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荣誉
最新动态

中心员工参与文明劝导有感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胡吉 马玉龙 摄 2013年08月13日10:38:16 
  烈日下,我的一小时“交警生涯”

  劝导人:吴锡英 时间:7月23日下午

  感言:文明出行应该是每一位市民的自觉行动。

  7月23日,大暑的第二天。这一天,钱江电视台播报了一条高温橙色预警:全省最高温度39.9℃,嵊州、新昌、武义三地并列第一。这一天,正好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交通值勤。

  下午5:00,医院路的红绿灯路口,我与市交警大队的协警支杭锋站在一组,他早我一个小时到达现场值勤,看到他脸上的汗水一条一条地往脖子上流,却全然不顾,依然专注地引导着违规的电瓶车、自行车主,我也拿起小红旗、佩上哨子与他一起开始值勤。

  这时马路上的气温感觉到达了50℃以上,一阵阵的热浪从脚底下直往上袭,不到10分钟,头上的汗水像一条条虫子似的爬进了前胸后背,衣衫马上湿透了。

  问小支值勤苦不苦?他说自己不辛苦,在人民医院门口值勤的交警才辛苦,那里是最堵的地方,交通情况又复杂,那里的同事在似火的骄阳底下每天至少得值勤六个小时。小支说,最辛苦的事不是酷热,而是行人漠视自己的交通指挥。

  医院路红绿灯路口通往嵊州大桥的单向车道已经拓宽至3车道,而且两边还各设置了一条非机动车道。经过一个小时的观察,极大多数的汽车驾驶员都能各行其道,遵守交通规则。但太多太多的非机动车主,不仅逆向行驶或在机动车道上随意穿插,对交通指挥视而不见。站在路口的一小时,我总是战战兢兢:这些横冲直撞的电瓶车撞上我怎么办?特别是一位逆向行驶的三轮车主,当我劝导他不能逆向行驶时,他却说:“这个规定我听了你讲后才明白。”这样的回答,真的让酷热中的我几乎晕倒。

  在值勤时随机调查,许多非机动车主违规的理由很简单:贪图方便,不受处罚。站在路口,我想得更多的是,作为省示范文明城市的市民,提升自身素养该放在首位,文明出行应该是每一位市民的自觉行动。

  一座城市对文明的呼唤

  劝导人:尹畅晨 时间:7月23日下午

  感言:这一句句温馨提示,一次次耐心劝导,包涵着整座城市对文明的呼唤。

  城市如同一个蒸锅,城市里的人挤在蒸锅里嗞啦嗞啦地淌着汗。

  我头戴小红帽,脖挂哨子,手举小旗,汗流浃背地站在医院路与官河路的交叉口,做起了文明劝导员。

  正值傍晚下班高峰,道路上拥满了熙熙攘攘的人流、车流,还有滚滚袭来的热浪。每一个人都恨不得能立刻摆脱酷热,躲到阴凉处。这不,一不留神,一位骑电瓶车的主儿又在我的眼皮底下闯了红灯。我拦将不住,只好无奈地叹了口气。

  正沮丧间,一眼瞅见在不远处执勤的一位交警,他头戴警帽,手套白手套,正认真指挥着交通。烈日下,他用手势不断地指导车辆暂停、转变、行进,一丝不苟的神情令人肃然起敬;而另一位协警一边吹着哨子,一边不停地挥动手臂,汗湿的后背饱含着坚韧和沉着。尽管头顶毒灼的骄阳,脚踏滚烫的马路,但他们展现出了高昂的斗志,始终坚守在工作一线,经受着“烤”验,用辛勤和执著换来了城市交通的畅通有序,确保了市民出行的平安。

  在他们身上,我分明感到了一种力量!

  于是,我也像交警一样,红灯亮起伸直手臂,示意行人止步;绿灯亮起,快速挥动手臂,示意行人前行。尽管依旧有极少数市民面对红灯置若罔闻,但绝大部分市民在我的提醒下,都停下了脚步。我知道,这一句句温馨提示,一次次耐心劝导,都饱含着我们这些文明劝导员的热情,同时包涵着一座城市对文明的呼唤……

  一小时很快就过去了。告别“文明劝导”,我一个人穿行在回家的路上,一阵风吹来,奇怪,怎么这样凉爽,凉爽得都不像是40摄氏度高温的夏天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编辑:赵波英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