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教育课堂
剡湖街道中心学校美丽校园建设侧记
来源:嵊州新闻网-今日嵊州 作者:通讯员 楼燕 2020年12月15日10:04:00 

实施“三大工程” 打造优质教育

  剡湖街道中心学校前身是“里坂初级小学”,创办于1913年,办学历史悠久。几经变迁,2010年异地新建到此。学校环境优美,占地31612平方米,建筑面积1448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9483平方米,校舍设计别致,校内育人氛围浓厚。近几年,学校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绍兴市平安校园、绍兴市消防安全示范学校、绍兴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嵊州市孝敬教育示范学校、绍兴市“五星三名”达标学校、绍兴市“诗画剡溪”党建示范带学校,是一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富有特色的美丽幸福学校。

  学校以“让每一个校园人都健康快乐成长”为办学目标,努力打造:一个底蕴深厚学有优教的品质校园,一处校风淳朴学风纯真的阳光乐园,一方关注民工子弟成长的爱心家园。

  品质提升工程 整体抬高学校优质发展底部

  持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近三年来,学校共投入了100多万元,配备云机房、录播教室,改造了学校大厅,重修学校围墙及过道天棚屋顶,对学校广播、电视播放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等。今年暑期,投入28万元对每个教室安装空调、装修创新室、校史长廊、校园绿化等。在今年国庆期间,又投入36万元对全部走廊进行粉刷,所有门、窗栏进行油漆,面貌焕然一新。

  注重研修,提升教师素养。鼓励教师在职学习和提高,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千方百计为教师创造再学习的机会。今年10月,德育线教师带全体班主任赴台州参加为期4天的“全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能力提升研修”活动。学习型、研究型教师是学校一直倡导的努力目标,近三年来,学校有70篇论文分别在省、绍兴市、嵊州市评比中获奖,其中一等奖14篇;23个课题在嵊州市及以上立项,11个课题获奖;素质比武29人获奖;新增嵊州市学科带头人1人、嵊州市十佳教坛新星1人,嵊州市教坛新秀2人。学校是“群体师德创优”先进学校、绍兴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师生和谐,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城郊接合部学校,外来务工子弟占比百分之五十多,学生基础薄弱,但全校教师坚持“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的育人理念,充分发挥团结协作、克难攻坚的精神,营造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在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初中质量综合考核中获三等奖和进步奖,居同类学校前列。

  阳光乐园工程 缤纷校园充满生机活力

  快乐课程朝气蓬勃。学校以培养“向上、睿智、崇美、阳光的快乐少年”为育人目标,实施“快乐课程”。快乐课程分为快乐学习、快乐展示、快乐实践三个方面。让学生尽可能地从中找到自己的喜好,发挥自身所长,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学校已编制了《学会关心》、《小笼包》、《快乐烘焙》、《孝德读本》等校本教材。教师教科研论文和学生在各级各类比赛的获奖情况逐年提高,特别是《城郊留守儿童小笼包制作的拓展与有效研究》、《城郊初中学校烘焙社团的实践与探究》、《农村小学音乐教学中深入开展“人本教育”的策略研究》等课题立项获奖。2018年小小美食团教室被评为绍兴市示范学科教室。

  校园活动丰富多彩。活动是培养孩子的良好载体,学校着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田径运动会、元旦迎新汇演、广播操比赛、阅读节、咏唐诗朗诵比赛、描剡溪绘画比赛、思维风暴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有效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2017年嵊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初中男子组获冠军,小学男子组获亚军,2018年嵊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小学男女组均获亚军,2019年嵊州市中小学生篮球联赛小学男子组获亚军,2018年和2019年获绍兴市“梦想杯”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比赛三等奖,在第十一届中小学幼儿园艺术节获得多个奖项,在各类思维风暴比赛中获奖10个,2019年获绍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

  自主课程特色多样。足球、小笼包、烘焙、孝敬教育是学校特色教育的代表。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小笼包传承活动被嵊州融媒电视、央视七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快乐烘焙》、《德美余粮》获得嵊州市精品课程一等奖。《美食文化的延伸——烘焙走进校园》,《传承非遗创造美好生活》获嵊州市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一等奖。

  爱心家园工程 剡湖学子在这里享受到如家般温暖

  目前,学校在校学生959名,其中外省籍生501人,占52%,他们来自全国云、贵、湘等18个省、市、自治区,含彝、苗、土家等11个少数民族。学校始终坚持“四海一家,共享教育同一片蓝天”理念,对外来民工子女学生采用“免费教育、平衡班级、爱心帮扶、家校互动、校企联动”的工作措施,要求教师授课做到有教无类、一视同仁。考虑到他们之前受到的教育参差不齐,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与本地学区生会有较大差距,从而引起自卑心理等诸多因素,学校要求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家访外来民工家庭,经常与外来学生及其父母谈心交流,与孩子们建立多方位沟通渠道,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适时进行教育、关心、帮助。

  此外,学校还专门开设外来民工子女学生行为习惯教育讲座,经常召开外来民工子女学生座谈会、家长会;对家庭确实困难的外来民工子女学生给予爱心营养餐补助及结对帮扶。做法吸引了众多如《浙江日报》、《浙江教育报》《绍兴日报》、《今日嵊州》等媒体的宣传报道,吸引了更多的外来民工子女前来就读,有力地缓解了附近企业的招工难,为开发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