骨干力量,论战士本领,自己带的排都应坚守最前哨,一定是谁开了后门,便回去向连长发火。连长好言劝他服从命令,吴恩光便找班长们商量,使出一个绝招——全排绝食。第二天,连长害怕,只得向营部汇报。教导员非常感动,和营长一合计,同意了吴恩光的要求。吴恩光排从五连调到四连,也就是从146高地调到145高地,他向前推进了四十米,推进到了第一道防线。
12月8日,吴恩光奉令率全排战士进入我边区前哨,坚守145阵地。这是一个突出的高地,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通往我纵深的门户,前送后运的必经之路,因此也是敌军炮击、偷袭和攻占的重点地段。上阵地前,吴恩光代表全排向连党组织立下了“誓与阵地共存亡”的军令状。上阵地后,他立即察看地形,侦察敌情,部署战斗方案。到各个哨位上与战士谈理想,鼓勇气,消除紧张心理,和战士一起站哨,抢修工事。1985年1月4日凌晨,一班长谢康生从激光夜视仪中发现四名敌军向145阵地摸来,吴恩光立即用报话机呼叫炮兵部队,一炮全歼敌军。1月14日,敌军向我阵地发起猛烈炮击。三百平方米的145阵地承受了数百发炮弹的轰击,所有表面工事全被炸塌。吴恩光判断,敌人下了狠心,非拿下145高地不可了。他跑到掩蔽部,扛来一箱爆破筒,放在四号洞内拐弯处,并装上了引线。班长谢康生不明用意。吴恩光抹了抹汗说:“迹象表明,敌人有大的行动,现在作好准备,到时候用得上。”15日凌晨3时,敌炮火开始延伸。吴恩光两只眼睛扫视着正前方的一切目标,并嘱咐通信员岳明高立即通知全排做好战斗准备。突然,吴恩光视野里漫过一片乌黑黑攒动的人头。
六米、五米……敌人愈来愈近。
“甩……”吴恩光一声令下,一排手榴弹接一排手榴弹掷向敌群。进攻145阵地的敌军是一个加强营,仗着人多,倒下一批又爬上一批。看来这样面对面战斗容易增大伤亡,而且弹药消耗太大,吴恩光当机立断,沉着地指挥战士进入坑道,自己掩护。两名敌人追到坑道口,吴恩光迅速甩出三枚手榴弹,两个敌军当即炸死。吴恩光一面指挥战士守住坑道口,一面打开报话机呼叫:“向我高地开炮!”
顿时,洞外沉入一片火海之中。可是,坑道口的几个敌军,背靠岩壁向坑道内掷手榴弹和梯恩梯,硝烟布满了整个坑道。“大家捂着鼻子,闭上一只眼睛,轮流向外投弹!”吴恩光说着,第一个冲向坑道口。战士们也照着他的样子,一个接着一个向外投手榴弹,把敌人压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