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嵊州专题 | 嵊州论坛 | 外媒看嵊 | 嵊州网视 | 国际国内 | 政务频道 | 文化频道 | 生活频道 |健康在线 | 
综合新闻 -- 今日嵊州 -- 乡镇网闻 -- 国际国内 -- 嵊州专题 -- 嵊州网视
[论坛注册]  [登录]  
   嵊州新闻网 >> 图片中心 >> 嵊州图闻
黄包车:从“香饽饽”到“鸡肋”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陈爱君 2012年05月11日09:38:21 

最高峰时,一辆黄包车的转让费曾达到5万多元,月租金达800元;

而现在,月租金50元也少有人问津,至于转让,更不必提了……

黄包车上堆满了杂物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市共有700多辆黄包车。虽分黄、蓝两色轮流上岗,但实际每天运营不到200辆,运营数约六成左右。

  黄包车,从过去的“香饽饽”,到现在成为车主们的“鸡肋”……近日,记者探访了我市黄包车市场。

  黄包车生意一落千丈

  王师傅是地地道道的黄包车“先行者”,干这行已有15年,现从事黄包车的租赁业务。“当时的黄包车很少,管理也非常严格。我是花了5000元从别人那里转来的,后来,黄包车越来越值钱,从2万元,到4万元,甚至到5万多元。”提起往事,王师傅一脸自豪与满意。

  而说到现在,王师傅一脸无奈:“现在黄包车的日子真的难过。5年前,如果有几辆黄包车,每个月靠每辆800元租金就可以过舒适的日子了,而现在每年的租金最多也只有800元。为美化市容市貌,每年还需更换一下雨布之类,要花费百把元钱,还有车子的保养费……实际到手所剩无几。”

  一辆黄包车替人出租,手续费最多只赚20元,万一碰到个别租客出点小事故后弃车跑人,更是“雪上加霜”。难租出去,造成租赁手续也相对简单,更加大了风险系数。

  在北直街一住宅区前的空地里,记者看到停着黄、蓝色的10多辆黄包车,有两三辆黄包车上还堆满了杂物,看似好长时间没人使用了。“有时怕车生锈腐烂,甚至免费给人使用,只要使用者顺便保养一下车就行。即使这样,有时也还无人问津。”王师傅说。 

  黄包车生意难做,主要原因是拉黄包车收入不景气。跟每天同样卖力气做小工100-120元的工资比较,拉黄包车只挣80元上下。另外,私家车数量猛增,与残疾人车争生意,也造成黄包车生意一落千丈。 

  市民对黄包车又持何态度呢?记者也作了一个随机采访。

  支持者:黄包车环保便捷

  “我觉得黄包车挺好,既环保,又代表了一种文化。”刚工作不久的黄小姐说。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数市民对黄包车持宽容和接受的态度,认为黄包车便捷环保。

  家住龙会路的郑先生说,他经常坐黄包车。郑先生几乎每天去医院做推拿,就包了一辆黄包车,每月支付160元车费,黄包车每天准时来接送他,有时要拿点东西,黄包车师傅也帮他拿,他觉得非常满意。

  家住东前街的郭女士对黄包车也持赞成态度。“我觉得坐黄包车方便,像我们住的这个巷子,出租车开不进来,所以我一般选择坐黄包车,特别是遇到下雨天,有的黄包车师傅还直接送到家门口。”

  有不少市民表示,有时捎带的重物拿不动,黄包车师傅还充当搬运工,看到年纪大的或者需要照顾的病人,一般也都会耐心地帮扶一把。

  反对者:黄包车占用道路资源

  “现在坐黄包车太贵了,还不如坐出租车来得划算,从西桥到国商,都要4元。只有没办法时,我才坐。”市民裘女士感叹道。

  市民李先生觉得有些黄包车师傅的素质一般。有一次,因时间紧张,他坐黄包车不慎将文件遗忘在黄包车上,待他付完钱,到单位门口时,才想起东西忘了。回头一看,车早已没踪影。“坐黄包车一般只看到车主的背影,其他什么都不太去注意,要寻物更难。”

  不少持反对意见的市民觉得,黄包车占了大量道路资源,不仅影响市容,而且不注意交通规则,很危险。若去稍远一点的路要坐黄包车,黄包车车师傅一般也都拒绝,大都说太远不划算,也不想费那个劲。

  黄包车的曲折历程,折射的是交通工具的变迁史。针对目前黄包车的生存状况,也有市民说,若把黄包车重新包装一下,与文化联系起来,或许会更好。

编辑:何东铭
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文化生活
我市新增4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冬天吃这三种根菜、两种水果最养生
若无娇嫩双唇 口红再多又有何用?
羽绒服不再遭受人们的嫌弃了 为什么?
东风本田“机油门”激怒车主
宝马8系旗舰官图首次发布 有望亮相车展
翻拍剧别只消费情怀,价值观要与时俱进
《移动迷宫3》科幻动作三部曲终结篇上映
网上看《今日嵊州》
数字报纸首页缩略图
图片中心
专题推荐
· 【专题】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 【专题】聚焦2018·嵊州两会
· 【专题】全力打好“八大战役”
· 【专题】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专题]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进行时
· 喜迎十九大 砥砺奋进 勇立潮头
· 【专题】“嵊州文创”人物专栏
· 第三届嵊州创客、创新项目大赛
· 打造剡城"红立方"引领文明新风尚
嵊州网视
国内要闻
葛慧君当选为十二届省政协主席
车俊、袁家军:确保正常生产生活
浙江:高举改革大旗 扛起改革担当
垃圾分类怎么做?代表委员"支招"
“强起来”新征程的浙江担当
两会特稿|"两山"之路越走越宽广
国际要闻
韩国医院大火恐由电路问题引发
沙特首富阿勒瓦利德王子获释
捷克现任总统拒做房间里“摆设”
朝告全民族书:推动北南关系发展
巴拒将耶路撒冷排除在巴以和谈外
菲或永久性禁止向科威特输出女佣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