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创新传播渠道推动越剧“年轻化”。上线以越剧为素材的游戏皮肤,打造越剧文化“新触点”;邀请越剧专家以古诗为词、越音为调谱写85首“越韵古诗”,制作音像教材在中小学校园推广普及,举办“越韵古诗”演唱比赛等活动;在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20所高校设立爱越小站,定期开展学习、培训、交流等业务活动,扩大越剧影响力;免费开展暑期回乡大学生越剧知识培训,鼓励嵊籍大学生回校普及越剧文化。
二是突出广泛参与推动越剧“全民化”。开展“相约越乡”全国越剧票友擂台赛和越剧达人赛,吸引来自北京、新疆、香港等地1500多名戏迷参与,并在CCTV-4《中国新闻》播出,微信直播播放量达25.4万人次;开展市越剧团惠民演出、“梁祝”主题户外活动,其中越剧团演出惠及本地群众2万余人;盘活戏迷角打造百姓剧场演出网络,在十大社区戏迷角及乡镇戏台开展“全城唱响越剧”暨十大戏迷角折子戏展演90余场。
三是重视交流研讨推动越剧“专业化”。越剧博物馆与北京市西城区第一文化馆合作共建“越剧文化传播基地”,打造南北戏曲文化交流新阵地;举办越剧主题文化旅游论坛,将越剧小镇、越剧艺校、施家岙村等越剧景点穿点成线,打造“戏曲文化+研学体验”的文旅融合新路线;建设新型智库、越剧艺术研究院,抓好越剧起源、越剧精神和乡俗文化研究,为越剧文化圈建设提供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