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包碗里那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就呈现在你的面前……
北直街小汤包店 宓风光 作
嵊州小汤包的另一个名称是“小馄饨”。早在北宋时期,馄饨在市场上就已有售卖,宋代著名诗人释慧开特意写了一首《馄钝(饨)》诗:“宽著肚皮急叉手,镬汤里面翻筋斗。浑身糜烂转声香,那个禅和不开口。”形象地描述了小馄饨在镬汤开水中翻滚的形象。嵊州小汤包始于何时?历史文献上没有见到。笔者记得上个世纪50年代,嵊州的夜市上便有“马头汤头”的营生,汤包经营者是用“行担”挑来挑去在街巷里叫卖的,由于“行担”形如一匹行走的马,故名为马头汤包。
小汤包是嵊州的主要小吃,其中尤以崇仁汤包最有特色,我们可以从宓风光创作绘制的嵊州《北直街小汤包店》中一见端倪。作品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在画面中心,这是小汤包的制作场景,分别由汤包皮子的擀面、小汤包的制作、小汤包的烧煮等三个场面来阐述,其间还有小汤包的跑堂伙计。汤包皮子的擀面者是位个子长得壮实的中年男子,他正擀出一大片的汤包皮子准备加工,脸上洋溢出满满的自信。小汤包的制作者是一位穿着镶边对襟衣的中年妇女,她正在熟练地包制汤包,其动作快得耐人寻味:她的面前放着一迭迭的汤包皮子,皮子擀得极薄,约四厘米见方,比火柴盒略宽一些,她快速地将皮子放在掌心之中;另一只手则拿根细细的竹签,朝肉馅里一插,挑出比绿豆还小的一点肉末,放在皮子上,然后掌心一握,竹签抽出,待其再次摊开,手掌中的那块皮子便变成了一只小巧的汤包了。那位穿着兰士林条纹布衫的年轻人是位掌勺的师傅,他把包好的汤包放进锅里翻滚的沸水中,当一个个汤包在滚水中飘起来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掌勺者用铁丝勺子把汤泡捞上来,放入洁白的瓷碗中。每碗放的汤包大约在10只至15只之间,再舀入适当的沸水放入碗中。然后在汤包碗中放入适量的食盐、葱花、蛋丝、虾皮和紫菜等佐料,一碗热气腾腾的美味汤包便成形了。你看,碗中的一只只汤包,渐次张开,透过透明的皮子,里面那一粒小小的肉馅清晰可见,白里透红,宛如花蕊,汤包碗里那一朵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就呈现在你的面前。那位跑堂伙计端着一碗碗小汤包送给客户,我们虽仅看到他的背影,可以想象,他正忙得不亦乐乎。
作品的第二部分是小汤包的经营场景,店面很热闹,人来人往,熙熙攘攘,不一会,桌子就都坐满了人。前方的帐篷下面也排开了桌子,招徕外地来的吃客。这里不仅有身着长袍马褂的富豪,有手拿公文提包的职员,也有身着旗袍的妙龄女郎,而更多的则是芸芸众生。令人瞩目的是那位穿着层层布丁服的补鞋匠,端起吃完了汤包的碗,喝着剩下的汤包汁水,多想再来一碗。而那位坐在竹椅上的少妇正用瓢羹舀起汤包,送到孩子的嘴边,那小孩噘起小嘴巴,吹着气准备享用那可口的美食。
宓风光把汤包店铺“开设”在县城北直街上,不仅向我们再现了当时的传统美食,更为我们留下了乡愁记忆的好去处。这条北直街在上个世纪50年代是嵊州的一条小街,地处县城北端,全长不到300米,最宽处只有5米,只需用一根竹竿就可以横搁在小街两对面楼上的窗口,相互晾晒衣服。小街两边主要是住宅区,沿街有吴广茂酒店、尹家祠堂、丁家祠堂及众多小吃店,卖马头酥、小汤包、馒头等。“到北直街买汤包吃”是孩童时的记忆,盛在碗内的小汤包数量不多,不能当主食去填饱肚子,不过很适合下午的时候当点心吃,受到男女老少的广泛喜爱。嵊州小汤包,真是一道“雅俗共尝”的小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