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北京市有二十多年教龄的中学语文教师程玉合老师出了《这些年我们用错的汉字》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首印一万册,三天后又加印一万册。不足十万字,但走红网络。该书把他多年的教学经验融合在书里,用故事和诙谐的语言分享了用错的汉字和背后的语言学知识。如,十年前,班里一个小女生神秘地问:“程老师,‘冒’怎么写?”“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目’啊!”小女生露出了得意的微笑,“老师您错了。”老程赶紧查字典,惭愧地发现是自己错了。程老师就把发现“冒”字上面不是“曰”也不是“日”的尴尬经历,以故事的方式向大家讲述。
程老师的做法可以给我们教育教学工作者很多启示。
作为学科教师,不仅仅是语文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多少会有一些创新、灵感、经验或者教训,是值得自己思考总结,和人家分享借鉴的。如果我们能够做有心人,在平时把这些心得或者稍纵即逝的灵感等记录下来,加以归纳总结,那么,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积少成多,就是一种财富,是人生的精神资本。这种积累,能出书更好,是对社会的贡献;纵然不出书,于己也是一种精神享受,能感受工作的乐趣,体现自己的价值。
其实在平时,学校和教研室也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什么的,可是我们往往会以形式和完成任务的观点去落实,被动敷衍,懒得动手,让一些宝贵的经验、想法错过,不留痕迹,很是可惜。新的学年,市教体局提出了“善教善育,善作善成”的核心办学理念,这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新学期里,让我们教师能够以主动的方式,把自己教学工作中的偶得、错误等,归纳总结,做有心人,勤动脑,多动笔,或许会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成就,至少也是对自己一辈子工作的负责和交代,而不是工作一生,心得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