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专家供不应求
另一方面,医联预约平台也有不少“热点”。统计显示,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推出的专家号,从7月迄今已经成功预约7000多人次,龙华医院专家也预约成功5000多人次。“这些中医大医院推出的都是名老中医,社会需求量极大,通常预约要等待2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因此一有号挂到网上就立即被‘秒杀’。”
有些市民对此不太理解。赵先生的老父罹患肿瘤,手术后进入化疗阶段,想通过医联平台预约龙华医院某专家。但一个多月来这位专家的号才刷新过两次,每次3个号,等发现时早就被挂掉了。赵先生向投诉电话抱怨“为什么总是挂不到,是不是上网根本就是做做样子”,服务人员表示其实是因为“供需太不平衡了”。
记者以普通市民身份注册登录,随机点击市儿科医院、儿童医院、新华医院儿内科的专家门诊,大牌专家要么已约满,要么号还没有放,能预约到的专家寥寥无几;眼耳鼻喉科、妇产科等专业医院,情况也类似。有的专家虽然一周有三个下午专家门诊皆开放预约,但都挂起了“无号”的红灯。
市六医院门急诊办负责人解释,这些顶尖专家主要在诊间与病人预约,医联平台开通不久,只有少数号放出来也属情理之中。“顶尖专家门诊号从来是‘稀缺中的稀缺’,表现形式只是从挂号窗前的长队,变成了网站上的秒杀而已。”
网站设计应更便捷
专家指出,作为上海医改的一个特色举措,全市性的公益预约平台对缓解看病难、改善就医秩序意义重大。管理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知晓度,让宝贵的专家资源物尽其用,比如统一制作宣传小册子免费发放,拍摄公益广告宣传片等。医院在积极提供号源同时,也当在病人集中的场所竖立醒目标识,指引患者如何用好网上平台。对独居老人或者其他上网有困难的人群,社区家庭医生应发挥好桥梁作用,帮助老人也享受到预约的便捷。
对顶级专家预约难,专家表示,一方面医院当继续挖掘潜力,包括拿出部分特需号上网,尽量增加号源;一方面,患者也大可不必"迷信"大专家。
市九医院副院长田卓平说,医院近一个月来从医联网上预约成功1300余人次,集中在口腔、整形等热门科室热门专家,而其他同样具有相当实力的科室专家却乏人问津。"曾有统计,大专家的门诊病人中有七成以上并不对症,非大专家不看,其实医患双方都浪费了精力。"
医联预约服务平台的设计也有可改进之处。瑞金医院计算机中心副主任何萍说,网页上虽有专家照片和介绍,但过于简单,应该增加互动板块,安排客服人员解答网友的咨询,介绍相关专家,让患者尤其是初诊患者的预约更具针对性。“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功能也应早日开发,预约同时完成挂号付费,病人可以直接去诊室就诊,不必再去窗口排队,进一步体现预约制度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