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视频在线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越剧皇后”张茵的人生鳞爪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1年08月11日09:03:48 

一代名伶曲终余音绕

“越剧皇后”张茵

张茵

    人物档案——张茵,原名张吉喜,艺名粉牡丹。1927年出生于崇仁镇廿八都村。浙江越剧一团主要演员,国家一级演员。

  张茵表演细腻,唱腔柔糯,成功地塑造了《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秦香莲》中的秦香莲等。主演的《西厢记》由香港文华电影公司拍成电影,驰誉海内外。

    张茵,这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然而,在当年的上海滩,以及后来新中国的越剧界,这位从嵊州走出去的越乡女儿有着“越剧皇后”的美誉。其精湛的越剧艺术成就不仅为行内所称誉,而且在中国越剧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她主演的《西厢记》(张茵饰崔莺莺)在1959年由香港文华电影公司拍成电影。这也是我省第一部彩色电影戏曲片。她首唱的《孔雀东南飞·惜别离》和《白蛇传·西湖山水》成为越剧经典唱段并广为流传。 

  2005年深秋,张茵走完了79年的人生旅程,永远地离开了她心爱的越剧。时间已过去近6年,在此,我们特刊登此文,以纪念这位为中国越剧艺术作出卓越贡献的人。

  七岁登台亮相

  自古嵊州多戏台,民间素有“铜锣地”之说。崇仁镇廿八都村的瞻山庙戏台自上世纪20年代男子小歌班登台演出后,似乎成了越剧的专用戏台。

  1927年1月30日,张茵出生在这里。当时她父亲在军警界任职,家境尚可。虽然铜鼓戏文耳熟能详,但张茵的心愿,从来都是渴求上学、知书达理。若非父亲突然被人连累革职,家里一下子失去经济来源,张茵也不会辍学唱戏。

  张茵7岁那年,父亲将张茵和同父异母的姐姐送到“小高升舞台”学戏。因为张茵长得漂亮,师傅给她取艺名叫“粉牡丹”。姐妹俩刚刚学出点名堂,父亲就因病去世。没过多久,刚刚走红上海的17岁姐姐忽然中毒身亡,撇下年仅12岁的张茵。不久,抗战爆发,上海沦陷,张茵随高升舞台颠沛流离回到嵊州。

  赋闲在家,张茵暗学师姐筱丹桂的戏。

  1945年抗战胜利。年岁渐长、技艺趋娴的张茵离开老家台门,再次搭班去绍兴唱戏。一方面张茵扮演师姐筱丹桂已唱红的几出戏,一方面又以青春靓丽的舞台形象,自行演绎新鲜剧目。“粉牡丹”的名字逐渐打响,在众多戏班子的花旦中脱颖而出。此后,“粉牡丹”的名声不仅与绍兴观众结缘,也扩大到了时称小上海的宁波。绍兴、宁波两地戏院的剧目牌上,稳挂头牌的始终是“粉牡丹”。

  就这样,张茵台门一别蓬山远,唱罢绍兴去宁波,辞别宁波再进上海。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我要投稿
新闻总机:0575-83111111
新闻热线:0575-83119666(编辑部)
        0575-83119777(记者部)
互动专区
视频新闻
1月29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8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7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6日嵊州电视新闻
1月29日帮忙三人行
1月26日帮忙三人行
1月25日帮忙三人行
1月24日帮忙三人行
· 【专题】聚焦2018浙江省两会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 创全国文明城市 我们在行动
· [专题]公益救生杆 为市民安全护航
· 创食品安全城市 享健康安全饮食
· 专题:深化五水共治 剿灭劣Ⅴ类水
· 聚焦2017·嵊州两会
· 撸起袖子加油干·2017全国两会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