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嵊州文创(第三十二期)】商益民:精雕细刻匠人心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记者 马丽萍 2018年07月31日10:37:53 

  

  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首先自己喜欢才行,有兴趣,才能主动去探索、去实践,才能全心投入,不受外来诱惑的影响。

  要想真正掌握一门手艺,把它学精,把东西做好,保持内心的纯粹是非常重要的。

  商益民说,他的雕刻已不局限于材质,除了玉雕、根雕、石雕、木雕之外,他还涉足骨雕、竹雕、核雕等等,只要能用于雕刻的材料,他都进行尝试。他说,每种材质有每种材质的特色,只要找准个性、题材,都能出彩。

  在他的作品中,意韵比所谓的技法更重要。主要体现在雕与刻的写意手法中。“我的创作速度是别人的三倍,同样一件作品,别人或许需要几天时间,我却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他说,雕刻手法的快速、凌厉,来自于成竹在胸的自信,以及运用各种刀法,恰到好处地体现其创作意图。

  刀法好比书法、绘画中的笔触,它能起到加强、丰富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优美的笔触之所以形成是技术达到了纯熟的表现。所以只有掌握技巧并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达到理想的真正属于自己的刀法。对一个匠人而言,熟而生巧才能形成自己的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

  商益民有不少徒弟,很多都自立门户,发展得很不错。说起对弟子们的关键一课,他说是捏泥巴。“从创作手法上来说,捏泥巴是‘加法’,材料一点一点叠加形成最终的造型。雕刻则是‘纯减法’,每下一刀就少一点,且再没有了回头补上的可能。”所以动刀前,必须胸有成竹,无论是头脑中的设计,还是手指尖的技艺都要有十足的把握,否则便是枉费了材料。

  很多时候,创作是一时兴起,而不是为创作而创作。一块黄花梨材料在他身边放了很长时间,总是想不好最佳的题材。忽而一天夜里,梦中醒来,突然有了想法,匆匆起身,就此创作成一个观音,颇为满意。

 

  艺术总是源于生活。商益民的作品也是如此,每一件作品似乎都是随手雕来,然而细品之下却味道醇厚,无论是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还是脑海中的一个念头,书中的一句话,都可以成为作品的精髓,成为与观者共鸣的点。以他的石雕作品系列《罗汉》为例,打破一贯传统的弥勒、罗汉造型,以半边脸刻画善、半面脸刻画恶的独特手法,打造亦魔亦道的别具一格的造型,令人耳目一新。他说这种创意来源于生活,每个人都具有两面性:正与邪,善与恶,勇敢与懦弱,光明与黑暗,成功与失败……人生的过程就是不断与反面的自己作斗争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害怕和犹豫的时候,但内心的责任、正义、善良和对生命的热爱总会为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种选择,才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首页  上一页  [1]  [2]  [3] 
  相关文章
【嵊州文创(第三十一期)】优森股份:十年磨一剑
【嵊州文创(第三十期)】创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嵊州文创(第二十九期)】黄刚强:山水之间“耕”雕者
【嵊州文创(第二十八期)】裘秋浪:繁花满树春才半
【嵊州文创(第二十七期)】周林锋:廿年一剑 粲然锋华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