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

  邢贲思,1930年1月出生,嵊州长乐镇人。历任中国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求是》杂志社总编辑。现为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中国中共文献研究会顾问、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等。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八、九届全国人大代表。著有《邢贲思自选集》《邢贲思文集》《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欧洲哲学史上的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和启蒙》等;发表论文《解放思想既要破又要立》《牢牢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主线》《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等。

  声音

  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承受这个时代的责任,让哲学为时代、为国家所用,责无旁贷。

——邢贲思

  他,在1978年那场转变中国前途命运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最早对盲目崇拜毛泽东思想提出质疑,成为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量。

  他,把人生最宝贵的数十载年华花费在哲学的思索上,成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传承发展的播火者,写就中国理论界的一支名笔。

  他学养丰厚,著作等身。以严谨深邃的治学思想成就大家风范,以朴素淡泊的生活态度诠释哲学的人生境界。

  他只在故乡停留过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但从未忘记告诉每一个人:我来自嵊州。邢贲思,一个经常出现在理论报刊、哲学文论之中的名字。他以一个知识分子的良知和勇气,告诉世人,做人学问都当“贲然其思”。

  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

  1978年5月,一场超越学术、超越理论是非之争的激烈交锋,拉开了中国这三十多年大变革的序幕。它就是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做了思想和理论上准备的著名的“真理标准大讨论”。

  事实上,在思想理论界,最早对盲目崇拜毛泽东思想提出质疑的,是1978年4月8日由《人民日报》发表的《哲学和宗教》一文,该文大胆地提出了一个观点:不要把毛泽东思想当作宗教来信仰。

  文章的作者就是时任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副所长的邢贲思。

  我的采访,就以此为核心。而穿越30多年的时光,再回顾那段纷繁复杂的历史,邢老也是百感交集……

  “ ‘真理标准’问题是一个哲学问题,而我是研究哲学的,理所当然地加入了大讨论的行列。”邢老坦言,“说实话,当时写这篇文章时,没有和什么人沟通过,完全是一个人的担当。”他认为,一直以来,人们都把毛泽东思想当作本本,盲目崇拜,实际上是一种迷信,于是,他就从哲学的角度写了这篇文章。而发表这篇文章,他和当时的《人民日报》理论版编辑都是“深水涉险”。事实上,文章发表不久,当时分管意识形态的领导人汪东兴就在一次小范围的会议上对这篇文章提出了批评,认为这是一篇反对毛泽东思想的反动文章。

  一个月后,1978年5月10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发表,在全国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78年6月16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邢贲思的署名文章——《关于真理的标准问题》。当天,新华社转发了这篇文章,第二天,《光明日报》和《解放军报》都进行了全文转载。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邢贲思在《人民日报》发表了三十来篇文章,以一己之能尽到一个哲学家的责任。他也因此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理论界的一支名笔。

  他回忆道,当时参加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别的作者都有领导等做“后台”,文章署“本报特约评论员”,而他则单枪匹马,几十篇文章,都署名“邢贲思”。

  所有认识邢贲思的人,都说他谦和宽容,与人为善,对于名利不争不抢,但对于自己认定的东西,内心会坚持到底。文字的锋芒毕露却有理有节,他身上那种外柔内刚、大无畏的性格,也容易令人想起他的老乡——马寅初。他们身上藏着的,正是一个中国式知识分子的精神。

  1994年3月,邢贲思兼任《求是》杂志总编辑。1996年6月,他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军委的一次讲话精神,写了《坚持马克思主义不动摇——划清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的界线》一文,于6月6日发表在《人民日报》上。文章发表时,他正在江西开会,还是时任江西省委书记的吴官正和他会面时谈起这篇文章,他才知道发表的消息。6月9日,这篇文章被新华社发了通稿,全国各大报刊全文转载。

  “当时,个人写的理论文章,要被新华社发通稿,很少见。”谈起写这篇文章的背景,邢贲思回忆说,当时,西方有一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中央提出“三讲”是要把经济建设为中心转为以政治为中心,而邢贲思的这篇文章正是驳斥这个错误观点。

  1998年10月,已近古稀之年的邢贲思不再担任《求是》总编辑。1999年底他又从中央党校副校长的位子上退了下来。当时,胡锦涛同志在中南海勤政殿与他谈了话,他又从胡锦涛同志的手中接过了中央党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的聘书。

  一生勤于治学、思考,他把生命中最宝贵的几十年时光,奉献给了哲学研究与思索。他如一条鱼,遨游在哲学思索的海洋之中,成为了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播火者。改革开放以来,他撰写了大量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文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立和形成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2002年,邢贲思曾出版一本书,题名《哲人之路》。

  他在《哲人之路》的序言中写道,世上真有一条这样的哲人之路,它在日本,是当年京都学派的哲人进行学术探讨的场所。那种平等、民主的探讨精神,令他很是欣赏,故以此为书名。

  经历了建国之后的几次言辞激烈、剑拔弩张的大论战,邢老对哲学的认识更加清晰。他认为,哲学不但要反映时代,而且要关心祖国的命运。只有国家的命运改变了,哲学的命运才会改变。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