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医疗卫生 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
【核心事件】2011年4月9日晚,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关于嵊州新医院的合作签约仪式举行。
2011年4月9日晚,市政府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关于嵊州新医院的合作签约仪式在嵊州宾馆举行,这意味着将极大地改善我市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技术服务水平,造福我市及周边地区群众,是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市人民的一件大喜事。
资料图
医疗卫生事业阔步发展
据了解,当时的市人民医院创建于1919年,前身为芷湘医院,为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也是我市唯一的市级综合性医院,承担着全市的医疗保健任务,是全市医疗急救、医学科研教学、传染病防治和血液中心。但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老百姓对医疗服务需求和期望的日益增长,历史把一个崭新的课题摆放在市人民医院面前:医院该如何与时俱进,迎接挑战?
此时,著名企业家、绿城集团董事长、香港丹桂基金会董事局主席宋卫平先生提出,为改善嵊州人民群众医疗条件、提高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与嵊州市人民政府合力打造一家高起点、高水平、全国一流的县级综合性医院。
市新医院项目是全市人民翘首以盼的一项民生工程。2012年7月16日,新医院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2015年7月9日,市人民医院成为浙江省“双下沉、两提升”工程第一批签约单位与浙大一院签约,确定浙大一院将对新医院进行全面托管。2015年12月20日,新医院举行主体工程落成仪式,正式挂牌“嵊州市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嵊州分院”。
2015年12月16日,浙大一院正式托管市人民医院
“一切的变化,在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今年54岁的孙春萍是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护理部副主任。在她的记忆中,市人民医院经历了从原先的红楼到如今专业医疗楼的变迁;简陋的医院到如今功能齐全,智能化、人性化、信息化,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心的就医服务,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一直以来,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衡和“淤积”的现状,也是拦在基层群众健康道路上的一道门槛。为扫清群众求医路上的障碍,增强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市人民医院与浙大一院实现建设、管理、技术的全面牵手,不仅开拓了医院管理的全新模式,更是对省委省政府“双下沉,两提升”战略部署的一次生动实践。
“双下沉、两提升”的“嵊州模式”
去年5月,市人民医院浙东肺部肿瘤诊治中心成立,已接诊数百位病人,MDT也开展了50余例,收治住院病人近百例,本来要转往杭州、上海的病人,最终留下来手术的也有几十例了,大大节约了就诊时间和成本。中心还开展了早期肺结节筛查,更利于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市人民医院浙东肺部肿瘤诊治中心成立
“‘双下沉、两提升’工程除了要把资源、技术带下来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把嵊州的一些年轻医生带出来。”肺部肿瘤诊治中心副主任沈洁表示,她会一直坚持着当初“双下沉”的使命,做好“传、帮、带”,让人才下沉、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水平。将技术本土化,才是真正的落地生根,才能真正地惠及老百姓。
近几年来,市人民医院设立上级名医工作站6个,新成立了浙大一院浙东肿瘤诊治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市中医院与浙江省中医院建立学科托管协作,设立名医工作站5个;市妇保院设立了黄荷凤院士工作站。而今年,根据我市市级医院服务能力与规模,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区域布局和数量,组建2个医共体,分别为嵊州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嵊州分院)医共体、嵊州市中医院医共体。到4月底,两家医共体21个成员单位均已挂牌完毕。
同时,我市还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开展了以诊间结算为主的多途径智慧体系建设,以让群众看病就医“少跑路、就近跑、不跑路”为目标,着力提升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新便民举措,全力完成“看病少排队、付费更便捷、检查少跑腿、住院更省心、便民惠民服务更贴心、急救更快速、配药更方便、母子健康服务更温馨、转诊更顺畅、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等十方面改革任务。
去年,省级医疗卫生单位共派遣专家1000多人次到我市受援单位开展工作,接诊患者10000多人次;市内四家市属医院、外市单位共派遣专家8000多人次,到基层为17000多位患者接诊。
现在,“好医生越来越多”“在家门口看名医”是普遍的感受,连镇级卫生院也会出现杭州、上海等大医院专家的身影。这就是我市深入实施“双下沉、两提升”带来的显著成效,一张医疗资源脉络图渐渐清晰,“双下沉、两提升”的升级版“嵊州模式”已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